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傲气凛然 > 第二〇一章 此消彼长

傲气凛然 第二〇一章 此消彼长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9:3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傲气凛然 !

萧益民此次返回四川,足足待了半个月,急于南下的段祺瑞接到萧益民从成都发去的充满歉意的回电,不得不将南下“视察”的日期往后推迟。

令段祺瑞颇感安慰的是,萧益民自始自终没有给中央政府添乱,更没有发表任何有损于段祺瑞名誉和形象的语言。

萧益民在一些例行的记者会上的讲话,完全是就事论事,非常客观公正,不但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现状的担忧,也让无数不甘屈辱、励志图强的国人看到希望。

回到四川半个月,萧益民只在家中陪伴娇妻刘瑜和牙牙学语的二儿子萧东征两个晚上,其余时间不是到军校履行校长的职责,就是没日没夜地待在拥有三百余名中外技术专家、扩大到七个研究所的兵器研究院里。

在此期间,萧益民做出了个重要决定:除保留四川雅安兵工厂和成都西郊的武器生产装配厂之外,萧益民家族完全退出水陆客货运输、日化工业、印染纺织业、制造业等所有工商业领域,将转让股份获得的两千七百余万元资金一分为二,一半投入萧振执掌的美国蓝旗银行,另一半投入到萧益民唯一保留的雅安兵工厂,便于从美国进口系列机械加工设备和特种原材料,增购两座合金冶炼炉,以扩大雅安兵工厂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数量。

虽然接连接到段祺瑞的催促电报,但萧益民依然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行程,他先是领着研究院各所负责人赶赴大邑化工生产基地、雅安兵工厂视察,连续在雅安待了五天时间,才返回成都,随后带上妻子刘瑜和儿子萧东征。顺流而下,返回南京。

......

七月二十九日。每况日下的段祺瑞终于乘坐火车来到浦口。在萧益民及南京行营三百余文武官员、江苏省军政官员的盛情迎接下,渡过大江,获得南京数万军民的夹道相迎。

段祺瑞一行看到古老的南京城内外,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施工工地。惊愕之余,不禁连声感叹。与死气沉沉、人心惶惶的京津地区和其他省会城市相比,眼前的南京城充满了活力和勃勃生气,从一张张发自内心的笑脸中。段祺瑞清晰地看到了萧益民崇高的地位和声望。看到了他期盼已久却难以获得的国民凝聚力。

热情而又隆重的欢迎晚宴过后,段祺瑞顾不上一路的疲劳,立即带上徐树铮、王士珍和梁士诒等心腹,准备前往一墙之隔的西花园,与萧益民展开秘密会谈,不想萧益民领着王陵基、杨度、张謇、顾维钧等人。早已恭候在段祺瑞等人下榻的院子中央,一个个脸带笑容。毕恭毕敬,给足了段祺瑞等人面子。

走进树影婆娑、花香四溢的西花园,段祺瑞惬意地深吸口气,遥望天上繁星,轻声笑道:“一鸣,数年前在雅安送别西征将士的那个晚上,咱们哥儿俩喝完酒,一起到营区外散步,畅所欲言,此刻想起仍历历在目……记得那天晚上的天空,和今晚的几乎一模一样啊!”

萧益民望向深幽的苍穹,刹那间诸多感慨涌上心头:“是啊!那晚的星星也和今晚一样多,一样亮……估计是海拔的原因,雅安的天空似乎比南京的天空更洁净些,不过南京的天空,似乎又比雅安的天空多了几许韵味。”

“哦!?或许是心境不同的原因吧!哈哈……”段祺瑞展眉一笑,身后众人全都跟着笑了起来,原本颇为沉闷的气氛,因此而变得轻松起来。

进入西花园会客厅,宾主分别坐下。

萧益民接过侍卫端来的茶盘,亲自给段祺瑞泡制香茗,徐树铮等人看到萧益民对段祺瑞充满敬重却又非常自然得体的举动,无不为之暗暗吃惊,唯独杨度、顾维钧等人处之泰然,他们在与萧益民的日常共事中,经常欣赏到萧益民那一手令人赏心悦目的茶道技艺,享受到这一外人无法享受的礼遇,久而久之,也就处之泰然了。

萧益民一边动手,一边和颜悦色地询问中央政府的近况,段祺瑞一面感兴趣地欣赏萧益民的手艺,一面回答萧益民的问题,原本绷紧的神经很快就在逐渐弥漫开来的幽香中放松下来。

一杯香茶喝下肚,叫好声轰然响起,随后笑声阵阵,气氛越发地和睦。

段祺瑞放下精美的紫砂杯,啧啧称叹,对再次为他斟茶的萧益民笑道:“前一阵子,日本国特使小幡酉吉从南京回到北京后,向我抱怨说在南京与你两次会谈,竟然无法享受到你的精湛茶道,他感到非常遗憾,可见,你这手艺恐怕已经传遍中外了。”

萧益民不由莞尔,摇头道:“我这手艺平平常常,哪里敢说精湛,恐怕就连秦淮河上那些寻常女子也比不上……不过,小幡酉吉觉得惊讶也是情有可原的,他们那地方从来就没出过好茶叶,听说也就是这十几年才开始用陶瓷杯子取代那些流传久远、拥有许多雅号的木头杯子,更别提什么传统文化了,所以他们才会对中国传承千百年的茶文化念念不忘……或许在日本人看来,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吧!”

