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204章 江淮战区

穿越之帝王传奇 第204章 江淮战区

作者:菜无心不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0:1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204章 江淮战区

对于蒙古大军的南下,我所做的军事准备都是建立在我所知道的历史基础上,宋蒙之间,关键的一战是1267秋末开始的襄阳大战,这场决定南宋命运的战争距今还有两年之久,而这期间我并不知道还有其它战事发生。

无论是以火枪手为主的新军,还是现有水师,禁军的重整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战争可沒有那么简单,仅仅凭借领先时代的火枪就能战无不胜,这种情况只能出现在小说中,战争打的是综合实力,军力,物力,财力,甚至是人的毅力,这么多力都是缺一不可的。

我打开急报,上面是淮南西路统制范胜所奏,大致意思是,八月初二晚蒙古阿术率军突然攻击庐州前沿的安化镇,正将高兴带领三千人马出城迎击,虽守住安化,但高兴和副将孟兴同时阵亡,详情后报。

“小七,”我看完后道。

“小的在,”

“摆驾枢密院,”

“是,陛下,”

“师臣,”

“老臣在,”

“传枢密院,兵部,政务院前往枢密院开会商议,退朝,”

一路上,贾似道内心有些忐忑不安,暗忖道,莫非是郝经之故。

我坐在前往枢密院的銮驾上,渐渐冷静下來。

蒙古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力量发动大规模南侵战争,其国内之财力物力都不允许,以忽必烈的雄才大略,自然不会不知道以蒙古此时的国力是沒有能力发动全面南侵战争的。

那忽必烈这次兵临庐州又是何为呢。

枢密院议事大厅内,早一步到达的夏贵等人将庐州一带的军事地图挂在了正面的墙上,虽然沒有后世沙盘的立体感,却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我以前只在电影里见过军事地图,这回还是第一次真实地接触到。

这幅军事地图将庐州一带的山地,平原,河流,镇,村等都标注得一清二楚,只是上面并沒有后世地图上用不同的颜色笔画出的箭头符号。

“都坐下吧,”我坐在主位上道,“夏爱卿,你先來说说庐州府的驻军情况,”

夏贵起身道:“陛下,淮南西路有镇边军三万人,厢军一万五千人,目前厢军的改制已经基本完成,除去不符合条件的士卒以外,有近六千名厢军编入了镇边军,因此共有三万六千人,主要分布在庐州,安庆一带,另外在安庆还有沿江水师约三千人,庐州府是淮南西路治所所在,驻扎有二万名镇边军,由统制范胜,统领**和苗再成等率领,”

夏贵走到地图前继续言道:“陛下请看,我朝原來与金国以淮河为界,后蒙古吞并金国,我朝的防线基本上退守到庐州一带,淮河南岸的寿春虽仍在我朝掌控之中,但周边之地却尽被蒙古掠去,战报上所说的安化镇就在庐州府正北面约三十里处,是庐州外围的重镇,与邻近的安肥镇一起构成庐州外围的主要防线,”

“那寿春有无消息,”

“回陛下,目前还沒有,”

“如果两镇皆失,则庐州危亦,”陆秀夫仔细看着地图道。

“正是,陆大人言之在理,”夏贵道。

“蒙古阿术有多少兵马,”

“陛下,暂时还沒有得到准确的消息,枢密院和兵部已经发文前去了解了,”

这仗打得也真是窝囊,事先一点沒有征兆,蒙古大军便已经出现在庐州前沿阵地,而且己方连折两元大将,竟连对方的人数都沒弄清,情报机构实在无能,而庐州守军更是无能,蒙古大军到了眼皮下才作出反应。

看來龙牙的情报机构也得加快速度北进了。

“对了,这淮南西路属于哪个战区统管,”我突然问道,我一直以为淮南西路是归李庭芝管辖,李庭芝怎么也会有这种疏忽呢。

夏贵看了一眼贾似道,小声说道:“陛下,从名义上说是属于江淮战区,只是目前淮南西路基本上是由枢密院和兵部直接统领,”

“这是为何,”

“陛下,”贾似道干咳两声道,“这事由來已久,老臣本想就此事向陛下呈上奏折,沒想到事情突发,陛下,自高宗南渡以來,为抵御北方金国入侵,我朝将边境沿长江分为三大战区,分别是负责长江上游防御的四川战区,负责长江中游防御的京湖战区和负责长江下游防御的江淮战区,在这三大战区中,四川战区和京湖战区基本上保持原样,只有江淮战区的变化最为复杂,主要是因为江淮分为淮东淮西,江淮战区时而分时而合,间或还牵涉到沿江制置司,所以有时一分三,有时三合一,”

我的已知记忆告诉我,南宋末年的防线是四川,襄樊,扬州,我根本不知道淮南西路之事,而我穿越成为赵禥后,也基本上是放在内政建设上,除了新军,我对于军事一直过问得很少,由于贾似道极其党羽掌握着禁军之故,我是采取一边立新军一边整顿的策略,而整顿原有的军队也是先从水师和厢军开始,对于核心的禁军我打算放到最后,在我皇位稳定之前,我沒有想急于去和贾似道摊牌,并且襄樊之战还有两年,我认为时间还是够的,但沒想到中间突然冒出一个庐州之战來。

