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 > 第25章 水果2 隋文帝

【不过隋文帝晚年就有点不行了,这也是皇帝的通病。

前期励精图治盛世明君,后期年纪大了,被捧着的时间长了,就下不来了。

晚期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

隋文帝这人没话说,算得上好皇帝,不过隋二代大家都知道。

隋文帝前期推进货币统一、减轻税赋、根据人口情况重新划分田产,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记载,隋文帝在为百姓减轻赋税后听说国库的财物反而越来越多。

在得知国家减轻税赋,使得百姓的收入基数增大,乃至最终的税收总数增加后。

隋文帝感慨道:“宁积于人,勿藏库府”。

再次下令给河北、山西一带减轻1/3的税赋。】

隋朝。

悬在空中的达摩克利斯剑终于自杨坚头上斩下。

“杨广,便是导致隋朝只存在短短37年的原因吗!?”杨坚面色黑沉一字一句的重复道。

不知道是问殿内众人还是问自己,亦或者自己最亲近的枕边之人。

而另一边的杨勇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自己母后,他知道母后一向不喜自己奢华和多妻妾。

但是自己怎么说也是他们的长子!为何要改立二弟!?

难道仅凭二弟惯会做些表面功夫和嘴甜哄父皇母后开心吗?

杨广心下一跳,不过不愧是巧言令色许多年的野心家,他几乎立刻就开口:

“父皇,不如等神女说完,当时哥哥被您废黜之后有其他意外也未可知。”

杨坚扫过恭敬的杨广,又看向旁边一脸不忿的皇太子杨勇。

而杨勇也刚好怨怼开口:“我一个被废黜的太子能有什么意外?”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看向自己的儿子,怎么也没想到,导致隋朝灭亡还有她的关系。

秦朝。

秦始皇看向神女所言似在看天书。

“减轻赋税反而导致国家富庶?”

这简直就在说梦话!不收取赋税国库如何充实。

不过,秦始皇脑子里过了一遍,又想到之前神迹所说的明朝和汉朝,不都是因为赋税太多而导致王朝灭亡的吗?

看来该征收赋税的,从来都不是百姓。

秦始皇扫过朝中众多官员,倒不知道,这些朝臣家中有几人干净?

公子扶苏更加坚定了自己儒政的决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明朝。崇祯初期。

虽然现在确有天灾,但是在神迹连番预下,和崇祯帝大力改革之下。

朝中意外的万众一心。

清理出朝中一批怠惰懒政的官员,找由头处理了几个看不顺眼的世家贵族。

国库肉眼可见的富了。

金鸾殿内每天都有人来愿报效国家,审查官只问考两个问题:“明朝危难之际你当如何?”

“如何解决天灾?”

匿名答卷,所以不乏有些惊世骇俗的想法。

但是也有不少可行之法。

这个垂暮王朝正在一步一步返老还童。

这次崇祯帝直接买下大量水果,心中所想:“分给正在受灾的灾民们。”

然后崇祯帝沉思,难道应该“均田免税”?

不过想不出结果崇祯帝也不怕,他的目标又瞄向那些收成不太好的有天灾的地方。

那些地方的贪官污吏和酒肉贵族是第一批被处理的,自然有很多空置的闲田。

汉朝。

刘邦双目睁大看着后世的治国之方,甚至还被神女大力推崇。

“重新划分田地?减少赋税?让国家越来越富?”

有意思,有意思。

这不正是汉朝如今正在做的吗?

不过刘邦稍一想就明了了,隋朝之前,神迹在下期预告里都讲过了,都是一片乱世。

就像如今的汉初,一片荒凉景象。

当初秦朝贵族,六国贵族,如何看不起人?如何狗仗人势。

他称帝,这些权贵者都被他杀了。

神迹说的倒是有意思,刘邦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

如今正是改变国策最好的时机,权贵贵族还未发展起来。

如今他要改什么,谁人敢不服?谁人敢不认?

他下令:“萧何,张良,根据神迹所言,重新定国策!”

