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穿回七零年代,开局纺织女工 > 第106章 养儿防老?

刘芳的老公着急道,“媳妇,你咋啦,哪里病了。”

刘芳看他这慌乱的样子,赶紧拉住他,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

当天晚上,刘芳家就传出她重病的消息,还拍了电报,让她女儿回来看看母亲。

实际上,夫妻俩在房间,打开手电筒凑钱。

顾春猜测六百块是他们家全部积蓄,其实不准确。

他们家甚至没有六百块钱存款!

这些年,家里开销,每个月给女儿寄点东西,婆婆的病要吃药,他们现在全部的钱凑起来就三百多块。

虽然顾春说过可以分期还,但是刘芳不想让她吃亏。

人家孩子已经帮她很多了,怎么还能欠着人家的钱呢?

就在俩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刘芳的婆婆在屋里喊了一声,让夫妻俩进去。

老太太颤抖着手,让儿媳妇打开她的柜子,从里头拿出一个首饰盒。

刘芳打开首饰盒,里面是一个翡翠手镯,要是在以前,这东西是很值钱的。

只是现在这个年代,还不如破铜烂铁呢,毕竟这东西拿出去让人知道了,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刘芳猜到老太太要干什么了,忙道,“娘,这东西是您仅剩的首饰了,咱还是留下吧,钱的事情我们再想想办法。”

老太太摇头,“我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这东西我本想以后留给咱们囡囡当嫁妆的,现在要给她弄个工作,就拿去用了吧。你就体谅体谅我老婆子,我也心疼我孙女啊。”

老太太想到孙女回来的时候那副身子骨,心里就难受。

要不是为了她的病,家里不至于这样。

她儿子儿媳都孝顺,她也不能拖后腿,这个手镯留着也没多大用处,还不如拿去给孙女换个工作,让她回家。

话说到这份上,为了老太太对孙女的这份心,刘芳夫妻俩也只能收下手镯了。

第二天,刘芳就找了顾春,把三百多块钱和一个手镯交给了她。

顾春看着那个手镯,眨巴眨巴眼睛,她没看错吧?

这绿的,这成色,即使她不懂珠宝,也能看出这东西价值不菲啊。

对此刘芳阿姨解释,“这东西的价值我也不懂,但是这是她奶奶的一片心意,就想用这手镯给她孙女换个工作,你看看行不行吧。”

那可太行了啊,顾春心里乐开了花了,这东西现在看着不值钱,以后可不是随便能买到的啊。

只是就这样收下这昂贵的东西,她也有点心虚啊,“阿姨,这东西以后可能很值钱,你们可以收着的,钱不着急还我。”

刘芳把东西和钱都塞给她,“我不管以后值多少钱,这个手镯是她奶奶坚持要给你的,就当体谅一下老人家的心意吧,现在能给孩子换个工作,老太太就高兴。”

顾春听完,心里也很感动老太太爱孙女的心,就只能收下手镯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收下这个手镯,钱你就拿回去吧,在我看来,这个手镯已经超过六百块了。”

