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亮剑发展工业区 > 第177章 绥远军工大学秋季招生

我在亮剑发展工业区 第177章 绥远军工大学秋季招生

作者:胖橘真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2:31:17 来源:书海阁

1942年8月15日,虽然已经过了立秋,但是秋老虎还在,天气依然十分炎热。

今天是绥远军工大学的大日子,招生考试。考生进入考场,开始努力答题。12大学院,每个学院抽出10道题,就是120道题,这就是考试的全部内容。

陈部长看着考试的试卷,开口说:“是不是有点简单,我都多长时间没学这些了,怎么感觉我都会。我看现场的工程师,工作内容都十分复杂的。”

“我的陈大部长,咱们这是招生考试,不是选状元。你要知道,真正的状元之才,是不会上咱们这个学校的。在咱们华夏真正的人才,要么当官、要么出国,最次也要赚大钱。从事军事工业这种很难出头的行业学生,注定大部分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他们从小受教育的程度,这张卷子刚好。只要有一定基础,其他的都可以进入大学后学习,否则办学干什么?”

王兴国的回答显然得到了陈部长的认可,“也是,要是都有你这水平,直接工作就好了。不过组织也做了很多工作,有很多爱国华侨愿意来咱们绥远工业区工作,甚至还有华侨想要在绥远工业区办厂。我来问问你的想法?”

“我自然举双手欢迎,不仅是爱国华侨。任何商人都可以来绥远工业区办厂,前提就是遵守华夏的法律。咱们就在包头城里给他们规划地盘,现在李云龙基本已经控制包头了,咱们只要做好监管就好。

咱们只要确定好公有制为主体,私有经济外围补充。咱们控制他们的水电和上游供应商,他们就翻不起多大的浪。

咱们还在打仗,不听话的咱们就执行战时经济政策,进行军管就行了。华夏是人口大国,只要咱们涉足哪一行,就能将工业品的成本降下来。成本下降后,咱们就可以向世界倾销华夏商品。”

陈部长点点头,“你的想法我了解了,我也会及时反馈。这2万多考生,兴国你打算招多少个入学?”

“只要成绩有亮点的,有一个院系的10道题能作对6道,我都会录取。咱们是先将人才引进来,再培养成咱们需要的人才。理想的情况是这两万人都录取,个别能力不行的让他们再上一年高中,实在没救的直接安排工作。陈大校长,您看我这个教导主任安排的如何?”

陈部长还兼任绥远军工大学的校长,对于王兴国的工作还是十分认可。“你这个教导主任还算称职,不像我,大学创办还没一个月,就去西北打仗了。以至于有些师生都不认识我了。”

“陈部长,咱们军工部成立了。是不是要对军事工业相关的所有企业工厂进行管理?是的话咱们应该有所规划,尤其是咱们的大后方。对于矿产的开发,一定要牢牢的控制在手里。大型重工业也不允许私人染指,私人工厂应该是制造业的补充。私人的商业模式也应该是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尤其是国外的商品,一定要对流通进行把控,严查走私。

咱们苏联的援建到位,这批大学生可以独挡一面,咱们的生产能力将更上一层楼。届时应该重走丝绸之路,通过中亚到欧洲,倾销各种工业产品。”

陈司令不知不觉抽上了烟,“这种大战略还是应该上报组织,不过咱们要打好基础。我认为应该加大教育投资,在每一个省建立大学。”

“鼓励基础教育一定没错,但是大学建立多了,大学生一定要有位置安排。否则一大批学生毕业后无所事事更危险。另一个就是文化阵地不容忽视,像是北大清华的教授就深受英美影响。别忘了他们也是八国联军的一员,八国联军有好人吗?

学生的思想十分容易被教授带跑偏,咱们也不得不防?绥远军工大学不同,入学就开始工作,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别的,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任务,就是晚上睡觉都想着工作,思想一定不会有问题。

考试时间差不多了,我这就去安排收考试卷。”

“嗯!你去吧。”

接下来几天就是批改试卷,开始给学生分配院系,组织学生入学报到。

期间有几个好苗子,不同院系还上演抢人大战。王兴国不胜其烦,就让这几个学生自己选。

王兴国抽空陪陈部长参观各个工厂,尤其是喀秋莎。见识过喀秋莎火箭炮后,陈司令还特意电报询问了120师师长的使用感受。毕竟他是唯一一个使用30辆喀秋莎火箭炮团战斗过的指挥官。120师师长是这么回复的。

当时我军兵围乌兰巴托,守军中有很多苏联老毛子。他们当时还十分瞧不起咱们,结果咱们30辆喀秋莎一轮齐射。乌兰巴托所有外围阵地瞬间全部覆盖,侥幸保留的漏网之鱼,122毫米重炮团开始点名清理。外围阵地啥也不剩,八路军一轮冲锋就开始巷战。

巷战考虑过百姓,喀秋莎和重炮都没有使用。即使这样,一天就拿下了乌兰巴托。不仅打残了蒙古主力,同样震慑了苏联。在苏联俘虏嘴里得知,30辆喀秋莎、48门122毫米榴弹炮的战争他们都经历过,但是武装到牙齿的八路军战士,他们还没有见到过。包括德国纳粹,同样没有这么强大的火力。

王兴国得知这个消息,就问:“老毛子的俘虏咱们如何处理的?”

陈司令说:“能如何处理?苏联不承认他们帮助**立。咱们也不承认攻击过苏联士兵,所以他们都被强迫开荒种地。”

“这就对了,无论苏联老毛子还是日本小鬼子,当俘虏就要有当俘虏的觉悟。咱们就让他们这些俘虏,开荒种田。给八路军种植玉米、土豆、棉花,保证咱们八路军的粮食供应。”

“放心,以前八路军没有这么多地方,不好安置。如今咱们后方地盘广袤,无主之地那么多,一定好好安置他们。你为什么不用他们采矿?小鬼子都压迫华夏劳工挖矿、采煤。”

王兴国解释道:“咱们采矿大量使用炸药和机械,减轻了工人劳动量的同时,也更容易破坏。现在矿场的维护成本更高,被破坏后损失更大。最关键的是,不能让俘虏跟咱们工人一起工作,否则打击工人的积极性。如果要俘虏挖矿,只能是单独一个矿。这样的矿没有设备和技术的加持,效率太低。

农业就不同,现在华夏的农业完全靠人力和畜力。拖拉机还要军用,所以他们最好的用处就是种地。”

喜欢我在亮剑发展工业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在亮剑发展工业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