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傲气凛然 > 第二十八章 鱼龙混杂的年代

傲气凛然 第二十八章 鱼龙混杂的年代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9:3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傲气凛然 !

春风吹拂、桃花初绽的时节,因学员闹事、军官调配的人事纠纷等诸多原因,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经过一波三折之后,终于开学,还在为部下内斗不止生闷气的总督大人赵尔巽没去祝贺。

修缮一新的检阅台上,巍然站立着学堂总办钟颖,他身后一字排开的分别是:

日本士官学校肄业的监督徐孝刚和周道刚、日本籍步兵科长酒井春藏、骑兵科长白井雄、炮兵科长栗屋贯一、辎重科长金谷晋贤、铳剑科长矢岛保治郎、工兵科长村山焘,其余八名川军各科主教官和军需科长萧溢茗分列两旁。

高台下,三百四十余学员按照步、炮、工、缁四科组成四个方队,队形横竖之间歪歪扭扭,不堪入目,不但台上的日本教官看得直摇头,站在边上的萧溢茗也觉得脸红,以至于钟颖和徐孝刚两个正副校长说什么都没心思听了。

开学仪式结束,各科学员在教官的带领下,返回自己的营房领取教材,熟悉课程安排,背诵学堂新条令。

钟颖和徐孝刚、周道刚几个正副主官热情邀请日本教官赴宴,庆祝学堂的隆重开业。

萧溢茗悄悄找钟颖推掉午宴,独自走到步兵科二队的营房,与两位教官队长寒暄片刻,王谦等十人相见。

在两百余名学员羡慕的注视下,萧溢茗一个个地询问王谦等人:进来半个月是否适应、还需要点什么?

两个教官队长满脸笑容站在萧溢茗身边,等王谦等人离开,便低声向这个总督大人和总办大人身边的红人承诺:

“萧科长放心,我们会带好这些小兄弟的。”

萧溢茗非常谦逊地致谢,悄悄邀请两位教官有空出去喝一杯,两位教官愉快答应下来,谄笑着送走萧溢茗。

次日下午,萧溢茗开始自己人生首次教官生涯,讲课的内容是萧溢茗翻译、英国友人庄森修订、总督赵尔巽作序的基础教材《欧洲各国现代军制》,传授的对象是步兵科一百八十余名学员。

两点半钟响,军装齐整的萧溢茗准时步入课堂。

队官高喊起立,学员举手敬礼,看到台上温文尔雅的教官这么年轻,不少人忍不住惊叹起来。

“请坐!”

萧溢茗从容下令,拿起名册翻开看看,前十位学员中赫然出现的“杨森”、“刘湘”等名字吓了他一大跳,萧溢茗呆呆望着名册,脑袋嗡嗡作响,要不是台下学员惊讶的议论声引来队官的呵斥,萧溢茗恐怕一时半会儿抬不起头来。

萧溢茗很快平复心情,扫视一圈台下学员,转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字,苦练后的硬笔字体果然漂亮,神形兼具,风骨傲立,学员们看了顿时收起轻慢之心。

放下粉笔,萧溢茗昂起头,大声说道:“我叫萧溢茗,以后大家可以称呼我名字,给面子的叫我萧教官即可。”

台下发出一片笑声,许多人忽然感觉萧溢茗没有架子和蔼可亲,仔细看看发现这个教官眼睛很幽深,鼻子高挺非常耐看,加上他接近一米八的身高,显得成熟老练很多,不少人都觉得自己刚才产生了错觉,从而否定了第一眼留下的年轻印象。

萧溢茗等笑声平复,开始用他浑厚的声音讲课,他简要地从拿破仑说起,最后到德国统一功勋彪炳的俾斯麦,详细叙述了改变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格局的三大战役,然后论述欧洲各军军队炮兵、步兵、骑兵的发展阶段。

萧溢茗清晰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叙述,颇带调侃意味的风格展露无遗,听得一百八十余名学员如痴如醉,就连随堂队官教官也听的津津有味,直到长达七十分钟的讲解结束,大家才反应过来,宽大的教室里爆发热烈的鼓掌。

细心的学员和教官们发现,从头到尾,萧溢茗没翻动过讲义,黑板上画出的欧洲地图简约而又清晰,每一列字体是那么严谨认真飘逸美观,以至萧溢茗离去之后,学员们都不舍得擦黑板,再听到一个教官感叹地说“这本教材就是萧科长编写”,几乎所有学员才翻开教材,随即生出钦佩之情,没人再注意萧溢茗的年纪,王谦等十兄弟更是骄傲不已。

尽管萧溢茗的课大受欢迎,也深得教官们的好评,但他并没有“以校为家”的觉悟,根本不屑于与周道刚等人争夺学员感情。

震惊过后的萧溢茗知道,这批包括杨森、刘湘在内的三百多名学员可谓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大浪淘沙之后剩下的金子没几颗,何况此刻他们仍处于世界观建立的初级阶段,与其争夺他们的感情,无原则地讨好他们,还不如多教给他们一些有用的东西,用实实在在的学识、作风和品德去感染他们,至于今后如何,那是今后的事情。

深思熟虑之后,萧溢茗每个星期三节课的任务完成,就会离开学校,由于总办钟颖的关照,萧溢茗的三节课集中在周一、周二两个下午,每周他只要上两天班,完成军需供给事务、讲完三节课,其他时间完全自由安排。

