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傲气凛然 > 第一一二章 纵横捭阖(上)

傲气凛然 第一一二章 纵横捭阖(上)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9:3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傲气凛然 !

袁世凯无可奈何之下对四川军政首脑的任命,终于让萧益民和张澜等人挣脱那根脆弱的、却一直套在大家脖子上的“法理”绳索,可以放开膀子名正言顺地统辖四川,治理四川。

〖中〗央政府对张澜和萧益民的任命公告全国的次日,四川巡按使张澜、四川督军萧益民立即通电全国走马上任,分别给〖中〗央政府和袁世凯发去两份“服从〖中〗央领导、拥护大总统袁世凯”的明电。

对于中外媒体早已猜到的这个结果,国民党的报纸来了个不谈不议的冷处理,北京政府旗下的报纸却抓住时机,大谈大赞,列强驻华机构不是沉默观望,就是发出酸溜溜的讽刺声音。

英国人的《字林西报》、《京津泰晤士报》,法国人的《远东邮报》开始大肆报道四川的军政新闻,被〖日〗本人控制和收买的东北、京津、山东、上海、江浙、福建等地十四家报纸紧跟而上,极力讽刺北京政府和袁世凯的软弱无能,抨击四川新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和穷兵黩武的割据行为,强烈要求北京政府加强对四川的领导和制约,恪守所有条约的规定,确保各国在华利益不受侵犯。

无论外界有何想法,四川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从四川报纸连续刊登的消息可以清楚地看到,正在隆重召开的四川省议会首届全体会议已经完成省、府、县三级政府的改组工作,通过了省、府两级财政、民政等主要部分的官员任命,审议并通过《年度财政报告》和《民国五年财政预算案》,并搬出《四川省经济发展十年刚要》这一内容庞大的草案。

在诸多新鲜出炉的消息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民国五年财政预算案》,该法案首开民国财政预算之先河,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堂而皇之地将四川“军队军费支出核定为全年度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二十五,并在此基础上,视全省财政收入之实际增幅逐年调整”。

这段内容的确令人震惊,虽然从比例上看,四川军费所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例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全国各省中最低的,但是以四川接近江浙地区的富裕程度、良好的财政税收资源分析,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军费开支。

由于四川省连续三年处于动乱之中,没有公布任何财政数字,所以诸多媒体均以四年前的四川财政收入为例,指出四川军队每年将获得上千万元的军费,放在其他省份,完全可以轻松养活二十万军队。

没有一家媒体去报道四川开明开放的政府政务、团结文明的前进方向和四川民众将从中得到多大的实惠,极少提起《民国五年财政预算案》中明确规定的百分之十教育投入,选择性地忽视《四川省经济发展十年刚要》中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和扶持农业的重大举措,只有四川自己的报纸日复一日大力宣传,明确提出多达一百多项的惠民政策和地方发展目标的同时,号召民众团结一心奋发图强。

四川各级政府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逐渐获得渴望安宁渴望富裕的广大人民的支持。全国媒体闹得沸沸扬扬,中外记者纷纷涌向四川成都采访报道,四川军队却在悄然无声地展开大调整。

六月底从〖日〗本“考察”归来的刘秉先,出席完成都召开的军事会议后立即赶回重庆,于七月十日通电宣布:正式就任川军第二师师长,所部第四、第五旅即日从乐山开赴重庆驻扎,并在重庆及周边十余个县招收五千兵员,以组建四川陆军第六旅,第六旅旅部将设在重庆以北的战略要地广安。

同日,川军第一师中将师长王陵基,通电就任川东军分区司令,仍兼任第一师师长,统辖川军第一、第五两个师,川东军分区司令部设在原川军第一军万县大营,第一师师部设在达州县城;川军第一旅旅长邓锡侯少将,晋升第五师师长,师部设在奉.节.县城,全师下辖第十三、十四、第十五步兵旅,分别驻扎达州和奉节。

王陵基的第一师与刘秉先的第二师完成防务交接之后,将尽数离开重庆,开赴万县驻扎,与第五师一起担负起川东地区十六个县的防务,并担负沿江航道的安全防卫重任。

川军第三师师长孙兆鸾中将,于次日正式通电就任川南军分区司令,仍兼第三师师长职务,司令部驻地为叙府;驻扎叙府的王键第四师划入川南军分区管辖,第三师于七月十一日离开成都东郊大营,开赴乐山驻扎,其中,刚刚完成换装的第三师第九旅直接开赴泸州驻扎,原驻扎泸州的第四师独立旅更名为四川陆军第十二旅,该旅将在完成防务交接之后,开赴綦江长期驻扎,担负起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防务重任。

七月十四日,四川边防陆军副司令钟颖中将,正式通电就任西康军分区司令,统辖边防陆军第一、第二、第三混成旅;原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总教官周道刚中将,通电就任新成立的四川陆军第六师师长,下辖由川军总司令部教导团三营、四川陆军军官学校警卫团机炮营、五个边防团组成的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步兵旅,于七月十五日离开成都,开赴西康军分区司令部所在地康定。

