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 > 第41章 第一个新年

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 第41章 第一个新年

作者:池米唐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3 13:59:30 来源:书海阁

外面很冷,翻车试验成功后,云刚他们又把它搬进了屋子里。

唐一璇来到改造的工作间看了看,发现他们做了竖轮、卧轮和立轴。

她拿起来细看,眉间难掩惊讶之色。

“多亏了大人的图纸,我们才能这么快做出翻车,想到以水流转动链轮,节省人力。”郑昆注意到唐一璇的脸色变化,拍马屁道。

云桀看不惯他这么巴结县令,拆穿道:“图纸上可没有这两种轮子。”

郑昆岂会被一个小辈拿捏,呵呵笑道:“是没有,不过我们也是基于图纸,才想到以湍急的水流代替人力啊。”

这话让云桀挑不出错,但云桀的白眼就差翻上天了。

唐一璇看得想笑。

少年还不会隐藏情绪,如果云良材不是他爹,只怕郑昆就要给他穿小鞋了。

她忍住了没笑,而是吹一波彩虹屁:“其实有的东西想出来容易,但做出来,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大智慧。”

这样工作的人高兴了,她也会轻松不少。

随即,她转移话题:“很快就要过年了,但现在大雪封路,暂时应该回不了福来镇,不知诸位是想单独过年,还是一起在县衙里过年呢?”

云良材想也未想,拱手道:“我们父子就在县衙叨扰大人了。”

“大人,我想再等等看,如果年前雪融了,就回福来镇过年,初三回衙门,您看如何?”郑昆问道。

“大人,我回家守岁行吗?”李四是县城人,来回要方便些。

唐一璇点头道:“都可以,不过除夕至初三衙门放假,初四才开衙,你们不用着急。”

???

清晨爆竹声响,碎红铺满雪地,灿若云锦。

这是唐一璇在古代过的第一个新年。

还好在这里她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过年。

三日前,大雪融化了,郑昆师徒都回了福来镇,李四则于昨日归家。

但是影五和表哥崔玉书也到了衙门。

崔玉书,人如其名,如同一块美玉,温润清雅,他身形挺拔的站在廊下,摇扇轻笑,就给人一种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世家公子当如是的感觉。

不过大冬天拿着一把折扇有亿点点装逼啊。

唐一璇嘴角微抽。

崔玉书含笑道:“表弟,一别多年,别来无恙啊。”

“一切安好。”

唐一璇虽有疑问,却没表露出来,客气道:“表哥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不妨先去歇息一会,等用膳了我再去叫你。”

崔玉书摇头道:“还是先去拜见姑母吧。”

唐一璇没有意见,带他前往西花厅。

本来放假了,县衙里空了,这一下子多了八十二个人,顿时膳馆都坐不下了。

但唐一璇很喜欢这种热闹。

分两拨人用膳就行了。

她把崔氏邀请过来,崔氏见到了好几个熟悉的面孔,这些都是她崔家的人。

崔家的人见着她,一桌一桌的过来行跪拜礼,看得黑虎几人眼皮跳了跳。

不愧是世家门阀出来的人,规矩真多啊。

唐一璇看着崔氏一点头一挥手,都带着一股气韵,真真应了那句美人在骨不在皮,令人羡慕不已。

崔玉书看在眼里,嘴角微扬:“表弟近来可还习惯?”

唐一璇回神,偏头看向他:“挺好的啊。”

崔玉书忽然凑近,压低声提醒道:“熬夜伤身,表弟切勿伤了根本。”

呃!

她的黑眼圈很严重吗?

唐一璇端起茶杯,不着痕迹的稍微避开了些,“昨日情况特殊,我也只是偶尔为之,不要紧。”

崔玉书微微点头,不再多言。

大约一炷香的功夫,崔氏终于见完了崔家人,可以用膳了。

唐一璇、崔氏和崔玉书三人坐了一桌。

古代尊卑有别,这种观念不是她一时片刻就能改变的。

因此她没说什么。

只是她们三个坐在这里用膳,其他人好像放不开似的,崔玉书又有话单独对崔氏讲,于是用过膳后,她们三人回了西花厅。

西花厅的卧房里。

崔玉书坐在热乎的土炕上,惊到舌头打结。

“这、这怎么会……”

“呵呵,这是土炕。北地的天气太冷了,骏哥儿有一天被冻醒后,就想出了土炕取暖的办法。”

崔氏没说是从孤本上看到的,因为孤本被烧了,说出来会让人以为是推辞,不想拿出来。

崔玉书一听,扭头看向唐一璇问:“难道表弟是从那名老翁身上寻到的灵感?”

“啊?”唐一璇不知道老翁是谁。

崔玉书见她眼中茫然,是真不记得了,叹了口气:“多年未见,表弟与我生疏了。”

唐一璇眼皮跳了跳,否认道:“不是,你看我这浓浓的黑眼圈,昨夜一宿没睡,到现在脑子里都是一片空白呢。”

崔氏帮腔,好奇问道:“老翁怎么了?”

