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重生之将门毒后 > 第二百二十章 身世

重生之将门毒后 第二百二十章 身世

作者:千山茶客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0:47:3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回去的路上,沈妙想着显德皇后说的话,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静妃到底是“母子平安”了,显德皇后并未因此而惹上什么是非,看上去似乎是十分圆满的结局,沈妙却怎么都觉得不大对劲。等回了睿亲王府,天色几乎已经快要亮了,这时候再睡便已经很晚,况且沈妙也没有心情休息。

惊蛰和谷雨见状便分吩咐小厨房给他们二人去煮点甜汤来。沈妙和谢景行回到屋子里,将门掩上,坐到桌前,看着谢景行道:“静妃怀了孩子,卢家现在该如何?”

按理来说,文永乐帝没有别的子嗣,于是静妃所怀的孩子便是珍贵了,若是她怀着的又是个儿子,这未来的储君之位只要不出意外,顺理成章的都该是静妃肚里孩子的囊中之物。按理来说应当是这样,可是显德皇后的话里,却很是不以为然,这便有些令人深思,除非永乐帝还有别的孩子,否则又何以如此?卢家因着静妃如今有恃无恐,永乐帝对付卢家的计划就要因此搁浅么?

沈妙觉得不可能。

谢景行闻言,淡道:“皇兄已经对卢家出手了,现在生不生都没有区别。”

这话里的意思是,静妃肚子里的孩子是一回事,卢家的结局又是另一回事。至多不过是静妃因着孩子暂且保住一命,卢家还是按照最初的计划覆亡。

沈妙皱了皱眉:“我与皇后娘娘说了些话,觉得有些奇怪,听闻皇后娘娘曾经小产过,却是因着静妃。这其中是否是故意为止暂且不说,但就算皇后娘娘的性子再如何大度,又怎么能安然无恙的看着静妃安好这么多年。”

谢景行正在给她倒茶,闻言却是动作一顿。

沈妙盯着他:“你老实告诉我,皇上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子嗣,是故意为之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她想来想去,觉得永乐帝没有子嗣这一条也实在是太过于奇怪了。每一任帝王,不管是明君还是昏君,都希望自己的子嗣越多越好。皇子越多,相互制衡,皇朝的局面也就会越稳定。便是傅修仪这样的人,也是从来不缺子嗣的。之前沈妙就奇怪,永乐帝政绩如此出众,百姓安居乐业,又怎么会到现在还朝廷不稳,后来见到子嗣这一头反倒是明白了。因为永乐帝没有子嗣,光是这一点,朝臣就会颇有微词,说起来永乐帝已经很了不起了,若是换了寻常的帝王,若是身下无子,别说平衡这么多年,怕是早就被人摘了黄袍,撵下台做寻常人了。

谢景行许久之后才看向沈妙,目光有些奇怪:“你很想知道么?”

“你从皇家狩猎场上回来后昏迷不醒的时候,我预感到有些事情会生出变化,但是当时我刚来陇邺,对大凉的局势也不甚了解,因此并不能忙得上什么忙,所以除了去fèng头庄找那位高人,其余的事情一概帮不上忙。”沈妙道:“我不喜欢这样被动的自己,若是有朝一日你也有大事要做,我总归希望自己不是无用的。然而我什么都不知道,就算有心,又如何帮的上忙呢?”

谢景行看了她一会儿,突然叹了口气,半是欣慰半是调侃的摸她的头,道:“我们家娇娇不仅会算机人,还会体贴人啊。”

沈妙拨开他的手,道:“你总不能让我做个只晓得吃饭的米虫。”

“我可不敢小看你。”谢景行笑叹:“既然你想知道,我不会隐瞒。你曾告诉我你做过一场真实的梦,那个梦很悲惨,现在我要告诉你的可不是梦,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

“陇邺到定京的路快马加鞭也要小半年才能到达,你是不是一直想知道,当初我为什么会成为临安侯的儿子?这么多年明明知道自己的身世却不回大凉。不是因为我不想回,是我不能回去。”他的目光渐渐变的犀利起来。

谢景行的真名叫谢渊,字景行,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代表着为他取这个名字的人希望他能做一个品行崇高之人,且不说这个名字最后的意义究竟有没有成,总归显出取这个名字的人对他浓浓的爱意。

