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8章 御书房

穿越之帝王传奇 第8章 御书房

作者:菜无心不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0:1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8章 御书房

我回到宁乾宫刚喝了一会茶就看见小七匆匆进来禀报:“李公公求见。”

又来了?

我知道一定又是关于今日朝会之事,谢道清的消息也太快了吧,这马廷鸾在朝中一闹,谢道清看来要做次和事佬了。

“陛下,今日第一次正式上朝感觉如何?”谢道清依旧是一幅波澜不惊的模样。

“回母后,孩儿临朝时有些紧张,还请母后加以指点。”

“陛下也无需着急,慢慢习惯就会好的。今日那马廷鸾所言纯粹是其个人所为,本意只是担心陛下刚刚临朝,有很多方面会考虑不周,才会有此话语,他是个爽直之人,没有什么恶意的,官家不要往心里去。”

“孩儿知道,母后放心吧。今后在朝事中遇到困惑,孩儿自会常来向母后请示的。”

谢道清微微点头道:“我也就一妇道人家,国家大事还得官家自己拿主意,只是官家需要尽快熟悉朝中之事,以便能够早日掌握龙庭。”

“孩儿谢母后赐教。”

“恩,去吧。”谢道清也不愿意和我多说话,目的达到即刻下了逐客令。

皇权,后权,相权三足鼎立,谢道清自然不愿意将我推向贾似道一方,马廷鸾在朝廷上的言论显得有些操之过急,使得谢道清不得不亲自安抚我一番。

尽管目前我是三权中最弱的一环,但我代表的是帝位之正统,我靠向哪边,那么那边就会占据上风。

接下来的数日里,我除了上朝,习武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宁乾宫二层的御书房度过。

此时已是景定五年的十一月中,尽管屋外寒风凛冽,屋里却是温暖如春。

这皇家宫殿密封性能相当好,加热火炉也是设计精妙,帝王的生活就是与众不同,只是不知道这古代平民百姓是如何生活的。

平民百姓的生活在现代有个时髦之词,叫做民生,这可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千秋基业的大事,也是我要面临的的一件长期大任,空闲时,我得亲自出去走走,伟人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千真万确的。

除了民生,还有国家经济,军事,政权,人文等等一大堆事情,看来这古代帝王也不是好当的,如此多的知识要学,难怪不少帝王干脆两手一摊,做一个昏君庸君是要轻松很多的。

御书房藏书,奏折,文件都很多,好在我看书极快,不出数日,便初步浏览了一遍,和我想象的大同小异,实际的国情用千疮百孔这个词来形容是恰如其分的,每个王朝在灭亡前大抵如此吧。

此时的疆域日渐萎缩,自从一二五三年大理国被蒙古所灭后,南宋朝廷只能偏安一方,北部退守两淮,而在三年前也就是一二六一年因刘整的投敌使得四川局部沦陷,一想到刘整的投敌,我就恨不得大骂贾似道吕文德等败类。刘整可以造反,可以占山为王,但我决对不会原谅其投敌卖国,所以日后我必定杀之,当然贾似道等人我是更加不会放过的。

好在这时蒙古发生内乱,忽必烈皇位不稳,及时回撤北方,这才给了我三年时间。三年后,著名的襄阳大战就会开始。也即是我必须在三年内改变现状,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改变军队的现状,否则我将会步历史后程,陷入极端不利的局面。

尽管蒙古人在军队的战斗力上已经超过大宋,但从两国综合实力来看,目前的大宋还是稍稍领先于蒙古。

南宋的灭亡不是败在蒙古人手里,而是败在自己手里。

自盂珙后,唯一杰出的将领应该算是李庭芝了,这李庭芝现任扬州制置使,主管两淮制置司事。在我心目中,未来的宋军元帅非此人莫属。有李庭芝镇守两淮,对于北部我暂且放心,但是襄阳该派谁去呢?历史上的襄阳守将吕文焕在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能够苦守襄阳六年,也算是功不可没了,只是这吕文焕吕文德都是贾似道之人,我该重用吗?如果不用,哪还有谁可以用呢?

正在思索间,我忽然想起以前在一个网站上看过的这样一篇帖子,其主要内容讲的是,秦桧在唐太宗手下还会成为千古奸相吗?魏征在宋高宗麾下还能成为千古名相吗?

一直以来,史书上都是说南宋末年没有文可安邦武能定国的人才,还不如说是没有懂得使用人才的皇帝。

几千年来的中国历史基本上都是一样,明君一出,天下大定,昏君一出,则天下大乱,这就是人治社会的通病。最明显的实例莫过于唐玄宗了,前半生英明神武,天下大治,景象繁荣超过贞观之治,后半生昏庸糊涂,就导致安史之乱,差点国亡家破。

当时我对于这篇文章十分赞同,正所谓明君治下出名臣,昏君治下出奸臣。

试想下,如果襄阳之战时吕文焕的上司是李庭芝,那也许什么都不用变,这襄阳他也能守住吧。

当然,我要的不仅仅是守住襄阳,我要的是一支能够彻底打败蒙古人的军队,如果襄阳能够守住,我便有更多的时间来打造一支无敌于天下的精兵了。

想通了这点,我又继续翻阅起其它书来。

平心而论,封建社会发展到宋末,很多制度都已经较为完善和先进了,比如,宋朝的募兵制就有了现代士兵来源的雏形,将领的轮换制也基本上等同于现代。

只不过制度好并不能代表事情能做好,因为所有的制度都是要靠人去实施的,所以说,人,才是根本,都说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其实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人才。

这个时代的科技也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只是像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等很多发明创造都没能得到很好的应用,这时就能充分体现我这个穿越者的优势了。

比如说火药,当然重点往军事上去发展,这时代,火枪的最早雏形突火枪已经出现,而且南宋时期的钢铁年产量已经达到十万到二十万吨,所以要生产出较为实用的滑膛火绳枪并非没有可能,再比如指南针的发明,对于航海起到了决定性的帮助。

至于其它的工业,商业,农业等在这个时代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从后世的评论中也可以看出,宋朝可谓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

御书房的这些书籍资料十分全面,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只不过那宋理宗看过的估计连一成都不会到。

数日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当我粗略地看完一遍后,也基本上对这南宋朝的情况有所了解了,后面就该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做出计划来了。

对外,踏破蒙古铁骑,收复山河,对内,整治朝中奸逆,还我大宋一片乾坤。

这几天在御书房的感觉又像回到我原来的那个窝,又变成了那个宅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