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傲气凛然 > 第五十三章 影响力

傲气凛然 第五十三章 影响力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9:3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傲气凛然 !

【祝福朋友们端午节快乐!明天下午《傲气》就要上强推了,明日两更会在晨九点和下午三点左右更新,凌晨冲击周点和周推榜,会更新一章,周一预计会爆发四章,请大家多多支持!】

初秋季节,总督赵尔巽按惯例开始巡回视察,第一站他选择视察正在建设中的军火库。

游走一圈之后,赵尔巽和数十文武官员站在南北向的振兴路最北端,他们身后就是高大厚实的北城墙,东西两个方向是沿着城墙修通了两条十米宽的平整大道,沿大道南边还栽下了一排整齐的夹竹桃,这种生命力顽强、生长极快的绿化树都有胳膊粗,相信明年就能绽放鲜艳的花朵。

“要是能在这儿开座城门就好了。”

袁金铠站在赵尔巽身边低声说道,他不指望赵尔巽回应,因为开城门从来都是件了不得的大事,不但要经过朝廷的同意,还得兼顾当地民意和风水布局等问题。

陪同的几十名文武官员对工程进展和质量都很满意,纷纷说这条新路一开,东连北城门,西接北校场,日后进出军火库都很方便。

重要的是这座军火库的设立,对城防的增强作用相当大,而且有利于军火库的防火防盗,这笔钱实在花得值。

赵尔巽很是自豪了一把。这几年来,他审批的所有工程都完成得极为漂亮,质量上乘、账目清楚,没有发生过一起舞弊贪污案件,各界民众均给予很高的评价和赞誉。

就拿眼前这个他亲自选址、由萧溢茗全权负责的军火库建设来说,萧溢茗和工匠们巧妙地利用了北校场东北角这座三十余米高的山包,以挖掘凿进和建后填埋的施工方式,将大半个军火库建在山包内部,军火库三面巧妙地利用原有的大水塘做护卫壕沟,不但增强了防火防盗等安全性,还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获得官员们的一致赞许。

原先有些意见的几个武官亲临现场之后,也纷纷改变态度,认为军火库的建设很巧妙也很安全,成都府衙甚至想把新监狱建在军火库南边,惹来众人一阵笑声。

赵尔巽和一群文武官员不知道的是,顺着城墙角下的大道一直到西面军火库工地的三百多米围墙,是华西集团旗下枪支组装部门金属制品公司的后墙,一旦西面的军火库落成,高大的围墙就会变成一排砖混结构的两层骑楼,而且还会向北开个大门,供金属制品公司的数百工人出入,将来一旦打开城墙建起新城门,这条大道就会成为五金工具和机械产品一条街,与隔着护城河的三个工厂连成一体。

赵尔巽视察完成都本地,很快将前往重庆,然后再南下泸州、叙府,接着西上雅安,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转上一圈,才回来观摩新军和边军例行举办的秋操,估计中秋节都得在外面过。

由于数月前湖南发生的“抢米暴动”愈演愈烈,半个湖南陷入动荡之中,军民之间、族群之间的武力血拼事件层出不穷,赵尔巽自然不敢有丝毫放松,此次巡视,很大程度上是对四川地方官员予以警示,对各地民众进行安抚。

独掌兵备处的萧溢茗因为要筹备秋操,加上军中其他各方面的事务较为繁琐,只好留在成都不能随驾而行。

如今的萧溢茗,再也不是昔日的萧溢茗了,他已经成为四川赫赫有名的新思想代表人物,英、美、德、法等国报纸把他称为“中国新思维的开拓者”,“中国西南地区最有魄力、最具潜力的军界新星”,是“四川地区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工业家和商界传奇人物”,就连同盟会的报纸也把萧溢茗说成是中国新青年的代表性人物,在这样的吹捧下,萧溢茗想不出名都难了。

数月来,自知写不出任何文学作品和浪漫诗歌的萧溢茗专攻时政评论,他费尽心力精心炮制的《论时代精神》、《民族工业的前途》、《新军发展初探》等五篇精心写就的论证文章,先后被全国各大报纸和欧美主流报纸所刊登,引起全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就连袁世凯都授意麾下心腹谋士兼第一笔杆子唐昭仪撰文呼应,盛赞萧溢茗的《新军发展初探》是中国目前最有水平的军事论文,不但客观地总结了新军军事训练方面的得失,指出各地新军普遍存在的痼疾,还从建军思想、军事装备、军事训练和指挥系统建立等方面深入探索,给出了新军发展的宝贵思路。

萧溢茗“剑走偏锋、独辟蹊径”的策略成功了,他的名字为全国文化界、工商界和军政界所熟悉,他的事迹成为无数进步青年心目中的榜样,他的政治立场中庸中有些许激进,冷静中不凡激情,既不得罪朝廷,也没开罪同盟会中的兴中会和光复会等各派系,在夹缝中走得轻松自然轻灵无比,令不少军政界的老江湖老油条击节称叹。