为他取名的是他的父皇孝武帝谢义隆,为他取字的却是他的母后敬贤皇后萧皇后。

孝武帝谢义隆当初是大凉皇朝中最出类拔萃的皇子,手握兵权,安定四海,英俊豪气,意气风发。若是唯一有什么不好的,便是因为他是幼子,大凉皇室立长不立幼,自古以来的规矩。可是谢义隆太优秀了,越是优秀的人,要么云淡风轻不将世俗之事放在眼中,要么勃勃野心轻易难平,很可惜谢义隆是后者,加之那时候的太子逊色他多矣,所以谢义隆终于还是走上了夺嫡之路。

谢义隆的夺嫡之路却是很顺利的,他有着先天的优势,本就是皇后所生,自身又军功赫赫,所以最后谢义隆设计陷害了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太子兄长,气死了生母,控制了生父,最后顺利得到了孝武帝这个皇位。

在夺嫡的道路中,势必也要放弃一些东西,比如说亲情,比如说爱情。当然对于谢义隆来说,这些也并不重要,他是一个野心家,所以最后他取了左相萧家的女儿。萧家是文臣里的头头,取了萧家的女儿,几乎就能拉拢大半个大凉的文臣世家。加之萧家女儿本来也生的绝色动人,更是聪慧大气,聪明的美人儿怎么都不亏,这一桩姻缘,其实是极为划算的。

于是登上皇位后,孝武帝和敬贤皇后相敬如冰,孝武帝是明君,敬贤皇后是天下有名的贤德,看着倒是不错。敬贤皇后在不久之后生下了长子谢炽,立为太子,本来么,大凉的国土逐渐扩张,国力也渐渐在三国之中稳拔头筹,一切都看上去十分美满的模样。

可是这世上的东西,最难以挽留的,就是不变。

与你同患难之人,却并不一定能与你共富贵。

萧皇后是在混乱不堪的时候嫁给孝武帝的,夫妻二人文武相成,谢义隆有野心,萧皇后稳重,谢义隆手段高明,萧皇后也足智多谋。

可是等外头的敌人渐渐消失殆尽的时候,矛头就要对准身边人了。

孝武帝是个野心家,当初自己夺得皇位就是用了手段,野心来自**,他渐渐的怀疑萧家有外戚专权的念头。而萧皇后表现的越是贤良聪慧,孝武帝心中就越是多疑。为了平衡萧家的势力,孝武帝广纳后宫,这其中不乏与萧家对台的世家,他提拔他们,前朝让萧家与他们斗,后宫让萧皇后与那些世家的女人斗。

萧皇后聪慧得体,出嫁之后一直秉持以夫为天的家训,加之本来谢义隆也是个人中俊杰,这么多年相处的也不错。但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女人,渐渐开始为了生下皇子而绞尽脑汁,甚至开始威胁到谢炽的太子地位,萧皇后便终于不能坐视不理了。

每一个女人,哪怕是最柔弱的女人,都能因为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变成一头猛兽,况且萧皇后并不是一只柔弱的白兔,萧家那样的世家,她能成为最优秀的姑娘,自然是有着自己的头脑。她开始强烈的反击。

能和孝武帝从混乱不堪的日子中走过来,萧皇后的本事自然不容小觑。那些个只晓得安享富贵的娇娇女怎么比得过,不过是自取其辱,谢炽安然无恙,而萧皇后却屡战屡胜。她表现出来的强势和头脑倒是极好的震慑了那些个女人,一时间无人敢轻举妄动。

然而聪明如萧皇后,也会犯一个错误。她越是表现的优秀,就越是让孝武帝不是滋味。

孝武帝越来越堤防她,甚至开始想办法来寻找错误。一开始只是在后宫里给萧皇后找几个对手,然后冷眼旁观着他们的争斗。然而到了后面,却会下意识的偏袒着对方,萧皇后做什么都是错。他也开始在直接的毫不犹豫的打压萧家。

萧皇后觉得很难过,但是她到底认为孝武帝是她的丈夫,人的一生谁不会在某些时候犯糊涂,她只要保护着自己的地位,让谢炽平安无事的长大,看谢炽顺利继统大凉江山就好。

谁知道那些女人会把主意打到谢炽的头上呢?

