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真千金被弃后,捡了五个大佬哥哥 > 第46章 考前丢了学生证

明明是她不对,却依然站在制高点。

郑如谦嘴角紧抿,用低头沉默应对一切。

眼看着婶子就要急眼拍大腿。

姜笙从破庙急匆匆赶来,抱住郑如谦胳膊,小声劝他,“二哥何必凡夫俗子的气,咱们做生意不就是为了赚钱,只要能赚钱,管他之前恩怨情仇。”

眼下他们是单方面从云水县往斜阳县拉菜,去的时候都是空车,多少有点浪费。

要是能把斜阳县的一部分特色菜也运送到云水县,多少能赚点。

姜笙刚说完,郑如谦就想到了。

他压下怒火,尽量平静道,“收,但是一文钱三斤。”

今时不同往日,从前是郑如谦求爷爷告奶奶地收菜,所以一文钱两斤,不敢压低价。

如今他不缺菜收,反倒是村里人想要拿菜换点钱花,就只能接受被压价。

妇人不服气还想嚷嚷。

郑如谦一转身,“婶子不愿卖就算了。”

他还不多愿意收呢。

妇人败下阵来,嘟嘟囔囔着把怀里的菜扔进驴车。

新年刚过,大家手里都有些短缺,过不了俩月还得收稻种,到处都是钱,菜吃不了就只能扔掉,还不如换点钱花花。

庞大山非常有颜色的把秤砣拿来,放在上头一称。

三棵白菜,一共六斤。

姜笙取出两文钱,塞到妇人手里,笑眯眯道,“婶子慢走。”

有了这一个开头,剩下几个妇人紧赶慢赶地把菜塞过来,还有人撒丫子跑回家,想多抱点菜来。

郑如谦的驴车已满,放不下多少,他看向姜笙,“这边交给你了。”

姜笙一拍胸脯,“放心,保管把账算好。”

郑如谦带着庞大山把两车的菜送到悠然居。

结完账以后,他取出一百文交给庞大山,“这是一趟的费用。”

庞大山伸出双手,虔诚接过。

做了足足十年的乞儿,抢过偷过盗过,也接受过施舍,唯独没有靠自己双手赚过钱。

在郑如谦眼里,这只是一百文,还不够他收半车菜的。

但在庞大山眼里,这是未来的希望,是弟弟们吃饱穿暖的关键。

“我去买点东西。”

出了悠然居,庞大山就直奔成衣店。

他原先有两个小弟,后来捡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长宴被姜笙捡走,还剩下两个,一共四个弟弟。

灰棉袄十五文一件,买完四件手里就只剩下四十文钱了。

但庞大山一点都不怕,跑去买了四根糖葫芦,又买了四份糕点,最后只剩下十个铜板在掌心。

郑如谦在旁边笑而不语。

曾几何时,他们兄妹也是如此,兴奋又精打细算地花着每一分钱,尽量用在刀刃上,以吃饱穿暖为先。

幸好他们都足够努力,也足够幸运,一路走到现在。

“我们什么时候再去云水县收菜?”庞大山把东西送回山洞,回来就迫切地询问。

想来是受到了弟弟们的热爱与拥戴,开始渴望赚更多的钱。

郑如谦笑,“把菜收满就走。”

之所以答应收婶子们的菜,萝卜白菜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斜阳县特产的一种菜。

这菜学名叫雪菜,乃九月底十月初大丰收的菜品,年后已经找不到新鲜的了,但雪菜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晒成干之后更美味。

新鲜采摘的雪菜先晾晒到菜叶发黄,再用竹帘压紧放置月余,菜叶完全变成褐色的时候,就是易保存且柔韧中带着爽弹的雪菜干了。

有人用来做馅儿,有人直接炒菜,有人搭配肉类,怎么做都无比美味。

郑如谦也是收了大半年菜的人了,即使云水县没有悠然居一样固定收他菜的大酒楼,这雪菜干他也自信能够卖出去。

就这样,用时五日,收了足足两车的雪菜以后,郑如谦再次出发云水县。

姜笙在他身后蹦跳着喊,“二哥,你要早点回来,大哥要县试了。”

