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永昌 > 第57章 朝会改革

明末永昌 第57章 朝会改革

作者:零陵上将邢道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53:53 来源:书海阁

当官员们听说李自成让秘书处实行政务公开制度的时候他们是很开心的,因为以往在大明,司礼监的事情外廷根本无法涉足:

司礼监本身并不属于文官系统,他们的不必也不会向外廷通报他们的事情,即使强势如张居正也无法把手伸进司礼监。

而现在秘书处在皇帝的要求下实行政务公开,对于文官系统来说至少是打破了信息屏障,让文官系统看到了削弱内廷权力的可能性。

但很快文官们就发现自己想多了,在官员们都表态支持秘书处进行政务公开之后,李自成话锋一转,表示秘书处都能进行政务公开,朝廷更应该进行政务公开。

官员们对于政务公开其实不怎么抵制,大明一向有这个传统,不然也就不会诞生专门传抄邸报的职业了,更何况这个时代大多数百姓字都认不得几个,是否公开其实差别也就是那么回事。

不过官员们有些遗憾,秘书处的政务公开和文官系统的公开是一起实行的,也就是说永昌皇帝看起来似乎并不打算削减秘书处的权力。

定下政务公开的事情之后,李自成又提出了办报纸的问题,他准备开办两家由朝廷直属管理的报社:

分别是《大顺日报》和《大顺理报》,前者刊登新闻,后者刊登各种文章。

在李自成提出想法之后,官员们互相看了一下,巩焴叹了口气,永昌皇帝事先已经和礼部通过气来,不过按照李自成的意思,《大顺日报》归礼部管,而《大顺理报》归秘书处管。

尽管已经通过气了,但巩焴还是决定说一下,他说道,“陛下,《大顺理报》既是刊登文章,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投稿?或者说所有人的文章都有可能上报?”

李自成点点头,说道,“那是自然。”

“女子的文章也可以吗?”

巩焴这话一出朝堂上的气氛顿时有些古怪,巩焴这话显然是对着秘书处去的,李自成挑挑眉,说道,“为何不行?自古文章只看好坏优劣,不论其他。”

巩焴皱了皱眉,还想说些什么,李自成却转移话题,问道“巩尚书,礼部负责筹备科举,现在准备得怎么样了?”

眼见李自成不想讨论关于投稿人资格的话题,巩焴叹了口气,像李自成这种马上天子终归在政治博弈中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

毕竟他手中的天下是打下来的,不是靠规则继承下来的,他就是规则本身,官僚们面对这样强势的天子很多时候完全没有办法。

于是,巩焴只好顺着李自成的意思说道,“科举相关事宜大多已经准备妥当,就等陛下钦命策论试题。”

李自成点点头,转头看向身旁的陈圆圆,问道,“下一个议题是什么?”

陈圆圆连忙说道,“陛下,下一个议题是……”

开完朝会之后已经是中午了,李自成觉得这年头的朝会制度太坑爹了,难怪皇帝们都不喜欢上朝,这效率实在太低了。

一大堆官员挤在大殿中,但实际上有资格发言的官员大概只有一半左右,另一半官员完全就是过来打酱油的。

以及,朝会除了讨论政事,时不时还会爆发点党同伐异的事情,这让李自成非常无语。

想到这,李自成叫人去把大顺的六部尚书还有大学士们叫来,准备和他们通通气,谈谈关于朝会制度改革的事情。

如今大顺的朝会制度基本上是沿袭明朝的朝会制度,这种制度之下决策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于是李自成对叫过来的大顺中枢官员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朝会制度要改一改了,大明那套不行,不能站在大殿内的大臣谁都能说话,但是谁都不负责,这样是不行的。”

当然,大殿内谁都能说话这个说法是不太准确的,更准确的说法是在现在朝会制度这种粗犷的集体责任制完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是朝会上的官员还是太多,二是极其不合理的追责制度,朝会上说错话是要负责任的,这样一来,谁还敢说话?

另一方面,由朝会形成的政策变成了封建版集体责任制,即人人都有责任,于是人人都不负责。

这种情况让李自成觉得实在是离谱,所以李自成不待官员们说话便继续说道,

“朝会参与的官员太多了,以朕看来,朝会由六部尚书,侍郎,并都察院左右御史参与即可,若涉及兵事,则召五军都督府参与议事,其他时候有需要再召集其他官员,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呢?”

官员们倒是眼前一亮,实际上朝会参与的人多对皇权是有好处的:

毕竟官员们越多,皇帝受到蒙蔽的可能性才越小。

当然他们的想法要是让李自成知道的话肯定会被嗤之以鼻:

别的不说,嘉靖皇帝那么久不上朝依旧能掌控朝政,朝会什么的,与皇权的关系其实不大。

牛金星说道,“陛下言之有理,臣无异议。”

牛金星这么说了其他人纷纷表态跟进,李自成点点头,继续说道,

“还有,以后朝会只讨论国家决策,弹劾之类的事情就不要在朝会上讲了,另外,以后任何人都不得以朝会讨论过程中的建言攻击官员。”

李自成这话一出口众人脸色各异,过了一会,被李自成扶上都察院右都御史的龚鼎孳小心翼翼地说道,

“陛下,那这样的话,若是有官员行不法事,民众及其他官员要怎么弹劾?”

李自成古怪地看了众人一眼,说道,

“以往纠察不法官员是哪个部门的责任?”

众人愣了一下,一时竟然被李自成问住了,以往大明理论上可以参与反腐的部门有都察院,大理寺,锦衣卫,刑部等,但要说哪个部门是专门负责反腐以及处理官员弹劾的,好像…没有?

李自成穿越前对于明代机构的了解算不上专家级,在他印象中,专门负责纠察百官的,应该是都察院和六科官员,但看在场众人的样子,似乎不是这么回事?

喜欢明末永昌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永昌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