同日,《四川日报》、《华西时报》、《华西商报》均在醒目位置刊登四川陆军总司令部的征兵公告:即日起,向全川征召五千名有志青年,组建直属总司令部辎重兵团,军团驻地为成都东郊大营,年纪在十八至二十八岁之间的青壮均可报名,体检政审合格,即可加入川军,五千新兵除接受为期半年的军事训练之外,还将进行为期一年的汽车驾驶、地质测量、工程爆破、桥梁施工等专业技术训练。

进入八月,终于腾出手来的萧益民和他的将校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实施一系列行动计划,已经获得加强并走上正轨的总司令部军政处、参谋处、军需处、装备处十二名正副处长齐聚北校场。

为期三天的秘密会议结束,军政部和参谋部立即展开为期三个月的全军纪律整顿和政治教育,大力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同时,对军中不法行为、泄密案、隐藏的各势力间谍展开清算。

军需部和装备部联合组成十二个视察小组,与省政府民政厅派出的三十余名官员一起,分赴三个军分区、四川兵工厂、大邑化工厂、雅安弹药厂,展开为期两个月的装备军需调研,为川军总司令部和省政府提交一份详实全面的军工企业生产报告和发展建议,密切军队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协调各项专项资金的落实和使用,并就西康国防公路的发展提出意见,拿出军队中转兵站的建设方案。

萧益民与总参谋长包季卿、参谋处长郑长泽一起,开始整编由成都〖警〗察局副局长樊春林、城北〖警〗察分局分局长麻刚负责的情报网,经过反复分析和研讨,决定仍旧让樊春林留在〖警〗察系统,明年春节之后就将樊春林送上四川〖警〗察厅副厅长宝座,便于对四川全境的〖警〗察队伍进行管理监督,将原有的警界情报网重新整理起来,逐渐延伸到每一个县。

麻刚调任川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兼任参谋五科科长,军衔晋升为中校。

名义上的参谋处五科,实为萧益民直接掌控的军事情报局,初定为团级单位,直接对总司令萧益民负责,该部门拥有自己的保密制度和行动决定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八百人的官兵编制将由麻刚原有情报人员、司令部各机关抽调的情报参谋、军校参谋专业毕业生组成,下设政训、军事、机要、通信、经济、技术六个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初定为少校军衔。

八月十日,经过一周封闭政训的三百七十名情报官正式上岗,其中一百二十余名外勤情报官将以总司令部军政联络官的身份,分赴重庆、叙府、泸州、内江、万县、达州、广元、綦江、巴中、绵阳、南充、遂宁、乐山、大邑、雅安等十六个县,配合四川省政府和〖警〗察厅特派小组,对各县民团进行改编和遣散,建立起隶属于当地政府的〖警〗察队伍,担负新编〖警〗察的军事技术教官,借此机会在各府、县建立长期存在的军政联络办公室。

“政训办公室”接收了原本隐藏在四川各大报社的十一名秘密情报人员,由他们的老长官樊春林、麻刚和办公室主任刘镇汉分别接见,转交关系,并建立隐蔽稳妥的联络通道。

官升一级、收入成倍增长的情报人员绝大多数欣然加入新部门,分批前往北校场总司令部填写各种详细资料,并在飞豹战旗下举起右臂庄重宣示:效忠国家、效忠人民、效忠组织、永不背叛!

八月二十一日下午,〖日〗本政府派驻武汉日租界“保护侨民”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少尉晴川吉良、士兵野岛敏贤在武昌码头将人力车夫陈家富殴打致死,引发码头工人和围观民众的强烈愤怒,推攘中,晴川拔出军刀刺杀三人,当即引爆了压抑已久的民愤和仇恨,数百码头工人用木棒和砖头石块将晴川两人打死,接着纵火烧火了〖日〗本商社的七号码头仓库,停泊在汉口三菱商会码头的〖日〗本军舰赶到后,立即用机枪对岸上民众疯狂扫射,当即打死七人、打伤数十人。

发生在武昌码头的“8.21惨案”迅速传遍全国,这是继五月十三日发生在汉口的中日两国民众各死伤五人的流血冲突之后,又一重大的外交事件,因“二十一条”而持续四个多月的全国性抵制日货的〖运〗动刚刚平息,受到惨案刺激的全国各界民众再次行动起来,逐渐演变为波及全国的抗议游行浪潮。

八月二十二日,川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麻刚中校,亲自率领从司令萧益民卫队中抽调的四名精锐,与三名心腹情报官组成特别行动小组,换上便衣,连夜赶赴武汉。

当日夜里,萧益民奋笔疾书,一口气写下两篇时政评论,逐条与包季卿商量之后,立刻命令参谋处长郑长泽派人将其中一篇火速送往上海,另一篇则交给《华西时报》连夜排版。

一场席卷全国的舆论风暴和牵涉全局的外交纠纷,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点燃了导火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