那一段时间,孝武帝突然对萧皇后温存起来,萧皇后也不知道为什么,然后没过多久,萧丞相突然主动辞官。

谢义隆的确是很有手段的人,而萧家虽然狠,却也狠不过谢义隆,萧家几百年才出了一个皇后,为了这个皇后,萧家不惜牺牲自己。

萧皇后得知此事的时候已经晚了,晓得那些夜里的温存却是谢义隆满怀着算计而作出的举动,只觉得恶心之至。可是却没想到她竟然怀了身子。

这个腹中的骨肉和谢炽不一样,是在谢义隆刻意虚伪的算计下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萧皇后在怀胎的时候就常常想,他若是个儿子,一定不要像他的父亲一样。他刻意有野心可以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可是他不能随意利用人的真心,那是最卑劣的行为,也是最让人不耻的。

怀了身子后,萧皇后许多事情斗不方便了许多,却没想到会有人趁着她这个时候打了谢炽的主意。

谢炽被人下了药。

极猛烈的毒药,若非高家家主和萧丞相曾有旧日交情,高家家主亲自出马,只怕谢炽也是活不过当时。虽然活过了当时,可是高家家主也断言,毒已经入了肠腹,不过是拖延时间而已,谢炽活不过三十五岁,并且这毒会影响他的子嗣,今后谢炽若是有了子嗣,难免先天不足,或是体内带毒,总归不是什么好事。

高家家主是天下难得神医,连他都如此说,谢炽的命运几乎已经是注定了的。对方本就是冲着要谢炽的性命而来,便是不要他的命,也要毁了他的一生。

萧皇后怎么也没想到,她曾经是萧家最优秀的嫡女,盛极一时的敬贤皇后,贤名天下,竟然有朝一日会落到如此田地。她的家族为了保全她而主动退出大凉官场,而她的两个孩子,一个在阴谋算机之下成为活不过不惑之年的残缺,一个本身就是在毒计之下酝酿出来的果实。

下毒之人被找了出来,却是孝武帝新提拔上来的宠妃。萧皇后将那宠妃绑缚在御花园里,一刀一刀剜了她的肉,亲眼看着她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当时御花园里所有的宫女太监斗看的几欲晕倒,然而萧皇后却觉得怪没意思的。

孝武帝自然也是狠狠责骂了宠妃,亲自定了宠妃的罪,还安慰了萧皇后的安慰。萧皇后听着他的温和言辞,心中冷如寒冰,满脑子的却是提防和警惕。

这件事情究竟孝武帝知不知道呢?萧皇后觉得自己与孝武帝做了这么多年的夫妻,也应该重新好好审视他了。便是孝武帝不知情,可是这宠妃,本就是为了对付萧皇后而提拔的,子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萧皇后一面心中生出防备,一面却是假装因为儿子遭此横祸而恹恹。

谢炽身负不治之毒的事情并未外传,可是谁知道日后会不会被人知道。然而萧皇后最担心的是以后,她腹中的孩子眼看着就要生了。孝武帝因着萧家对谢炽而心生嫌隙,若是谢炽日后有了什么事情,那么如果她腹中的孩子是个儿子,这孩子便替了谢炽的位置,坐了太子的位置,焉知不是下一个谢炽?若是是个女儿,萧皇后也不愿意她留在宫闱之中,日日被人摆布,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

最重要的是萧皇后将要开始反击了,在她生下这个孩子后,她要把萧家谢炽还有她自己所尝受到的苦楚一一加倍的还回去,待这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总归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说不定还会受人制掣,所以她要想办法。

狸猫换太子,一般来说,那被换走的太子将会远离自己本应得到的一切,而那狸猫反而会得到自己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萧皇后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交给心腹,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的字就叫做景行。若是有朝一日他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以用阴谋阳谋,却永远不要利用人的真心。”她硬起心肠看了自己的孩子最后一眼,道:“送他走吧。”

两个月,小半年的路程,陇邺到定京,一路跑死马,那是谢渊人生中第一次接触到这个人世,然而迎接他的却是逃往。在那些逃往的日子里,他睁大眼睛,牙牙学语,和这个世界学着交手。

定京的临安侯府,玉清公主恰好要生产了。

萧皇后的心腹本来遵循着萧皇后的命令,要将谢渊送到一户普通的富裕人家,远离朝廷权谋的纷争。可是那一日心腹在街上查探的时候,无意中却得知玉清公主也快要生产了,孩子的名字斗已经取好了,叫做景行。

心腹想,这可真是巧合。

那一夜凄风苦雨,定京城下了很大的雨,雨水冲淡了分娩倒在院中的血水,冲淡了女子痛苦的呻吟,也冲淡了婴儿渐渐微弱的啼叫。

那个姓谢名景行的孩子,和谢渊十分有缘的孩子,还未出世就死了。抱着襁褓中的婴孩的心腹犹豫一瞬,却是做了个让他庆幸终生的决定。

他将谢渊变成了谢景行,从此以后,景行为名,不再有字,临安侯府的小世子,怀揣着萧皇后的期许,玉清公主的期望,好好的活在这世上。

不久之后,那户最初选择的定京富户却被人一夜之间灭了满门,不知为何,知情人却清楚,孝武帝终于还是发现了端倪,不远万里斗要赶来灭口。也不知是庆幸还是不幸,却因为心腹的一念之差,阴差阳错的让谢景行避开了这场生死劫。

