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纳妾记 > 第229章 监斩

纳妾记 第229章 监斩

作者:沐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6:31:48 来源:书海阁

江知县接着续道:“这些年到没闹这么大的事,只是去年的时候,苗寨寨主云天擎的儿子云愣因为放火烧死了县衙王典史和他的小妾,还将典史的内宅也烧毁了,被当场抓获,被判了斩立决。-- --”

听到这里,杨秋池明白了,自己进衙门时看见右边一大片烧毁的房屋,原来是被这苗寨寨主的儿子云愣给烧的,那片房屋应该就是王典史的内宅,如今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江知县接着说道:“这一次一起砍头的,还有一个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也被判了斩立决,要一并执行。听镇远州里说,这二人执行死刑的‘钉封文书’这两天就要到。你来得正好,你已经接了印,咱们公务算是已经交割,所以这监斩就由你来负责了。”

监斩?杨秋池没想到自己刚到任就赶上监斩。没穿越之前,他也经常应法院的要求参加刑场执行死刑的验尸工作,枪毙人见得多了,可这古代砍头倒还没见识过,没想到第一次见识居然是自己亲自监斩。

古人相信“春生、夏养、秋杀、冬藏”的天道,所以,古代执行死刑差不多都要放在秋后,按道理,现在才是开春,是不能执行死刑的,不过,有的重大犯罪被判死刑而且“决不待时”,就不受秋后问斩的限制了,这种死罪就叫“立决”,根据执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绞立决”和“斩立决”等。

后来明英宗规定,凡待决犯在秋天处决前再由朝廷最高级官员会审一次,以后形成“朝审”、“秋审”。这就形成了后来的“监候”制度,就是监禁等候秋审的意思。经过“朝审”“秋审”再次判决死刑的,才会被执行死刑。

这苗寨寨主云天擎的儿子云愣被判“斩立决”,那就是“决不待时”,意思是不必等到秋后就可行刑。所以,杨秋池现在来刚好撞上。

江知县咳嗽了几声,又说道:“苗寨寨主云天擎认为是有人栽赃陷害他儿子,前个月曾领苗民到县城里闹事,被我抓了起来,还没审,就交给你审吧。这苗寨寨主云天擎虽然被关了起来,可苗众现在情绪很大,你监斩他儿子的时候,苗众说不定要闹事,一定要加倍小心。”

杨秋池一听,原来这老家伙给自己留了这么一个烂摊子就开溜了,早知道晚几天来嘛。不过,杨秋池还是很喜欢挑战的,心中倒也不惧。

江知县又给杨秋池介绍了这青溪县数得上号的大户人家及有功名的生员,末了说道:“杨大人如此谦逊,又送了老朽这么份厚礼,老朽无以回报,就把老朽的跟班留给你吧。”

江知县吩咐下人出去将跟班叫来。不一会,进来一个中年人,四五十岁,背有点驼,头发已经有些花白,满脸堆笑,躬身施礼。

江知县给杨秋池介绍道:“他名叫常福,是老朽的多年跟班,尽忠职守,人很可靠,最难得的是他懂苗语,对这镇远州地界情况非常熟悉,对青溪县里各种人物关系也了如指掌,是老朽的得力臂膀。老朽已经向朝廷告老还乡,他跟着我也没什么意思了,就把他介绍给杨大人做跟班吧。”

杨秋池大喜,他正愁对这一带情况不熟,尤其是苗语不懂,这工作就很难开展了,这常福既然是这江知县亲自介绍的,当然来源可靠,而且又当了多年跟班,经验丰富,看上去也很让人感到踏实,最让杨秋池高兴的,他对这里的情况很熟。当下点点头:“好啊,多谢江大人推荐。”

那常福正愁江知县告老还乡了自己将来怎么办呢,听了这个消息也很高兴,赶紧跪倒给杨秋池磕头:“小人常福,见过杨大人杨老爷,多谢大老爷收留,今后常福一定尽心尽力辅佐老爷。”

“好好,起来吧!”杨秋池道。

常福又给江知县磕头谢过举荐之恩后,这才起身,站在杨秋池的身后。

江知县又说:“老朽身边这些丫鬟、仆人、老妈子都已经跟随我多年,如今老朽告老还乡,就用不了这么多了,老家已经有了。如果大人看得上眼,就把他们留下,他们对这里很熟,有些也懂苗语,买菜买东西之类的倒也用得上。”

杨秋池更是高兴,这些仆人都是江知县保荐,而且是跟随他多年的老家奴,来源没问题。便说道:“好啊,我这次只带了些护卫和几个小丫鬟,正愁家里佣人太少呢,正好,如果可以的话,我就全留下来。”

