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130章 蜀中三杰

穿越之帝王传奇 第130章 蜀中三杰

作者:菜无心不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0:1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130章 蜀中三杰

“大宋皇家银庄的职能将会远远多于以前的抄纸院,发行纸币只是其中一项,它还具有存,贷,汇等信用中介作用。阮爱卿,原有朝廷的抄纸院,地方的交子务,钱引务等全部划入大宋银庄,两个月后银庄正式成立,并逐步发展到各州府,最后普及全国。另外,你将银庄成立的目的,银庄日后的主要职能,新纸币的发放准则以及和原有纸币的兑换方式等全部整理成册,分发给县衙以上的各级官员。”

“是,臣遵旨。”

“各位爱卿,朕打算在银庄正式成立后,发行新的纸币来取代现有的钱引和其它钱币,新纸币上市流通后,将会作为我朝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取消原有地方发行的各类钱引及目前流通的白银,铜钱,在共存一段时期后,市面上只会允许新纸币的流通。如果地方,私人有仿冒新纸币者,一律斩首示众,这由刑部修订相关律法,在银庄正式成立前颁布并广为宣传。”

刑部尚书陈宗礼出列道:“刑部接旨。”

“恩,关于这种新纸币的名称,各位有什么高见?”

马廷鸾道:“臣以为可以叫做大宋币,言简意赅,代表的是我大宋朝发行的纸币。”

廖莹中道:“陛下,臣以为可叫龙币,以我华夏数千年的图腾龙作为名称。”

马廷鸾和廖莹中分别代表朝中两大阵营,这两种名称的支持意见也最多。“大宋币,龙币。”听起来都不错,中立派里也分为两派,各持己见。

“皇上,微臣商业部侍郎昝万寿有本上走。”

昝万寿身为咸淳新科状元,代天巡视,日前刚刚回到京城。

“昝爱卿,讲吧。”

“皇上,将马大人,廖大人的意见综合,臣以为叫做大宋龙币为好,简称宋银,这既体现了是我大宋朝所发行的纸币,又将华夏千年传承用在其中,可谓一举两得。”

“宋银?后世有讲美金的,这宋银也是一个意思吧。”我有些惊讶,暗自赞道,称之为大宋龙币不算难事,这宋银的简称倒是很有意思。大宋朝以白银为第一流通货币,将此叫做宋银,也颇有含义。

贾似道赞同道:“如此甚好,老臣附议。”

我点点头道:“既然师臣也认同,朕也赞成,阮爱卿,新纸币就叫做大宋龙币,简称宋银吧。”

阮登炳道:“臣遵旨。”

“银庄之事今日先议到此,阮爱卿,银庄暂且归属户部治下,所有制度签核均需朕亲自审批,其它日后再做定论。”

“是,臣先告退。”

兵部尚书范文焕见银庄一事告一段落,出班奏道:“陛下,昨日夜里接到川中八百里急报,成都府路马步军总管张顺殁于王事。”

我略加思索,心到这倒是个机会。我叹息道:“张顺总管也算是我朝元老,可惜。范爱卿,诏令,特赠官五转,其子与八官恩泽。”

“臣遵旨。”范文焕道,“陛下,何人接之?”

“范爱卿,兵部有人选了吗?”

“陛下,成都府路几年前刚发生战乱,需要一位才德兼备之士坐镇,兵部一时并无合适人员。”

成都府路在1259年和蒙古发生大战,川西不少地方已经沦陷。成都府同扬州,襄樊一样,成为和蒙古最为接近的三个区域,很少有人愿意前往任职,特别是京城的朝廷大员。

对于四川,我心目中早有三位人选。

昝万寿在襄阳失守后出任四川安抚使,率领蜀中军民,严阵以待,抗击蒙古,使得朝廷一时无后顾之忧,蜀亦无虞。

另外一人是号称“四川枭将”的张珏,担任过四川副制置使,守卫重庆,控制入川门户数年之久。张珏坐镇钓鱼城(属于重庆)很长的一段时间,阻止并粉碎了蒙古的大举进犯,保卫了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在抗蒙古卫国的斗争中,他依靠广大军民,坚决抵抗蒙古士兵,反对妥协投降,不仅战绩辉煌,功勋卓著,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联合被奴各民族共同抗金,国内各民族及其政权间和平相处的主张。

第三位便是原重庆知府彭大雅,这位在后世默默无闻的知府,可以称得上是宋末重庆府能够坚守数十年的主要功臣。

早年,作为知府的彭大雅虽然知道重庆城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但是泥墙却是其致命弱点,成败的关键也在于此。出使北方的时候他已经亲眼见识到蒙古铁骑的风驰电掣,他非常担心蒙古大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南宋,因此回到重庆后,趁战时空档他马上下令加固重庆城,古代的城墙都是用泥土砌成非常脆弱不堪一击,而他则下令全城军民用砖石砌墙,并扩大了整个重庆城的规模,延伸到了通远门、临江门一带,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古代重庆城”。

当时的百姓和官员们都十分不理解,对彭大雅在这个经济困难时期大兴土木非常不满,他们走到衙门里大声责骂他,但是彭大雅却说:“不把钱做钱看,不把人做人看,无不可筑之理”,意思是都到这个时候了,皇帝和宫里的大臣们都不把钱当作钱看,人当作人看,现在筑城护国反而成为大兴土木之理,但是由于时间紧迫彭大雅已来不及向大家多做解释,依然带领部下不分日夜的修筑城墙。

正是因为彭大雅在这个关键时刻的“一意孤行”使得蒙古大军带领十万铁骑也没能攻下这座城,并使得蒙古军南下时多次在重庆城这个地方遭遇败仗,使摇摇欲坠的南宋政权能够风雨飘摇的多延续40多年。这时百姓和官员们才后知后觉,大表其功。可惜的是,就在彭大雅筑城竣工与敌人鏖战之时,他因为功高受人妒恨,被奸人屡进谗言,昏庸的宋理宗将他革职查办,彭大雅被贬为庶民,最后带着忧愤和遗憾永远离开人世。

不过,我在登基后,从先帝书房中看到了这份革职令,已经让人带信给彭大雅,令其在赣州好好修身养性,等待朕的进一步指示,彭大雅在收到我的书信后,心情顿时逆转,并回信言道,自己一定会保重身体,为国效力。

这三人都是南宋末年的忠勇之士,且都非贾似道之党。如此一来,三大镇边军我便能控其二了。

重庆张珏,彭大雅两人,我自觉可以放心,对于成都,因现在的昝万寿资历尚欠,还不足以成为四川的老大,而张珏等常年在重庆府,属于夔州路,对于成都府路也不熟悉。如果贸然令昝万寿都统成都府,会不会适得其反?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我看着朝臣道:“众位爱卿,何人适合?”

良久,武将中无人出声,这些人中一来大都是贾似道一党,二来也不愿意去危险之地,干脆默不作声。

“陛下,若不嫌老臣年迈,老臣高达愿意前往。”

“高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