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 > 第86章 四大发明/天工开物2

【民国初年,一位学者在翻阅《云南通志》时,偶然发现了一段引用自《天工开物》的文字,他心生好奇,想要一睹这本书的全貌。

然而,这本推动人类科技巨轮疾驰的珍贵书籍,却在中国的大地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千里迢迢赶往北京的各大图书馆,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寻觅无果。

于是,他又不遗余力地去询问当时的藏书家,却依然没有得到关于这本书的任何线索。

这如何不令人感觉嘲讽?

明明是中国自己人所做的卓越着作,却因为愚昧,在整个封建王朝都不被人重视。

而做出这本书的作家宋应星,晚年甚至贫困交加。】

三国。

刘备忍不住叹道:“后世果真能人辈出,只可惜…… 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

诸葛亮也点头道:“我们所立之地只是一片小小的疆域,在东方之外,还有西方,除亚洲外,还有五大洲,若我们蜀汉发展起来,便可向外扩张,毕竟世界上的疆域如此之大。”

刘备也说道:“如今我们三家联手,汉献帝被我们推举成为傀儡皇帝,实权只在三国,只希望这样能避免三国的亡国之祸!”

诸葛亮安慰道:“如今我们三家各占据一些人心地势,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神女对我们一视同仁,往后端看人心在哪里,天下就在哪里了!”

刘备接着叹道:“只可惜我后继无人,阿斗…只望我亡之前,能看到我的孙辈。”

诸葛亮说道:“陛下切莫如此,如今陛下不去益州,在蜀汉好生降息,未尝不能一战!”

刘备感动到:“孔明先生,有你,是备之幸也!”

诸葛亮也说道:“遇到主公,也是亮一生之福,陛下不必如此多礼。”

另一边的东吴。

孙策说道,“这等神书,正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东吴之地本就富庶,如今有这样多的工艺,上天利于我啊!”

周瑜说道:“只要能避免往后百年的乱世,神女所做的这一切必不会白费,神女之功,无法言说。”

孙策也沉重道,“三国之后的朝代,即使是寥寥几句,也让人忍不住扼腕叹息,如今我们既然已被预知,那必然要尽力改变这一切。”

“汉虽亡,但中国永在,如此多的朝代均是一脉相承,我必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五胡乱华的惨事发生!”

周瑜说道:“我朝若要扩张,便只能过海,可惜我们这边的似为“日本”,若有时间,便派人前去看看吧,神女所说这日本很多东西都来源我们中国想必必是穷乡僻壤之地。”

“蜀汉和魏朝那边倒是有大片的疆域,可惜,只怕他们不愿让我们轻易入国土,刚好我们利于水战,不若就早日出海,进行航海之事。”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数岁能韵语”(作诗),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

宋应星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与兄宋应升参加乡试中举。

奉新诸生中只有其兄弟二人中举,故称“奉新二宋”。

后六试不第,遂绝科举之念。

崇祯八年(1635年),宋应星任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

在分宜县任教四年,是其一生中的重要阶段,主要着作都发表于此期间。

后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于崇祯十三年,任期未满,辞官归里。

崇祯十六年(1643年),宋应星又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知州,然此时已值明亡前夕。

宋应星赴任后,州内因战乱破坏,连升堂处所都无,官员多出走。

他几经努力重建,使之初具规模,又捐资在城内建立书院。

次年,崇祯十七年,宋应星辞官返回奉新。

当年三月,李自成大军攻占京师,明亡。

四月,清兵入关,建都北京,宋应星成为亡国之民。

明亡前,宋应升已升任广州知府,明亡后亦无意恋官,拒不出仕。

清朝建立后,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在贫困中度过晚年。

除天工开物外,宋应星还着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等着作,多已失传。

后在江西省发现其4篇佚着的明刻本:《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

明朝。崇祯初期。

如今距离神迹第一次降下预言明朝十七年的饥荒已经一月有余,崇祯帝少年意气,早在神迹点名明朝如今存在的种种弊端之后,他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崇祯听着神迹所说,直接下令,“封宋应星为太傅,诸臣可有异议?”

台下大臣均是齐声道:“陛下圣明。”

这一个月,崇祯帝几乎是杀红了眼,他掌握了皇城近卫军,不论亲疏远近,不看血缘关系,如果他要查你,你不让查,有一丝违抗之意,那就是抄家流放。

市井之中已经隐隐有暴君的名声传出,而初听闻此称号的帝王也只是冷笑一声,“诸位大臣何为说此事,可是对行事多有不满?”

朝中甚至大大小小的爆发过几次起义,可是均翻不起什么浪花,有多少人不满崇祯帝,就有更多的人前仆后继的愿以性命为赌注压上来,赌崇祯帝这一次真的可以避免明朝亡国。

明朝再如何不好,那也是自己本家,三百年前的元朝惨事历历在目,若换成蛮夷外族主事,他们生活只会比如今更差!

有多少蠢人就有多少聪明人,有多少人想让明朝灭亡,神迹降下后就有更多的人想来救朝救世。

宋应星家中。

如今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封为了太傅,他惊讶道:“大哥,奉新二宋,可是在说你我!?”

宋应升笑道:“这必然是在说你我二人,二弟,为兄如何也没想到,我们居然能有一天被神女提到!”

“如今崇祯帝正在大刀阔斧的改革,对那些贵族蛀虫也是下了一番狠功夫,如今你既然在神女的话中有名,往后必然可以在朝堂上一帆风顺,建功立业!”

宋应星也激动道:“如此一来,我们的未来都会被改变,不过我倒是想和大哥你一同入仕!”

宋应升说道:“说不准这会为兄就要多靠你提携了!如今你可是我们宋家的大功臣!”

宋应星也说道:“得神女夸耀,是星之幸也!”

喜欢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在直播间上历史课,诸朝皇帝围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