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汝本明珠 > 第35章 少年心意

汝本明珠 第35章 少年心意

作者:墨雨夏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3 03:47:27 来源:书海阁

承白是老夫人看着长大的。

这个孙儿长得好,嘴又甜,是老夫人的心尖。

从前邹承白娶了不喜欢的商户女,老夫人心疼。

眼下,邹承白得了,迎娶自己心爱之人入府的机会,却因为银钱犯了难。

老夫人又心疼了起来。

邹承白说着自己不擅学业,不得母亲欢喜。

说自己无公职在身,不得同龄人尊重。

说他就连娶妻,都是遵父命,不能遵从本心……

他诉说着自己郁郁不得志的一生。

说着,说着,一滴泪,

倏忽而落。

这滴眼泪,终落在了老夫人心里。

她让郭嬷嬷开了库房,拿了十万两银票。

“娶了喜欢的人,以后的日子要好好过。”老夫人把手扶在邹承白肩头,“你祖父的一身功名,是他自己拼出来的……”

老夫人顿了顿,继续道:“我记得你父亲四五岁的时候,也立志要当个带兵打仗的将军。还整日在地上摆弄石头,说都是他的兵……”

那日子好像还在眼前,却又无比遥远。

老夫人叹了口气,“是我把他强留在盛京,让他走文路。那年,他见你二叔被你祖父带走,整整半年,都未开口说话。”

沉默许久,“做你喜欢的事吧。”

老夫人把银票放到邹承白手中,“去娶倩儿吧。”

邹承白收了银票,重重点头。

当晚,帮大户人家操办大婚喜事的冯娘子,被带到了永宁侯府,入了云锦苑。

进门前,她高高兴兴,侯府这般大户,若是能瞧上自己的生意。

日后在这盛京,她便是闯出名头了。

进了门,她就小心瞧着府中构置,这般大户人家的婚事,可马虎不得。

高高兴兴入了门的冯娘子,出门时却一脸愁容。

“娘,谈的不顺啊?”小娘子瞧出不对。

冯娘子叹了口气,“往日我们给大户操办娶妻,今日这侯府……”

“莫不是让我们操办妾室进门?”这以后可是会影响生意的,小娘子担心的看着娘。

冯娘子摇了摇头,“这府上的小侯爷,要娶平妻。”

“娶平妻?他原配的夫人可是犯了什么错?”

“什么对啊,错啊,还不全凭男人一张嘴?”冯娘子觉得自己手中的银票,千斤重。

“我瞧着那少夫人是个天仙儿似的人,不知这平妻得长成什么样,才能把这小侯爷迷成如此!”

“那这活儿咱接了吗?”

“订钱都拿了,”冯娘子点头,“瞧着少夫人是个好相与的,说按十万银子,风光大办。”

“哎,这少夫人也是个可怜人。”

“还这么年轻,却得不了一人心,”冯娘子叹气,然后嘱咐起女儿,“日后无论何时,你都要有手艺傍身,就是遇到了这般白眼狼,离开他也能活下去。”

“知道了,娘。”

小娘子答道。

***

三日后,六国使臣入京。

四时好,也开业了。

那日,林初好没进铺子。

借着看使团入京的名头,站在对面的珍宝阁外,看四时好的生意。

六国使团的队伍,一队接上一队,热闹进京,向四夷馆去。

安国使者团经过的时候,林初好似瞧见东方珩站在对面的,但再看过去,却不见踪影。

先帝创业时,十国纷争。

经年厮杀,存留七国,景国擅武,四处征战。

后终成独大一国。

此后,每四年六国使团入盛京,觐见景帝。

当年,安国本是个实力不显的国家,知道打不过景国,遂送文昌公主入景和亲。

文昌公主嫁给了当时的三皇子。三皇子擅战场杀敌,公主擅用人管理,在公主的辅佐下,三皇子在十一个皇子中脱颖而出,成为的后来的景帝。

皇子夺嫡,凶险更甚战场。

公主事事亲力亲为,为三皇子保了帝位,却伤了元气,生下病弱皇子。

景帝立刚足月的儿子为太子,并昭告天下。

文昌公主,知自己时日不多。便是她身为皇后才能无双,可却身为女儿身无法施展,于是恨不能把全部本领教于小太子。

太子身弱,皇后依旧极为严厉,治学,习武样样不得偷懒。

可就是她将一天变成两天用,也终没撑到太子能够独当一面。

太子东方珩九岁生辰那日,文昌已觉出自己呼吸渐虚了。

她撑着身子,去敦促太子读书。

可太子也是个小孩,却说生辰想休息一日。

皇后动了怒,说今日是生辰,那明日可能还过节,后日你父王召见你,你是不是,就日日都有了不读书的理由?

她打了太子的手心,太子赌气跑了出去。

太子其实心思澄明,他知母后生他伤了身,今日是他的生辰,也母亲受难之日。

母后生活清淡,不喜穿戴首饰,唯独喜吃甜食。

那日他和御厨说好,要亲手为母后做一碗红豆蜜浮酥。

可东方珩不知,那是他见母后的最后一面。

当那碗红豆蜜浮酥,在他手中欣喜成型。

皇后宫中的太监匆匆寻来,神色慌张,“殿下,殿下您快去凤仪宫,皇后娘娘……”

话未说完,东方珩就跑了出去。

“这边殿下,坐辇!”太监追了出去。

载着东方珩的轿辇,飞快的跑向凤仪宫。

轿辇上的少年,第一次恨自己体弱,连这样的时刻,都只能靠着旁人。

终于到了凤仪殿,他跌跌撞撞的跑向床榻,却只见内侍宫女跪了一地。

只有一丈远的距离,他不知道走了多久。

若自己不去做那碗甜汤,若自己听母后的话努力读书,若他不是这般病弱,若,母后没有生下他……

也许一切都不同了。

那碗红豆蜜浮酥,在御膳房的灶台上,

热着,

冷了,

凉了。

宫中大事生,处处紧张,无人再留意那碗甜汤。

后来不知何人瞧见了,便倒掉了甜汤,洗净了碗,放回了立在一旁的架子上。

这代表着少年心意的甜汤,就在无人知晓处,

安静着,消失了。

从此那个病弱的少年,成了一个眼中只有帝王之位的少年。

那就是他的宿命,母后为此命都可以不要。

他又有什么理由,不将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牢牢抓住呢?

喜欢汝本明珠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汝本明珠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