三月底,第一批一千支来自德国毛瑟厂的C96驳壳枪、十万发9毫米巴拉贝鲁姆子弹悄然运到。

得到通知的钟颖带一队侍卫赶赴萧溢茗家里,兴奋地扔下两万块大洋,命令扛走六万发子弹、两百支枪、两百副德国产的毛瑟手枪专用皮制装具,扔给萧溢茗一个当年康熙赏给他祖宗的碧玉扳指,转身就走。

次日,新军三十三协的侍卫和一个精锐的手枪连官兵,骑着高头大马,三三两两游走于城中主要街道,一个个披挂德国产皮质装具,腰间挎着新崭崭的驳壳枪,不少人还在露出木质枪套的枪柄上系上晃眼的红绸、蓝绸飘带,每到一处,都会惹来沿途民众热切的议论和围观。

当天晚上,听到麻刚说起这事的萧溢茗哈哈大笑,打趣说以前没发现钟颖将军这么骚,惹得弟兄们大笑起来。

笑声未停,看门的两个小家伙来报:钟将军又来了,还带来两辆马车。

萧溢茗连忙出去迎接,钟颖不等坐下,劈头就问:“还剩多少?”

“还剩五百支枪和装具,两万发子弹,怎么了,大哥?你还要?”萧溢茗问道。

钟颖接过茶杯,一口喝干,把茶杯放在茶几上:“边军两个标统赖在哥哥家里不走了,非要哥哥马上给他们弄个三四百支,哥哥按照你的说法吓唬他们,谁知两个孙子软硬不吃,说朝廷本来就允许军官自己购买手枪,所以只要各营有钱,谁也管不着他们,没办法我只好把价格报到七十块大洋一支,谁知那两孙子转身就走,十分钟不到便把钱扛来扔到我家院子里,哥哥只好把钱扛到你这儿来,对他们说是去找英国人,到了隆兴街口就拐过来了。

“快点给我货,五百支枪全要了,还有枪弹,三万五千块大洋我马上让人扛进来,你自己点数,每支给哥哥十块大洋腿脚费就行,有钱大家赚,不赚白不赚,明天你再去找德国人弄两批货回来,枪弹多多益善,哥哥给你卖到所有边军去!”

十个沉甸甸的麻袋摆到大厅中间,钟颖领着一群侍卫打马走了,罗老四叫来易姐和几个女人帮忙,数了一个小时才数清楚,最后交给易姐暂且收好。

罗老四擦去汗水,快步跑到书房里:

“小哥,三万五千大洋分文不少,全是龙洋。”

萧溢茗放下毛笔,抬起头长叹一声:“奶奶的,卖几百只枪,能顶得车行半年的利润,怪不得那么多人冒着杀头的危险拼命干。”

罗老四不解地道:“估计整个成都地面只有我们干,难道重庆那边有人干了?应该不会啊......南堂吴大叔从我们这儿拿走三百五十支柯尔特,不都是卖给重庆水面上的洪门弟兄吗?”

“我没说四川现在有人干,说的是沿海省份。”

萧溢茗糊弄过去,站起来慢慢踱步,谨慎思考:“我担心钟将军大大咧咧的性子,总有一天会说漏嘴,这么下去,我们很快就会成为别人眼中钉,对我们的声誉和安全极为不利。”

罗老四深以为然:

“我也担心啊!要不是得避开春雨季节,我们的工程全部动工就妥了。小哥,要不我们先买下青龙巷口陈记粮食库房?边上就是英国人的基督教堂,还有专门为教民子女开办的英华西学堂,正好位于我们准备拓宽的大道南边。”

萧溢茗抚掌大赞:

“老四你出了个好主意,明早我去找庄森,与他合股成立一家商行,专卖欧洲各国生产的缝纫机、五金配件和机械配件等商品,由他负责供货我们来卖,再从上海那边请个落魄的洋人回来坐镇,挂上洋人的羊头,悄悄卖我们的狗肉军火生意。”

“小哥高明!明天我就去找开油坊的陈大当家谈,估计五百块大洋能拿下。”罗老四笑道。

萧溢茗点点头:“别太压价,贵点儿无所谓,不能因为百八十块惹来不仁义的臭名声。老四你这样,用你的名字买,然后请个好的建筑队,从洋人送给我们的现有图纸里挑个式样,重新建一座三层高的西式洋楼,越大气越好,一楼做门面,二楼三楼今后就是你的家,省得你天天跑来跑去。

“那片库房少说也有两亩地,虽然只有几排几十年前修的破烂库房,可地皮值钱,如今没什么人知道我们的底细,可是只要我们的工程全面动工,那片地方的地产、房产就会暴涨,到了那时候,我们就不能和城里的富商和官老爷们争了。”

“我也这么担心的,小哥,那片地买回来还是用你的名字,要不干脆就用易姐的?”罗老四低声拒绝。

萧溢茗斜眼望向罗老四:“你再给我装傻,接着装,我看着呢。”

罗老四小脸顿时变得通红,不一会儿突然流下眼泪,擦都擦不干净。

“怎么了?真没出息!”萧溢茗笑骂道。

罗老四哽咽道:“小哥,我这辈子跟定你了,哪儿也不去!”

萧溢茗哈哈一笑:“我们几兄弟不都在一起吗?谁也不离开谁。还有,买回来后立刻修建,而且要建对称的两栋,你和老三每人住一栋,多花点儿钱无所谓,一层全部用龙泉驿的上等条石,顺便连总体工程的下水道、干道工程一起展开,修好下水道,其他就好办了。”

“记住了,我马上做计划。”

罗老四不再扭扭捏捏,暗下决心,拼了命也要把小哥交代的事情办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