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军事 > 最强区小队 > 第647章 战败的原因

最强区小队 第647章 战败的原因

作者:山巅一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13 13:55:39 来源:书海阁

豫中会战,打出了国.军的难堪老底,实在是有碍国际观瞻!蒋委员长震怒之下,甚至想逼迫汤恩伯自裁以谢国人。要知道此时此刻,人家苏联军队、美国大兵可是都在忙着反攻呢!苏军重创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威胁;英美联军正在忙着准备诺曼底登陆。就连**鲁中八路军解放村镇千余个,人口30万,打通了沂、鲁、泰、蒙各山区的联系;新四军则攻克淮安东桥镇,让日伪军举起白旗。远征军也在缅甸发起全面对日反攻,怎么就整个豫中会战就是让委员长蒙羞啊!光头领袖真心是杀人的心都有了!

但尘埃落定,战败的原因还是要总结的。那么,此次失败的如此之快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从客观上来说。

其一,经过13年抗战,中国的军力和国力已经消耗殆尽。抗战前国民政府训练的精锐部队在抗战伊始就损失大半,到了抗战后期,已经根本来不及整训部队,往往征集的青年,甚至连枪都没有摸过,就被匆匆投入进了战场。**战斗力急剧下降,其军队素质日益低下。其二,当时**精锐多集中在滇西缅甸那边,远征军更是占用了中国最精锐的部队。其中驻印军3个师全部美式装备,在云南的26个师为半美式化。为了国际观瞻和保卫大西南,光头委座也把有限的资源全部投入到了西南那边的部队里。

三是老毛病,吃空饷、收编河南各地的各色游击部队,使得部队战力严重不足。好多新编部队甚至连整训都没有进行过,匆匆给个番号,就算是正规的国.军了,这一遇上庞大的鬼子,可不就散了架了!

第四,作战中日军破译了中方的部分关键电报。日军通过先进的无线电侦听和破译密码技术,随时了解**的布防和行进动态。轻松获知了对手的底牌,再进行针对性的布置,日军焉能不胜!

第五,日军集中使用了战车部队。河南大部为平原地区,利于日军坦克装甲车、汽车等的机动。日军依靠战车部队,很快形成了汝河沿岸的封锁线,从战役上割裂了汤恩伯集团与伏牛山区的联系而使其陷于被动;对步炮联合、空地协同难以得手的许昌、洛阳等大城市,和灵宝弘农河西岸,均由于战车部队的加入,形势很快改观。

最后,因油料困难、飞机数量不足等原因,中美空军在豫中会战出动仅400架次,而日军出动达则有1700架次,日军出动架次是中方的4倍多。

客观的讲完了,主观上却才更是应该好好反省的。

首先1943年以后,国民政府高层认为日本已经不可能在中国发动大规模进攻,有依赖盟军等待胜利的思想。甚至国民党一直让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盘踞在陕西,一直防备着**的陕北根据地;各地的大小军头都对八路军、新四军保持着相当的压力,根本就不把心思放到对日作战上去了!

其次就是战略上的认知失误了:统帅部军委会和战区战前的战略误判严重失误,根本就没有预料到日军的这一次重大行动。他们虽然判断日军将进攻,但认为日军仅是要打通平汉路和打击中**队而已,会像以前的枣宜会战、豫南会战等一样打完就恢复态势。说白了,就是轻敌了,甚至重庆那边都有乐观的声音以为:日军忙着对抗英美都忙不过来,根本就顾及不上中国大陆了!

所以嘛,歌照唱,舞照跳,酒肆茶楼,高朋满座,前方吃紧,后方仅吃,完全是一副歌舞升平,只把杭州做汴州的偏安朝廷做派。高官贤达们,忙着走私倒卖发大财、忙着拉关系走路子往上爬、忙着玩感情找女人,忙着对付**,就是没人多琢磨尽在咫尺的日本恶狼!

大家一致的感觉就是:小日本得罪英美西方列强,眼瞅着就要玩完了。此时此刻正是趁机升官发财的大好时机。重庆闻人们流行的就是打牌、喝茶、听曲,忙活的就是“五子登科”,啥子房子、票子、车子、位子、衣服料子,战后和平的日子即将来到,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玩意!官无大志,军无战心,整个以重庆为代表的大后方弥漫着享乐奢靡的气息,其实已经腐朽堕落下去了!

