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穿到年代文,族谱单独为我开一页 > 第169章 加工厂

周楠的最后一句话,让大爷们心中的纠结敲了个粉碎。

他们相互对视一眼,二大爷一拍桌子道:

“必须全部通电,通完电敬告祖宗们哈哈哈。。。”

说完他仰头喝了一杯酒,咂摸咂摸了嘴,十分痛快。

七大爷随后起哄道:

“哎呦,老头子这真是做梦都没想到,临了临了,没承想有生之年还能再用上电灯。。。”

几个老爷子都是见多识广的,对于这个清末就出现的电灯电线,自然都是见识过的。

“你们都记住了,这件事儿是楠丫用功劳换来的,这个我是要记在族谱里的。”

二大爷清了清嗓子,掷地有声地宣布。

几个大爷完全没有意见,几个大娘全是羡慕。

女子在族谱上有笔墨,这是很少见的,算上这次,楠丫上了两回。

徐玉英的眼眸看着站在那里的小丫头,娇小的姑娘穿着蓝色的碎花袄子。

一双眸子明净澄澈,说到得意的地方,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亮。

脸蛋红扑扑的小丫头鲜活又水灵,和前世她看到的那具腐烂白骨完全不一样 。

周楠坦然地接受各种善意的目光,这也是她为什么喜欢周家庄的原因。

虽然大家各有计较,但只要有利于周家庄的事儿,大家都是拎得清的。

也没有人因此记恨你过于优秀,反而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而羞愧。

“还有一件事儿呢,就是楠丫要成立一个加工厂。”

这件事是四叔公宣布的,这也是之前商量好的。

“是加工阿胶和秋梨膏吗?”

又是七大爷先开口,他是经商之人,脑子总是转动得比别人快。

朱博文和严华在楠丫订婚那天来的,目的毫不掩饰,就是为了定阿胶和秋梨膏。

他们在村里几家也买了几瓶秋梨膏,甚至去找了三大爷,要买他的阿胶,被三大爷给拒绝了。

周楠眼神带着崇拜地看着圆润的小老头,毫不吝啬地给他比了个大大的赞。

七大爷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四叔公和五大爷都冷冷地哼了一声,连老叶头也趁他不注意给他酒杯里倒满了酒。

老头子们的“勾心斗角”周楠笑嘻嘻地看着她,喝了一口茶水后,才缓缓道:

“我拜师从三大爷那里学了阿胶制法,后来又根据老厨娘的笔记做出了秋梨膏,在药市上得了两家青睐。。。”

周楠把他和朱博文和严华的订单大致地讲了一遍。

然后又简单地提了两句房政委定下的单子,房政委管着某个军区的后勤,量自然不是一般的大。

几个大爷听了周楠说的订单量,表情各异。

建立加工厂这事儿对于周家庄来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需要消化一下。

周楠也给了几个大爷沉思时间,才缓缓道:

“这说明做出的东西是有市场供应的,咱们孙自古老祖宗留下的规矩都是以药为生,肯定不能破的,所以这些事儿,我打算和村里的婶子大娘们一起干。”

她这句话一出,二大爷脸上的表情顿时缓了过来。

周家庄从成立开始,就是种药采药为生,楠丫说的利润确实比采药更大,更轻松。

人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可他不能让祖祖辈辈的基业断在他的手里。

周家庄不是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但是知道根本和取舍的。

守着十万大山,药材就是周家庄的根本,这是谁也不能破坏的。

有取才有舍,选了药材为生,得了大山的馈赠,那就要守好大山,守好自己的营生。

可楠丫说得也没错,村里现在一千多口人,往后太平年月,人口还会增加。

这么多人,都要向大山索取,他心中不舍。

“哎呦,按照楠丫这么说,往后我们也是和广梅和成子他们一样,是正式工,可以领工资的了?”

石头奶奶眼睛里迸发出惊人的光芒,她虽然辈分高,可她身体好啊。

现在家里家外都不用她操心,家里的半亩菜地都不够她发挥的。

刚才族长批评她们爱嚼舌根子,可不和老姐们儿东家长西家短的,这漫漫白日怎么过哦。

周楠故作谦虚地摆手,才言道:

“我的加工厂和广梅姑姑他们的万人大厂比不了,我这个是季节性的,看天气吃饭。”

桂花嫂子道:

“就是有什么卖什么呗,比如秋天秋梨膏,夏天枇杷膏还有蚊香罐头之类东西。。。”

周楠早就考虑推算过现在的政策,如今北平府在搞公私合营,这把火早晚会烧到农村。

但是这个早是多早,晚是多晚就无从得知了。

所以她乘着机会先弄个私人加工厂,形成小规模,将周家庄的名气打出去后,族老们看到了可行性。

到时候再以庄子的名义建立一个公私合营的大的厂子就顺理成章了。

二大爷率先举起酒杯,笑道:

“行,伟人都说了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往后村里胡乱串门的老娘们就有事儿做了,大好事儿。”

其他人一看族长都发话了,也都举杯。

周楠给了四叔公一个搞定的眼神,老人美滋滋地咂摸一口小酒,得意极了。

等到饭吃差不多后,大家就聊开了,五大爷提办学堂重新开班的事儿。

这个本身就一直在推进,现在不过商量一下细节,比如要上学的孩子有多少,学堂要办理多大的规模,需要多少老师。

五大爷都说得头头是道,最后在二大爷的敲定下。

确定了在坟地对面的空地上重新建一个学堂,规模颇为壮观。

周家庄有百多户人家,大到秋妮这样的姑娘,小到双胞胎这样的稚童。

除去孤寡人家没有孩童的人家,适龄上学的孩童也有两百多人,这规模实在不小。

但周家庄有自己的族规,什么时候按着规矩来总归是没错的。

“你们老娘们回去都传一下,学堂开了后,适龄的孩童无论男女都得去上学,要是有人家不去,按族规处置。”

四叔公声音严厉,一句话说得掷地有声。

今时不同往日,往日里都是男儿为重,周家庄重男轻女的人家不在少数。

就拿二大爷家来说,二大娘已经是个顶开明的人了。

但她对秋妮的教育也是,学好家务,孝顺老人爱护弟妹。

再过几年像周广梅一样,嫁个好人家,找个好归宿也算圆满了。

喜欢穿到年代文,族谱单独为我开一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到年代文,族谱单独为我开一页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