她坚持不收钱,刘芳最后也只能把钱带回去了。

顾春包里放着一只价值不菲的镯子,下了班赶紧拿回家藏起来了。

很快,刘芳阿姨的女儿就回了北城。

担心了一路,回到家她才知道母亲不是真的生病。

对于刘芳装病咒自己,还有奶奶拿出自己珍藏的镯子,就为了给自己换一个工作,她感动得直哭。

第二天就去了厂里找厂长考了个试。

她是读完了初中才下乡的,这些年也常有看书,只是她年纪也不小了,没有那个精力准备高考,但做个试卷还是没问题的。

那些题目她答得不错,刘厂长也满意了。

顾春答应会跟她交接,带她熟悉宣传部的工作,于是他们很快就办好了入职手续。

她也顺利地回城了,再也不用去乡下干农活。

家里每天充满着欢声笑语,连刘芳阿姨的婆婆都高兴得病好了不少。

顾春带了刘芳阿姨的女儿一周以后,就顺利离职了。

黄秀秀的工作也卖给了一个亲戚,她妈妈把卖工作的钱给了她,当做以后上大学的生活费。

-

孩子们去看过新的四合院,觉得很满意。

特别是小竹子,特别喜欢新家有个像江知云家的小池塘,他想在里面养小鱼。

新房子宋教授自告奋勇帮他们找人整修了一下。

房子本来就没多少损坏的地方,所以最后只花了几十块钱装修费。

其余的还是照旧,顾春就想保持原样,古色古香的。

顾春开始准备搬家了。但她先要处理这两间旧房子。

这两间大杂院的房子,是她爸爸在纺织厂工作分配的职工房,

虽然也是花了一笔钱买的,但是使用权、居住权不够明确。

顾春已经从纺织厂离职了,一家人没有一个是厂里的职工,

这个房子的归属以后可能还得扯皮。

所以她打算把房子给卖了,好歹收回她父母当初买房子花的那笔钱。

既然是职工房,那她最好的选择就是卖给纺织厂的职工。这样买家也不会有别的纠纷。

这个大杂院里居住的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现在讲究多子多福,有些人家里孩子多,也没有分家,所以有时候一家人就有几个不同厂的工人。

这几年国家人越来越多,住房空间越来越少,工厂也很久没有建职工房了。

很多人一家都挤在一个小房子里,甚至一家八口人挤在十六平的小屋里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儿了。

顾春就想卖给这样的家庭,家里有纺织厂的职工,住房空间不足。

郭大妈是大院的管事,顾春想卖房子,第一时间就去找了她,想着跟她打听打听有没有合适的买家。

谁知道郭大妈一听她说这事,眼睛亮得吓人,激动地抓着她的手,

“你说真的?你家那两间屋子要卖?”

顾春点头,“是啊,不过不是卖,现在可不让自由买卖,就是转让。”

郭大妈乐开了花,“知道知道,是转让,你真要转让就给我们家吧。”

顾春也没想到自己这么一问就问到了买家,只是,

“大妈,您家不够住吗?”

郭大妈家有两个儿子,现在的说法是父母老了以后是跟着小儿子养老的。

但现在还没分家,所以一家子还住在一起。

她家比顾春家还大一点,但也是两间屋子。

一间大的屋子隔成两个小间,分别住了大儿子和二儿子一家。

另一间住着郭大妈两口子,剩下的空间隔出一个小厨房。

所以顾春没想到他们家也需要买房子呢,看起来他们一家感情还挺好的。

郭大妈心里苦啊,外人看上去确实是一家子感情好,

但谁知道这人多住在一起,矛盾就多。

小儿媳觉得以后父母是跟着他们养老,现在就要多给他们一个房间,给他们的孩子住。

大儿媳觉得自己的孩子年纪大了,也需要一个单独的房间。

可是家里的空间就这么大,压根没有多余的屋子了。

小儿媳的意思是这个屋子是郭大妈的丈夫郭大爷在机械厂分的职工房,以后就该是他们一家的。

想让大儿子一家搬出去,租房子住。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两口哪里舍得让儿子一家租房啊。

现在顾春的房子要卖,郭大妈豁然开朗。

他们可以买下来啊,到时候就让大儿子一家搬过去住。

这样孩子还在他们老两口身边,家里多的房间就给小孩子住,

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顾春听完她的诉苦,心里也叹了口气,说好的养儿防老,结果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就只想着自己了。

老人到老了还要操心儿女的事情,担心分配不均,担心孩子吃苦.......

这是何苦呢?

如果她有孩子,她绝对让孩子自力更生,自己有多大本事就吃多大碗饭,别成天想要啃老。

喜欢穿回七零年代,开局纺织女工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回七零年代,开局纺织女工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