这还不算,绝大多数国人所不知道的是,萧溢茗已经成为英国的《字林西报》、《泰晤士报》和德国发行量最大的《伏斯日报》的特约撰稿人,《论中欧关系》、《欧美各国对中国内陆地区的影响》、《中国严峻的政治局势对欧美各国的影响初探》等文章,引发列强政要的瞩目,可是除了欧美各国最核心的权力机构,几乎没有人知道署名为“哈利.波特”的特约撰稿人是谁?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

所有猜测对萧溢茗来说都无关紧要,他在意的是自己的文章得到了各国的重视,自己的名字被这些国家的驻华机构的头头们所牢记,虽然目前还未给自己带来什么实际利益,但只要坚持下去,假以时日必将达到自己的目的。

走出重要一步的萧溢茗变得更为自信,也更为谨慎,年龄和资历的劣势,正在获得有效弥补,舆论给他带来的名气和荣誉,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所以他很满足,也不急于加快步子,他要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资料,大量阅读欧美各国的哲学书籍、工商业和军事科技方面的文献,在继续翻译和总结欧美各**事资料的基础上,精心酝酿几篇能够引发更大震动的专题时政分析和评论。

不管是否无耻,萧溢茗都决心尽可能利用自己脑子里少得可怜的、“先知先觉”的宝贵记忆,争取尽快奠定自己在军政界和思想界的地位,从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为将来的巨变做好准备。

九月中旬,一个个令人欣喜的消息相继传来:

大邑火电厂建设完毕开始试运营,化工厂设备安装妥当年底前可完成调试;雅安弹药厂厂房建设完毕,水力发电厂已经建好截流大坝;弹药厂开始大量收购生铁、铜锭等原材料;雅安保安队按计划顺利完成轮训,七百名拥有基本军事技能和严密组织的精锐力量,分别担负起大邑、雅安两大生产基地的安全保卫重任。

成都总部方面,本年度十个月的总产值达到一千二百四十万元,利润总额首次超过两百五十万元,经营辐射范围扩大到西北诸省和中南地区,青海和康藏地区的初加工皮革、陕西和甘肃地区的棉花和毛皮、湖南湖北和云贵地区的各种生铁和锡锭等等,正在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华西集团下属企业生产的各式手枪、皮套皮具、五金工具、军用棉衣、电筒水壶等先进产品,以及进口后转手倒卖的枪支弹药、机械设备、煤油西药等商品销量猛增,整个集团已经步入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

还有几件让萧溢茗感到高兴的事:

德国驻成都领事馆正式升级为总领馆,好朋友夏普乐随之晋升德国陆军中校;罗柏亭以快速增长的财富,超然的远见卓识,成为英国怡和公司的第四大股东,罗柏亭作为怡和公司的新任副总经理,举家搬往上海,萧溢茗的亲密合作者庄森接过罗柏亭的班,成为怡和公司西南分公司经理,继续与萧溢茗一道展开合作。

罗柏亭和庄森的巨大成功事迹,风靡了上海租界,吸引了众多的欧美淘金者,一批又一批的欧美商人、牧师和冒险家逆流而上来到成都。

有道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萧溢茗的军事才华在四川新军中反而没有施展之地,萧溢茗也不屑于为内斗不止的四川新军伤脑筋,除了每个月例行前往讲武堂、陆军小学和各军营巡查一番,与各级军官碰碰头,解决一些分内的日常问题,萧溢茗几乎不过问非职权内的任何事情,倒是和陆军小学第三期学员刘文辉、林云根、唐瑛、何光烈等人建立起了深厚感情。

萧溢茗与刘文辉是通过他大哥刘文渊认识的,刘文渊是大邑刘氏家族的代表,与华西集团合股兴办的发电厂就是刘文渊担任的厂长,刚开始萧溢茗根本没意识到刘氏家族的巨大影响力,直到他见过刘文渊的三弟刘文彩之后,他才非常震惊地想起某些东西,从而联想到记忆中某个赫赫有名的大军阀也叫刘文辉。

于是,刘文辉得到了萧溢茗无微不至的照顾,萧溢茗不但在生活上关心帮助他,在学习上要求也非常严格,每周都会检查刘文辉的学习情况和功课进展,为他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尽可能让刘文辉开拓视野勤于思考,为此,萧溢茗还将自己精心翻译和收藏的军事资料送给刘文辉阅读,从方方面面帮助他打牢基础。

刘氏家族对此感激不已,刘文辉更是一口一个“小哥”地叫,对萧溢茗无比尊敬和崇拜。

受刘文辉影响,同期一批聪颖好学的学员相继跟随而来,每周只要有空,这帮学员就集体到萧溢茗家里聚一聚补点儿油水,将学习上、思想上的问题向萧溢茗提出来寻求答案。

萧溢茗总是耐心地予以点拨,这种点拨并非一味地问答,而是运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鼓励大家去思考去印证,使得刘文辉等人受益良多,进步神速,方方面面都远远超出同期其他同学一大截。

私下里萧溢茗庆幸不已,有几次做梦的时候都笑出声来,这个世道什么最重要?人才啊!

C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