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 > 第59章 工具3 最强帝国·唐

【均田制破产,和均田制配套的府兵制也完蛋了。

府兵制起于北魏盛于唐,唐朝初期“府兵制”得以完善并有效实行。

国家设置军府,府兵从百姓中筛选,这些被选中的老百姓在有战争时可以召集,无战争时可以耕种。

按理来说唐朝府兵制完蛋后应该休养生息,但是唐朝不。

唐王朝是一个好战的帝国,唐朝对内对外大小战争无数,几乎无年不战。

平定辽东灭了突厥干翻吐蕃征服高句丽,其余契丹、南诏、怛罗斯等等也都是唐朝的手下败将。

唐朝鼎盛时期疆域是汉朝的两倍,征服的土地叠加起来起超过元朝,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巅峰,整个世界的最强帝国,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打出来的。

因为疆域太大,而朝廷的控制力自然无法一直盯着边境。

东北契丹与北部突厥蠢蠢欲动,而打仗需要有庞大的、有实力的军队,但没有田,府兵积极性不高,唐朝岌岌可危。】

所有朝代的当权者在这一刻头顶都冒出了两个巨大的问号。

秦朝。

秦始皇下意识的往前走了两步,好像要仔细辨认,自己是否听错了看错了?

为了抵御匈奴,秦朝修筑长城以防,大量人口迁移。

秦朝周边,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都在虎视眈眈。

他虽一统天下,但他也知道,自己的疆域之外还有很大的土地。

早在之前,神迹是过“唐朝的疆域很大”他只是听过,但不太理解,毕竟有些地名都闻所未闻。

但是这一串战绩爆出来之后,秦始皇终于明白“何为盛世大唐”“何为万国来朝”。

秦始皇感叹道:“秦朝如何才能超越唐朝?”

上一次神迹从神迹购买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更让秦始皇了解了那是一个多么繁华的朝代。

公子扶苏谏言道:“勤政爱民,我秦朝必能蒸蒸日上!”

蒙恬也跟着说:“陛下,吾愿率领大秦帝铁骑,踏遍外族!”

谁看到这样的战绩、这样的成就会不心动?唐朝既然可,我秦朝也当然可,秦从不弱于他人!、

汉朝。

刘邦惊异的细数了一遍唐朝的战绩,原来,这才是盛世大唐。

刘邦最初平定了天下叛乱建立了汉朝之后,他首先带着百万雄师,跟北方的匈奴打了一架,结果却以失败告终。

匈奴连年骚扰边境,为了让国中休养生息,只能送出公主和亲。

唐朝居然能如此征战不休的情况下还能成为盛世大唐?

刘邦肃然起敬。

汉武帝时期。

刘彻看着神迹说出的唐朝战绩“疆域是汉朝的两倍?”

神迹曾说过,独汉以强亡,但是这唐朝莫非比汉朝还要强盛?

打下的疆域就是明晃晃的战绩,并且打退如此多的异族小国。

原来这就是“万国来朝。”

刘彻冷哼一声:“诸位大臣可看清楚了?”

“惧外必亡也,既然盛世大唐可以,那我大汉也可以!”

“寇可往,我亦可往!”

整个世界的最强帝国?为何不是他汉朝!

三国。

即使神迹现在谈到的是“唐朝岌岌可危”,但是所有人都注意到上面一连串的战绩。

孙策眼前一亮:“如今,我倒对这盛世大唐有些兴趣了。”

周瑜说道:“如今我们还沉溺内乱,盛世大唐,万国来朝,名不虚传。”

另一边的刘备和诸葛亮也感叹道:“每个朝代都有能人辈出啊。”

诸葛亮说道:“亮愿竭尽微末之力,使主公入主天下。”

曹操看着这一连串战绩也是兴奋不已,如今匈奴经过两汉的消耗其实已经很弱了。

但是乌桓和鲜卑又开始兴起,这些异族就像老鼠一样,怎么也杀不尽。

唐朝居然可以战败如此多的异族小国,果真实力强大!

两晋,乱世时期。

战争,哭嚎,伤亡,连绵不绝。

谢玄看着唐朝的战绩,默然不语。

前朝两汉尽除匈奴,后世唐朝灭掉如此多的异族,万国来朝。

而他晋,被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胡人部落乱话。

神迹评下“导致汉人几近灭族的灾难。”

皇帝昏庸无能,百姓自然困苦,各地割据,甚至不如三国。

至少三国并未让胡人乱华,而往后还有几百年的乱世…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甚至他们王谢两族往后都不在?

看到唐朝的兴盛,谢玄更加焦虑,到底该如何改变这一切…

隋朝。

隋文帝杨坚不可置信的喃喃自语“征服高句丽?”

唐朝明明是隋朝之后的朝代,但是自己的儿子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百万大军损失惨重,导致隋朝亡国。

而唐朝便可以平定辽东灭了突厥干翻吐蕃征服高句丽,?

难道真是天不佑我隋朝!?

唐朝又为何如此强大!?唐朝。

李世民听着听着没想到神迹突然插入一段夸耀唐朝的,他哈哈大笑。

“爱卿们,我唐朝果真强盛!”

他算是理解了为什么盛唐都喜欢听“歌功颂德”的诗词文章了,这,确实很难不让人开心啊。

“整个世界的最强帝国!”神迹直接评下,我盛唐如此强盛!

但是转念一想,自己还有个不成器的孙子。

李世民沉默了…

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昏庸就是最大的错。

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感觉不好,自己不就是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吗?

神迹不也说了,东北契丹与北部突厥蠢蠢欲动?

不改成募兵制,唐朝岌岌可危。

唐玄宗这次没有逃避,他仔细回想了神迹之前对他的评价,

“不问国事”“耽于享乐”“躺在功劳簿上”,安史之乱,罪由在我!?

唐玄宗面色沉重的回忆,虽然神迹还没有说完整场叛乱,但是自己在其中,绝对占很大一部分作用!

依他观看神迹的经验来说,神迹很喜欢抑扬顿挫,先夸耀,盛唐之后便是中唐晚唐。

而因为自己的问题导致安禄山坐大,难道,朕实为昏君?

他疑惑出声问张九龄道:“老师,难道征战是为错吗?”

张九龄回道:“陛下无错,只是被奸臣蒙蔽了双眼。”

实际上张九龄已经预感到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唐玄宗放权,养虎为患,才使别人有了反叛之心。

但是皇帝是天子,天子怎么能有错呢?

可以规劝,但绝不能指责皇帝的鼻子说“昏君滚蛋。”

喜欢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