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谋家 > 第177章 平安州事

谋家 第177章 平安州事

作者:林木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3 13:52:53 来源:书海阁

第一百七十七章平安州事

宋承明坐在平安州知府的大堂上,下面站着的是整个平安州大大小小的官吏。

大正月的天,外面飘着雪花,大堂上的空气带着冰凉的气息。

平安州知府李怀仁缩了缩肩膀,狐裘挡不住从心底里泛出来的一阵阵寒意。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干了一件蠢事。

乌蒙人抢劫了税银,他怎么会想到求助辽王呢?尽管他确实是不想跟西北的成家有牵扯,但是也从没想过就投靠辽王。可是事出紧急,他与平安州的总兵王广又一向不和,在这个问题上,借不上一点力,这才想起求助于辽王。

可辽王就是吃素的?要真是吃素的,这些年,皇上就不会拿辽东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如今,西北西南叛乱,皇上更不可能拿辽王如何。

就比如辽王如今控制了平安州,皇上要是知道,也只能顺势允许,不可能翻脸的。

谁叫皇上损失不起辽东?谁叫辽王姓宋,也是大秦皇室的正宗呢?

这算不算是引狼入室呢?

而这只狼,看起来是一只温驯的,家养的狼。

可狼就是狼,他始终是吃人的。

驻守平安州的总兵,因为失职被砍了脑袋。这哪里是追究失职的罪责,分明就是一口要吃下这平安州的兵马而已。

那位总兵的亲信,也被砍了十个。

宋承明是狠辣,但是若不杀了这些人,那么面临的就是两方交战。死伤的更多。不光是大秦的将士,还有无辜的百姓。

“你们一定觉得,是本王用十一个人头,震慑恐吓你们。”宋承明的声音听起来带着淡淡的冷意,继而他冷冷的笑了一声,“把东西都拿上来。”

李怀仁就看着大堂外进来一位一身铠甲的副将,他手里抱着一个匣子,放在了辽王的面前。

辽王的手搭在匣子的上面,有一下没一下的轻轻点着:“知道这是什么吗?”

李怀仁低下了头,心里狐疑,但是一句话都不敢回。这必然是能要了王广脑袋的罪证了。

果然,就见辽王的手随意的一佛,匣子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你们都看看吧。平安州总兵王广,跟成厚淳什么时候关系密切的快成了儿女亲家了?”

李怀仁的手一抖,王广和成家有勾连?

那自己算不算的上是歪打正着了。与其将平安州给成家,然后成为乱臣贼子。当然还是辽王更名正言顺一些。

他俯下身,捡起书信,里面的内容虽说是说的隐晦,但这里面没人是傻子,哪里不知道里面的猫腻。

成厚淳竟然想跟王广联姻?

李怀仁嘴角露出嘲讽的笑意,王广也是鬼迷了心窍。成家两个儿子,一个还在京城圈着呢,一个带在身边。这信上可没说给哪个儿子求娶他家的女儿。谁不知道成厚淳的长子出身有问题,这样的女婿他敢要吗?那次子据说跟成厚淳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肯定是亲儿子。成家就这一个嫡亲的继承人了,以成家的野心,王广的女儿哪里配得上。

为这个搭上了性命,只能说,王广也是活该。

李怀仁将信收好,重新归置在匣子里,恭恭敬敬的放在了辽王的面前。他感觉得到身后那些从属,眼睛都盯着他。作为知府,他的官位其实不低。此刻俯身在辽王面前,犹如随从一样收拾这些东西,不是他姿态摆的低,而是辽王……可不是一般好糊弄的莽汉,想从他手里顺利的脱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平安州,他暂时不想呆了。也不能呆了。怎么能毫发无损的退回去,哪怕回到老家,种田养花,也比这这里夹在辽王和皇上之间强吧。

形势,他认得十分清楚。这平安州,既然辽王吃进去了,就再没有吐出来的道理。

而自己,却不是辽王任命的知府。

名不正言不顺,再不退位让贤,只怕迟早得成为别人不得不搬开的石头。

哪怕自己留下,这该听命于谁呢?

听辽王的,自己成了趋炎附势的小人。

听皇上的,自己成了脚踩两只船的伪君子。

到时候骑在墙头上,那可真是上去容易下来难了。

与其这样,还不如远远的避开些好。

他低下头,“多亏王爷出兵神速,要不然,老臣可真就成了千古罪人了。丢失税银是一宗罪,没有及时察觉王广的不臣之心是一宗罪。不管是哪一条都是死罪。老臣厚颜,请王爷看在老臣一辈子没有大功,也没有大错的份上,准老臣告老还乡。”

四十岁不到,就自称老臣。还告老还乡?