时至二月,正是童生试第一场考试——县试的时间点。

许默早就跟夫子提过考童生一事,夫子担忧他积累不够,怕失败影响他心性,不如再积攒积攒,等来年更稳。

但许默等不了。

虽然庞县令默认了庞大山冒充侄子一事,算给予了他们庇护,但他毕竟远在云水县,总是解不了近渴的。

斜阳县令夫妇一定在暗暗地筹谋准备着什么,甚至可能盯着他们,随时出手雷霆一击。

许默太渴望成长了,渴望变强,渴望有能力,也渴望……解开父母的死因。

为了二月的县试,他孜孜不倦,连抄书都搁下,每天都认真研读,读到皱眉也要继续。

一天十二个时辰,除却睡觉的四个时辰,吃饭的一个时辰,剩下的七个时辰许默都在学习。

姜笙看不下去了,抱着他胳膊撒娇,“大哥,你这样会累坏的,还是休息休息吧。”

许默摇头。

姜笙咬咬牙,“那你这眼睛以后累坏了,是打算当个瞎眼秀才吗?瞎眼的秀才老爷还能得优待吗?还能考举人吗?还能有未来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一连五个问题砸出来,许默哭笑不得。

“大哥还是歇歇吧。”方恒跟着劝。

温知允也道,“从医学角度讲,眼睛不宜长时间使用,时间久了会视物模糊,乃无法拯救之绝症。”

许默还在思考。

一直静默的长宴缓缓开口。

不过不是规劝,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开解,“大哥一直坐着读,总会心烦气躁,倒不如去外头走走看看,或许能有不一样的领悟。”

书上的世界固然大,但总停留在书上,那就是纸上谈兵。

有很多事情,还是要亲眼去看看,脚踏实地的去观察。

许默想通,迅速起身,抱起两本书就出了破庙。

他在读民生,读五谷,读农田。

书里只能形容个大概,但村口真的有田。

新年才过,二月已至,原本陡峭的寒风趋于温和,深埋于草谷之下的麦苗也逐渐发芽,舒展出窈窕的身躯。

再过一两个月,百姓会将拉出的屎沤成肥料,碾碎晒出细末,均匀地洒在麦田上,只等着春暖花开,麦苗长出窜天高度,开出曼妙的麦穗花。

百姓种植了麦,麦长出麦穗,麦穗里有麦子,麦喂饱了百姓,百姓拉出粪便,粪便沤成花费,重新覆盖住麦。

所谓循环,不过如此。

许默深嗅了一口春风的香气,折回破庙,才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姜笙作为一个不怎么识字的文盲,在旁边看地直咋舌。

很快,二月中旬。

紧锣密鼓的县试开始了。

方恒一大早就解开老驴,把喂饱的马儿换到平板车上。

“马到功成。”他拍着红鬃马的屁股。

姜笙抿着嘴,觉得自己也应该说句吉祥话,于是憋了半天,憋出一句,“马上成功。”

这是哪门子的吉祥话。

哥哥们哄堂大笑。

许默拍拍姜笙的小脑袋,“别担心,一定会成功的。”

几人坐上驴车。

或许叫马车更合适,只不过马屁股后头缀着的是平车,颇有些不伦不类。

姜笙开始检查许默考试所需的物品。

县试,顾名思义,在所属县里的贡院里考试,面对的是整个县城的学子,每日黎明前入场,一坐就是一天,到了晚上才能离开。

二月的天气,春风里裹着冰刀,躺着不动都觉得寒凉,更何况是在冰冷的贡院,无火无饭无热水。

姜笙为保万无一失,特意去悠然居问了白掌柜,回来之后就开始拾掇。

据白掌柜叙述,先皇时期曾出了一件名动大渝的科举作弊事,打那以后学子们带进考场的包袱就更迭成了镂空的竹篮。

就连笔墨纸砚里的毛笔杆子也得镂空,发带更是禁止入场。

要不是考试时间太冷,估计会让学子们脱光了进去考试。

姜笙一边咂舌,一边为许默准备好镂空的竹篮毛笔,一壶水,两块干粮。

还有一只夜壶,考生进入考场以后是不允许如厕的,想要解决只能用就地。

最后就是一纸身份证明了。

这张薄薄的纸张上记录了许默的姓名籍贯年龄,以及体态特征,是他进入考场的唯一凭证,也是大渝王朝为了防止替考准备的手段。

姜笙最后检验了一番这张纸,心底反复嘀咕,不能丢不能丢。

一路快马加鞭自不必说。

路上,长宴以好奇为借口,从姜笙怀中要走了许默的身份证明,反复观摩片刻后,才还回去。

姜笙赶紧捂进小竹篮里,“不能再看了,一定要放好,千万别丢了。”

可这个世界上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刚到贡院门口,姜笙就被人不小心撞到。

等爬起来,篮子里的身份证明不见了。

贡院门口,即将县试,许默至关重要的入场券没了!!!

喜欢真千金被弃后,捡了五个大佬哥哥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真千金被弃后,捡了五个大佬哥哥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