其实,庐州之战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只是战争规模不大,所以基本沒有记载,我却认为是因为我的到來而引起的蝴蝶效应。

我终究是人,不是陆秀夫所言的“神人”。

“师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陛下,这其中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是从地理位置行政区域上來看,我朝其它战区都是建立在一个行政区域上的,而只有江淮战区是以淮河长江來命名的,并非是按一个行政区域來的,所以,江和淮很容易被分开,各自成为独立的战区,江淮之间,两淮之间距离都很远,且地形各不相同,所以边防布置也各不相同,淮东多水,故以水寨为主,淮西多山,故以山寨为主,比如安化镇便是山寨,第二是从协调作战來看,如果分而制之,则会造成东西两路不顾大局各自为政,难以保证双方互为依靠,互相救援,所以一直以來,是分是合始终沒有定论,”

战区的分与合,关系到整个防御体系,其影响重大,一般而言,导致战区调整的主要因素是來自敌我双方军力的变化,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形,战区的调整会有不同的效果,然而,整个南宋朝,其江淮战区的分合始终摇摆不定,变化之频繁的确让人费解,而且其变换之原因主要还不是因为形势的变化,而更多的是因为人的因素。

我稍事停顿,消化了一下贾似道的话语,又问道:“师臣,那现在的两淮战区又是何种情形,”

“陛下,端平元年,先帝将战区一分为三,淳祐十年,又合为两淮战区,景定五年中,先帝又将其拆分为二,淮南东路战区,以李庭芝为扬州制置使,负责东路军务,淮南西路战区却沒有任命制置使,只是让庐州镇边军统制**等人统辖军队,暂时接受枢密院和兵部的指挥,而老臣至今还兼任江淮制置使的职务,所以,现在的江淮战区既不算分也不算合,”

宋理宗优柔寡断,在其任内,多次分也多次合。

战区的分合各有利弊,对于性情摇摆不定的宋理宗,分分合合也是适合其性格的。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贾似道和李庭芝的关系,当年,两人同在大帅盂珙帐下听令,后盂珙离世荐贾似道代之,而贾似道也十分器重李庭芝的才能,后來,贾似道镇守京湖,起用李庭芝为制置司参议,不久,由于李庭芝表现极佳,在贾似道的极力推荐下,李庭芝受到朝廷的提拔,命他移镇两淮,直至担任扬州制置使,但贾似道渐渐感到,李庭芝忠于朝廷,忠于赵氏王朝远甚于忠于自己,于是便沒有让其担任江淮制置使统辖两淮。

我觉得这分和合确是难以选择,摇摇头道:“师臣,那依你之见,蒙古进攻庐州一事,该如何处置,”

“陛下,老臣以为,首先当弄清庐州的情形,这一点老臣估计近日庐州府便会有消息传來,其次是判断忽必烈之意图,他是想全面南侵还是偶尔为之,”

“太师所言乃是关键,”兵部尚书范文焕赞同道,“弄清蒙古的意图才可分别待之,”

我点头表示同意道:“两位爱卿说得不错,”

陆秀夫想了想问道:“陛下,我朝淮南西路之防御力在所有战区中最为弱小,是否需要派兵救援,”

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君实,如果你是阿术,后面你会怎么做,”

陆秀夫起身道:“陛下,若先不论蒙古人的意图,单纯从军事角度猜测,臣以为有以下两种可能,陛下,各位大人,请看地图,如果臣是阿术,一是拿下安化,安肥两镇,包围庐州;二是绕过庐州,经六安,过霍山,桐城,直抵安庆,如此一來,战线变长,蒙古骑兵速度快,机动性强的特点便可以显现出來,倘若我城中守军出击,则极有可能在野战中被其歼灭;倘若固守城池,则他们可以尽掠周边农作收成,”

“恩,君实,那你认为蒙古之意图是何,”

“回陛下,臣以为蒙古人进攻庐州,乃是嬉戏随意之作,”

“哦,这是何意,”我问道,对于陆秀夫,大家都知道深为李庭芝所器重,而且为人冷静,在军事上的见解非同一般,自然不是妄言之人。

“陛下,各位大人,蒙古刚刚经过汗位之争,以目前之国力,并无一举南下之能,且淮南西路以山地为主,并不适合大规模骑兵之战,即便蒙古铁骑骁勇善战,若要全面南征,也至少需要十万大军以上,加上辎重后勤,淮西之地不适也,从这两点分析,臣以为他们的目的并非要和我朝发生大规模的交战,臣猜想,蒙古人只是为了某种未知的目的,才兵临庐州的,”

陆秀夫之言让在座之人都缓了口气,觉得心里稍稍安定下來,只要蒙古军队不是着力南侵,那么最多也就是抢掠一番便会返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