众人听萧益民说得有趣,又是一阵哄然大笑,不管怎么说,在座的都是国家的精英,谁都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深厚文明史倍感自豪,而且越是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困境,就越能体会到这种深入骨髓血脉中的自豪是那么弥足珍贵。

几杯茶喝完,终于进入今晚会面的正题。

段祺瑞脸上依然挂着笑容:“听说你这次去武汉,在汉阳兵工厂里足足待了一整天,汉阳厂的生产遇到什么难题了吗?”

萧益民放下手中洁白的毛巾,点点头:“是有些麻烦,虽然这半年来汉阳厂进口了一批先进设备,淘汰了两条陈旧落后的步枪生产线。已经可以自主生产使用尖头弹的新式仿毛瑟步枪和水冷式M08重机枪,但是仍然无法解决技术工人不足的问题。产量和产品合格率都远远达不到要求。”

“我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兵工厂的每一道生产工序,也检查了四川厂援助的几套检测模具,最后发现问题原来是出在原材料和加工工艺上,所以我就跟石星川将军建议。挑选五百名有文化底子的年轻人到四川兵工厂学习一年,再从四川兵工厂借调来三百名技术人员和老技师。石星川将军毫不迟疑便同意了……

“不过,哪怕紧赶慢赶,至少也得三个月后才能见到成效……我有些担心袁大帅和芝泉兄一手建立起来的巩县兵工厂。那里的生产线都是前几年才买回来的先进设备。若是出现和汉阳厂相似的问题,恐怕得花些心思才能解决。”

段祺瑞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别说巩县兵工厂是在内斗不止的河南境内,就连我眼皮底下的大沽兵工厂,我都没办法整治好——我曾想把它搬到更安全的保定与保定兵工厂合并,可惜却无法如愿,一是没钱。二来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太多,下不去手!

“说起来。还是贤弟你有气魄,上海南京两个厂让你整合在一起,不但实力和产量大增,而且完全理清了所有关系,还不招人恨,这就是本事啊!”

萧益民笑着摆摆手:“芝泉兄过奖了,上海和南京两个厂与大沽厂不能相提并论,没有大沽厂背后诸多复杂的关系,更没有日本人的掣肘和破坏,所以我才干得这么顺当……我曾想把这一套复制到整合盛氏家族和浙江财阀控制的招商局上却行不通,要不是借着革命党向我扔炸弹这个机会,还真没借口收拾那些脚踏多只船、长期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且卖得已经上瘾的汉奸买办们。”

众人会意地笑了。

萧益民以霹雳手段将列强撑腰的盛氏家族和江浙两大财阀连根拔起,使得全国各省都从中受益,段祺瑞自己就毫不客气地顺水推舟,笑纳了大沽船舶、通商银行天津和北京分行等价值四百余万的财产,后来又将查封的北京、天津两个分行,悄悄卖给了美国蓝旗银行,再次获得八十余万元巨款,这几笔差不多是天上掉下来的好处,为资金短缺的段祺瑞解决了不少问题。

这也是为何全国各省军政两界都齐声附和萧益民的根本原因,让人不得不感叹萧益民的手段高明和狠辣,一件轰动中外、很可能给他带来无数麻烦的暴力掠夺事件,竟然让他玩出这等花样来,不但名声丝毫无损,还因此一举数得,增添了杀伐果断的凶名的同时,也在民间树立起凛然正气和崇高的政治声望。

彼此笑谈几句,段祺瑞指指自己身边的徐树铮:“俄国人和日本人在蒙古越来越放肆了,我想让又铮率领两个师北上库伦(乌兰巴托),决不能让一寸国土从我们这辈人手里丢失!”

“一鸣贤弟在西康一直做得很好,弄的英国人都没了脾气,令人佩服啊!”徐树铮笑着说道。

萧益民与杨度等人的目光略作接触,脸色变得郑重和肃穆:“小弟衷心支持!芝泉兄和又铮兄直说吧,在这件事情上小弟能做点什么?”

段祺瑞等人深感意外,没想到萧益民如此的干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望向一脸微笑的王陵基、杨度、张謇、顾维钧等人,心里涌起阵阵感动,虽然都是相互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但这一刻竟然有点儿陌生之感。

徐树铮在段祺瑞的示意下,咬咬牙低声提出要求:“想请南京行营支持我们一个师的德式武器装备和弹药,至于军费,如能援助个百八十万的,我们就非常感激了!”

萧益民和麾下文武对视片刻,转向段祺瑞和徐树铮:“一个师的武器弹药问题不大,但是恐怕需要两个月时间才能准备完毕,因为浙江、江苏和江西三省军队整编耗去了我们大部分库存,新组建的两个师江防部队还没能装备,所以只能命令四川加速生产了。至于军费,南京行营援助一百万,小弟自己掏一百万,暂时只能做到这步了。”

徐树铮大喜过望,站起来向萧益民抱拳致谢:“一鸣贤弟,愚兄……谢谢了!”

段祺瑞、王士珍、梁士诒等人惊讶不已,高兴的同时,也为接下去的会谈感到担忧,深知萧益民和他麾下众人一开口就在这一事关领土与主权完整的问题上如此仗义,肯定要在别的方面占据主动,进而加倍索取。

~~~~~~~~~~~~

PS:谢谢七两黄鳝、子天云、淡看历史大大的打赏,谢谢弟兄们的订阅、推荐票和月票!

天子继续求一切支持,谢谢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