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 > 第30章 水果7 隋朝粮仓

【而且还不止于此,除了滥用民力之外,隋炀帝根本不关心百姓。

隋文帝期间,战乱依旧比较频繁,而且连年遭遇大旱,民间百姓陷入了饥荒之中。

所以隋文帝在各地广设粮仓,让民间百姓们自发筹粮,吃不完的粮食交到仓库里储存起来,以备灾年食用,储存了很多战备粮食。

可惜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交出去的粮食那还是你的粮食吗?

所以在灾年时期,掌握粮仓的乡绅把那些粮食中饱私囊分配给自己的亲族势力,那些普通老百姓则分到非常少的粮食。

这样的做法极大的激发了社会矛盾,所以官府插手了,而官府插手后就直接把那些粮食都当成了国家所有,很少再向老百姓们分配。

而且储备粮食由最开始的自愿变成了后来的强制,短时间内让隋朝的粮仓得到了极大充实。

如此短时间内积累如此多的粮食,自然是从老百姓中抢来的。

城市非常富裕,而老百姓则非常贫穷,很多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粮食,自己却没得吃。】

隋朝。

伴随着殿外的惨叫声,隋文帝面色勃然大怒。

“监察官何在!?”

一众检察官战战兢兢的跪地:“臣在。”

隋文帝转身看向地上的臣子,直接下令:“往后每一年收粮之时,把旧粮交给百姓们,不许强制收粮。”

“你们去查,查每一个粮仓的明细,若有百姓吃不饱之时,可直接放粮!”

监察官们擦了擦汗,还以为本次小命不保,没想到隋文帝仅仅是让他们去查。

去查可大有学问,谁给自己送了礼,谁最懂事,自然就没事。

而隋文帝已经准备重新选一批人同时去调查了,他本以为他的的隋朝国富民强,神迹居然直接指明“百姓种了一年粮食,自己却没的吃。”

他从不自认为是暴君,反而经常自比贤君,但是即使再明察秋毫,也总有力之不及之时。

田野间。

百姓痛哭出声,跪倒一片人。

一位老人颤颤巍巍的用手背擦掉眼泪,天上神女果真明察秋毫。

最开始说自愿,后来强制,发生饥荒却要不来自己交出去的粮食,怎么活的下去。

而老人旁边虎头虎脑的男孩天真的说:“爷爷,神仙姐姐也知道我们吃不上饭吗?”

老人回到:“神女当然知道。”

“那神仙姐姐会被抓起来吗?”小男孩担心的问道。

他们村里有个没有父亲的小男孩,好像就是说去讨公道,去和官府说百姓都吃不上饭了,就再也没回来。

神仙姐姐这么好看,他不想神仙姐姐也消失。

“他们抓不了神仙。”老人认真的和小男孩说道。

老人又拿出木雕投入神女的右下角,应该可以换几个水果。

木雕不值钱,能给自己家里的小孩换一口吃的就是恩赐了。

【不仅如此,隋炀帝上任以后,由于隋炀帝根本不在乎民众过的什么日子。

他只想修行宫、打仗、讨逆,基本上看谁不爽就开拔大军去打谁。

因此各级官吏非常**,他们不仅大肆贪污国家财产,而且对老百姓的生死置之不理。

甚至很多粮食都霉烂在仓库里,也不愿意给老百姓发放,而且他们为了避免朝廷追责,经常恶意欺瞒朝廷。

隋朝皇帝杨广又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官员们报喜不报忧,皇帝沉醉在歌舞升平之中,使民怨得到了进一步积累。

有人向他报告老百姓吃不上饭了,杨广却认为这是小人在故意扰乱朝局。

当时杨广所在的长安城里,的确是一片繁华景象,而且粮仓中粮食都堆满了甚至溢出来。

杨广不知道的是,在全国各地早已经民怨沸腾,烽烟四起。

那个时候全国各地的粮仓里早就入不敷出,不是被战乱所毁,就是被灾民一抢而光。】

隋朝,隋二代。

杨广高坐御台之上,看着台下一堆朝臣,为首的唐国公李渊和旁边裴寂、李蜜、杨玄感一脸认真的看向神迹,他们所带来的史官也正在奋笔疾书。(注8)

“你们莫不是要谋权篡位?”杨广笑吟吟的问道。

而台下两人连行李都欠奉。

唐国公李渊拱了拱手:“臣不敢。”

“是不敢吗?我还以为你们现在在逼宫呢。”杨广逼问道。

好像非要从面前人口中逼出一个答案,即使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个答案他并不会满意。

杨广一转话头:“诸臣欺瞒于我,你们也想做乱臣贼子吗!?”

唐国公李渊这次没说话。

而他身边的李密则是接话道:“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上天已然预下你的所作所为,你非明君,而是昏君也!我们只是替天行道!”

另一边的高熲面色不渝,今天才知道现任皇帝得位不正,并且还是被杨素这个奸臣推上去的。

隋文帝时,因为后期储位之争,杨坚已经把他免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想当初,新朝初立,他想回家守孝,也仅仅只能守20多天就被急召回朝堂。

他在隋文帝所在时就觉得杨广此人不行,隋朝最终还是败在了杨广手上。

隋朝有此主人,是隋朝不幸!

宋朝。

正在写话本子的书生,看到天上神迹细数隋炀帝的种种事迹。

很快就感同身受的愤怒起来,在书房上大笔一挥:

“杀父,诛兄……无所不至……役死人夫无数,死了相枕”。

“……造“龙凤船”,………,两岸箫韶乐奏,闻百十里之远。更兼连岁灾蝗,饿死人遍地。

盗贼……,六十四处烟尘,一十八处擅改年号。

……炀帝全无顾念,被宇文化及造变江都,斩炀帝于吴公台下”。

写完之后书生甚觉满意,随后提名为:《宣和遗事》

而这一时期宋代涌现了很多批判和以隋炀帝为主题的话本小说。

而另一本《海山记》,则是写:炀帝有一次乘龙舟夜游时就听到了夜半悲歌:“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而今天由于神迹所讲为隋炀帝这个残暴荒淫的人物。

估计几天后的诗集聚会,都是对隋炀帝的批判了。

有聪明的书生早已先开始准备,如何点评隋炀帝能让自己一举成名。

———

注8:真正的历史上是差不多三次起义。

第一次农民起义,被镇压。

第二次,杨玄感和李密代表贵族阶级起义。

第三次,李渊和裴寂直接拥杨侑称帝。

非【】内所有都是根据历史yy,等于会有一些历史的影子但是走向完全不同。

比如历史上这些人不可能走到杨广面前和他说,你滚蛋吧,我们要赶你下台了。

喜欢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