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崇祯的崛起 > 第九章 仁义之师

崇祯的崛起 第九章 仁义之师

作者:水金书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2:29:56 来源:书海阁

正阳门下,大顺军簇拥着李自成鱼贯而入。

刘宗敏迎了上来,“臣刘宗敏恭迎陛下驾到,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自成哈哈大笑,目光中满是嘉许之意,“宗敏何时变得这般拘礼?拿下正阳门,你可是首功!”

刘宗敏神态飞扬,“大哥说哪里话?宗敏为大哥效力,不敢贪功。”

他看了李岩一眼,又道:“别人觉得京城坚固难打,在我眼里也只是块豆腐。”

李自成哈哈大笑,“老子就知道你最能打,你们说是不是?”

周围便是一片附和声,刘宗敏也不谦虚,大大咧咧地向诸将拱拱手。

李自成又道:“这功劳还是要赏的,老子看你很惦记这长平公主,就把她赏赐给你了!你满不满意?”

众将皆知长平公主的美貌,羡慕妒忌恨一起涌上心头,齐齐望向刘宗敏。

刘宗敏却支支吾吾道:“谢大哥,只是这个……”

众将皆惊,只恨自己不能换成刘宗敏,赶紧答应下来此等美事。

李自成笑道:“你一个破铁匠,能得到长平公主,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你还待怎样?

刘宗敏知道李自成的『性』格,也不生气,嘿嘿笑道:“我还想要那陈圆圆,陈圆圆位居秦淮八艳之首,据说是人间绝『色』,我慕名已久,可惜一直见不到。这两大美人左拥右抱,才是宗敏所愿,此生别无他求。”

李岩本一直在跟在诸将后面,象消失了一样,此时听得此言,忙上前道:“万万不可,那陈圆圆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爱妾。这吴三桂骁勇善战,手下关宁铁骑数万,陛下已派出使者招降吴三桂,这个节骨眼上如因此惹怒吴三桂,只怕多生祸端。”

刘宗敏轻蔑一笑,“李岩啊李岩,你是不是被吓破了胆?吴三桂区区几万人,在我几十万大军前有何可怕?他若识相,降了便罢;不降,老子便去灭了他。”

李岩见李自成不说话,急道:“陛下,这吴三桂还在其次,鞑子在关外虎视眈眈,隐隐有入主中原之意,那多尔衮据说志向甚远,绝不会只贪图辽东一隅。鞑子多次南下侵袭,全靠山海关抵挡。万一吴三桂降了鞑子,打开山海关,只怕引狼入室,致使我神州大地落入异族之手,我等便是千古罪人,永世被后人唾骂。”

刘宗敏冷笑道:“简直胡说八道,满洲鞑子不过是在马上讨生活,四处抢劫一番,哪有什么大志?碰上明军这帮酒囊饭袋才让鞑子风光几下,碰到老子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李岩再也忍不住,怒睁双目,“天下美女多的是,权将军为何偏要那陈圆圆,为一己之私置天下而不顾,怎能为百官之首?”

刘宗敏大怒,指着李岩道:“你屡次与我作对,到底是何用意?”目光中满是仇恨,令人生畏。

李岩毫不畏惧,迎着刘宗敏道:“在下所言,全是出于公心,望权将军三思。”

李自成一直没说话,这两人正好说中他的心事。

他一直忙于和崇祯打仗,很少关注关外形势,只知道近来多尔衮掌握鞑子军政大权,大顺诸将对鞑子也知之不多,大多和刘宗敏一般想法,他自己原本也倾向于刘宗敏,今日见李岩说得甚是在理,便沉『吟』不语。

大顺诸将各怀心思,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牛金星见状忙道:“两位将军莫要争吵,今日我大军夺下京城,当务之急是陛下及早登基,安定民心。这吴三桂和关外之事不必急于一时,臣以为可稍后在廷上公议,再作打算。”

“别吵了,就按丞相说的!”李自成一时间也难以抉择。

大顺诸将方才安静下来,只是刘宗敏像只好斗的公鸡一般,兀自愤愤不平。

今日是自己的吉日,李自成不想因此事影响心情,见投降的明军跪在两边,忽然扬鞭指着张缙彦道:“你是何人?”

张缙彦不敢怠慢,跪在地上恭恭敬敬道:“下官兵部尚书张缙彦,见陛下顺天承运,民心所向,故向陛下献城归降。”

李自成冷冷道:“你既是兵部尚书,本应拼死抵抗,为何苟且偷生?”

张缙彦脸『色』涨红,半响才道:“陛下明鉴,下官不忍刀兵相见、连累无辜,才打开城门,并非贪生怕死。”

李自成唰的一鞭抽了过去,冷笑道:“下官下官,老子几时给你官做了?”

