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崇祯的崛起 > 第三十九章 狼子野心

崇祯的崛起 第三十九章 狼子野心

作者:水金书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2:29:56 来源:书海阁

这范先生便是大汉『奸』范文程,他本是个落第秀才,屡试不中,一怒之下,于万历年间主动卖身投靠努尔哈赤,将明朝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情况一一告知。

此时努尔哈赤虽建立后金,但满族以游牧为主,作战水平极为落后,经常被明军打得抱头鼠窜。范文程献上情报和计策,犹如雪中送炭,后金逐渐扭转战局,从此便转守为攻,屡屡击败明军,屠杀汉人无数。

凭借同胞的累累鲜血和白骨,范文程深受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宠信,参与了清军征讨明朝、进攻朝鲜、抚定蒙古等军国大事,一路升至大学士,成为清朝第一文臣,也做了明末第一汉『奸』。

“英亲王是我大清的猛将,亲自出马必定手到擒来。不过……””范文程早已成了个满脸皱纹的小老头,拖着长长的辫子,低头弯腰,一脸掐媚。

“不过什么?”阿济格哈哈大笑,正陶醉在范文程的吹捧之中,连忙追问道。

“不过这个机会千载难逢,只是去中原打猎,有些浪费。依奴才之见,王爷应举全国之力,挥师南下,一举定军中原,开创大清万世基业。”

范文程的胃口如此之大,大家有些吃惊,回过神来,殿上便议论纷纷。

多尔衮有些意外,接口道:“范先生气魄之大,本王佩服,只是李自成的士兵有几十万之多,我大清八旗合计才十万人,这一战恐怕胜算不大。”

“回王爷,李自成的军队虽多,实际上多是投降的明军和一些饥民,精锐部队不超过十万人,一旦被我军击溃,几十万人必定土崩瓦解,不值一提,”他见多尔衮有些疑虑,又道:“洪先生与李自成打了很多年,经验丰富,这事他应该最清楚。是不是,洪先生?”

洪先生便是原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承畴,松锦兵败被俘后投降,此时满清对他仍暗暗防范,不给任何官职,但涉及明朝的重要事情一定会让他参与,让他坐实汉『奸』之名。

听见范文程提到自己,洪承畴心中暗骂,这奴才爱做汉『奸』自己做了便是,扯老子做什么。

“依奴才和李贼作战的经验看,这些人虽战斗力不强,只是悍不畏死,而且人数众多,极为难缠。不过李贼只能打顺风仗,一旦溃败,便纷纷逃窜,不足为虑。”洪承畴见大家都盯着他,也不敢瞎说,只能含糊其辞,暗暗希望多尔衮能知难而退。

多尔衮似乎看出他有心维护故国,不愿多言,冷哼一声,又道:“范先生,李自成已占领京城,天下安定,此时再战,本王实无把握。”

“王爷不需多虑,奴才早就派人搜集李自成的情报。这李自成表面上已经称帝,实则胸无大志、浑浑噩噩,每到一处便摧毁城墙,并无长久经营的打算,而且纵兵扰民,不得人心。只要我军稳住明朝官员士绅,以汉制汉,李自成便没什么可怕。”

此时满清忙于与明军作战,对大顺知道得不多,大家讶异于范文程早有先见之明,下足了功夫,又见他说得动听,便有些心痒难耐,只是未下定决心。

豪格这时也顾不上与多尔衮的纷争了,瘸着腿往前走了几步,“一旦我军进军,吴三桂在后面截断后路,来个关门打狗,恐怕不妙。不知道范先生有何妙计夺取山海关?”

他汉话说得不好,把自己比喻成狗,大家有些不悦,不过意思听得很明白。

山海关是进军中原的第一道关卡,清军打了很多年,死伤无数,一直拿不下山海关,此后南下侵袭多是从长城的豁口穿过去,因为担心留守的清军趁虚而入,山海关的守将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来去自如。这次举全国之力,守将没有后顾之忧,便可放手合围,所以此次必须拿下山海关,才能谈进军中原。

想起吴三桂的山海关像铁闸一般,众人大是头疼,如一盆冷水浇到头上,坐天下的黄粱美梦便要醒了。

“不妨试试用高官厚禄劝降吴三桂?”阿济格看见洪承畴,灵机一动。

“那吴三桂与我大清打了这么多年,仇深似海,能劝降便不用等到今日了。何况李自成已派使者劝降吴三桂,开出的条件咱们比不了。”多尔衮摇了摇头,也想不到好的办法。

范文程沉『吟』道:“那吴三桂有一爱妾名唤陈圆圆,据说有倾国倾城之貌,吴三桂视若珍宝,如果这女子落到王爷手上,以此胁迫吴三桂,或许能『逼』得他投降。”

