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傲气凛然 > 第一三〇章 步步蚕食

傲气凛然 第一三〇章 步步蚕食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9:3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傲气凛然 !

一周后,上海传来的消息,印证了刘秉光的担心。

当包季卿和王陵基看到关于陈其美“尸体遗弃妓院长达三日无人收敛”的电文时,相对摇头,唏嘘不已。

即便不用交流,他们的想法也都差不多:〖革〗命革到这个份儿上,太让人寒心了。

归结起来,还是得从国民党身上寻找根源,一个党派领袖落得如此下场,那些同道中人都去干什么了?难道不担心外界从中看到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与分裂?那些夸夸其谈的党派领袖,此时到底在哪儿?

普通民众都知道人死为大,拼命也要让死者入土为安,为何偌大一个国民党,连普通人都不如?

萧益民的传统观念没有这么深,因此也不会理解包季卿和王陵基的心情,更不会huā时间考虑陈其美的身后事。

从陆续发回的情报中得知,刘秉先已到上海,与孤孤单单为陈其美收尸的蒋介石一起,联手搭建灵堂。

坐镇上海的北洋军政官员接到冯国璋的通知,很给面子地把监径的警探尽数撤走,一大批躲在暗处观望的〖革〗命党人,终于可以大着胆子前往祭奠。

看到这些消息就足够了。

萧益民没有功夫再去关注后事,抽出时间与等候两天的美国慎昌洋行总裁谢尔凯举行谈判,经过三天的讨价还价,签订了十架美国教练飞机和三十辆道奇凹旧年款十轮载重货车的大合同。

在这之后,萧益民留下副司令王陵基和政训处长万连峰,负责协助谢明扬整顿重庆警备部队,带上参谋长包季卿赶回成都,与张澜、匡估民等人召开秘密会议。

萧家大院大书房里,萧益民读完段祺瑞和赵尔从北京发来的几份密电,转向众人,征求意见:“现在看来,病重如山的袁大总统恐怕没有几天好活了,我们得到消息的同时,别人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消息。孙中山在月初秘密离开〖日〗本回到上海,所以才有五月八日《三〖民〗主义》的正式发布,最近国民党一干要员纷纷云集上海日租界,名义上是吊唁〖革〗命先驱陈其美,实际上呢?看来国民党已经在为袁大总统之后的事情做谋划了。诸位都说说看,我们四川该怎么办?”

众人面带忧色,沉默不语。

萧益民也不着急,端起茶杯慢慢品尝。

包季卿手夹香烟,吞云吐雾,看似悠闲自在,无所事事,但每个人的表情和反应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曾寿五率先发言:“依我看,还是继续观望比较好,不管外面如何云起云涌,我自巍然不动,当务之急,还是继续建设四川,发展四川,只要我四川政通人和,军民一心,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同意曾五哥的意见,关键还是看实力,如今我四川兵强马壮,万众一心,政府的行政重点已经转向经济建设,兼之老天保估,两年来风调雨顺,民生发展很快,可称得上仓禀足军备强。

“说句自大的话,放眼全国,我四川在方方面面都走在前头,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整风,如今的各级政府堪称吏治清明,也获得了四川百姓的拥戴,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谁接任大总统,都不会做出对我们四川

不利的决定,反而要竭力安抚我们才对。”匡估民也说出自己的意见。

张澜看看没人再说什么,轻咳一声,露出笑容:“刚才二位说的都很好,本人也是这个看法,不过有一点最为关键,切不可大意,我们应该考虑两种可能:“第一、北洋派继续掌权,这对我们鼻有利:二、国民党异军突起掌握政权,这对我们最不利,按照国民党的发展纲要和十余年习惯作风来看,他们绝不会像北洋派那样,允许我们四川高度自治,至少他们会在财政税收上做文章。

“其次,无论哪一派掌权,我们都需要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所以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如果继续独善其身,很可能会陷入四面受敌的被动局面。

“要保证我们四川的高度自治,以获得个宽松的局面,继续我们未竟的事业,就必须未雨绸缪,主动出击方是上策。”

此言一出,立即赢得众人的交口称赞。

萧益民与包季卿对视一眼,含笑点头,均觉得张澜的意见老成中肯,与张澜相比,曾寿五和匡估民的气宇和格局都远远不如。

部文翰连声称赞,接着对主持交通建设和农工商业的匡估民、曾寿五大赞一番,这才转向萧益民笑问:“总司令先生,你有什么高见也一并说说吧?”

萧益民微微一笑:“我赞成大家的意见,对表方兄主动出击的主张非常认同。与其被动等待,不如大胆走出去,显示实力的同时,也能对各方势力产生一定的威慑。我建议省府派出专员赶赴北京,与段祺瑞和赵尔先生商量一下,尽可能与各方建立联系,攀上交情,必要时可以出些钱收买关键人员,到时候谁上台都不会轻易得罪我们,至少会征求我们的意见,让我们的政府继续保持现状,我们的十年发展纲才能实施下去。至于军队这一块,大家无需操心,无论谁上台,相信都不敢得罪我这个楞头青。”众人一听群情振奋,阴霾之气一扫而空,思想也随之变得更为活跃敏锐,一个个巧妙的手段很快制定下来。

