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军事 > 抗日之特战兵王 > 第2137章 釜底抽薪

抗日之特战兵王 第2137章 釜底抽薪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13 14:44:30 来源:书海阁

苏德战争全面爆发传到中国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了。

斯大林也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在德军发起闪电战后,第一时间就让朱可夫通报给了五家山要塞的新一团。

当然了,朱可夫借用的是私人名义。

朱可夫在给徐锐的这封电报长文中,语气十分诚恳的向徐锐解释了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原则,并且还向徐锐十分郑重的道了歉,最后装作轻描淡写的提了一句,苏德战争已经全面爆发,他很快就要从远东方面军调任乌克兰方面军担任司令员。

由此,徐锐才得以知道,德军已经于今天凌晨对苏联发动了闪电战。

对于这一消息,王沪生、冷铁锋他们虽然也感到有些突然,但是并没有特别吃惊,因为徐锐不止一次跟他们提起过,德军一定会针对苏联发动闪电战,但是徐锐却十分吃惊,因为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德军闪击苏联比历史上提前了整整九个月!

这个意外变化,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顿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相比原本历史,德军的准备工作肯定是差不多的,因为德国的战争战器早在德波战争之时就已经全面启动,苏德战争早半年或者晚半年爆发,对德国影响不大,但是对于苏联来说影响却是十分大的,因为苏军的整编正处在关键时刻。

很少有人知道,苏德战争全面爆发之前,苏军正在变革的关键阶段,德军的突然入侵不仅导致苏军的变革半途而废,而且使得苏军的指挥变得更混乱,历史上,苏军之所以会在第一阶段被德军打得如此之惨,这个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在这个时空,德军的入侵比史上提前了九个月,那么苏军的情况就只能更糟糕。

对于苏军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他们已经失去远东的重工业基地,这就导致苏联的战争潜力遭到了很大的削弱,而且德军选在九月底入侵苏联,这就说明德军统帅部对于北欧的恶劣天气有了充分的准备。

种种情况表明,苏军所面临的形势,要比原本的历史上更加的恶劣。

所以,苏联最终能不能够撑过德军的第一轮进攻,将苏德战争拖入战略相持阶段,已经很难说了,而一旦苏联最终撑不过德军的第一轮进攻,一旦被德国吞并,那么美国就很可能放弃参战,或者既便是参战,也未必是轴心国的对手。

这样,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恐怕都要彻底的改写。

至于中国,只怕也要面临比历史更加恶劣的局面。

这个时候,徐锐难免感到有些茫然,或者说凌乱,合着自己费劲八啦努力了数年,最后中国的抗战形势非但没能得到半点改善,反而变得比历史上更加糟糕了?真要是这样,那当初穿越过来时,还不如什么事情都不做。

难道这是老天对他改变历史的惩罚?太荒谬了吧?

不过很快,徐锐便立刻又振作起来,因为他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没什么神仙或者玉帝,命运从来就掌握在人类的手中,历史也从来都是普罗大众创造的,所以,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看到王沪生和冷铁锋还在那讨论苏德战争的前景,徐锐摆摆手说道:“无论苏德战争是一个什么结果,我们都要接着打小鬼子,所以讨论苏德战争没任何意义,我们还是讨论一下怎么打鬼子吧,已经休整了两个多月了,也该动动了,要不然真生锈了。”

冷铁锋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嘿然道:“好啊,我们狼牙早就盼着这天了!”

王沪生却有些担心的道:“老徐,我们之前不是已经说好了么?新一团的作战原则就是依托五家山要塞的坚固工事,在防御作战中尽可能的杀伤鬼子的有生力量,同时尽可能的壮大自身的力量,等到鬼子兵力被削弱,再趁机夺取虎头要塞以及东宁要塞,往东北方向扩大我们的根据地,怎么现在又主动出击?”

徐锐说道:“问题是现在鬼子迟迟不来进攻,我们总不能一直等下去吧?”

