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 > 第374章 再入荆州,重夺五郡

刘封夺取南郡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粮仓,可偌大的仓库空空如也,竟无半粒粮食。

很无奈,但也合乎情理。

关羽征襄樊需要大量粮草,孙权袭汉中也需要大量粮草,江陵本来富足的府库早就掏空了。

不过好在即将入秋,可从百姓那里征粮。

便立刻命黄权去办此事。

黄权下基层调查一番,便来回报:“陛下,今年荆州虽非灾年,但夏时雨水不多,又适逢战乱误了农时,收成不比往年。”

刘封点点头:“大概是往年的多少?”

“七成到八成左右!”

七成到八成的收成,若无需缴纳税粮,自然还算富足,但缴纳税粮,百姓怕是要挨饿了。

可六万大军在此,若不征粮草,大军如何维持?

刘封思来想去,做了一个决定。

凡荆襄之地民夫乡勇,全部放其归乡,剩下士兵,分批下地务农,帮助百姓收割麦子。

至于要缴纳的税粮,也做了适当减免。

征粮归征粮,至少让百姓心里过得去。

乡勇刚下派下去,黄权便又提出一个建议:“陛下,臣建议您先别急去攻打江东,而是赶在秋收结束之前将荆南四郡和江夏收入囊中,这样就可以赶在东吴征税之前多得五郡税粮。”

刘封本迫不及待的想攻入江东,斩下孙权的头颅,给刘备做祭。

但他不得不承认,黄权的这个建议更高明也更有性价比。

一来赶在秋收之前夺取五郡能多征来不少税粮,维持大军日常运转,二来也可以彻底夺回荆州,保证在攻打江东之时后方稳定。

若在攻打江东之时,四郡生乱阻挡粮道,孙权再来个坚壁清野,那非但不能为父亲报仇,自己也可能折在江东。

黄权还有些担心劝不住刘封,便继续道:

“陛下在荆州最有名望,您若出马,荆南四郡和江夏必望风而降。等稳固了荆州,待明年我们准备妥当,再征江东,那孙权必不能敌也。”

刘封心中思忖,他此行的目的是为父报仇,但绝不是不顾一切的报仇。

一旦人失去了理智,便容易犯错。

到时仇不能报,反而把自己搭进去。

他必须咬牙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样才能做出理智的决断:

“除去遣散归乡的民夫乡勇,还有派去帮着百姓收割的人,还剩多少兵卒?”

“陛下,还剩两万三千余兵。”

刘封点点头,便使黄权凌统带一万三千兵马守着南郡,他自己带吴懿和沙摩柯领一万兵马南下攻打临沅。

刘封大军刚到临沅,东吴下派的守将便望风而逃,其余各县守将本就是刘备所置,自降刘封。

刘封在牢中找到巩志,使其再度总领武陵民政,收取税粮。

然后也不停歇,立刻南下零陵。

得知零陵守将郝普投降东吴,现已随东吴去了扬州。

吴懿恨恨道:“陛下,郝普家眷尚在此处,是否要捉拿其家眷?”

刘封摇摇头:“郝普非朝秦暮楚之辈,他本来率军力抵吴军,后被东吴所围困,粮草缺乏,其为保百姓不被东吴所屠,又被陆逊所骗,才投降于东吴。此事并不怪他。善待其家人,不要为难。”

吴懿一抱拳:“喏!”

他看着刘封,心中微微一动,他觉得现在的刘封和曾经他所熟知的刘备已经越来越像了。

而刘封再次回到零陵城中,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彼时单骑下四郡,风光无限,目空一切,是极度的利己主义者。

可现在,心里装着的都是父亲禅弟,黎民百姓……

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问当从事:“可知原零陵太守刘度身在何处?”

“陛下,刘大人卸任之后居家不出,已经两年了。”

刘封点点头,当初攻打零陵时,杀邢道荣,为使刘度安心归降,便将零陵太守儿子刘贤以及桂阳太守赵范儿子赵庸迁到江夏,后送至南郡为质子。

刘备称汉中王时,便将质子们皆送到成都软禁。

供好好吃好喝,出门皆有侍卫相随,不可离成都一步。

现在刘封想想,有些恻隐。

父子相隔千里,父不能尽慈,子不能尽孝,未尝不是一种人间悲剧。

当初为控制零陵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刘度早已不问政事,或许没必要再拴着人家的儿子了。

“朕想去看看刘度……”

刘度府邸,很大,但并不是十分豪华。

花白胡子的佝偻老者与当年意气风发的太守判若两人,他看到刘封纳头便拜:“草民刘度,拜见陛下。”

刘封点点头,单手将其扶起:“刘太守,可还记得朕?”

“陛下,老朽当然记得……”

“咱们上次见面,还是八年前。朕……带走了你的儿子……”

提到儿子,刘度噗的一下哭了,眼里满是泪水,他伤心得无可救药。

这让刘封心中一痛。

忽然又想起了刘备。

“朕……这就下旨,让他从成都回来尽孝。”

“不不不……”刘度摆摆手:“不,让他跟着陛下很好,好极了,再好不过……千万不要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刘封感觉有些诧异,刘度和刘贤分别八年,竟不愿儿子回来尽孝?

难道,不思念吗?

这时,从事在一旁解释道:“陛下,东吴占据零陵之时,郝将军虽降,但不被所信,押去东吴,便想使刘太守重新掌权,为东吴做事,刘太守不肯,那孙权便下令……杀了刘太守另外的三个儿子。”

“什么?”

刘封心中一惊!

刘度抹着眼泪:“幸亏当年公子带走了贤儿,否则……否则……”

刘度说不下去,又呜呜的哭了起来。

刘封点点头:“你尽可放心,零陵既已收复,朕自不会让它再被旁人所得,你若不信,可去成都养老,到时朕为你置办家业!”

刘度跪下拜谢:“那倒不用,老朽已经走不动了。有陛下此言相保,老朽已然放心,那……那便让贤儿回来吧。”

刘封点点头,转身走出府门,心中有种难以诉说的感觉。

身为帝王,使其臣民遭受欺凌便是一种失败!

安顿了零陵,再往桂阳!

之前桂阳太守黄盖被黄忠射杀,已无主事之人,今被刘封大军逼近,皆望风而降。

欲寻赵范,却听闻赵范几年前已经去世,其族人于湘水之盟后被迁往扬州。

不知去向。

赵庸身在成都,竟不知此事。

刘封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只能再安排他人主事,缴税纳粮。

下一站,长沙。

同样兵不刃血。

守将见到刘封的大旗便落荒而逃。

刘封撤换了东吴的安排的官员,重新启用原本官员。

最后是江夏。

这里对刘封崇拜超出了他郡许多。

这让刘封感到十分困惑。

照理说,江夏百姓不是都被迁往南郡了吗?

这里大多是扬州的百姓啊!

为何会对自己有强烈的认同感?

还是说,后迁入此地的人被未曾离开的人所感染?

不管怎样,凭借刘封的名头,税粮收得相当容易。

回到南郡之时,将收缴的粮食重新放入府中,总算像点样子了。

这一趟,又花了三个月的功夫。

也是这个时候,初冬将至,东吴的使臣又到了。

喜欢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