多尔衮来回走了几步,犹豫不决。他何尝不想夺了天下,只是举全国之力南征事关重大,将成败寄托在一个女子身上,毕竟有些冒险。最后恐怕还是需要强攻山海关,可山海关是根硬骨头,就算强攻下来,必定伤亡惨重,如果李自成趁虚而入,大清怕是有灭国的危险。

见多尔衮有些犹豫,范文程有些焦急,又道:“此乃王爷建立不世之功业的良机,一旦错过,只怕后悔莫及。”

他不知怎地,竟似与汉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深知多尔衮的处境,便以建功立业打动多尔衮出兵入主中原。这正是多尔衮的心病,他与豪格等人水火不容,济尔哈朗又夹在中间左右逢源,自己行事多有不便。

目前虽有辅政之名,但一旦顺治成年,必然还政于皇帝。豪格与顺治是兄弟,到时自己失势,不说这辅政之位坐不长远,就是自己和两位兄弟的身家『性』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既然如此,倒不如按范文程所言放手一搏,万一赌赢了,自己便是大清第一功臣,权倾朝野,到时找个机会废了顺治,再收拾豪格等人,谅无人敢反对。

一念至此,多尔衮下定决心,目光灼灼,大声道:“好,就依范先生之言,举全国之力南征中原,夺了天下,到时本王便和诸位一起看看京城的景『色』,顺便逛逛紫禁城。”

“那本王便祝睿亲王旗开得胜!”济尔哈朗第一个响应。

见两位辅政达成一致,其余人再无异议,俱是喜笑颜开。

沉默多时的多铎忽然道:“还有一事,京城已破是昨日的事情,不知崇祯此时在哪里?如果给他逃回南京,借助南方的钱粮人马东山再起,必定不利于我军一统江山。”

“据探子的消息,崇祯下落不明。不过京城守卫森严,这崇祯就算活着也跑不出去。”多尔衮有些漫不经心。

多铎却一脸严肃,沉声道:“大哥切不可掉以轻心,汉人经常讲,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弟实在担心崇祯就是这蚁『穴』。”

多尔衮一拍额头,“本王是大意了,幸得二弟提醒,本王这便给京城的内应下达格杀令,一见崇祯,格杀勿论,然后抓了陈圆圆回来,南征之事便有劳范先生详细谋划了。

范文程身子几乎快弯成九十度了,“王爷做事真是滴水不漏,奴才必定尽心竭力,为主子分忧。”

大事既定,殿上群臣齐道:“王爷英明!”想起中原的锦绣江山近在咫尺,便是一片嚎叫,声浪简直要掀翻屋顶,惊得外面一群太监宫女目瞪口呆。

第二日一早,地窖里大家众人心事重重,早早便醒了,只有赵君虎还在呼呼大睡。

见皇帝睡得很香,一时半会醒不了,倪元璐、金铉各自回家打算带家眷过来。

汤若望长得太醒目,不方便出去,便和巩永固留在一起。

凌义渠独自一人,也没什么家眷。他坐不住,主动要求和易海峰一起出去打探情况。

易海峰见他一片热情,拗他不过,叮嘱一番,带着两名侍卫一起出去了。

他四人从东直门开始,仔细留心内城各城门的守卫情况,中间又要躲避巡逻的大顺士兵,跑了一上午,才看完五道城门。

眼见日近中午,四人饥肠辘辘,找个茶馆买了几个包子,又叫了壶茶,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凌义渠吃完后,见左近一处宅子挂着白『色』灯笼,上面写着大大的奠字,心中暗叹,随口问道:“掌柜的,这家出了什么事?”

那掌柜是个老头,摇头叹息道:“这家主人前日去迎接闯王,也不知道怎么的,被闯王砍了头。老太太听到这事,当场便咽了气,这家主『妇』第二天也上吊自尽。可怜啊,好好的一户人家,就这样被弄得家破人亡。”

“这家主人你可认识?”凌义渠义愤填膺。

“小人只知道姓项,好像在什么太常寺当官呢!”

凌义渠一拍桌子,差点要跳起来,弄得茶馆里的人全部看向这边。

易海峰见凌义渠满面怒容,怕『露』了行踪,使个眼『色』,丢下茶资,四人一同走了出去。

一出门,凌义渠便要去这户人家,易海峰担心他有危险,只是不允。

正争执间,忽见魏藻德鬼鬼祟祟走过来了。易海峰眼疾手快,忙招呼几人躲到一个角落。

只见魏藻德看了看四周,便进了这座宅子。易海峰心中一惊,和凌义渠看了一眼,见四周无人注意,一起『摸』进了宅子。

喜欢崇祯的崛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崇祯的崛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