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我在古代打辅助 > 第九十五章 点点头

我在古代打辅助 第九十五章 点点头

作者:修仙呢没空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3 03:19:42 来源:书海阁

此章防盗,明日早上刷新再订。

沈小叶点点头:“一匹四丈长的好粗布,收购价一钱五,红色颜料大约需要一钱,人工过税再加五文,入京再加十文不定。

不过量大又不印花,还是很能做一做的。”起码不是上等细布,进价少去三分。

但关键问题,她必须弄来一批布才行,“什么时候要?”

“八月之前,说个事你和沈恒听听就算,御驾可能要亲征。”陆观声音放的很低,两人几乎头挨着头,只有半指距离。

“小叶!”大门外,大舅舅沈长寿一脸怒容的进来,狠狠瞪着陆观:“小公子有何贵干?”

陆观差点用扇子敲自己的头,他道:“我来买布。”

沈小叶还点头:“五千匹。”

“你有布吗?”沈长寿深吸一口气,心里说不气不气。

老麦爷爷只负责爹的出行,平常就在外院书房驻守。

所以,归园在人手上略有些不足,好在两世为人的沈俏,并非真的只有九岁,又和爹娘一样,不大喜欢人跟前忙后。

她前世活到二十多岁,很会照顾自己。

“爹,”小弟沈七郎伸出白胖小手,给四爷沈若着轻抚胸口。

沈四爷对一双儿女笑笑,拍拍女儿的头,又抱过幼子,和他抵抵额头。父子两个很快发出欢快的笑声。

沈俏也放松了精神,紧绷的小脸慢慢扬起了笑容。

拿起奶姐姐阿谷一早备好的竹筒,很是喝了一大口温热的米油。

阿谷做饭很有天赋,今年十岁的她,只比沈俏大一岁,灶上的活计连大厨房的方大厨都夸过。

她爹娘在庄子上看着已逝沈三太太的陪嫁田庄,十五岁的哥哥跟在胡五叔身边学武。

出发的时候,沈俏嘱咐阿谷看好门户,特别是书房。

近日,伯祖父卧床不起,已请了好几次太医,大房二堂伯想要延续忠毅伯府已经三代的爵位,集府内众人之力搜集奇珍,以期能有人在皇上跟前美言几句,求来一道袭爵恩旨。

为此,二堂伯又求又抢的,借走了爹答应送人的颜贴真迹。

那原先求贴的鲁翰林最是难缠,若知字贴转给他人,必是要日日上门,好从爹书房再淘走点宝贝。

爹怕应付人,于是决定带他们姐弟暂回祖宅居住几日,顺便踏个青。

若伯祖父挺不过这一关,伯府爵位就会被收回。

依附伯府的祖父,又是个万事不过心的主儿,以后……

“七两?”沈若着好笑的看着闺女一会儿自得一会儿紧张一会儿担忧的表情,很怕她小小年纪出现抬头纹。“想什么呢?”

“爹,二伯真的能舒通各处关节吗?”沈俏抱着棉裹竹筒,抬头问道。

沈若着拍着怀中已然睡着的儿子,轻声低语道:“很难,本朝立国至今,只有一个英国公和永靖侯可世袭罔替,其他都是三代袭爵。

平江伯那是例外,上一任平江伯因护驾先帝而亡。

他们府上的世子刚成年请封,又参加了宣德初年北征,更是为救圣上中箭身亡的,仅留下一条血脉,这才有了五世袭爵的恩旨。

你觉得咱们府上能比吗?”

沈俏摇摇头,虽然她家老祖宗的四子一女尽阵亡于立国前后的大战,可是唯一剩下的女儿,也被太祖恩封女爵,招夫传嗣了。

也是继第一代永靖侯后,本朝唯二位封爵的女子。

而大伯三伯在北征时阵亡,有军功,但那是武将的职责。

沈若着笑道:“我准备带你们回吴家坳住下。怕苦吗?”

“不怕!”沈俏觉得,再苦她和弟弟也是有八百亩田庄私产的人,就是以后伯府收回爵位分家,三什抽一的税,也饿不着他们。

且她和弟弟不但有充足的粮食,还有一间开在通县的杂货铺子,爹帮娘很是运转了几年,即便离运河码头远一点,每年也百多两进帐。

“我又不用下田,又不用洗衣做饭,只是住在乡下,衣食不缺,又能受什苦。”

“哈哈,为父却想体验一番稼墙之下,耕读之乐。”沈若着忍不住逗孩子。

“那您耕地时,我可以帮忙牵牛,种菜时,我可以帮着浇水。我力气大着呢!”沈俏也喜欢乡间,空气好呢,上辈子爸爸牺牲后妈妈车祸离世,小时她寄住姑姑家,也帮着做过农活,会浇地,种花生,摘棉花。

毕业后参加工作,也是下到基层山村去,唉,但愿前世姑姑姑父和表哥不会为她的骤然离世太神伤。

谁能想到去乡里开会的路上遇到了滑坡,让她又一次直接投胎做人。

沈若着呵呵乐道:“行嘛,爹等着你牵牛浇菜。”

车厢内,父女两个聊着要种什么的时候,骡车已经到了大通桥码头。

尽管天刚亮,但是码头附近却人声鼎沸,这里是漕运的终点,向来繁忙。

沈俏掀起车窗帘的一角,只见远处一派的湖光水色,四面芦苇丛中,间或水鸟飞戏。

两岸茶馆林立,饭堂紧密,叫卖之声不绝于耳。路上车马不断,河上官船,民船,货船,岸上接货的,送人的,大清早就人来船往。

更远的河面上帆影点点,与陆上车马相映成趣。

好一番繁忙景像!

