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从蜀山世界开始 > 第七十四章 初习武,解脱庵

从蜀山世界开始 第七十四章 初习武,解脱庵

作者:蜀山问道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0:09 来源:书海阁

峨眉后山,顶峰山洞。

此洞乃是峨眉山最高的山洞,云雾时常环绕山半,寻常飞鸟决难飞渡。

在洞外用目一看,只见孤峰独立,险峻笔削,下临万丈深潭,纵然是多么胆大之人来此,也是不禁为之目眩心摇。

李宁和周淳正在运取行李,李英琼年幼且未习武功,且长辈不给沾手,故而手头无事。

她走到山洞门首,见洞门壁上撰有四个大字,是“漱石栖云”。

李英琼看了一眼,便径直走进洞内,见洞**有石室四间,一明三暗。

她心想:“这三间光线较暗的石室,可以用来作为我们的卧室,以便休息。至于那一间光线较好的石室,作为大家读书养静之所,是再好不过了。”

此时恰逢李宁和周淳二人将应用东西一一取了来,一共取了三次,才行取完。

李英琼见状,连忙走近父亲和周叔父的身旁,想要帮手,被他们摆手相阻。

她撇了撇嘴,转瞬又兴高采烈的和两个长辈述说她适才所想。

李宁和周淳二人自无不可,一同点了点头,将行礼逐一安置。

等到他们收拾停妥,已是夕阳衔山,即将西落。

地处偏僻清寒,三人胡乱吃了些带来的行囊中干粮干脯,以供饱腹后,便用石头,将洞口封闭,然后径自前往各自的石室,就此睡去。

第二日,大日初升,露水刚凝,正是清晨时分。

李宁已然起身,舞了一遍剑,打了一通拳,把身骨活动了一番后,便去将梳洗完毕的李英琼唤来,开始教她练气凝神,以及种种内功。

对于李英琼习武一事,经过李英琼再三的纠缠,及周淳的数次劝解,李宁已然是点头应允。

对于李宁自身来说,他也是不愿将这一身的本事就此失传。

李英琼乃是这次群仙劫运的应劫之人,天地所钟,天赋异禀。

不消多少日月,她便将父亲李宁传下的各种柔软功夫一齐练会。

李英琼性急如火,习剑之心急切,每天都在请求李宁、周淳二人教她剑法。

周淳见她进步神速,也是认为可以传授。

惟独李宁执意不肯,只是说道,还未到时候。

李英琼无奈,只能日日跪求。

这一日,李英琼在洞外练习,李宁和周淳二人在洞内练气。

二人收功完毕,周淳便开口帮英琼说情。

李宁把头摇了摇,说道:“贤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难道不知她现在已可先行学剑么?你须知道,越是天分高的人,根基越要打得厚。琼儿的天资,我是绝对够不上当她的老师的,所以我现在专心一意,与她将根基打稳固。一旦她日后机缘来到,遇见名师,便可就势,成为大器。”

“如果我现在草率从事,就把我平生所学一齐传授与她,也不能独步一时。再加上她的性情激烈,又不肯轻易服人,天下强似我辈的英雄甚多,一旦遇见强敌,岂不吃亏?所以,我的意思是,要她不学则已,一学就要精深,虽不能如古来剑仙的超凡入化,也要做到尘世无敌的地步才好。我起初不愿教她,也是为她聪明性急,我的本领有限的缘故。”

周淳听了此言,也就不便深劝。

父辈一番苦心,考虑深详。不过,李英琼性急,哪里能耐得住性子。

李宁、周淳因为怕懈散了筋骨,所以每日起来,必会在洞前空地上,练习各种剑法拳术。

且这山上风景虽好,但是唯独有一点美中不足的是,离水源甚远。

于是,李宁、周淳二人每隔两日,便会轮流,行驶一里多路,去到那半山崖瀑布处取水,因为那下边有一条小溪,水清见底,泉甘而洁。

李英琼见哭求多日,二人始终不肯教她,眼珠一转,便心头生出一计。

她在李宁、周淳每日练功时,都会在旁,用心静看。等到他二人因为取水,不在眼前时,便在私下暗自练习。

而峨眉山上,猿猴最多,李英琼有一天看见猴子在山崖上奔走,矫捷如飞,便又动了练习轻身的念头。

于是,她每日清早起来,将带来的两根绳子,每一头拴在一棵树上,她自己就在上头练习行走,随后又逼李宁、周淳二人教她种种轻身之术。

李英琼本有天生神力,再加这两个老师指导,不但将自身练得身轻如燕,并且力大异常。

………………

光阴易过,在不知不觉中,又到了周淳每隔一月动身下山的日子。

这一日,周淳起身下山,刚刚走到舍身岩畔时,忽见路旁闪出一个小童,年约十一二岁,生得面如冠玉,头上梳了两个双丫角,穿了一身青布短衫裤,见他走近,连忙快步向前,迎上前来,口中说道:“弟子赵燕儿,拜见老师。”

说罢,便将手中所持的一封书信递过。

周淳伸手接过,打开一看,原来是自身归途中所救的一个寒士,文昌阁教读马湘写来的。

信中说:三日前,村中来了一个和尚,形状凶恶异常,身上背了一个铁木鱼,重约三四百斤,到村中化缘。说他是五台山的僧人,名唤妙通,游行天下,只为寻访一个姓周的朋友。

村中的人,因为他虽然长得凶恶,倒是随缘讨化,并无轨外行为,倒也由他。

他因为村中并无有姓周之人,昨天本自要走,忽然有个口快的村人见他询问,说起周先生。

他便问先生的名号同相貌。

村人回答,他一听完后,立时面上神色变得十分难看,似是咬牙切齿般说道:“一定是他,想不到云中飞鹤周老三,居然我今生还有同他见面之日!”