老当益壮的部文翰主动揽下出使北京的任务,他拥有四川省军政高参的头衔,完全符合出使资格,加上他本人的名气,到了北京要比其他人好用得多,也更为灵活。

萧益民略作考虑,决定让自己的爱妻带上大儿子萧南征一起去北京,好好拜见一下与自己情同父子的赵尔,让一直询问爷爷在哪儿的儿子,去给慈祥的赵爷爷磕个头,这是赵尔临别时的谆谆叮嘱,萧益民没有一天忘记,也能通过爱妻的北上,向全国各势力表明一种只能意会不能明言言的微妙态度。

看到会议差不多结束,萧益民开始诉苦:“诸位,目前西康的建设资金已经用得一干二净,沿途村镇的民房建设进度只能放缓,第二批从全川征募的五百户无产无业家庭陆续到达康定光安置费就huā去十五万元,秋季还有一万五千名北方贫苦流民迁移西康,如果届时巴塘境内的三个镇子没建好,这一万多人就得冻死,所以小弟请诸位发发慈悲追加三百万投资吧!”

众人一听倒吸一口凉气三百万?亏你说得出口,原定每年三百万的西康道路桥粱建设拨款早已下发,你现在狮子大开口又要三百万,还让不让人活了?

张澜连连摇头:“太多了,太多了虽然前期需要修桥铺路,迁移费安置费都比较高,但是连续五年、每年三百万的西康专款已经定下,一鸣你现在要求追加恐怕难以获得议会的通过,要是答应你了,恐怕川东川北各级政府都会涌进我们的办公室耍赖,我们也不好做人啊!”

众人连声附和,看样子没有一个人愿意开这个先到。

萧益民笑道:“我不是要你们从政府口袋里掏钱而是想借用政府的威信,以西康建设公债的方式,在全川发异五百万五年期的有息公债,明年秋季再发行五百万,估计差不多够用了,届时西康经过两年的巨额投入应该开始进入税收增长阶段。

“至于公债的利息嘛,完全可以比银行贷款利息高出两个百分点,如果大家还信得过我萧益民,请帮这个忙五年后我要是还不起,我将把自己的家业统统填进去然后自绝于人民!”

“这个……”

张澜没想到萧益民提出这个变通之法,心里对舍家为国的萧益民钦佩不已,又是感动又是为难,竟然不知说什么好。

“自从保路〖运〗动之后,我们政府从未发行过公债,这几年民生不错,政府威望逐年增长,民众是信得过政府的,而且是有息公债,利息高过银行,应该不成问题,我认为完全可以发行,最好跟随下个月的财政厅纸币一起发行,我本人带头购买五十万没问题。”

曾寿五非常善于抓住机会,既买了萧益民的面子,让萧益民欠下个大人请,又能通过此举为打开西康市场赢得契机,完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老黄牛似的匡估民立即反应过来,支持萧益民的这个办法,认为于公于私都有好处,完全可行。

张澜彻底放下包袱,表示回去后尽快动员本省富商,争取在半个月内,为萧益民卖出五百万西康建设公债。

钱的事情得到解决,萧益民满面春风地站起来给大家道谢,完了再次提出关于军队的议题:“我们总司令部经过反复讨论认为,目前正在展开的收复察隅行动应该加快,打下察隅之后,必须立即派出工程兵团修建么路和城防,彻底把察隅这个通向藏南的战略重镇,纳入我军控制之下。这也是我们急需用钱的最大原因,打仗打的就是钱。”

众人均点头意会,这也是去年就制定的军事方略,彻底平息康藏叛乱也是军政各界的一致愿望,所以才有了援助西康建设的五年拨款决议。

萧益民进一步解释道:“有一点需要告诉大家,这一仗必定引发英国人的强烈不满,但是他们绝不敢明目张胆地要挟我们,只能在政治、外交和贸易上制裁我们,但是请诸位放心,英国人已经被欧洲战场和北非殖民地拖走全部精力,在世界大战没有结束之前,他们没有能力和精力与我们作战。

“所以,下去这两年非常关键,关么到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我们争取在两年时间里,步步为营,步步挺进,彻底控制西藏局势,然后把战线推到藏南!在此,我代表全军将士,恳请诸位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

众人知道萧益民的诡计又来了,一个个含笑望着萧益民就是不答话,最后,还是性急的匡估民忍不住叫起来:“一鸣,你别卖关子,把你的要求全说出来不就完了?不过先说好,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众人哈哈大笑,萧益民无奈地摇摇头,把司令部最新决定通报大家:“是这样的,基于康藏前线的需要,我们从裁撤下来的三万五千官兵精挑细选,以官兵完全自愿的方式,留下一万五千名弟兄,这些弟兄大部分参加过一到两次战争,都是意志坚定吃苦耐劳的老兵,正分期分批开赴康定。

“他们将在芒康进行两个月的适应性训练,然后其中一部分跟随钟颖将军入藏作战,一部分跟随祁洛将军南下察隅,进逼藏南,所以,我们需要政府为帮助解决一万五千套新式军大衣,就是我们去年设计定型的那种内衬毛皮的军棉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这回笑得有些无奈了,面对随时能后放下脸皮的萧益民,张澜等人还真得没办法。

一万五千件军用大棉袄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拒绝萧益民,他为的不是自己,而是国家民族,谁敢在这时候说个不字?

何况这家伙最后来了句“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再有意见也只能答应下来,否则萧益民恐怕又要拿传遍全省的“军民共建、拥政爱民”

来说事。

这句新颖的口号,在政府的不断鼓吹下,已经深入人心了,总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