张缙彦脸上顿时多了一道血痕,见李自成面『色』不善,吓得连声求饶,投降明军在一旁暗暗叫好。

李岩见这张缙彦着实可怜,上前对李自成低声道:“此人虽贪生怕死,但献城毕竟有功,陛下如杀了他,只怕会激起明朝官员同仇敌忾之心,反对我大顺不利。”

李自成冷哼一声,“刚才在城墙上叫骂那人究竟是谁?”

张缙彦连忙道:“回陛下,那人是神机营千总高宗亮。”战战兢兢看了刘宗敏一眼,又道:“刚才刘将军已将他围住,没想到却被他逃了出去。”

李自成回头道:“哦?还有此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刘宗敏一指孟兆祥的尸身,怒道:“如果不是这厮可恨,老子早已擒了那高宗亮。”便将当时情形说与李自成听。

李自成脸『色』肃然,向尸体拱手作揖,“老子生平最敬重此等忠臣孝子,最痛恨的便是贪生怕死的叛徒。传老子旨意,厚葬孟侍郎,不许惊扰他的家人。”

张缙彦见李自成一脸蔑视看着自己,心中满是羞愧,只恨自己当时为何没勇气杀身成仁,如今受此奇耻大辱,只是此刻『自杀』终是下不了手,跪在地上再也不敢作声。

忽然听得附近一声异响,李自成心中生疑,正待派人查看,一名宦官走出来跪在地上,“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德化参见陛下,愿陛下江山永固,万世永存!”

“你就是崇祯的狗奴才?崇祯此刻在哪里?”李自成记起先前派人与崇祯谈判时,此人便是崇祯的使者。

王德化回道:“奴才先前见崇祯尚在宫中,陛下已入城,过了前面大明门,便可直通皇宫,抓住崇祯如瓮中捉鳖,易如反掌。”

李自成大笑道:“你这奴才倒是诚实得很,前面带路!”

王德化回道:“奴才遵命,不过这大明门是历代皇帝参加重要庆典出入之门,陛下今日初登大宝,应循例到下马石碑处,下马步行至宫中,方显陛下之仁德。”

李自成被他说得喜笑颜开,“就依你所言,到时下马入宫便是。”

“陛下之仁德,必受万民之景仰,就让奴才为陛下牵马坠镫。”王德化上前牵住李自成的战马,手脚甚是麻利。

“你这奴才不错,以后就跟着老子。”李自成笑着将马鞭扔给王德化,王德化连忙接过,躬身引导大顺军缓缓前行。

这京城多次经受刀兵之灾,百姓也甚为胆大,不少人虽关门闭户,也暗中偷偷窥看。

李自成于崇祯二年起兵,征战十几年,早已名震天下,大家对李自成和闯军甚是好奇。

见战事已定,沿途便有一些人探头观看,此刻见大顺军军容严整,也不欺负百姓,便不断有人涌出来聚在路边。

一些大顺士兵将事先准备好的闯王诏令四处张贴,其中一条写着:大军临城,秋毫无犯,如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另一条写着:照常生理,罢市者斩!

有识字的便摇头晃脑地大声诵读,给旁边人解释一番。一些店铺本已关闭,听清诏令,连忙打开大门,张灯结彩,打扫一番。

京城百姓中有办法的早已跑路,剩下的多是底层百姓,早已被朱明王朝弄得苦不堪言,“打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在民间传唱已久,在京城百姓也流传甚广,听了诏令更觉心安,纷纷出来迎接闯王,只指望改朝换代能让自己过点好日子。

一些百姓拿出些酒食犒劳闯军,有的在道边铺上黄沙,摆上香案,用黄纸、红纸写上李自成的名号,上面写得五花八门,有的写闯王,有的写大顺皇帝,另有些见识的便写上永昌皇帝。

李自成骑在马上,见城中百姓热情高涨,高呼万岁之音不绝于耳,心情大是得意,微笑着向百姓挥手致意。

这是他进城前和李岩商议好的计划,此前闯军攻破洛阳和西安时,虽军纪严明,城中百姓并不知道,便有不少人投井、自缢、服毒。后来李岩内疚不已,向他痛陈利害,此次攻入京城,他也想有一番作为,便依李岩之计,提前张贴告示安定民心,免得百姓惊惧。

待呼声稍缓,李自成拱手朗声道:“明朝多行不义,我大顺便替天行道,望救万民于水火,你等不用惊惶。”

他拿过一支大弓和三支箭,取下箭头,喝道:“大顺士兵听好,入城后如有伤一人者立斩,以此箭为令!”说罢弯弓搭箭,向后面军队连『射』三箭。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雷鸣般的叫好声,久久不能平息,京城内一片祥和。

喜欢崇祯的崛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崇祯的崛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