前面神迹所说明朝贵族的贪婪程度,是为历朝之最。

刘邦稍一想就知道了,如今朝中哪些人最有钱。

看来该向这些地主大家收钱啊!

轻摇赋税,百姓手中又能榨出多少油水呢?

刘邦想起了他曾经在沛县的时候,再加上神迹的所言所语…

【隋文帝后期,天下一统,而且国强民富。

开皇十三年,隋文帝到长安西面的岐州祭祀,觉得那里山青水秀,气候宜人,非常适宜避暑、休闲。

于是,他就让杨素在那里修建了行宫仁寿宫。

杨素把仁寿宫建造的富丽堂皇,美轮美奂。

可是,在山中建造行宫,就需要开山填谷,造出平地,工程量巨大。

杨素绝不是一位仁者,他在打仗时,派出的冲锋队,只许胜不许败,失败了跑回来,全部处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在战场上还可以说情有可原,但是这样对民夫就很残忍了。

在修建整个仁寿宫的过程中,凡是体力不支者,或者生病、伤残者,皆被视为无用之人。

杨素不是将他们放归家乡,而是命人直接推入山谷,盖上土石,打成了地基。建造仁寿宫的两年时间内,死亡民夫万余人。

本来杨坚在得到首席宰相高熲的汇报,“颇伤绮丽,大损人丁”

并亲自去实地查看后,怒道:“杨素为不诚矣!殚百姓之力,雕饰离宫,为吾结怨于天下。”

刚得知的时候杨坚是很生气的,但是隔了一天。

独孤后对这所离宫感到很满意,文帝的态度也就变了。

第二天召见杨素,赐钱百万,锦绢三千段。】注7。

三国。

所有人都对这个终结了几百年乱世的隋朝很感兴趣,上次神迹说到西晋腌臜事太多了,就不细说了,后面又说了点东晋。

这可把一众人想的抓心挠肺。

不过观神迹所语对两晋和南北朝不乏厌恶,毕竟那是几百年的乱世。

如今打仗不过几十年便已经劳民伤财。

几百年的乱世……

乱世出生的普通人家是不是一辈子都没有一个安稳觉。

还有神迹之前下期预告说的“五胡乱华让汉人几近灭族的灾难?”

谁人能不忧虑?谁人能不烦闷!?

曹操敏锐的察觉到,这个杨素,估计为误国奸臣!

问就是感觉!

另一边的孙策对周瑜说道:“为什么皇帝后期总是糊涂昏庸?”

周瑜心里倒是明白,在那个位置坐的太久了,不愿意下来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万民都臣服在一个人的脚下。

皇帝,也只是普通人!

在那个位置太久了,就不会愿意走下来了。

周瑜更坚定了让这些强者聚集在一起,互相牵制的决定。

毕竟交给一个人治理天下,难保后代不昏庸。

秦朝残暴无能的胡亥,三国扶不起的阿斗,现在神迹正在说的隋二代。

明朝几代加起来近百年不上朝的皇帝。

既然没有皇帝也可以维持一个朝代,那为什么必须要一个皇帝呢?

就算必须要一个皇帝,这个皇帝的权力也不可以太大。

要不然皇帝怎么会甘心屈居人下。

———

注7来自杨坚的百度百科。

注7:《资治通鉴》:“夷山堙谷以立宫殿,崇台累榭,宛转相属”。又“役使严急,丁夫多死,疲屯颠仆,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筑为平地。死者以万数

仁寿宫修成,文帝到了那里,看到宫殿十分壮丽,大怒道:“杨素殚民力为离宫,为吾结怨天下。

但独孤后对这所离宫感到很满意,文帝的态度也就变了。第二天召见杨素,赐钱百万,锦绢三千段。

ps:有时候想放原文的感觉不太合适,就放在文末。

【】内基本都是历史资料,我有时候也觉得太啰嗦了,但是不说明白我又很难受。

总不至于让你们边看边查资料,所以我尽量承上启下。

喜欢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