他正问先生现在哪里,我便和燕儿刚刚走出。

那快嘴的村人一见我们,便把手一指,说道:“要问先生的下落,须问我们。”

那僧人见状,便跑来盘问于我。

我见他脸色神色,便知他来意不善,于是对他说道:“周先生成都就馆去了,并未告诉他,你住在峨眉。”

今天睡醒,见他已经不在村中,想必是前往成都寻你去了。

我见此和尚来意一定不善,所以通函与你,早作准备。

周淳把信读完,立时面上大惊失色,便对赵燕儿说道:“你随我上山再谈吧。”

说时,周淳把手一伸,将赵燕儿夹在腋下,匆匆纵上危崖,回到洞中。

赵燕儿家中贫苦,唯有一个老母亲在世。在三年前遇见周淳,见他是明朝宦家之后,且侍母至孝,遂心生怜爱,收入门下,时常周济。

周淳每隔一月,就会动身下山,便是为了看望赵燕儿,顺便教他的武艺。

他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其名唤作周轻云,亦也是光大峨眉的三英二云之一,被黄山的餐霞大师收入门下,带去学道,至今未归。

赵燕儿来到后山洞中,先是拜见李宁父女,然后便开口询问周淳,是否知晓信中所言那妙通和尚的来历,并且说道自身曾去侦察,见那和尚右手只剩下三个指头,从一个小包中取出周淳的泥塑,把牙咬得咔咔怪响,好似恨极的样子。

随后,妙通和尚又是手拍泥像,口中咒骂。

他见状大怒,本想现身质问时,却被人禁锢在地,更是留书指点。

所以,今日禀明母亲后,便送信前来。

周淳听完了赵燕儿之言后,面色大惊,说道:“好险!好险!燕儿,你的胆子真是不小。我常对你说,江湖上最难惹的是僧、道、乞丐同独行的女子。遇见这种人孤身行走,最要留神。幸而有人指点你,不曾造次。不然,你这条小命已经送到在死城中去了。”

李宁见状,便开口询问,说道:“信中之言,我这般听着,也不大明白。你是几时同这和尚结过冤仇?是何缘故,你不妨说出来,我听一听。”

周淳叹息了一声,说道:“大哥,你以为这和尚是谁?他就是十年前名驰江南的多臂熊毛太呀!”

李宁听了,不禁脸色大变,惊道:“要是他,真有点不好办呢。”

周淳面露难色,说道:“当初也是我一时大意,不曾斩草除根,所以留下现在的祸患。可怜我才得安身之所,又要奔走逃亡。”

李宁尚未答言,李英琼、赵燕儿这两人,初出犊儿不怕虎,俱是心怀不服。

赵燕儿还不敢张口就说。

李英琼性急如火,气得粉面通红,说道:“世叔这话说的,太灭自己的威风,增他人的锐气了!他纵然是狠上天,也是一个人,我们现在有四人在此,惧他何来,何至于要奔走逃亡呢?”

周淳闻言,把头摇了摇,为了给两个小辈增长一点阅历,遂将昔年往事娓娓道来。

………………

华岩堠,解脱坡,解脱庵。

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青衣少女走近庵前,见两扇庵门紧闭,里面有梵呗之声隐隐传出。

老和尚伸手,轻轻叩了两下。

没过一会,庵门自开,走出来一个年老佛婆。

双方道了一句佛号,那个年老佛婆便在前引路,把老和尚、青衣少女二人带到禅堂落座,随后送上两盏清茶,便到里面去了。

纪宁手捧清茶,轻轻吹了一吹,方才浅抿了一口,说道:“神僧,你将我送来此处即可,我不日便要开始重新修道了,自有神通护身,你且先去吧。”

老和尚笑道:“你这般急切我走,是不想我与那昔日同门会面?”

纪宁轻笑一声,然后轻轻的把茶水放下,说道:“其中缘法,我无须多讲,你自明了。你若是想和白眉神僧争徒弟,可以再多留一会,我亦也不拦你。不过,我性子不好,你要是坏了我的打算,阻我了却因果,成就天仙,到时别怪我怒极失控啊。”

老和尚闻言,甚是慈眉善目,看了一眼纪宁,说道:“你自从收回那执念化身后,这性子倒是变化颇大。”

纪宁静看杯中的茶叶沉浮,微笑未答。

老和尚见状,双手合掌,道了一声佛号,便自去了。

喜欢从蜀山世界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从蜀山世界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