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 > 第111章 秦始皇3 公子扶苏/胡亥 4k更新

【而最让主播唏嘘的是,在去秦始皇帝陵博物馆的时候,一位解说员说:

从咸阳到九原郡(建长城的地方)也就是上郡,所修建的那条路,是为了扶苏那边的消息能最短时间内到达,万一出事,扶苏也可以最短时间内回咸阳接手天下,结果这条路只传了一道赐死的“圣旨”。

而在扶苏之后的朝代,太子就几乎没有离开王都的了。

但在几乎所有的大一统朝代,开国太子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要么不得善终,要么短命夭折。

不过这个我们先按下不表,以后的直播大家想听了主播再细说。】

秦朝。

秦始皇转而责问李斯:“李斯,朕一向视你为肱骨之臣,可你所做所为,实在让朕失望。”

李斯仍旧不可置信:“陛下若愿意再等片刻,容李斯看完这场神迹,斯感激不尽,这等谋逆之事,臣万万不敢做啊!”

秦始皇冷笑道:“朕当然要让你们看着,好好看看,你们造下的罪逆。”

“来人,佐以重刑这两人。”

而公子扶苏也亦然震惊不已,自己被贬出王都,但是……这条路居然有如此深意吗?

还是说这一切都是神女的妄想揣测?

诸天万朝。

李世民这边倒没有什么担忧,毕竟严格来算,他并不算开国之君,不过,开国太子?莫非是自己的大哥李建成?

哼,不过这天下本就是能者居之。

而唐之后的皇帝至少三代内,早就被神女剧透的明明白白的。

李治、武则天、唐玄宗,把大唐推向高峰之后,大唐又走上了下坡路。

李世民想着这些事,长叹一口气“自己是否要按照神女所说继续把大唐交给李治?可唐朝居然会改姓武周,这是何等的荒谬绝伦,可若不把大唐交由李治,那大唐必然会走向另一个自己未知的场面。”

预言便有这点不好,是否要按照预言走下,和你要不要走向预言未指向的地方。

隋朝,扬坚也叹道:“如今杨广已除,可是隋朝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明朝,朱元璋震怒道:“?神女所说为何意思!?”

其实朱元璋从听到那句“开国太子都没有好下场,就已经明白。”

明朝的开国太子,不正是朱标吗?

那么面对朱标的祸事又是因为什么?祸事?或是……人力无法改变的早夭?

汉朝,刘邦喃喃自语道:“开国太子?那不是刘盈门?”

上回神迹说吕后把持朝政,他本来非常生气。

但是一回到后宫见到吕后穿着寻常人家的衣服娴静的看着他,刘邦又想起来了,他当初一无所有的时候吕父把女儿交给他。

他最终也没能发出什么气来。

但是即使吕后把持朝政,刘盈也是自己和她的亲子啊?应当是自己多虑了……

而天空之上的神迹还在继续。

【话题转回到秦朝,在秦始皇派公子扶苏去上郡监管蒙恬之前发生了什么?

让我们来扒一扒历史。

扶苏虽然是秦始皇的长公子,但史料对他的记载并不多,而且表述也有些乏善可陈,给人留下了一个宽仁敦厚的印象。

其次公子扶苏在执政施政理念上也与其父秦始皇相悖,秦始皇推行集权强权,而扶苏则是仁政以民。

秦朝律法有着“法自君出,君主独断”的特点,以此来强调秦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

而扶苏本人则有着大儒淳于越做老师,实行儒道仁政。

这就导致了。

秦始皇和扶苏的政治理念不同。

嬴政是崇尚法家,而扶苏代表儒家。

但是这就代表了秦始皇厌弃了扶苏吗?

要知道自春秋战国以来便有“储君不外放,外放即被废”的定例。

也就是说公子一旦被发配,便标志着其已经退出了继承人的争夺。

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便是晋国“骊姬之乱”时,晋献公将太子申生发配曲沃,以致“晋国以此知太子不立也”。

但话都说到这里了,就不得提一下扶苏的名字。

扶苏,又作扶胥,何解?

一曰兵车上使用的藩盾,二曰扶助。

那是嬴政尚未称皇帝的时代,战国末期,烽烟四起,在秦国的军事行动由攻伐战全面转为灭国战的当口儿,年轻的秦王政给自己的儿子起名藩盾,这是何等深意?

