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 第460章 难道他真是个天才?

“而第二代测序是运用Illumina技术,将DNA进行碎片化,通过固定之后进行桥式PCR形成簇状结构,随后用不同荧光基团对ATCG碱基进行标记,根据荧光信号确认新合成的DNA单链时连接上去的碱基。”

“说起来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将大片的分成小片,然后完成测序后根据序列信息进行拼接。”

“而第三代测序技术则在前两种测序技术上又有了突破,无需进行PCR扩增,直接在单分子上进行测序。我之前所运用的**RT或Nanopore技术就是基于边合成边测序的思想,通过四种荧光标记四种碱基,然后通过光的波长和峰值判断是何种碱基。”

说到这里,陆时羡已经简单把前三代的测序原理都简单介绍了一下。

他这当然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为了有的放矢,为后面的叙述进行铺垫。

“通过与水稻基因组相似性的比较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这种新型禾本科植物的叶绿体基因功能非常出色,而叶绿体的功能大家都很清楚,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场所,但在生长发育分化基因方面的功能却远不如水稻。”

“因此,我们小组有了一个设想,是不是能够通过第三代测序技术,将这种禾本科植物的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基因组重新进行组装。通过夜以继日的努力,我们初步组装了1个2.12Gb大小的染色体级别基因组,其中包含有12条伪染色体和29.098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说到这里,很多人脸上已经变得有些莫名。

因为很多人意识到,不提陆时羡得到的实验结论,光凭这个实验方法就已经是一个极大的科研成果。

没错,在科学研究中,不仅仅只有实验结果可以**文,一种可以被广泛使用的研究工具或者说方法也可以。

既然这种禾本科植物可以用三代测序技术进行重组,那我换成豆科、木兰科、蔷薇科,或者说直接改换成动物或者微生物,岂不是也能使用这个组装方法?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眼前都仿佛看见论文在朝自己招手。

不过此时并没有到提问时间,所有人都在等着陆时羡说完。

“通过系统发育和比较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这种植物与水稻分化后经历了一次全基因组复制。与此同时,我们鉴定了这种植物叶绿素四个阶段主要化合物以及它们的合成途径,发现了谷氨酸-1-半醛转氨酶(GSAAT)基因的拷贝数大大增加......”

“最后,我还是想补充一句,根据我的判断,这种植物不是芦竹属,而是芒属。”

此言一出,热议又起。

不仅很多研究生对此发表了质疑,甚至也有教授们在窃窃私语。

“这也太离谱了吧?”

“如果是近属,我还能理解,但芦竹属与芒属的性状差的也太远了。”

“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是这位陆博士判断失误了?”

不过,这时曼伦老头出场了,他少有地笑眯眯看着此时闹腾腾的会议室,想到几天之前,他也是这种表情,不由得心生感叹。

“看来大家似乎有很多问题要问陆博士,既然这样,不如现在开始提问环节。”曼伦的这个提议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现场的秩序也得到有效控制。

很快,一位叫格威的副教授第一个站起来向陆时羡询问道:“请问你运用三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重组的方法具有普适性吗?”

相较于所谓的新物种之争,这个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这位教授问的一针见血。

陆时羡也随之站起来表示敬意,用严谨但不显枯燥的话语说道:“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就在所有人失望之际,却又听见他继续说道:“除非能够熟练掌握第三代测序技术操作。”

众人哪里想得到还有这种峰回路转,脸上重新泛起笑容来。

这是问题吗?

压根算不上。

操作而已,只要下得了功夫,总有熟练掌握的一天,对比于科学研究的未知性,这简直太良心了。

不过,陆时羡此时又出手降低了他们的期望值。

“经过这些天的尝试与观察,第三代测序技术对比于二代在测序读长和测序速度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在成本和准确率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缺憾。”

“如果Pacbio能够在后续进行改进,我已经预感到学界对于全基因组的研究将迈入高速发展期。”

陆时羡的陈述非常中肯,既没有夸夸其词,也没有故作低沉。

格威副教授仍然非常满意的点点头:“谢谢你的解惑,虽然三代测序技术并非你创造,但关于这个技术上的应用,你已经走在所有人前面了。”

这已经是非常高的评价了,不过此时在所有人眼中看来是这么自然。

没办法,谁让技术刚出现,就连仪器制造者都还在不断摸索。

很多人甚至连操作都还没弄清楚,让他们去研究深层次的运用,那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时,不提菲斯心情如何,站在他身后的欧文心里同样不太好受。

说实话,在内心他一直认为自己是要比陆时羡要强的。

自己已经是耶鲁大学的助理教授,而陆时羡还只是一个博士后研究员。

欧文死死盯着此时显得万众瞩目的陆时羡,心里不断盘旋着几个问题。

他为什么总有新成果拿出来?

他的进步为什么能这么快?

难道他真是个天才?

现在的欧文已经开始逐渐认清现实,因为他并没有道听途说,而是亲眼目睹陆时羡一步步在实验室里崭露头角。

他心里倒有些解脱了,这还有啥好说的,陆时羡的水平就是比自己要高,而且还在不断精进。

后面又回复了两位教授关于追问高质量基因重组的问题,终于有人问起了关于新物种的判断问题。

一位叫做路易斯的博士生终于按捺不住站起来问道:“陆博士,我曾经全文研究了新西兰大学关于这种禾本科植物在arXiv网站的研究成果,根据我们拿到的样本做性状判断,也完全符合他们的结论。”

“请问您是出于什么考虑做出这样的判断的呢?”

喜欢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