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 第733章 大汉烈士陵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第733章 大汉烈士陵

作者:玄武仙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33:49 来源:书海阁

立后的诏书一出,可把陈蕃、胡广、郑玄这帮老臣给高兴坏了。

随后,一帮老臣请命入宫,向太后请下了主持天子大婚的事宜,开始忙碌了起来。

陈蕃、胡广这两位老人,可谓是越老越精神,对于天子大婚的流程,那是布置的面面俱到。

如今朝廷财大气粗,用胡广的话来说,立后大典,关乎天子终身大事,必须往大了办,越大越好。

一向主张勤俭的胡广,这次也是难得的大方了一回。

想要办的大,那就得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才行,随后经过百官与太后的商议,将天子大婚的日子,定在九月十日,足足三个月的准备时间。

而宋玥的母亲也带着府中的女眷进入了皇宫,开始向宋玥传授一些“侍寝”的事宜。

六月二十日。

就在众人各自忙碌之际,在太常卿的主持下,于未央宫前,为天子举行了成人礼。

随后窦妙当着文武百官以及一众宗亲,将传国玉玺亲自交到了刘宏的手中。

“皇帝,从今日起,大汉便真正的由你来做主了。”

看着眼前已经长成了大小伙子的刘宏,窦妙不禁回想起刘宏当初刚入宫时那副孤独、无助的样子,眼中满是欣慰。

“多谢母后这些年来得照拂,儿永远铭记于心。”

郑重的接过传国玉玺,刘宏看向窦妙略微苍老的面颊,眼眶微微一红。

成人礼完成之后,天子正式入主未央宫,随后诏告天下。

正式亲政之后,刘宏召集了袁逢与曹嵩询问了烈士陵园事宜。

得知一切都准备就绪,烈士家属也全都接到了洛阳之后,刘宏遂便下令百官,准备迎北征烈士的遗骸进入烈士陵园。

两日后,刘宏身着天子衮服,亲率文武百官、军中将士,来到了位于城西的烈士陵园。

在他们身后,则是数千名身披孝袍的烈士家属,烈士们的骨灰坛也被他们紧紧的抱在怀中。

陵园周围,此刻也站满了前来观礼的百姓与年轻学子,所有人都庄严肃穆的站在那里,现场没有半分响动。

一入陵园,首先映入众人眼帘的便是中央那块高约三丈的巨大石碑。

此碑由工学院的工匠,率领大量民夫,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三百多块大理石堆砌而成,被刘宏命名为:大汉英魂纪念碑。

纪念碑上书八个大字:护国英魂,永世不朽。

石碑前,一面红底金边的“汉”字大旗,迎风飘扬,似有万千烈士围绕四周。

连同刘宏在内,所有人都目露敬仰的望着那座巍峨的纪念碑。

随后,在礼官的主持下,怀抱亲人骨灰的烈士家属,神情悲痛的来到了一座座的墓碑前。

墓碑上篆刻了烈士们的姓名、籍贯、战死年龄,而后便是他们的战绩与经历的战斗过程。

随即,烈士家属们,将骨灰放入了石碑后方的葬坑之中,一旁的将士们上前进行填埋。

随着填埋完成,陵园内顿时响起阵阵哭喊之声。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双眼含泪的抱着石碑,满是老茧的粗手,不断的摩挲着石碑上的文字。

“我的儿啊,你没有白死,娘为你高兴。”

虽然她不认字,但她知道,这是她儿子存在过的证明,她儿子的名字也将被所有人铭记。

另一边,一名年轻的女子,目光出神的望着自己丈夫的墓碑久久不语,女子身旁,一个七岁大的小男孩儿,轻声抽泣着。

女子伸出手,抚了抚儿子的头顶:“不要哭泣,你的父亲是一个英雄,英雄的儿子,不能流泪....”

“母亲放心,儿不哭,儿长大以后,也要向父亲一样,当一个英雄。”

小男孩儿闻言,当即擦掉了眼角的泪水,目光坚毅的看着自己父亲的墓碑。

周围前来观礼的百姓、学子们,看着烈士墓前,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忍不住潸然泪下。

刘宏遂将此处命名为:青山烈士陵园。

并下令,于青山之前修建一处纪念广场,在广场四周,修建十座学堂,以供烈士子女读书识字。

直至日落,前来祭奠的人们方才散去。

接下来的日子,每日前往拜祭的年轻人,也是络绎不绝。

“大丈夫,生当为国死战,死当埋骨青山。”

每个一个拜祭过的年轻人,都会不约而同的说出这样一句话。

继英烈祠、忠烈祠之后,烈士陵园成为了年轻人心中的第三个圣地。

此时距离高句丽覆灭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入驻辽州的官员们率领的近百万夫余、高句丽民夫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修出了连通大汉与辽州的临时官道,并开始扩建与加固。

曹操、刘备、孙坚、袁绍等人也各自招募了一批士兵,开始返回辽州建设幽辽防线。

迁徙的第一批百姓也陆续到达了辽州,在官员与军士们的帮助下开始建设他们的新家园。

调任承德太守的杨彪,也在第一时间,收拢了大量南乌桓的百姓,派遣官员教授他们耕种的同时,也派人教他们学习汉话。如今的承德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再加上有了混凝土的支撑,城墙已经大致完工,只需两万守军,便可阻挡鲜卑十万人马的进攻。

赵郡的灾后重建,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受灾的百姓们基本已经住进了新家,并进入那些临时的作坊做工,无数商人、大户也纷纷前往收购商品,当地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

朝廷征召造船工匠的诏书,也传遍了大汉,等了这么久,朝廷终于注意到了他们,江东以及其他沿海地区的工匠们顿时开心不已,纷纷打点行囊,前往洛阳。

其中最高兴的还是要数江东的陆家、朱家等精通造船的家族,他们敏锐的感觉到,未来的几十年,朝廷一定会大力开展海上建设,于是也开始做着各种准备。

大汉境内,其余各郡县的官员们,也开始忙碌了起来,为今年的秋收做着准备。

御林营也派人前往各地,开始招收新的学员。

就在整个大汉都平稳发展的同时,一支大汉的军队正缓缓行进于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

军队前方,领头的三名将领,正是黄忠、吕布、董卓三人。

军队人数不多,只有一万两千人,可是跟在军队后方的辎重队伍,以及护送辎重的郡国兵,却足足有着三十万人。

这是三十万人都是段颎、荀攸、陶谦、种邵等人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从凉州十郡征召而来的青壮。

这些人除了负责运送粮食、草料、甲胄、箭矢以外,他们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于沿途兴建驿置,用来搭建一条敦煌通往鄯善的行商补给线路。

喜欢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