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傲气凛然 > 第二四四章 骤然发动

傲气凛然 第二四四章 骤然发动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9:3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傲气凛然 !

北洋军直皖和奉系之间进行的战争,并没有因为全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和恶劣的天气而停止,也没有受到萧益民公开发表的反对内战、和平解决争端呼吁的影响,再进一步即可拿下天津以实现扩张野心和夺取中央政权美梦的张作霖,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大手一挥,从沈阳和长春紧急调往前线的四个师,投入了激烈的进攻之中。

一九二〇年中国农历大年初一,法国《远东日报》的特别增刊在全国一片反对内战、抨击段祺瑞和张作霖的舆论浪潮中,突然发表了一系列详细数据:

直奉战争从开始到二月十日,交战双方四万两千余官兵死亡、七万余官兵受伤,八个县十余万平民房屋毁于战火,多达一百五十余万的无辜平民被迫逃离家园,数以十万计的民众死于兵祸、饥饿、寒冷和疾病,北京天津两城挤满逃难的灾民,整个华北地区出现了巨大的移民潮,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在大雪之中拖家带口,艰苦南行。

《远东时报》的增刊立刻被大江南北所有报纸转载,引发全国民众的强烈义愤,也引起欧美列强的深切担忧。

在华利益受损最重的英国政府终于看清了南京政府坐山观虎斗的真实面目,再也无法忍受华北局势继续糜烂下去,由驻华公使朱尔典率先对北洋开战双方发出“立刻停战谈判”的警告。

紧接着,英国驻华机构联合欧美各国以及国联调查小组,在《字林西报》、《京津泰晤士报》等媒体上发出呼吁,要求中国中央军政部长、中央政府副总理萧益民挺身而出,以“更有效、更积极的措施促成和平”,最后决定由英国公使朱尔典率领欧美十二国调停小组赶赴南京,与萧益民举行“涉及中国四万万民众和世界和平的正式会谈”。

十天后,南京行营与“欧美十二国代表团”以及国联调查小组共同举行的紧急会晤暂告一段落,萧益民以中央军政部长的名义,公开发布命令:

“调集南京陆军总医院、第六野战医院三百医疗人员,以及驻扎南京的工程兵团三万将士,即日起开赴山东聊城、德州一线,接引赈济百万华北难民,并紧急抢修黄河堤坝损毁地段。”

命令一出,全国惊诧,民众很快就从各主流报纸上得知,段祺瑞集团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竟然三番五次禁止南京方面干涉华北局势,不但严禁驻扎山东的南京行营军队北上助战,同时也多次拒绝南京行营和南方各慈善机构进入华北赈灾、救护的请求。

“打倒段祺瑞”、“重组中央政府”的呼声就这样响彻全国,南方各省督军和省长纷纷发表言论,对北京中央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质疑,对萧益民寄予巨大希望,全国各界纷纷呼吁萧益民挺身而出,力挽狂涛,尽快结束战火拯救万民。

二月二十五日,春节刚过去十二天,新年首次中央政府会议在北京国会大厦召开,总统段祺瑞刚刚做完自辩报告,紧接着上台发言的国家总理张澜便宣布辞职。

紧接着,国会议员中占三分之二的民主党员集体宣布辞职,担任中央政府各部部长、副部长和中央军政各机构的八十余名文武官员,也随之宣布辞去现有职务,北京中央政府应声瘫痪。

二月二十八日,晚上九点,南京行营总司令办公室。

“第一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了!”

萧益民将手中的《京津泰晤士报》折好,放到一大沓新闻报刊上面,转向在座的包季卿、杨度、王陵基、顾维钧、孙宝琦、林白水、吴佩孚、陈炯明、朱庆澜等人,欢快地笑道:

“明天下午,辞去中央政府职务的三百余名中央国会议员和各部正副部长就会抵达南京,北洋两派之间打得你死我活,哪里想得到会是这样一种结局?希望能以此来促使两派之间停战。”

“难说。”

包季卿对骑虎难下的段祺瑞和张作霖的性格非常了解:“短期内华北战场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虽然直皖和奉系之间打了两个多月,但双方都还没到精疲力竭无以为继的地步,张作霖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肯定不甘于双手空空地撤回关外,而段祺瑞受此巨大打击之后,唯有获胜才能保住现在的地位,否则将失去所有军心民心,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数日来一直负责对外谈判的顾维钧笑道:

“欧美列强基本上都对左右摇摆的段祺瑞失望了,随着我们的军队控制京汉铁路、陇海铁路、津浦铁路三条大动脉的绝大部分,并稳稳占据了整个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所有省份,列强为了保住各国的在华利益,不得不调整其对华政策,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与我们展开合作,这一点,已经无可置疑了。”