第三一个就是战术上的问题了。国.军作战存在着一个极大的战术误区:总是过分强调阵地战,忽视运动战、反击对攻等战法。比如第一战区,就是死守着一个黄河防线,以为凭借这道天险就能高枕无忧。诚然,我们不否认黄河的阻拦作用,近年来,也确实依靠黄河天险屡次击退了日军渡河的企图。但那也不代表这就是牢不可破的天险呀!自古以来,还就没有久攻不下的防线呢。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如何?还不是被德军绕过,成了一堆废墟!所以第一战区沿着黄河摆开的一字长蛇阵,本身就造成了战术上的被动!

再一个就战略战术而言,豫中平原地势平坦,且均系旱田,便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和骑兵的运动。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的迂回攻击,中**队理应扬长避短,在利用黄河防线滞缓日军的同时,应将主力放在嵩山、伏牛山等山区与敌人决战,才能充分发挥出战区内的地利优势,起码日军的第三装甲师团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一战区咋弄的呢?先是梦想着能顶住鬼子的进攻,在日军左突右冲的攻击面前,首先在平原耗尽了战力,被日军包抄后,又是夺路狂奔突围,被日军一路追杀后,等到退到山区已经溃不成军,武器装备、粮食物资丢失殆尽,哪里还有再战下去的本钱!

而河南诸城除洛阳外如郑州、许昌、新郑等城市大都无险可守,尤其不利于劣势装备的守军作战,但第一战区却都投入师以上的部队并下令死守,这样既分散了兵力,又徒增伤亡。再加上重武器的缺乏,面对敌人的装甲部队,几乎就是束手无策,这样盲目蛮干,整个战场自然就无从收拾了。

第四点,那就要说到汤恩伯与蒋鼎文的矛盾使“将帅不和”了。古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你老蒋把两个心腹爱将塞一个笼子里,还一个制衡不了一个,为搏出位,这还不咬的两嘴毛呀!

汤军团倒霉,先一步接敌作战。暂15军的一个师在许昌与绝对优势之日军打了将近四天,全师殆尽。许昌失守后,日军转身打击集结在河南登封的13军。面对配备坦克大炮、天上飞机协同轰炸的十万凶猛日军,汤军团不要说完成原定的侧击日军的战术任务了,能死里逃生从日军包围圈里逃出来,都是万幸了!

战役第一阶段,过河的日军主力大部被暂15军与13军吸引在中牟、许昌一线,被日军虐的欲仙欲死。可此刻黄河岸边布置了十几军的**,竟然不管不顾的似乎在等着什么,压根就无视汤兵团的死活。原来他们是归属于蒋司令长官管辖的部队,预定的职责就是守护黄河防线,所以他们有理由不动,当个无动于衷的观众!

好吧,既然你们有耐心等,那日军就用小股部队对洛阳采取了“封锁”措施,围而不动,陪你看戏。等到日军解决了许昌后,汤军团也溃散跑的没了影了,日军便集中起来攻击洛阳了。位于洛阳的一战区长官部这时候后悔都晚了,他也只有跑了,跑进更西边的豫西大山中。

而河边的**,这时候已经被日军全部割断,长官部也跑了,他们能做的只能就是丢下所谓的“黄河防线”,竭力谋划各自怎样把自己的部队带出死地了。

总之,这对蒋委员长的哼哈二将,单独任何一个留下指挥,仗都不会打的这么被动。偏偏放上两个,那就是各敲各的锣,各吹各的调,大家各自为战,最后统统完蛋!

还有第五点,国.军在河南那可是口碑极差,和老百姓那简直就是敌对的仇家。差到什么地步呢?老百姓坦言:宁愿让土匪来、宁愿让日本鬼子占领,也不愿意再受国.军的祸害!42年以来,河南接连遭了大灾——水、旱、蝗、汤,前三个都是自然灾害,最后一个是汤恩伯汤司令这个祸害!

原来1941年后,汤恩伯为扩大自身实力、防止游杂部队投日和抑制**力量的扩大,大量扩军,靠中央补给的军费是远远不够的,国民政府只发给正规部队的军费,其他部队的经费只能由汤恩伯自行解决。这时经幕僚策划,汤恩伯在界首设立鼎泰公司,把后方出产的桐油、茶叶、南阳绸等土特产运到沦陷区出售;又把上海等地的化妆品、日用品、汽油等物资运到后方脱手,从中收取利润。此后,汤恩伯又在界首设立物资管理处,不惜放下身段和敌人做买卖,操纵对日伪的物资套购、交换及对蒋管区农产品低价垄断收购。此外,还在累河开设中华烟厂、在禹川开设陶瓷厂及毛纺厂。

