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 > 第17章 药包4 曹操/周瑜

【而三国的遗憾,我们先从曹操说起。

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前基本上可以说是无往不利,一统北方,志得意满。

但是赤壁的一场大火,毁了他的统一梦。

当时曹操率领荆州水军自江陵顺江而下,而后周瑜一场火攻计,使曹操大败。

诚然周瑜与黄盖的计谋固然高明,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两点。

一是由于当时曹操军中瘟疫盛行,大部分却染上了疫病,从而削弱了战斗力。

二是曹军的士兵大多来自北方,因此士兵不善于水战,站在移动的船上都站不稳,更别说打仗了。

当时赤壁一战死亡人数在万人左右,虽然对曹操来说损失惨重,但还远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但撤退过程中有数万曹军死于疫病和饥饿,这是最致命的地方。】

【所以大家记得点击右下角购买家庭常备小药包~ 以备不时之需!

这里偷偷吐槽一句,古代看病是真的不方便,行军途中如果生病,就算是简单的风寒感冒发烧,也没有时间去煮药。

所以大家如果在三国,准备好常用药包!就可以被称为神医了!】

“……6”

“差点忘了这是带货主播了…”

“公瑾啊,我的公瑾呜呜呜呜”

“差点就要穿越三国了,主播把我拉回现实了!”

“主播真是沉浸式讲述,第一次看到从东汉末年讲三国的!”

“懂了,主播在混时长!”

汉朝,西汉,新朝。

王莽看着天空之上的神女,更加坚定了自己改革之心。

天上的神女也会因他显灵之。

要不然为什么早先那么多朝代,都没有显灵呢?

“开国库,买神药!”

东汉末年。

张角已经隐姓埋名,此时看着天上神女赐药,也大为振奋。

虽然如今起义被迫提前,但是整个天下都会发生变动。

神迹带来的消息,只会让这个腐朽的王朝更快倒下!

孙坚本来还在兴致勃勃的看着神迹所说之三国,但是从自己的名字一直到自己两个儿子的名字…

自己作为军阀被提到,孙策统一了江东,孙权三分天下…

自己和孙策,恐怕是出了意外!?

而另一边的孙策对着身边的周瑜说道:“公瑾之计高明!已然名扬天下!”

三国,赤壁之战前夕。

曹操震惊道看向天空,虽然自己一直很好奇自己为何失败,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

如今军中之情形,神迹也如数家珍吗?

不过如今看来,神迹还是站在他这边的!

自己既然已知是火攻,自然会重新计划之!

看来神迹也支持我一统天下!

刘备和诸葛亮却是长叹一口气,赤壁之战计已被泄漏。

虽然神迹说他们大胜之,但是现在此战还未开战!

难道再难阻曹操一统天下了吗?

周瑜在营帐中看向天空,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角,对比其他人的忧虑,他却显得神态轻松,不以为忧之。

后瑾看着评论喝了口水,然后笑眯眯的继续讲道:

【说到赤壁之战大家就会想起一个人,那就是“周瑜,周公瑾”。

即使三国演义多有加工,而在历史上,周瑜是一个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是东吴势力取得军事成功和割据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

在当时被赞誉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而根据史记,周瑜的样貌也很好,身材高大,样貌英俊,《三国志》记长壮有姿貌; 《建康实录》记少有姿貌; 《吴地记》记美姿貌; 《续后汉书》记美风仪。

他才学不输谋士,统兵不输大将,是有名的儒将,身材相貌,琴棋书画,更是放眼整个三国都没有对手。

并且历史上周瑜还精通音律。《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这个意思就是周瑜如果听到音律拨错,便会对着弹奏的人微笑示意。

甚至后世诗人李端还专门做出一诗,《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明初。

罗贯中不好意思的轻咳了一声,“即使三国演义多有加工”这是在批评他吧!?

这绝对是不满他!

看来《三国演义》还是要尽量贴近史实。

东汉末年,三国初期。

曹操看着天空之上,有人以败他而名声大噪。

但是这个人的描述,让人提不起讨厌。

如有此名将,一统天下有望!

刘备看向天空,不得不赞叹道,真是年少有为。

神迹所说都为后世之事,他担心也无用,倒不如看看神迹如何评说。

他最大的遗憾便是未能匡扶汉室,最终居然于人三分天下。

诸葛亮看着天空之上周瑜的美名,喃喃自语道:“居然有如此才能之人,真是让人想神交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孙策对着身边的周瑜促狭说道。

周瑜掩唇笑道,“伯符亦不输瑜。”

两个少年此时正是起事之时,就过早被神迹名扬天下。

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西晋。

陈寿再次听到自己所着之书,更加坚定了一定要把此史书修的尽量贴近史实。

不过,周公瑾啊,确实令人遗憾。

陈寿翻看自己写下的周公瑾:公瑾雄烈,胆略兼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

甚觉满意,抬手购买了神迹右下角的《三国志》。

唐朝。

诗人集会中。

一刻钟前。

汾阳王郭子仪的幼子郭暧笑着对李端说:"李先生如能以'弹筝'为题写诗一首,并使在座的客人高兴,那么,我就定然不会吝惜美婢,把她转赠给您好了。"

李端听了喜不自禁,猛然站了起来,遂擎起酒杯一脸微笑着做了一首《听筝》

从神迹出现后,众人都专注道看向神迹讲三国历史。

虽然谁没看过史书?那个没有通读四书五经。

但是听神迹说来,自有一番趣味。

早在神迹说出他们诗集之上的诗作之后,一众人都惊讶的看向李端。

李端看向神迹所语,惊喜道:“神迹果真无所不知!”

周围人无不艳羡的看向李端,谁不想后世留名或名扬天下呢。

他们早已议论过这神迹的来头,有说法说是史书成仙,更有人说是未来后世之人。

不论是哪一种,都是天上人!

喜欢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