“少川,经过这几天的谈判,你心里应该有数了,列强和我们之间最大的分歧能不能调和?”萧益民问道。

顾维钧回答:“从总体上看,分歧还是能够通过反复协商解决的,列强如今最大的疑问是我们是否有能力控制东北?还有就是一直没有表态、游离于南北两大政权之外的山西,再加上河南兵力被段祺瑞抽空之后,我们暗中支持的刘镇华和张钫两位将军的联军突然发难,占领了兵力空虚的豫南和豫西大片地区,把首鼠两端的赵倜赶出了洛阳,所以不明其中关系的欧美各国公使非常担心引发全国性的战争。

“只要再过一段时间,等形势明朗下来,我想一切都不是问题。目前谈判僵持的焦点,还是天津和青岛的利益分配问题。”

吴佩孚连忙表态:“青岛的利益不能让出去,好不容易收回来了,怎么可能再轻易让出去?”

萧益民点点头:“青岛肯定不能让,天津也不能让,这是我们的底线,倒是厦门和福州可以考虑放宽关贸政策和投资限制,福建对面就是被日本占领的台湾,绝不能让日本势力一家独大。”

顾维钧眼睛一亮:“可行!”

“不错,确实是步好棋!福建之所以反反复复,对我们南京的领导阳奉阴违,完全是日本势力从中作祟,既然我们短期内没能力去解决,何不把整个局势搅乱,让它变得更加复杂?只要把福建三面的粤赣浙边境控制好,再有计划地戮力进取,步步为营,终究能稳稳地控制整个福建。为了长远的目标,暂时放弃眼前的利益算不了什么。”杨度说出自己的意见,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陈炯明道:“潮汕地区是我们今后三年的建设重点,我警备部队的一个师已经驻扎那里,益帅建议为国家海关进驻提前进行的各项工作已经展开,广东海岸警卫部队筹建完毕,南澳军港的扩建也进入准备阶段,我们有信心控制好整个粤闽交界地区和所属海域。”

众人频频点头,一个重大的决定得以通过。

朱庆澜看到萧益民望向自己,微微一笑,说道:“阎百川还没给我回电,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虽然调任蒙古集团军司令的廖震从榆林和九原带走了三个师北上,但留在榆林基地的邓锡侯部两个师,以及九原至榆林一线的两个警备师,仍然对晋西、晋北形成巨大威慑,加上刘镇华和张钫两位将军的四个师控制了豫西和洛阳等大部分地区,山西其实已处于我军的三面压迫之中。以阎百川的精明和算计,不会看不清形势,之所以迟迟不表态,估计也就是个面子问题。”

包季卿插一句:“拿下河南指日可待,届时心向我们的安徽地方势力定会把督军吴光新轰走,没了河南和安徽,段祺瑞应该死心了,再加上保住自身实力的十余万北洋地方部队已暗中向我们输诚,以及打得精疲力竭损失惨重的段祺瑞和曹锟,只有俯首称臣。”

众人哈哈一笑,萧益民却满脸郑重:“虽然形式对我们极其有利,但是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将每一个计划、每一个行动方案都考虑得清清楚楚才行!一旦王键集团军两个主力师北上辽西,就必然牵涉到曾超然集团军三个师的后续策应等问题,沿途虽然有投诚我们的北洋大小武装提供帮助,但决不能放弃对段祺瑞和曹锟的争取。而且,北洋一系也是人才济济,只是二十年来的腐朽僵化制度和统帅的无能,压制了大部分人的发挥,这些人只要不卖国,都值得我们去争取。”

众人望向越来越稳健的萧益民,均为萧益民的豁达与包容暗自赞叹,同时也对自己的选择庆幸不已。

会议之后,整个南京行营的行动计划开始出现积极的变化:

顾维钧负责的对外谈判很快打开僵局,进入又一个崭新阶段;杨度和孙宝琦负责的对外统一战线发起热烈的迎接仪式,让离开中央政府匆匆赶来南京、把全副希望都寄托在南京政府身上的数百政治精英倍受感动;包季卿和王陵基负责的军事行动指挥完成了政策上的调整,以各种名义集结在山东一线的二十万精锐部队,做好了临战准备。

林白水负责的政治宣传,掀起了又一轮呼吁政治改革的浪潮,为众望所归的萧益民的上位做足了铺垫。

三月一日,方方面面均做好准备的萧益民,在南京行营隆重接见了顺利完成系列谈判的“欧美十二国代表团”和国联调查小组代表。

三月二日,得知南方二十万大军已经在段祺瑞和曹锟默许下飞速北上的张作霖,大惊之下,果断下令全军撤往关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