似猜到她的想法,沈若着道:“如今还不是漕粮入仓时节,到那时,人车马船,比之现在百倍不止。”

沈俏关窗放下帘子,回头几不可闻的道:“爹,漕粮实际也是田赋的一种吧?”

“嗯。”沈若着盯着河道陷入回忆。

徽州,鱼梁镇码头上,停靠着各色船支,此时正是午时刚过的未初时刻,太阳悬挂在高空,正执意向人间播洒爱的温度。

各船上的人,除却守船的,或是窝在船仓之中,或是上岸找地方松散避暑去了。

而岸上,行人稀少,但是有一队人马,却是依然来回在岸边栈头仓房与船之间移动。

临水建在码头边上的二层酒楼上,忠毅伯府,二房将将十四岁的四公子沈若着,倚在天字三号房的窗下,正在远眺十几丈外岸上人马。

那些人细数有几百个,大多衣衫破败,落到一起的补丁,和他们摔在地上的汗水,一样的清晰可见。

他们正在官差挥动的棍棒和长鞭的督促下,顶着烈日往一排排货船上搬粮食。

稍一停歇,鞭子就扑上了身,人扛着粮袋打个趔趄,还得咬碎牙继续扛。

少顷,一个力夫被肩上的两袋粮压趴在地。

几个力夫连忙将粮搬开,硬是顶着差役鞭子,将吐血的人挪到一旁。

其中一位中年男子,从腰里摸出几个铜板,点头哈腰的塞进差役手中,那差役顺势收入袖内,转头吆喝众人继续搬粮,他走到阴凉处和一人言语片刻,那人就向渔梁镇方向跑去。

不一会儿,远处,有一半大少年向伤者飞奔而来,正是变声期的嗓音,粗嘎的一声“爹”震碎了空中一团云朵。

沈若着……

揉揉耳朵,转身对小厮胡武道:“去帮人送到医馆,好生瞧瞧。”

“四爷,这天下可怜的人不少,您……”角落里,老麦起身出声。

“麦子叔,那孩子是昨天帮我下水抓鳜鱼那个。”沈若着视力一向很好,百步之内都能看清人脸,忠毅伯时常叹惜他体弱不能习武从军。

老麦一愣,想起昨天早上,一连几天食欲不振的四爷想吃鳜鱼,却又嫌鱼市的不新鲜,在岸边垂钓时,遇一少年下水相助,终于吃上了鲜美的鳌花鱼。

想到四爷从昨天之后开始饮食正常,便又坐回角落。

胡武朝着沈若着憨憨一笑,跳着跑下酒楼。

远处那少年已经擦去伤者嘴边的血,大声说着话,好似这样就能驱散心慌,“爹,你醒醒!皇帝老爷都下旨了,明年起成丁的儿郎们永不加赋,大舅前几天送货回来说,说湖州去年开始交税就不用交粮,种地的不用再运粮到京城,直接交银子就行。”

他边说边在先前那中年人帮助下,用瘦瘦的肩膀背起他爹,“爹,好日子眼看就挨到咱家了,你可不能有事。”

旁人也帮不上再多的忙,耽误了这批税粮的入仓日期,他们都得受罚,倾家荡产也不够填。

那少年拖着人才行几丈,胡武就追了上来,强行接过伤者,抱到他叫来的滑竿上。

少年一时没反应过来,有些迷。

沈若着看到胡五拍了一下少年,指着这边说着什么。

那少年,扑一下朝酒楼方向跪下磕个头,然后随着胡五一起向镇上疾步走去。

一艘靠岸停泊的楼船上,一个小厮模样的少年差点撞到路人,他巧妙躲开飞驰而上,只见他跳阶登上二层,边跑边急声喊道:“四爷,四爷!”

二层的舱房都是雅间,能住上来的非富即贵,幸好船上的客人大多下船或去补给,或去散散心,天字三号的房门打开,一位着天青色长袍的白晰少年不紧不慢的道:“小五,莫慌。”

胡五直冲进少年身前,递上一张纸条,急红的双眼都快哭了,“四爷,”

这条船被他包下,由通州码头一路行至南直隶,名义上是沈若着南下寻隐世高人治病,实际上,他是奉大伯忠毅伯沈守仁之命,前往浙江沈氏老家,去威摄那群已经和伯府分支的族人。

喜欢我在古代打辅助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在古代打辅助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