“说的对,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冷铁锋连连点头,又道,“眼下我们在珲春、图们以及延吉诸县的情报网络才刚组建起来,力量还十分单薄,根本就没有办法探听到太多有价值的情报,而影子又远在东京,根本不知道山下奉文那个老鬼子在憋什么大招?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主动出击,把老鬼子的意图给打出来。”

徐锐点点头说:“对,先打他一家伙再说。”

……

冷铁锋没说错,山下奉文真的是在憋大招。

必须承认,山下奉文这个老鬼子还是有点儿水准的,在战略眼光层面相比已经被徐锐干掉的冈村宁次或许略有不如,但是在战术指挥层面却是差不多的,在阴谋诡计方面,更是比冈村宁次还要厉害。

比如现在,山下奉文就想到了对付新一团的釜底抽薪的毒计!

这一条釜底抽薪的毒计,就是将珲春县乃至珲春周边的罗先、图们、延吉以及汪清诸县的老百姓整体搬迁,其最终目标就是在五家山要塞外围制造出一百公里的无人地带,这样一来,徐锐的新一团就再不可能得到人员的补充。没有人员补充,新一团死一个就会少一个,就只会越打越弱,眼下,新一团的总兵力撑死了也就五千余人,要是这个釜底抽薪能成功,那么新一团最多也就坚持半年时间,半年之后新一团就会陷入无兵可用的绝境之中。

但是,将一个甚至多个县城的人口进行整体搬迁,并不容易,因为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这并不是简单的把这边的房子一烧,把老百姓从珲春、图们甚至于延吉各县赶走就可以了,真要是采取这么粗暴的方法,直接就会把这几个县几十万的老百姓逼到新一团的阵营当中,这一来,新一团的力量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急剧膨胀。

好在,日本内阁不久前刚刚制定了一个庞大的人口迁移计划,准备从山东、河南以及江浙等人口密集区域,迁移至少五百万中国百姓前往西伯利亚屯田。

日本内阁之所以会制定这么个计划,是因为此时的日本正处于严重的粮食危机之中。

本来,按照日本内阁的估计,在日军占领了东三省以及富饶、肥沃的沿海地区之后,侵华日军就可以基本做到自给自足,用不着再从本土调拨军需物资,在最初占领东三省后,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驻防东北的关东军基本用不着本土负担军需。

但是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战争急剧拉长,侵华日军的兵力规模也急剧膨胀,到武汉会战之时,日本本土就已经快要负担不起侵华日军的军需补给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在武汉会战结束之后,日本政府没有继续扩大侵华战争。

然后,侵华日军就开始致力于占领区肃正战,期望着能够通过对占领区的治理,使侵华日军做到自给自足,但事实证明这根本就是徒劳,直到今年为止,中国派谴军的军需补给都还要仰赖本土供给,尤其是军粮,一直都要从日本本土调运过来。

这给日本的财政以及民政造成了严重的压力,为了保证上百万侵华日军的口粮,日本内阁只能在国内实施供给制,结果造成了日本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现在,日本国内的米价已经涨到了天上,许多农村已经出现饿死人的情形。

好在这时,远东方面军最终打赢了远东会战,夺取了远东及西件利亚大片土地,而这些黑土地又极其肥沃,所以日本内阁就提出了一个庞大的移民计划,打算从日本本土、朝鲜以及中国人口密集区,迁移至少一千万百姓前往远东或者西伯利亚。

当然,移民一千万是个长期目标,第一期目标是移民两百万。

本来,日本内阁拟定的移民计划,根本没有珲春诸县什么事,因为珲春诸县原本就处于三国交界,人口稀少,非但不用迁出,反而需要大力的迁入人口,但为了对付新一团,山下奉文却硬生生的利用内阁的这个计划,搞出了一个釜底抽薪之计!

现在,这个釜底抽薪计划已经进入到了最后一步的准备工作,只等跟海军方面接洽好之后,就会强近迫珲春的百姓前往罗先,这十几万中国百姓将会从罗先港上船,走海路前往鞑靼海的苏维埃港,从苏维埃港上岸后,再坐火车前往远东共青城。

为了保证这次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山下奉文甚至亲自跑到珲春县城坐镇。

这会,山下奉文刚刚到达珲春县,随同前来的还有第七军的参谋长兼林机关的机关长小林浅三郎,驻珲春第三十八师团长古川真之介以及参谋长大津魁,带着第三十八师团的一干高级将领来到车站迎接山下奉文两人。

喜欢抗日之特战兵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抗日之特战兵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