这李怀仁还真是心里转的快。

宋承明转动这手里的惊堂木,“李大人这话,将本王置于何地。李大人是朝廷亲命的知府,本王又有什么资格褫夺了朝廷命官的官帽子呢?你究竟有没有罪,会是什么罪,这都需要皇上和朝廷的大人们来定夺。平安州还是大秦的平安州,本王还是大秦的辽王。这一点……不会变。”

李怀仁眼前一黑。终于意识到了狼性的狡诈。辽王说话,还真是滴水不漏,半点把柄都不留。

可皇上会怎么做?与其换了自己,倒不如留下自己在这里戴罪立功。

自己想走,还真没有那般容易的。

这是被辽王给驾到了墙上,紧接着会被皇上摁死在这个位置上的。

不等他说话,外面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刚才送匣子的副将疾步走了进来。

“王爷,盛城的消息。”说着,就将一个密封的竹筒递了过去。

宋承明面色一紧,伸手拿过来赶紧拆开,颠来倒去的看了好几遍,像是要确认什么似得。然后就见他的嘴角慢慢的变得柔和了许多,眼里带了几分笑意。

一直打量辽王神色的李怀仁,心就跟着掉到了谷底一般。

这样的神态,不用说都知道是好消息。

他多希望盛城告急,辽王赶紧撤兵回援啊。

可是现在看来,好像可能性不大了。

都说辽王最倚重的是一位叫胡田的将军,这次更是将他留下守城。看来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就见辽王将手里的东西给那个副将,“给王妃传信,盛城之事,全赖王妃定夺,不必再来问了。”

那副将边看手里的消息,边听辽王说话。然后十分雀跃的退了出去。

李怀仁心里一跳,怎么是全赖王妃定夺呢?

要是他没记错,这位王妃还不到及笄之年吧。好像还是云家的女儿,这云家跟成家……

李怀仁心思转的不停,越是琢磨云家,越是觉得事情拧巴的不行。

怎么哪哪都都有云家?

辽王站起身,“平安州的事情,本王会上折子,至于诸位的罪责,就看皇上怎么裁决了?”

说着,就满身轻松的站起身,朝大堂外大踏步走去。谁都看得出来,他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常江跟在辽王的身后,低声问道:“主子,现在去哪?”

“换身衣服,去街上逛一逛。看有什么好东西没有,给王妃带回去。”宋承明脸上的笑意再也不用隐藏,大大方方的漏了出来。

“王妃打胜仗了?”常江谄媚的道。

宋承明回头一拍常江的头,“算你有点眼力见。”

常江呵呵的笑,心想,一会子就找白昆细细的打听去,瞧主子这欢喜劲,多夸两句王妃,可比多少句马屁都管用。

两天后,五娘收到一匣子乱七八糟的玩意,有泥人,有木簪,有不知道什么骨头做的梳子,还有几个木雕,竹雕。

“王爷这是记挂主子呢?”香荽拿着东西往博古架上摆,回头对云五娘笑着道。

五娘撇了撇嘴,“我还是更喜欢金银玉石的。”嘴上嫌弃,但到底眼里的笑意瞒不了人。

京城,皇宫。

天元帝歪在榻上,手里拿着奏折,不停地敲打着额头。

元娘伸手,摁在天元帝的太阳穴上,慢慢的揉捻,“又头疼了?”

“平安州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引狼驱虎,治标不治本。”天元帝难受的呻、吟了一声,才问道,“你怎么看?”

“我?”元娘摇摇头,“我能有什么见识,不过是觉得,辽王守着平安州,好歹平安州还是大秦的。不若夸一夸明王的差事办得好。”

天元帝一愣,“你说差事?”

元娘点点头,“是啊。就是差事。这插手平安州的事,是皇上密旨安排的。也一定得是皇上提前就安排好的。”如此,人心才能安定。也好叫人知道,一切还在皇上的掌控之中。

天元帝一笑,带着几分若有所思的无奈,将奏折递给元娘,“你瞧瞧就知道了。”

元娘双手接过奏折,一目十行的看过去,才知道天元帝为什么这么难受了。这奏折上明晃晃的写着,‘臣奉皇上旨意’“幸未辜负皇恩”的话。

可不是将一切都推给皇上那个莫须有的圣旨了吗?

明面上这是为了皇上的脸面,可实际上,却也显示了辽王的有恃无恐。

平安州物产丰富,如今纳入了他的怀中,这算是补上了辽东一块短板。

“武器配给……得看紧了。不能有一把刀一杆枪再流入辽东了。”天元帝喃喃的道。

这是最后一个拿捏辽东的手段了。

喜欢谋家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谋家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