藩盾者,守国之门户也,寄望之厚,不言而喻。

那么扶助,又是扶助谁呢?这是嬴政的第一个儿子,扶助的只能是他自己,国本之念,早见端倪。

而之前说过扶苏道名字有良木之意,无论是良木,还是藩盾,都足以窥见秦始皇对这个孩子所寄予的厚望,毕竟这是他的长子。】

秦朝。

秦始皇嬴政叹了一口气,建国需要暴政,可是治国却需要仁政。

为何……为何……

秦始皇忍不住说道:“扶苏真当如此至纯至善吗?”

而下首的赵高已被打的皮开肉绽,又苦于被禁锢无法发出声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整个咸阳宫安静的响着刑罚的声音,

而扶苏本人则是陷入了沉思,自己的名字居然有如此多的意义吗?

但也确实,自幼便有立嫡立长之说,自己身后弟弟如何多,也越不过自己。

那父皇又为何要让自己去往上郡?

秦朝,秦二世。

赵高从听到神迹说出自己和李斯的名字脸色就灰败起来。

胡亥一脸惊慌的找到赵高:“宰相,我们该怎么办?刚刚我来找你的路上,似乎听到有人在找你我?”

赵高看到胡亥的样子忍不住怒道:“滚开,蠢货!”

胡亥不解恼怒道:“朕尊称你一句老师,你一个奴才莫非还真以为能凌驾于朕之上了?”

赵高冷笑道:“死到临头了,还做着什么君临天下的美梦?”

“要是没有我,你以为你能坐上这个位置!?”

赵高到底年长胡亥岁年,他毫不客气的一脚踹上去对着胡亥怒骂道:“若不是你侥幸托生在天家又遇到我,你以为你能坐稳这个位置吗?”

胡亥避开之后也脸色阴沉道:“赵高,你是不想要命了吗?”

“你这个狗东西,来人,拿下逆贼赵高!”

而赵高不以为意,只是一脸嘲讽的看着胡亥。

胡亥这才发现,自己身边居然说了一个人都没有。

赵高院子中居然无一侍从?

要知道赵高自从当上丞相之后,身边无不是前呼后拥,人来人往。

这应该是自胡亥登基以来,赵高身边人最少最冷清的时候了。

而赵高看着胡亥冷笑一声:“真不知道秦始皇当初为何居然被你窃了国本。”

胡亥怒目圆睁道:“当初之事本就是你我一起所做,你如今这又是如何!?笑话!”

【扶苏劝诫秦始皇莫要“焚诗坑儒”只是直接原因,或者说最后一根稻草。

而在扶苏劝诫之前。

秦始皇在位期间,对内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外积极开疆拓土。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要面对来自六国残余势力的威胁,还要应对国内的各种政治斗争。

扶苏作为嬴氏家族的代表,自然也成为了这些斗争的焦点。

在当时秦朝,政治斗争各种明争暗斗防不胜防。

出于保护或者说别的思量,秦始皇决定将他分配到上郡,远离政治中心。

后世现在很流行一种看法,“如果真的是惩罚,不会送到蒙恬身边。

那可是手握帝国重兵的将领蒙恬,试问,哪个皇帝会把一个流言要造反的皇子送到一个拥有帝国重兵的将领身边。

是保护也是想让扶苏成长,蒙恬也能教会扶苏很多东西。”

这个我们无从得知当初秦始皇到底做何打算。

太史公当时能够搜集到的资料有限,我们无法得知始皇病倒之后至驾崩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尤其是胡亥在那段时间为什么没有得到老爸最终的江山之托,毕竟根据蒙毅的说法,胡亥最得秦始皇宠爱。

《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记载,胡亥派人去赐死蒙毅之时说他不忠,毅对曰:“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则臣少宦,顺幸没世。可谓知意矣。以臣不知太子之能,则太子独从,周旋天下,去诸公子绝远,臣无所疑矣。

但是蒙毅当时在朝中孤立无援,蒙恬被囚禁逼死,而蒙毅本人最终也难逃一死,所以这其中其实很难说的清。】

秦朝

秦始皇冷哼一声,如今和胡亥才数十岁,尚未看得出蓬勃的野心和神迹中所说的狼子野心的面貌。

但是秦始皇想到了神女之前所说“秦始皇32个子女尽被秦二世残杀。”

秦始皇看向自己的孩子,胡亥,如今胡亥眼中有着明明白白的胆怯,和慌乱。

虽然他不太能听明白神迹在说什么,但是胡亥、杀,这些字他还是能听明白的。

秦始皇只问了一句:“胡亥,你该当何罪?”

