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穿到年代文,族谱单独为我开一页 > 第436章 下乡是什么意思?

转眼又过一月,周家庄迎来了一年里最热的时间。

“今天我去水库瞧了眼,水位又下降许多,如果再这样下去,会影响发电的。”

老宅傍晚的院子里,夕阳西下,红霞漫天。

屋檐下两台电风扇转动不停,院外树上知了嘶鸣,每个人心头都觉燥热。

叶桐桐给何校长,文明霜还有几个老师都端上了新做的荷叶山楂茶。

周楠和四叔公、二大爷几个陪他们坐着。

作为主管教育的五大爷显然是有备而来,最先开口,“今天我们几个过来,是为了学校的事儿。”

周楠前两天听周胜利说,他们要去县城参加考试,然后读高中。

“是初中考试的事儿吗?”周楠问,她在教育上,一直是短板。

因为周胜利他们现在辛苦学的东西,在三千年后被压缩成一个灰尘大小的芯片,直接被植入脑域。

所以她并不知道学习的苦,就不敢多参与。

五大爷拿出自己整理的纸张,翻出一页,说:

“现在周家庄有0-3岁的婴儿213人,3-7岁的幼儿308人,7-18岁的青少男,527人 。”

“有这么多吗?”二大爷显然不信。

五大爷把手中的统计表递给他,指着柔婆婆怀里的叶四道:

“远的不说,桂花家就有六个男娃娃,楠丫家四个小崽子。。。”

大家一听,顿时觉得似乎孩子并不多。

二大爷看了一遍,又递给四叔公,两个老头子喜笑颜开。

开枝散叶是好事儿啊。

这么多娃娃出生,说明生活质量好,吃得好穿得暖,才能生崽子嘛。

“还得多生,老祖宗不是说过,以人为本嘛。”二大爷一高兴就像抽旱烟。

四叔公也笑得头发丝乱动,“对,对,多生,就这点娃娃,我们养得起。”

周楠细细算了一下,问五大爷,“所以,学校不够用了?”

五大爷摇头,“当初建学校的时候,建得大,就算再多一倍的学生也能够。”

周楠看向文明霜,“所以,是老书不够了?”

文明霜摆手,“我们这儿老师待遇好,好些想来的。”

周楠只能看向一直说话的何大爷,“您老说说?”

何大爷穿着短袖衬衫,头发往后梳得整齐,一派儒雅。

“今年去县城高考的学生有六十三个。明年有一百二十三个,后年就有两百多个。。。”

这个周楠知道,今年去考试的就是周胜利,秋妮他们这群半大孩子,那是孩子最少的一批。所以人数最少。

可她不知道第三届的时候,人员就这么疯涨啊。

“外面的学校我们去了解过,外面教的高中内容,我们初一都教完了,胜利他们这批孩子都不错,如果在外面上两年学,怕耽误孩子。”

何大爷其实是有私心的,外面的教学环境复杂,孩子正是学习的年纪,他怕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走了歪路。

周家庄这所学校,比他当初留洋时候见到的那些私立学校半点不差。

他的同学,包括他都是留洋回来的博士,后面挑选的老师都是有才华三观正直的。

就连教音乐的小乔老师,钢琴水平在国际上也丝毫不逊色。

练剑,骑马,弓箭,绘画。

何老师突然觉得周家庄就是鬼谷子的云梦山,他想培养出一批惊才绝艳的人才,为这个国家做贡献。

“所以,我们要建一个高中?”周楠似乎终于懂了他们的意思。

文化人就是弯弯绕绕,直觉说要建一个高中,一句话的事儿。

“正是这样的。”何大爷激动得脸都红了。

五大爷和文明霜也都露出笑容。

“那要再建一个大学吗?”周楠随口说。

“真的能行吗?”何大爷有些失控。

周楠算了一下这两个月,小张姐姐给她的钱财,轻描淡写地说,“能行啊。”

四叔公和二大爷也说,“可以的,困难就是这两三年,之前几年风调雨顺的,钱都没地方花,村里有钱。”

这下何大爷眼圈泛红,猛然站起身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鞠了个躬。

“我替孩子们谢谢你们。”

然后就跑出去了,文明霜说了一句,“我去看看。”人也跑了。

就余下五大爷和周楠他们相互对看,“咱们村儿算上肚子里的一共才一千多娃娃,建个大学,是不是有点草率了。”

“草率个屁,钱放在那里又不会生钱,投在教育上,才是长久之计。”二大爷开口。

柔婆婆和荣叔相互对视,看来他们对这个村子的了解还不够。

每当她们以为能多了解一些的时候,村子就会给他们新的惊喜。

“二大爷,村里的钱按规矩留一些,余下的我出。”周楠豪迈。

几个大爷瞧她一副憨乎乎的地主婆模样,都忍不住笑了。

“这个用不着你出,村里这小十年,钱还是有一些的,一直放着,怕人心多疑。”

周楠却笑嘻嘻地望着八大爷,说:“八大爷,给我几天,我把设计图弄好后,你把把关。高中和大学还是和原来学校一个风格。”

八大爷连连答应,这事儿是好事儿,这几年他家几个崽子都成亲当爹了,读书是至关重要的事儿。

“二大爷,我不和您争,等到时候图纸出来了,就能有预算了,保证把钱花得干干净净。”

周楠一句话,让几个老家伙都倒吸一口凉气。

她假装没有看到,心中确实琢磨开了,高中还好说,老师选到位就行。

大学必需各种设备都要用上最好的,如果钱不够了,就找小张姐姐支援。

她手底下管了那么多厂子,一家支援一点先进的东西,学校不就起来了。

周楠的算盘珠子都崩到申市去了。

“爹,你在这儿,上面来电话了说有一批下乡人员要来,让我们去接。”

秋妮爹人还没进院子,声音就先传来了。

二大爷觉得他毛躁,“不就是下乡嘛,毛毛躁躁做什么?”

说完后他又问周楠,“楠丫,下乡是什么意思。”

周楠脑子转得很快,“几年前的时候,上面说,让小学初中毕业的学生,到农村来搞建设。。。”(注1)

周楠简单的把这个事情讲了一遍。

“十几岁的娃娃来这里能做什么?”二大爷发出灵魂质问。

大家相互看看,谁也没说话,只有电风扇吱吱呀呀地转动声音。

——————————————

注:第一批比较正规的自愿下乡时间是:55-66年。

喜欢穿到年代文,族谱单独为我开一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到年代文,族谱单独为我开一页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