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 > 第124章 秦始皇16 暴秦/继承人

【卢生侯生是背后骂秦始皇,骂完就跑掉了,而尉缭骂秦始皇,骂得更狠。尉缭骂完秦始皇,没跑掉,但不是被抓被杀,而是被留下来重用了。

尉缭骂秦始皇,骂得最狠,那简直就是恶毒攻击:“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鸡胸脯),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尉缭骂秦始皇的话如此恶毒,即使是宋仁宗赵祯和明仁宗朱高炽听了,也会怒发冲冠拍案而起,就是拿这话来骂寻常百姓,对方也会拔刀相向血溅五步。

尉缭骂完秦始皇之后也想跑,但没跑掉:“乃亡去。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

懂历史的都知道,当时的“国尉”就是军方第一人,《史记正义》这样注解:“若汉太尉、大将军之比也。”

尉缭骂了秦始皇,秦始皇不但不生气,还把秦**权交给了他,看来秦始皇这个“暴君”,也是浪得虚名。

卢生侯生和尉缭,都是背后骂皇上,两个跑掉了一个没跑掉,没跑掉的尉缭当了大官,卢生侯生就是不跑,也当不上大官,那是因为他们没本事。

这些人骂了秦始皇都没事儿,所以朝臣们胆子越来越大,博士鲍白令之胆子大到敢当面骂皇上了。】

秦朝。

被当众公开处刑的尉缭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前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胆子。

以前就算了,现在食君之禄为君效命,到底谁写的史记啊?怎么会记这种东西!

秦始皇大笑道:“尉缭当年英姿勃发啊。”

尉缭尴尬道:“臣不敢,都是陛下宽宏大量。”

王翦说道:“以陛下之心胸,六国贵族都未杀,怎么会专程去为难这两人?这两人妄言君上,本就该治罪!”

李斯听到这里,眼里燃起了希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秦始皇好像就忘记了他,他和一家老小在角落瑟瑟发抖的跪着,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经王翦提醒,李斯才想起来,陛下并非心胸狭小之辈。

那陛下也没有可能……饶他一命……即使日后为布衣又何妨。

“只愿与子携黄犬同游啊。”

明朝。

朱元璋笑道,“我们明朝也有仁宗,以仁出名吗?这很好!”

“帝王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仁慈之心!”

徐达:“嗯嗯”不出声,外孙你怎么当上皇帝了?有点突然。

常遇春:“嗯嗯”垂头不出声,老兄怎么回事?当上皇亲国戚了?

李文忠:“嗯嗯“你们不说话我也不说话。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你问徐达。

几人互相对了一下眼神然后异口同声的变成了哑巴

朱元璋笑完之后发现朝堂此刻居然无人附和他,什么意思?朕刚刚说的不对?

然后朱元璋笑着笑着突然笑意一收,看向自己的四子朱棣。

然后朱元璋开口:“朱高炽?不正是你长子之名吗!?”

朱元璋又想起来了,神女说过“开国太子的结局都不太好。”

那自己的标儿……究竟是发生了何事!?

朱棣谨慎道:“这……臣也不知……但是臣长子如今年岁还小,日后又有仁德之名,必然不会是兄弟相残之祸事!”

朱元璋面色沉默,前朝为了皇位争的你死我活的例子还少吗?

朱元璋也没有发怒,只是说道:“你们都是朕的儿子,朕多希望你们可以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明朝之祸事……朕就等着神女预言了。”

【当年秦始皇想效仿三皇五帝选择贤能之人执掌天下,也就是不搞父传子家天下,这个皇帝谁有能耐谁来当。

博士鲍白令之上来就是一顿教训:“陛下筑台干云,宫殿五里,建千石之钟,立万石之簴。妇女连百,倡优累千。兴作骊山宫室,至雍相继不绝。所以自奉者,殚天下,蝎民力。偏驳自私,不能以及人。陛下所谓自营仅存之主也。何暇比德五帝,欲官天下哉?”

奇怪的是秦始皇居然没有发怒,而是“面有惭色”地自我解嘲:“令之之言,乃令众丑我。”

鲍白令之当众骂皇上,改变了历史进程;

如果秦始皇把禅让制形成规矩并代代传承下来,那结果会如何,诸君可以闭着眼睛想象一下,是不是全球都唱秦腔了?

还有大将军王翦,也骂过秦始皇。

王翦当面对秦始皇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

王翦背后嘀咕:“秦王怚(一作粗)而不信。”

王翦的话归纳起来,就是说秦始皇狐疑猜忌刻薄寡恩,而秦始皇的反应是“大笑”着满足了王翦要房子要地的所有要求,而且是连着满足了五次。

唾面自干的秦始皇,真是愧对了“暴君”之名:这五个公开骂你的人,你咋不杀掉两三个来维护自己的威严?】

诸天万朝皇帝们一直忧虑的继承人的选择好像突然有了头绪。

秦始皇嬴政惊讶的看着神女所说:“选择贤能之人执掌天下吗?”

“全球……”想起神女之前放出的大幅世界地图,如果选贤能之人便可以让全球为秦之名号……自己选择的继承人总比自己死掉之后被人矫诏来的好。

而其他诸臣居然没想到还有这样一遭?选贤能之人……此法可行否?

隋文帝杨坚一直为隋二世的人选而苦恼……如今自己这几个儿子,真的担的起隋朝未来的大梁吗?

“效仿三皇五帝吗?”……

唐太宗李世民似被点醒了一般:“后代不行……边选贤能之人吗?”

武则天虽为女子也非李家姓,但是她治理的时期居然有“贞观遗风。”

这样想了想的李世民还是有点无法接受,他想了想,“要么……先从宗室子弟中选一选吧。”

武周武则天,也想着继承人问题,她身后无世家大族,她在的时候尚且还可以抑制世家大族,若是她不在了,这天下到底该交到谁手上?武则天说出来和李世民同样的决定“先从宗室子弟中选一选吧,朕,看一看。”不愧是李世民的学生。

宋太祖赵匡胤倒没有因为继承人的事忧心,他只是一直在思索宋朝该如何拿回丢失的土地,如何……一统天下。

明朝的朱元璋倒是没什么想法,毕竟明朝几十年皇帝不上朝最后还是败在天灾之下。

我朱元璋的子孙没孬种!

“现在就为后世做准备,诸大臣有良计尽可献上!”

喜欢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