似乎是命中注定好的一样。

那临安侯府亦是腌臜事情不断,方氏和两个儿子不断作妖,谢景行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谢鼎的宠爱,可是谢鼎的宠爱未必就是好事,谢鼎长年征战不在府中,谢景行一个幼子,在豺狼虎豹口中活下来本就艰难,若非有着萧皇后的心腹暗中相助,只怕早已成为一抷黄土,和真正的临安侯府世子地下相见了。不仅如此,明齐皇帝暗中打压谢家。

在这样的环境下,谢景行渐渐成长了。感谢心腹将他放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中,让他在面对未来崎岖的道路时不至于太过不习惯,他玩世不恭,笑容散漫,懒洋洋的驾马行走在定京城的大街小巷,他顽劣不堪,令人头疼,却真的如萧皇后所期许的那般,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长成了能独抗一方的男人。他从来没有利用过别人的感情,他表面随意调侃,却尊重每一份真心,对容信公主,对苏明枫,对临安侯,对沈妙。他在明齐定京活的很好,仅仅依靠着自己,也有了暗中能够与敌人博弈的本事。

那萧皇后呢?

萧皇后在那些年里,思念着自己的小儿子,为自己大儿子的遭遇痛心,更决定要反击。

你不是最怕这个江山落入萧家手里么?你不是最在意的就是这个么?我就偏要从你手中将它夺过来踩在脚下,到那时,你会不会为自己今时今日的所作所为感到一丝丝后悔?

萧皇后是从萧家出来的女儿,足智多谋不输男儿。她尚且因为愤怒而越发精神,孝武帝却已经开始老了。后宫那些妃嫔分去了他的心神,曾经的野心也在以为高枕无忧之后渐渐淡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孝武帝死的时候,只有萧皇后陪在身边。萧皇后道:“陛下且放心,你我夫妻一场,臣妾不会让您在黄泉路上太过寂寞。这宫里的女人妃子,您宠幸过的,臣妾都会让她们一同过来陪您,还有你的儿女,除了太子,臣妾一个也不会漏掉。”

孝武帝眼睛瞪的很大。

“还有,”萧皇后似是想起了什么一般,俯身在他耳边道:“咱们的小儿子过的也不错,陛下当初派人追杀至明齐,不过却是杀错了人。等到再过几年,这朝廷安顿下来的时候,臣妾就会将他接回来认祖归宗,大凉的江山么,总归是要有人来继的。臣妾心软,所以他们兄弟如今还姓萧,若是臣妾也如陛下一般心硬,这大凉的江山,可就真真要改朝换代了。”

“陛下一路走好,这江山,臣妾就先收着了。”萧皇后站在床前,笑的很是温软。

孝武帝死不瞑目。

敬贤皇后却成了敬贤太后。

谢炽成了永乐帝。

谢景行还在明齐的定京,在黑暗的道路之中摸索着。他懵懵懂懂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却被告诫生父在追杀自己,而生母困死了生父,如今正值风头浪尖,不可轻举妄动。

世上之事阴差阳错,敬贤皇后真的如她所说的那样,将大凉的后宫清理的干干净净。那些曾经飞扬跋扈对准他们母子的,最后终是成了孝武帝的黄泉路上之伴。她对已经成为永乐帝的谢炽说:“哀家老了,外头的事情管不了那么多,但是一个干净的后宫,哀家是能给你的。从此以后,这后宫没有小人,你只需答应哀家一件事,将这江山牢牢把在手心,永远不要让它衰败。”

卢家和叶家是孝武帝的心腹,狡猾无比,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因着势力复杂,不好连根拔起,永乐帝一直在暗中筹谋,准备对付这两家。

敬贤太后在两年后殁了,她在看卢家奏折的时候突然一头栽倒下去,再也没醒来,高家人说是因为心力交瘁,油尽灯枯。可她前一日还神情熠熠的与永乐帝说今年的大典要不要换个新花样,也许可以想法子让谢景行回大凉一趟。

世事难料,她这一辈子,终于没能和谢渊有上一次重逢的机会。

就此天人永隔。

------题外话------

喜欢萧皇后tt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