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 > 第38章 布料3 诗歌 李白

【主播摘几句描写盛唐的诗歌给大家看看。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贺知章《太和太和》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龄《长安古意》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唐朝的诗流传至今的数量巨大,有数万首到50多万人创作了不朽的诗篇。

根据不同的版本和辑补,唐朝的诗数量有所不同。

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仅《全唐诗》辑录的诗歌就有近5万首。

而这仅仅是流传下来的,毕竟唐朝距今也已经隔了上千年。】

唐朝,长安城。

书生诗人们互相笑道。

“你也做一首夸耀盛唐之诗如何?”

“我要做,那必然要写天上人。”

“不如我们题词为天上人,神女,为题所做诗词?”

“时限一刻钟之内如何?”

汉朝。

“万国衣冠拜冕旒。”刘邦自语道:“感觉和我的大风歌也没啥区别啊?”

“为何神女不夸耀我的大风歌?”

不过刘邦看了看神女所放的诗歌,感觉,确实不错。

“萧何,张良,你们可作诗也?”刘邦发问道。

萧何愣住了,我一个狱吏,你让我和文人比笔杆子?

兄弟,醒醒,我就是一个看大牢的。

萧何恭敬答道:“臣不及也。”

张良思索后回道:“子房愿一试。”

刘邦听后头也不回道:“好!你们再研究一下那什么科举制。”

东汉末年三国。

曹操也酸了,他们三国被神女提到就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个唐朝就是“兰陵美酒郁金香”。“小邑犹藏万家室。”

这差距…

不过曹丞相也是很爱诗歌的,如今司马已除,三国何时能到达唐朝阶段?

虽然他们现在三国互相守望相助,但是待他们这一批被神迹提过的人死去。

三国如何才能避过乱世?

周瑜看着天空之上的神迹思索。

几百年的乱世之后,才有如今盛唐。

但如此盛唐,也只存在二百八十九年,到底如何才能让王朝长久避免乱世呢?

之前神迹所说的五胡乱华导致汉人几近灭族的阴影,一直围绕在周瑜心头。

孙策对着身边的周瑜说道:“公瑾,只等种出第一茬天上粮,往后江东会越来越好的。”

周瑜回过神来,“伯符,若要打外族蛮夷,你可有把握?”

孙策笑道:“蛮夷之地,我不惧也,待我出征,必能一扫北方诸族!”

刘备和诸葛亮看向神迹。

刘备问道:“孔明先生,这唐朝如此富庶,怎么也只存在了不到三百年?”

难道这便是强大王朝的命数吗?汉朝也只存在了405年,而神迹只说过一次,“诸朝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弱小不行,强大也不行。

诸葛亮思考后回道:“安史之乱,神迹之前所提到的安史之乱,大约是宦官或武将乱政?”

【要说唐代最出名的大诗人,主播觉得应该就是李白。

提前说啊,主播是李白铁粉。

所以接下来你可能会看到完整的李白人生和诗作。

毕竟李白的诗主播从小学读到高中。

讲讲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唐朝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的巅峰,李太白。

李白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着名诗作。

李白在青年时期做过一首诗,为《上李邕》其中两句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

而在李白入仕为官时他做过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而在李白后期,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时,李白所做诗集为《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第二年李白诗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唐朝文人集会。

“渚波?这是神女之名吗?好生奇怪!”

“从小学读到高中!女子也能参加科举吗!?”

“神女果真厉害,居然可以高中!”

一群书生赞赏道,就是不知道神女是何官职,居然对古往今来的历史如数家珍。

“莫非是史官?”

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惊讶道:“何朝居然不留如此能人?难道是后世?”

单神迹提出四句诗,李隆基便看得出来,这位李太白,的确是有才气之人。

而且一个高峰一个巅峰,都表明了神迹极力推崇这位谪仙人李太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难道朝堂中有人以权压人吗?不可能啊。

开元初期,他重用贤臣,修订律法。

甚至唐律作为唐朝的三大代表,也被神迹赞扬。

李隆基陷入了沉思。

而另一个地方的李邕。

也有些惊奇的看向神迹,他惊讶的和身边人说:“这位曾来拜访的李太白居然被神迹如此推崇?”

他身边的人倒是不客气,笑道“看来李邕老弟z看走眼了啊!”

李邕并未生气,不过他确实没想到,他的名号居然在《上李邕》被传唱到千年之后,而神女也知。

李邕赞同道道:“这首诗作的确实不错,就是不知道这位小友日后又为何“不得开心颜。”?

秦朝。

秦始皇聆听这千年之后的诗作,忍不住说道:“的确是好句。”

每首诗短短14个字,把诗人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几乎很快便可以带入诗人的情绪。

而之前描写唐朝的诗词,也很快就能让人想象出那个场景。

美酒,万国,大道,秦朝并未有太多娱乐行为。

还是神迹第一次出现时所说,吃不饱的问题。

他喃喃自语道:“只有填饱肚子之后,人们才开始发展社会艺术,诗歌,各种兴趣爱好吗?”

不过唐朝居然有如此多人识字读书吗?五十万人,都可作诗?

秦朝目不识丁者,还是太多了。

秦始皇对台下说道:“唐朝如此繁华富庶,我秦朝也不能弱于他人!各位可有良策献计?”

秦始皇思索着如何改变国内现状,毕竟唐朝如此繁华,着实让人眼热。

公子扶苏进言:“父皇,秦朝该多建学堂,才能赶上唐朝!”

秦始皇沉吟一秒:“准!此事就交由公子扶苏!”

“若要求学,先读四书五经,秦朝的年纪,都是唐朝祖宗了!”

秦始皇朗声道:“秦朝的诗经也不弱于这些诗词。”

喜欢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