胡亥小声的说:“儿臣不知。”

满朝大臣无一人敢说话,而秦始皇脑海中闪过:“稚子无辜”。

但是在秦始皇合上双眼的那一刻,他想到了自己13岁初登宝座,想到了被胡亥残杀的三十二个兄弟姐妹。

想到了胡亥和赵高李斯等人把秦朝五百年的国本挥霍一空。

秦始皇睁开眼睛,杀意毕现。

他随手拿起身边的奏折砸向胡亥,而后毫无感情的说道:“拿下逆贼胡亥。”

逆贼胡亥,而非公子胡亥,在这个时间段,秦二世永远不会是公子胡亥。

神迹也在继续:

【但是关于国本之争,现代一直认为公子扶苏为太子就是因为自古以来就有立嫡立长的习俗。

而秦始皇没有皇后,只有长公子公子扶苏。

在当时秦朝的环境,秦始皇基本上可以做到“言出法随”,基本无人敢忤逆秦始皇。

而在那个环境,公子扶苏敢直言劝谏,敢在秦始皇大发雷霆之时忤逆秦始皇本人的意见。

只能说,秦始皇确实很宠他的这个长子。所以公子扶苏不懂秦朝的政治、也不懂朝堂之上的刀光剑影,他被自己的父亲保护的太好了,太天真了。

就像我们知道秦始皇有33个子女,但是能出现在史书之上的,必然是秦始皇最为喜爱的子女。

比如长子公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最宠爱的女儿嬴阴曼等。

而其他子女的名字我们大都无从考证。

虽然说疑罪从无,但是关于秦朝的记载大都来自《史记》和《资治通鉴》,这并非秦国的本史。

不得不说秦朝,秦始皇本人是极其成功的。

被赵高、胡亥残忍冤杀蒙恬、蒙毅兄弟,30万精锐造反可能性却是零。

而后胡亥和赵高在朝堂之上进行一系列大清洗,应也是因为秦始皇的余威尚在,所以才能支持这两人肆意妄为。

当然也是因为这两人不断的对朝堂大清洗残杀,死伤朝臣无数,导致不到三年秦朝的基业就被挥霍一空。】

公子扶苏感动到:“儿臣愧对父皇苦心,是儿臣之不义。”

秦始皇转而问道扶苏:“胡亥犯下如此大错,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此时朝堂上嬴政目前所有子女都在,所有人看着胡亥都有厌恶和打量。

而公子扶苏看了眼如今年岁正小的胡亥,他犹豫了一下说道:“自然一切都该任凭父皇处置。”

顿了顿公子扶苏还是不忍道:“可胡亥年岁尚小,若是能好好教导,想必一切尚可挽回。”

秦始皇看着自己的这个长子,不得不承认,神女说的对“公子扶苏确实是被他宠的太天真了。”

他可以不顾自己的死,但是他的兄弟姐妹就在他的的身边,正是被残杀的那一批。

难道就因为他扶苏的仁政,便可以代替其他兄弟姐妹饶恕胡亥吗?

秦始皇又转而问先其他子女:“你们觉得该如何处置胡亥?诸尽可畅所欲言,如今胡亥已是逆贼,而非公子。”

顿时就有声音说道:“胡亥虽为臣弟,但神女所说事由,千刀万剐胡亥犹不解恨,父皇莫怪谁狠毒。”

“儿臣只希望父皇能贬胡亥为庶人平民,若没有高高在上的身份,胡亥还能在秦朝作乱吗?往后律法该如何,那便如何。”

“胡亥残杀所有兄弟姐妹,心性狠毒,这等之人,万万不能留啊。”

“若胡亥因为我们如今这一番言论,记恨尔等该如何?”

而被控制的胡亥敏锐的察觉到自己的哥哥姐姐们厌恶的眼神,他慌乱道:“父亲,哥哥,姐姐,你们莫要听这妖女胡言乱语啊!”

“自从这妖女出现,父亲几回被气到,这必然是阴谋!这些都是阴谋!”

喜欢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