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穿到年代文,族谱单独为我开一页 > 第446章 预兆

周楠的三亩藕塘,在立冬的前一天的全部起货了。

胖乎乎的鳜鱼活蹦乱跳,一桶一桶地往上山谷歪头运。

工坊里的已经准备齐全,腌制臭鳜鱼的流程走过好几遍,大娘们手脚麻利地清洗。

姑娘们腌制摆缸,丝毫差错没有。

“这山谷四季如春,不用担心螃蟹过冬问题。”

荣叔自从担任了大闸蟹的技术顾问后,对螃蟹的研究越发地多了起来。

周楠瞧着池塘的水位越发地低了,对着摩拳擦掌要去起莲藕的人喊道:

“深桶雨靴都穿好,小心被螃蟹咬。”

大山嫂子踩在淤泥里,挽着袖子对周楠笑,“楠丫,你这句说得还挺押韵的。”

周楠还没有回话,旁边的人就揶揄她,“大山媳妇儿。如今也是个文化人,知道押韵了。”

大山嫂子得意,“我家就住学校附近,娃娃们每天读书,我可是听得到的,耳濡目染也是半个文化人。”

其他人哈哈大笑,但手上的动作丝毫没有停滞,说归说闹归闹,但干活偷懒是没有的。

周楠这次三亩池塘起了三万斤莲藕。

这让来收货的乔然犯了难,她端着莲藕排骨汤,吸溜吸溜地喝着,望着山谷空地上堆满的莲藕,有些怅然。

“你也没说这么多啊。”

周楠从旁边的温泉地里,捞出两个煮鸡蛋,在手里来回抛着散热。

“是消化不了还是运输不了?”

乔然打了个饱嗝,才道:

“东西是好东西,怎么能消化不了呢,只是这三万斤的东西,运下山,有得折腾,我们没人。。。”

周楠将不烫手的鸡蛋,丢给乔然一个,自己的那个轻轻一捏,就有了缝隙,三两下鸡蛋壳儿就褪去了。

“这次能运走多少?”周楠问。

乔然思考了片刻,“三分之一。”

“行,余下的我全部做成藕粉,不过价格要翻五倍。”

尽管合作了这么久,乔然还是觉得这里的东西都是金子做的。

但她早就学会了淡定,这些东西还真是有人捧着黄金抢。

现在外头多少人都明里暗里打听货源的事儿。

“行吧,那我过年前再来一趟。”乔然眼中全是喜意。

她喜欢来周家庄,虽然每次都要走过漫长的山路,但她很喜欢这里的一切。

宽敞的路,明亮的路灯,统一干净的房子,还有热情爽朗的村民,最后就是周楠做的好吃的。

送走乔然后,周楠接到了张倾的电话。

“明年的春耕,还需要更多的良种。”张倾开门见山。

周楠应下后道:“小张姐姐,你春节来我们这里过年呀,荣叔都想你了。”

张倾在电话那头轻笑一声,“恐怕不能了,今年因为你给力,我们冬季还要去趟欧洲。”

周楠没问那么多,就算问了,也不过是些钱的事儿,她如今对金钱无感。

“小张姐姐,我瞧着如今外面的斗争是不是越发地厉害了。”

周楠反应并不迟钝,中秋节前后,张倾又送来好几批人过来。

“外面的事儿你别管,那些人你先好好对待,你建大学的图纸我看了,十分可行,需要的东西我来帮你解决。”

张倾的声音很疲惫,颇有几分无奈,她本以为一切的根源是经济,发展好经济后,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但政治斗争并不是这样简单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掌权者未雨绸缪并没有错。

不过才短短十多年,就有许多弊端出现,如果不扼杀,辛苦打下来的基业,留给子孙后代可能真的没有什么了。

她也是从一开始的迷茫,到最后的坚定,她只争取了一点,申市和周家庄,谁也不能动。

周楠这边刚挂了电话,电话又响起,她以为是张倾有事儿没讲完,接起电话准备开口揶揄。

“小周同志!”说话的人是小王嫂。

“是我呀!”周楠软软地说。

电话那头松了一口气,过了好一会儿才用极低声道:

“小周同志,吴主任的妻子周清黛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吗?”

周楠听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不是!”

小王嫂松了一口气,声音也大了许多,“那就好,那就好,吓得我跑到外面给你打电话。”

“他们家怎么了?”周楠好奇。

小王嫂说,“最近部队上不知怎么了,查得特别严格,刘副政委去党校学习去了,朱医生被停职了,前几天又来人去调查吴主任去了。”

短短的几句,周楠听出了里面的惊涛骇浪。

这是殃及部队了?

是饭吃饱了,心思就活络起来了,还是潜伏的人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动作了。

周楠脑子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就听小王嫂继续说:

“吴主任也被停职了,每天去做三次报告,她妻子的一家也在被调查。”

周楠指的吴家人背后是谁,估计是做做样子,于是她对小王嫂说:

“以前怎么相处,往后还怎么相处,世事难料呢。”

别的她也不能说得太明白,毕竟这些都是她的猜测。

小王嫂得了准信儿后,开始吐苦水,“今年过年,都得勒紧裤腰带了,别说猪肉了,连条像样的鱼都没有。”

周楠笑她,“别人家就罢了,你家没有,谁信。”

小王嫂叹气,“要是一直苦哈哈也就没事儿不会有怨言,可去年我们过的富裕年,大家伙都高兴啊。”

说完不等周楠开口,一股脑儿继续说,“他们折腾了一年,收获了一堆不结玉米的杆子,几只病恹恹的鸡鸭,还有一个臭烘烘的泥潭子。”

两人又说了两句,才挂电话。

周楠瞧了一下手腕上的手表,四点半,该下班了。

她起身关上办公室的门下了楼,工坊里董大娘指挥着人做安全检查。

“电闸什么的都管好了,食品都盖严实了,还有卫生一点都不能马虎,要是被我发现,你们年底的先进可就没有了。”

旁边的一个十**岁的姑娘笑道:“董大娘,我们也能得大彩电吗?”

董大娘双手叉腰,“你不是工坊的正式工吗,是就有机会得,到时候给你当嫁妆,嫁到北平也风光。”

“我才不要嫁出去,我娘说了,周家庄就是福窝窝,嫁出去才是受苦呢。”

小姑娘虽然羞红了脸,但声音清脆响亮,惹得妇人们笑作一团。

喜欢穿到年代文,族谱单独为我开一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到年代文,族谱单独为我开一页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