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讨论着顾大牛的“福乐超市”。
超市里的菜和肉都是顾大牛从先前就熟悉的农民家里买来的。
他们还和城郊一个专门养猪的村子签了合同,以后就由他们提供猪肉。
此外,为了照顾自家村民,顾大牛的蔬菜都是从顾家村运来的。
顾家村的食品厂这些年发展得也不错,很多村民都当上了工人。
而有些没能进工厂的呢,就继续种着地。
顾大牛一来谈收购,就轮到他们高兴了。
在家种菜,从前就是自给自足了,现在居然还能卖给顾大牛。
顾大牛优先找的顾大娘家,买了几大筐蔬菜,给了顾大娘十块钱。
给老人乐得呀。
牙不见眼的。
“我老婆子,现在还能赚钱了。”
她之前身体不好,自觉有点拖累儿女,后来好了一些了,却还是不能下地赚工分。
就一直在家里打理菜园子。
她自己觉得就是找点事做罢了,种菜也就是图自己家吃而已。
现在不一样了,她种的菜可是能卖钱的。
十块钱呢。
顾大牛第一批找的都是村里和他家交好的,家里老人年纪大点,无法下地的家庭。
就算是照顾老人了。
一时间,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都称赞顾大牛,说他是个好孩子,说他打小就心地善良,等等这些。
顾书记也很感谢顾大牛。
食品厂原本就是由他们家提出的,现在可是让他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能赚钱吃点肉了。
现在他又肯走这么远的路来收购他们的菜,又给村民们增加了收入。
这份心意,他是懂的。
顾大牛高高兴兴地带着村里的年轻人,驾着牛车上了北城。
这年轻人叫顾年,是顾牛的本家亲戚。
顾大牛是一早去的顾家村,所以这会超市刚开门不久。
已经有许多人在里面买肉买菜了。
一见牛车上的青菜,这些人都双眼放光。
“好新鲜的菜,老板,你快点搬过来。”
“哎哟,那把菜我看上了,你们可都别跟我抢。”
顾大牛和顾年把菜摆上去,没多久就全部被人分完了。
顾年目瞪口呆。
“菜这么好卖啊?”
顾大牛笑着请他去外头吃早餐,一边走一边说:“城里不种菜,要买点新鲜蔬菜不容易,所以咱们这菜啊,可是很好卖的。
以后你就每天七点前,把菜送到超市来,村里要登记好都是谁家的,我当场结清货款,知道吗?”
他点点头说:“我知道了,大牛叔。”
顾年今年二十岁,上了初中就辍学了,这在村里已经属于高学历了。
回到村里以后他就在食品厂工作。
但他父母一直想让他像顾大牛一样,去城里,当城里人。
因此这次顾大牛回去收购,说需要一个人每天把菜送到超市去,他们就靠着亲戚情分,夺得这个岗位。
顾年知道父母的心思,也很感激他们替自己争取来的机会。
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会好好努力,争取以后能进来城里。
见到城里的风景,他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进城。
这里跟村里简直不是一个世界。
城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繁华地段甚至建起高楼大厦。
顾年觉得自己走进了新世界。
这份工作让他很快乐,以后他就可以每天都进城了。
而且他也有工资的。
他帮忙每天从村里把菜收上来,送过来超市,顾大牛一个月给他开三十块钱工资。
他在食品厂一个月就十五块钱。
顾年心想,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要不是他爸妈帮他争取来这个机会,他还没能知道,大城市是这样的。
就这样,顾大牛谈妥了蔬菜的货源,又按照同样的方式,找到了水果的供货方。
他这个超市,水果、蔬菜和肉类应有尽有,种类比国营的商店齐全。
并且他招聘的员工都经过培训,处理事情井井有条,对待顾客都很热情。
一时间,这家超市成了附近居民每天必去的地方。
甚至有些家离得较远的顾客,还要坐公车过来这里买菜。
无他,因为“福乐超市”还时不时搞活动啊。
比如,他们每个人都可以0元开一张会员卡,每消费一次都会产生积分。
达到多少积分,就可以在每月1号过来兑换东西。
这是顾春提出的建议,参照了后世一些超市的做法。
当然,这会科技还不发达,他们没有系统的积分软件,只能靠每一次买单过后,店员在会员表格上填上积分。
这样做肯定会使得买单速度慢了一些。
但顾客们并不在意,他们只要求店员要记清楚自己的积分,别给算错了。
又比如,“福乐超市”每天会拿出一两样东西做优惠活动。
比如鸡蛋一分钱一个,每人限购两个。
某一种蔬菜当天价格低于成本价,每人限购一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等等这样的活动。
招数很简单,但是架不住大娘大妈们喜欢。
她们每天都要来一趟超市,看看今天做活动的是哪种东西,回去好跟人有谈资。
这一来超市,看到那些新鲜的菜、肉,就忍不住想买点。
所以几乎没有人是空着手走出超市的。
回去了还要互相打招呼,看看对方都买了什么东西,有没有抢到当天打折的。
“你瞧我今天,一分钱就买到这把青菜。”
“那你看看我,我特意把老头子喊起来一块去,买了两把呢。”
“哎哟,那我可要跟你学学,明天拉着我孙女去。”
……
“诶,明天一号了,你积分多少?去不去换东西?”
“我积分不多,等攒多点,下个月再去换个大的。”
“我上个月就没换,这个月就去,等我回来告诉你都有什么。”
“诶,好,我上回就觉得那个洗脸盆不错,你看看还有没有。”
“诶,我倒是想要一桶油,不知道积分要多少。”
……
诸如此类的对话发生在大街小巷,顾春经常走在路上都能听见别人在讨论超市。
顾冬还感叹道:“姐姐,没想到大伯才是咱家生意做得最好的。
你看你和大伯母,虽然开的店生意也不错啦,但是大伯的超市才是真的火爆,我们班同学都去过超市了。”
喜欢穿回七零年代,开局纺织女工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回七零年代,开局纺织女工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