崔玉书回忆往昔,温润的嗓音缓缓而出:“我和表弟当年在太原相遇,一起惩治恶徒,之后结伴游学。

某日大雨,我们借住在一名老翁家中,他以热水孵小鸡,火种不灭,保持水温不变,为此我和表弟在老翁家中住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十天后,小鸡真的被孵出来了,我们与老翁打听,他说小鸡孵了二十日。表弟,你当初可是赋诗一首,都忘了吗?”

唐一璇惊叹古人的智慧。

至于赋诗……抱歉,她没有点亮这项技能。

对上崔玉书灼灼的目光,唐一璇不知该说什么。

和他游学的人不是她,这让她如何往下接呢?

崔氏瞧出女儿的窘态,适时地转移话题:“对了,玉书,兄长怎的让你来北地啊?难不成你明年还不打算下场?”

谈及科举,崔玉书摇了摇头,压低声音道:“祖父不许崔氏子弟参加科举。”

崔氏秀气的柳眉蹙起:“这是为何?”

听出姑姑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悦,崔玉书连忙解释说:“一是朝廷有意打压世家门阀,二是当今皇上正值壮年,未立储君,几位皇子明面上和睦,但早已暗中拉拢朝臣,为自己增加夺嫡筹码。

祖父觉得京城的水太深了,崔家不宜冒进,如今家族子弟不是在家读书,便是出门游学去了。”

崔氏倏地怔住。

唐一璇眸子里一抹精芒一闪而逝。

怪不得朝廷不查她爹的死因。

朝廷要打压世家门阀,她爹娶的妻子恰好是清河崔氏嫡女,说不定她爹的死,朝廷也推波助澜了一番。

这时,崔玉书接着道:“我游学多年,爹觉得我该学以致用了,便让我来北地,给表弟做师爷,一来不枉读书多年,二来提前熟悉官场。只是不知表弟答应否?”

唐一璇瞠目结舌:“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

崔玉书反问道:“今科探花郎来此贫瘠的北地当县令,难道不是大材小用?”

“咳咳。”

唐一璇轻咳两声:“以表哥刚才所言,我反倒觉得外放挺不错的。我身边没有师爷,表哥能来帮我,荣幸至极。”

崔玉书拱手玩笑道:“如此便多谢表弟收留了。”

唐一璇嘴角微抽,还以为他是那种一丝不苟的人呢,原来也会开玩笑啊。

她勾唇一笑:“表哥客气了,总归有我一口肉吃,就有你一口汤喝吧。”

崔玉书:“……”

忽然想到一事,他关心道:“姑母,不知表妹在何处休养?”

唐一璇眼皮跳了一下。

崔氏从知道他要来北地起,就猜到他会问璇姐儿的下落,也在心里演练了多次,因此她面容平静,语气不变:“她暂时在我一个手帕交家中休养。”

崔玉书建议道:“近来盗匪猖獗,又有戎族来犯,表妹不适应北地的天气,不妨回清河休养,有我爹娘照顾着,定不会让她受欺负。”

崔氏一副拿女儿没办法的口吻道:“无妨,她不喜出门,且拜了我那手帕交为师学丹青,正在兴头上,怕是让她回来都不会回,还是等她学成了,再回清河吧。”

崔玉书心想,若是拜了师,应该会上心些,便不再说什么了。

唐一璇敛眉问道:“你来北地的路上遇到盗匪了?”

崔玉书摇头:“没有,是我一个友人飞鸽传书给我,好几个地方盗匪横行,草莽四起,叮嘱我游学千万别去范阳、博陵以及岭南一带。”

唐一璇只是哦了一声,就没下文了。

崔玉书主动问道:“表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不觉得。”唐一璇神色淡淡:“我只是北地一个小小的县令,手伸太长了会要命的。”

崔玉书知道她没有说实话。

以前表弟不是这样的,不过也许是姑丈的去世,让表弟改变了许多吧。

相较于清川县衙热热闹闹的过年,梅城的北苍王别院里,可就显得清冷孤寂极了。

傅笙走进书房,对着沉思中的燕云镜翻白眼:“我说爷,你还在等什么啊?这样的人才你不拉拢过来,难不成想便宜京城里那帮蛀虫?”

有了水车,北地就能多开荒种粮食,再也不用去外地扯嘴皮子,偷偷摸摸的运粮食回来了。

加上御寒的土炕,唐一骏那表弟就跟为北地而生的一样。

如此人才,他竟然还在犹豫?

傅笙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燕云镜眸色深沉,声线清冷:“你觉得墨枢的能力如何?”

傅笙一愣:“墨枢调查这么久都没消息传回来,你怀疑那个县令有问题?”

“不是怀疑,是肯定有问题。”燕云镜按了按眉心。

“但土炕和水车是实打实的好处啊,没准是墨枢路上耽搁了,出了什么意外吧。”

傅笙说完连自己也不相信这话。

他往太师椅上一躺,随口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不等燕云镜开口,傅笙又故意说:“反正那水泥和水车都做出来了,想来他脑子里也没东西了吧,不如干脆把他杀了,一劳永逸。”

喜欢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