江知县点点头,这些仆人有的是卖身给他的,有的是雇佣的。对那些卖身的仆人,江知县开了个价,倒也合理,杨秋池二话不说,马上付了钱,收了卖身文契。

所有的丫环仆人老妈子在临时公馆大院子里跪倒给杨秋池磕头。杨秋池粗略看了看,看上去都挺精干的,心里很满意。

杨秋池又向江知县讨教了一些在此地的为官之道之后,这才告辞出来,坐了官轿,带着常福和新收的丫环仆人一大帮子回了衙门。

龙师爷做事效率高,已经根据杨秋池的安排,布置开始整修县衙了,分几波,有的负责修墙,有的负责换家具,有的负责翻修房顶,有的负责拆掉危房重修。龙师爷见杨秋池回来,赶紧跑过来简要汇报了一下工程进展情况。杨秋池听了很满意,抬眼看见那一片被烧毁的典史内宅还没动工,有些奇怪问道:“那一片怎么没动?”

龙师爷说:“那一片范围很大,全部要动工的话,要重新设计,鄙人正准备向东翁请示怎么个设计法。”

杨秋池正想说照广德县模样修,突然想起刚才江知县说的话,苗寨寨主儿子烧毁这房屋,烧死了典史,苗众要闹事,看来这件事情还没完,不宜马上拆掉重修,还是等搞定这事情之后再说,反正现在没有典史,不急着重修,便对龙师爷说道:“这一片先不要动,那些残垣断壁就保持现状,重修的事情以后再说。”

龙师爷答应了,衙门重修事宜已经安排妥当,进展顺利,龙师爷和金师爷两位师爷便开始与江知县的师爷们办理交接。

这江知县虽然人老昏聩,这帐目文档都还是很清楚的,所以交接进展很顺利。交接完后,两位师爷请示杨秋池后给江知县出具了“保结”,保证一切事务均已交接清楚,以后的问题一切归新官负责。江知县便启程离开了。这是另外的话,按下不表。

杨秋池让丫环仆人老妈子等人在内衙外等候,自己进了内衙。

小黑狗在内衙撒着欢到处乱跑,见到杨秋池进来,蹦进客厅里汪汪叫了两声,又蹦出来摇摇摆摆跑到杨秋池脚边。

杨秋池抱起小黑狗抚摸它光滑的皮毛。宋芸儿她们听到小狗叫,知道是杨秋池回来了,跟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似的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告诉杨秋池,内衙里的家具都已经换了,房顶的天窗也补了,草也拔了,毛厕也打扫了。看样子都挺高兴。

现在已经是傍晚时分,杨秋池抱着小黑狗一边往客厅里走一边问道:“你们吃饭了吗?”

几个女孩子摇了摇头,她们来到新家都太兴奋了,忘了饿。

杨秋池看看红绫:“怎么样?红绫,你做的菜很不错,今天就露一手吧?”

红绫脸微微一红,甜腻腻回答:“好的。”想了想,又说道:“不过,咱们这些人还成,要是加上外面的几十个护卫,那么多人的饭菜,我一个人可做不了。”

杨秋池微笑:“你做的饭菜挺不错,以后只用管我和三个少奶奶、白夫人咱们内宅就行了。今晚上是到新家的第一晚,咱们庆贺一下,所以你多弄些饭菜,加上你和月婵还有梨园珂儿她们七个,咱们好好热闹一下。”~

杨秋池吩咐将那些仆人都叫进内衙,继续说道:“外面的护卫他们自己弄吃的。今天我从老知县那里买了些丫环仆人老妈子。老叫你一个小丫头忙,我于心不忍啊。”

红绫喜道:“少爷想得真周到。”

那一队佣人奴婢进来之后,杨秋池对白夫人说道:“这些人也不知道合不合意,就交由您老负责安置好吗?”

白夫人一直在微笑着看着她们说说笑笑,听杨秋池突然决定让自己安置,有些意外,随即也明白,杨秋池不想让自己觉得是个多余的人,故意安排事情让自己做。心想这孩子的心还挺细,很是欢喜,便很痛快地答应了。

白夫人嫁给白千总多年,这管理家庭事务还是很有经验的,比宋晴这些小丫头们要强得多,所以杨秋池这样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有了白夫人的安排,一切很快也都井井有条了。杨秋池的书房,三位少奶奶、宋芸儿以及七个梨园小姑娘各自的寝室都安排好,每个房里的丫鬟奴婢老妈子都分配好了。

(未完待续)

喜欢纳妾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纳妾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