可见,为保障扩编后部队的日常支出需要,汤恩伯已经实施了多种经营,只要有钱赚,便设法去图。此时的汤司令已经变身成了一个商贾巨豪,整天忙着就是刮地皮、弄军饷,哪里还有心思练兵整军,挣钱才是第一位的嘛!至于河南的老百姓嘛,那就对不住了,能榨出一滴油,也不能放过丝毫。不是有这么一种说法嘛:三千万老百姓饿死了,地方还是中国的;但要把几十万军队弄没了,没人抵抗日军了,那河南的人和地就都不是中国的了!所以汤恩伯为了满足自己军粮的需要,大肆搜刮粮食、物资。

那可是连续遭了大灾颗粒无收的河南啊,汤部收拢的那些流氓地痞、土匪恶霸组成的游杂部队,那个军纪败坏到还不如土匪讲点义气呢!平时安定有汤司令养着还安分点,一旦打了败仗,溃散开来了,那可就现了原形了!

溃兵们畏敌如虎,一触即溃,逃到豫西山区,杀人放火,掠夺民财,调戏妇女,无恶不作!败军所到之处,就地掠夺粮食和猪牛羊,留下一张据说可抵征购粮的“白条”就敢拿走人家的活命口粮。有的士兵公然闯进民宅,翻箱倒柜地抢东西,见到有些姿色的妇女就敢逼着陪睡......。反正建制乱了,也没有人管了,手里有枪就尽管作恶就是了!“抓民夫”,“进入民房翻箱倒柜”,“强取民间粮食、燃料、蔬菜、杀猪、杀鸡,分文不给”“因此沿途百姓闻风而逃,弄得十室九空,民众恨之入骨、避之不及。”这些词语,乃是战后《第一战区中原会战之检讨》中说的,千真万确的确有其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为了保全性命,被激怒的豫西老百姓,不得已群起而攻打国民党军。蒋军不敢进村庄,钻空子逃窜。群众高呼缴枪,国民党军成营成团都乖乖地缴了枪。有的自己丢掉枪支,徒手逃命,一度还出现了杀害士兵的恶**件。豫西民众在不到一个月的短短时间内,收缴国民党军队枪支达十万余支,组成了一支支抗日自卫武装。既然军队靠不住,那就把枪夺过来,展开自卫!这一时期,豫西各县组织起来的抗日民众武装有数万人之多,还真是要感谢汤司令了!这其中,被鱼肉已久的河南地方势力就趁势痛打汤军;也有部分**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对**在日军面前一触即溃极为不满,便领导民众将**缴械,组织抗日。

此外还有部分日军特务伪装成老百姓追击**,这些日军部队也给**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也会将其误解为地方老百姓,相互攻讦。据说,当时殿后掩护撤退的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将军,其实就是在溃退途中被“身着便衣”的日军打死的。实在是令人唏嘘!

汤恩伯的嫡系第十三军,民怨最大,不管到哪里,民众认出来就打。后来十三军的官兵每到一地就诈称是第八十五军。民众一想,“八五一十三”(即八加五等十三),还是这帮坏蛋,仍旧照打不放。就这样,十三军残部被民众打得无处藏身。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在洛宁西张村怕被民众生擒,不敢乘坐小汽车,偷偷地骑个小毛驴灰溜溜地逃命。狼狈的汤司令本人只有扮成伙夫逃脱劫难。这对难兄难弟实在是配足的了!

......

豫中会战结束后,新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在豫陕边界附近的西峡口召集汤恩伯部师以上长官和河南专员以上行政官员检讨失败原因,曾总结说会战失败是由“四不和”造成的:

一是将帅不和蒋鼎文与汤恩伯争权夺利,不仅同一战区指挥不能统一,而且实际形成两个战略集团,并相互勾心斗角,相互拆台;

二是军政不和(作战时地方不支持,且多有掣肘);

三是军民不和。(河南爆发了大饥荒,而汤部队又逼着老百姓开挖300英里长的巨型反坦克壕沟,农民得不到工钱,又得自己备饭。关键是这战壕根本就没起什么鸟用!)

四是官兵不和(大量士兵是硬抓来的,不仅官压兵、兵恨官,而且逃亡率极高,当然影响士气、战斗力)。据《登封县志》记载:“驻防登封的国民党十三军平时欺压百姓,战时一触即溃,军长石觉带领一部溃军,狼狈逃向临汝。”正规军都如此不堪,又何论汤兵团收拢的那些游兵散勇呢?根本就是对日军闻风丧胆、落荒而逃!

这一总结虽然未触及统帅部战略判断和部署失误的责任,但所归纳的几个战场因素是完全符合事实的。

如此长官、如此军队,不失败才叫有鬼了!

喜欢最强区小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最强区小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