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家有儿女在古代 > 第96章 教村里人方子

家有儿女在古代 第96章 教村里人方子

作者:晓春三月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3 03:38:52 来源:书海阁

次日上午,明睿、明成跟村长的儿子明清在一起交流学问,云明清已经回来两天了,这两天几人相谈甚欢,对明睿的学问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云老头跟大哥则找了老族长父子,把五堂叔、七堂叔也找到了一起。

“二堂叔、五堂叔、七堂叔,今天把你们请到一起,是我兄弟俩有话说。”云根生哽咽了,“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家老二会找回来,兄弟俩还能见上面。”

在场的四人也都唏嘘不已,老实说,他们也没想到云根柱会回来,且混得还不错。

“我弟想带我们一家出去看看,过几天就准备走了。”

几个人脸色一变,走了?举家走的话基本就是不准备回来了,起码会许多年不会回来。

“我跟我弟商量了,豆腐方子是我娘留下的,临行前,我们想传给族里,家中的宅子,主屋我想送给五堂叔家暂住,后接的余屋就做豆腐作坊,一文钱不收。

我弟家的小儿媳妇还有一个豆腐乳的方子想一并送给族里,比豆腐很方便携带,吃着也下饭,只希望我们云家村人的日子好过点。”

几个人都呆了。

根生家因为有了豆腐方子,才能送两个孩子读书,一家人也没有饿到,如今还要另外送个方子。

老族长声音都抖了:“方子真送?”

云老头点点头:“送,但我有一个条件,带村里其他八户杂姓一起,来这里这么多年了,不能单单落了他们,一个村子,齐心合力,才能过的更好是不是?”

“我们兄弟商量了,最好是村长带头,豆腐由村作坊做,每家派一人,做出来到各处卖,银钱也统一发放,再有豆腐乳这种,我儿媳妇说了,除了夏天不行,放不住,其余时间都能做,行人带着也方便,肯定能赚钱。”

“最后我要说的一件事,就是我明年五十岁大寿,我两个儿子商量说,五十岁寿不能回家办了,他俩打算倾其所有,买上二十两银的碎米,三千多斤吧,再买些面粉,放村长这里,明年我九月初生辰时,还麻烦村长按人口发下去,杂姓一样。”

几个人真的都不能思考了。

根柱家日子看着不错,但也没有多好,毕竟出这么远的门,一个下人也没有。

但还能这样拿,可能是真的倾其所有了。

一时间,几个老的都热泪盈眶了,村里人日子不好过呀。

老族长真的哽咽了,话都说不溜了:“根生、根柱,我带全村人谢谢你们兄弟俩,你们放心,清明冬至,我们都会帮你们爹娘、祖父母坟前清理的干干净净,祭拜一样不会少。”

五堂叔、七堂叔也连连点头。

村长保证:“我肯定把这事管理好,豆腐坊管理好了,咱们家的孩子老人也不会挨饿了。”

想起儿子的梦,村里河不浅,不是特别大的旱,喝的水应是有的,但粮是得顺便说一声,不是他无条件地听儿子的话,实在是佛珠挡了劫后就没了。

菩萨不能不信的。

何况老方丈最后一句话就是让儿子多做善事,这怎么能不信?

“几位堂叔、村长,事不宜迟,毕竟过几天我们就准备动身,你们今天最好就跟村里人通个气,再找几个利落点的妇人,明天起就让我们家教着做豆腐和豆腐乳。”

“我还多嘴一句,生意肯定能赚钱的,赚了钱村长还是劝大家尽量不要卖了粮食,如果可能,粮食还要多买些,孩子没吃的都不长个,老人辛苦一生,也得让他们吃饱饭不是?”

老族长点头:“根柱说的对,这些话我儿会说的,粮食吃的少,随便生个病,人就抗不住。”

下午,村里的钟敲响了,无大事这个钟一般不敲的。

当所有的人听到这两件事后都呆住了。

妇人们都哭了,男人们也红了眼,杂姓的人家更是泣不成声。

好人啊。

对后面村长提的,赚钱了家里的粮食就别卖了,一家人吃饱点。

这还用说吗?能有钱花,谁愿意卖粮食?饿的日子不好过啊,自己还好点,看着孩子跟家中的老人挨饿,那才真是难熬。

至于后面村长怎么安排,云老头兄弟俩就不管了。

明光、明来家的媳妇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了,大东西肯定是不能带的,家里只有一辆牛车、一辆小毛驴,好在叔叔家骡车上还能坐人。

但也只能拉上细软还有粮食,用了多年的家具都不要了,好在宅子虽然送给村里用,房契还是自家的。

这样一想,心里就舒服多了。

一下午村里都热热闹闹,傍晚前总算是安排好每天做豆腐的、卖豆腐的,包括上账以及如何分钱。

第二天上午,大伯家就热闹起来,来了四个妇人学做豆腐和豆腐乳。

明月让几个孩子呆炕上玩,外面冷人又多,还是不出去的好,她自己得出去教方子了。

明睿、明强、明成还有明来赶着两辆骡车去了镇上,到了粮铺,听说一次要三千多斤碎米,掌柜的欢喜起来,主动地降了一点,四文五一斤。黄豆是五文两斤,既然做豆腐,干脆给买了第一批豆子。

于是,碎米要了三千斤,黄豆要了一千斤,加起来刚好十六两,剩下的四两就要了面粉,面粉给了九文一斤,四两也只能买三百六十斤,差不多一家能分十斤左右。

依明来,这四两银不如买糙米,糙米三文,能买一千多斤,不过到底他还是没有说。

买这些粮食主要是二叔的大寿,面粉可以做面条,堂弟可能是考虑这个方面。

其实明睿真的没想过这些,只单纯的想村里人吃上两餐白面,也是四个人在这里,如果是他跟娘子来,就直接在空间里拿些出来了,哪里用到银子?

半上午,这些粮食和黄豆到了村里,因为明光家人还没有走,黄豆暂时搬进了祠堂,粮食则进了祠堂的地窖,一把大锁锁了,钥匙就在老族长那。

明睿多少放了心,这些粮食到底还是少了,三百多人,一人不过十斤而已。

但也只能拿这么多了,再多不好拿出来了。

几个老家伙看着祠堂都红了眼。

云老头更是,激动起来,一把扯下头上的银簪子交给老族长:“叔,这个你收起来,二两还是有的,回头再买些碎米吧。”

明强、明睿也从旁边的树枝上折了根木条,把自己银簪也递了过去。

三根银簪也有五六两重,在场的人都红了眼,有些人眼泪就掉了下来。

这父子三人是真心实意帮族人呀,这么好的银簪子,村里人基本都没有,那家都是用木枝削的簪子,除了村长家的明清。

一旁的明清也激动了,当场下了自己的银簪递给他爹:“爹,算我一份。”

村长也接了,儿子拿的对,身为村里的童生,不能不这样做,再说也不算什么,将来什么都会有的。

你看那明睿看向儿子的眼光都不同了,这就很值。

喜欢家有儿女在古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家有儿女在古代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