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开征商税

明末大军阀 第二百四十九章 开征商税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九月底,宋灌带着几个随从,从灵山卫城出发,准备返回大盘堡。

自从刘衍筹建了玻璃工坊后,便将工坊交给宋灌负责,后来又给宋灌安排了总旗官的职务。由此,宋灌便不时往返于灵山卫城和大盘堡之间。

一段时间下来,宋灌感到身心疲惫,便主动向刘衍请辞,准备一心一意的经营玻璃工坊,为刘衍赚钱。

此番宋灌处理好交接事宜,便带人踏上了返回大盘堡的路程。

与此同时,刘衍在即墨营城这边也开始忙碌起来,在接到卢象升的书信之后,刘衍写了一封回信,以良好的态度回复了卢象升,随即便开始进行自己的计划。

第一步,便是开始征收商税。

在游击府邸的正堂上,刘衍正在奋笔疾书,宋功明也坐在一旁,不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刘衍思索之后,便会取舍一番,然后记录下来。

“大人,现在就征收商税,是不是太快了。”

宋功明说道:“加入商会的商贾要缴纳会费,经营烧锅酒、海盐、肥皂、玻璃的商贾,也要缴纳一成的经营税。现在大人又要征收商税,属下觉得,灵山卫和鳌山卫的商贾承受的税赋太重了。”

刘衍摇了摇头,说道:“你要知道,虽然看似本官征收的税赋种类有三种,但是与商贾赚取的钱财相比,依然不算重的。”

刘衍一条一条的跟宋功明掰扯:“经营税并不是所有商贾都征收,而是从海盐、肥皂

玻璃、烧锅酒中赚到钱的商贾才征收,这些货物都是能够带来巨额利润的。”

“那大人准备征收的商税呢?”

刘衍说道:“所谓商税,便是商贾收益之税。”

“商贾售卖货物赚取钱财,原本收取的税赋就不多,所以本官针对商贾赚取的收益收税,不但可以增加咱们的收入,也可以制衡商贾的财力,让那些商贾的势力不能太快的膨胀起来。”

刘衍自然无法对宋功明解释什么叫经济杠杆,什么叫财政手段,只好说道:“商税收取势在必行,此时宋千户回去之后,要仔细筹划,尽早拟定一个实施方略来,呈报我看。”

宋功明点头说道:“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尽心而为。”

随后宋功明想到了返回大盘堡主持玻璃工坊的侄子宋灌,如今宋家人一个总管商事,一个主持玻璃工坊,已经有风言风语传开,说是宋家人把持了刘衍的经济命脉,已经是一大威胁。

于是宋功明趁着今日这个机会,说道:“大人,属下有两个儿子,今年也都满二十岁了,是该出来干点事情了。所以属下想着,能不能让他们也加入新军,为大人效力?”

刘衍笑着说道:“加入新军可是很辛苦的,而且一旦出征,还会有性命之忧,宋千户不担心吗?”

宋功明正色说道:“我宋家今天的一切都是大人给的,自然要尽全力为大人效力。”

刘衍满意的点了点头,宋功明

对于自己的定为很准确,这是主动给自己送来两个“人质”,于是说道:“既然如此,我便收下了。明日我修书一封,宋千户让他们带上,去灵山卫城,向灵山卫操守官陈勋报到。”

宋功明大喜,抱拳领命。

数日后,宋功明草拟了《商税征收方略》,刘衍审阅之后,对其中一些条款进行了修改,最终将商税的税率定在百分之六。

也就是说,灵山卫、鳌山卫的商贾要每三个月向商事官宋功明如实上报各自财产数额,宋功明会根据相邻两个季度的数额进行相减,得出该商贾是否盈利,然后按照盈利数额的百分之六征收商税。

当然,如果商贾的财产亏损了,这百分之六是不用缴纳的。

刘衍为了防止商贾隐瞒上报财产数额,专门命宋功明调集部分人手,作为稽查部门,并且还规定了悬赏条款,只要查明商贾有隐瞒财产的情况,便予以重罚,至少查抄其财产的六成作为罚款,商贾本人及家人还要被送到晒盐场或是铁撅山铁料场做苦力,具体期限根据隐瞒财产的数额制定。

这一套商税征收的方略制定完毕后,刘衍便直接公布出来,不但灵山卫、鳌山卫的商贾要全部缴纳商税,两处的官吏、将领、士绅也要缴纳赋税,当然这些都是田税,刘衍也一并推行了下去。

灵山卫城。

宋功明眼见商税开征,一切都非常顺利,前几天赶往即墨营城

向刘衍禀报情况的时候,还被刘衍夸赞了一番,心情也是大好。

这日,宋功明命府中庖厨多做了几道菜,又拿出一坛子烧锅酒,一个人坐在房内准备小酌几杯。

忽然,门外仆人敲门说道:“老爷,宋灌小爷来了。”

“哦?”

宋功明笑着说道:“让他进来,正好与我喝几杯。”

“是。”

片刻之后,宋灌拎着一个食盒推门进来,说道:“叔叔好兴致啊,来,小侄再为叔叔添上几道佳肴。”

“好!”

宋功明笑着打开食盒,只见里面满满当当的,红烧兔头、炒菌菇、山笋炒蟹肉、酱猪肉,还有一道醉河虾,几道美味香气扑鼻,宋功明见了也是食指大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宋灌将几道菜肴端出来,与桌子上的几道菜摆在一起,足足十几道美味,摆了一桌子,随后宋灌将二人的酒杯倒满,笑着说道:“小侄先敬叔叔一杯。”

“好,干!”

宋灌又将酒杯满上,然后说道:“叔叔这些时日推行的商税之策,效果显着啊,小侄听闻商事这边收入大增,大人很是高兴。”

宋功明说道:“呵呵,这都是大人指挥得当,商税之事本就游击大人定下的基调,具体的事宜都是游击大人拟定的,我也只是推行而已。”

宋功明说完看向宋灌,问道:“你小子,今日突然从大盘堡赶过来,不会就为了与我喝点酒吧?”

宋灌笑着说道:“还是叔叔懂我。”

“是这样的,小侄在

大盘堡那边也接触了不少的商贾,对于开征商税很是抵触,只是畏惧游击大人的威名,不敢不交罢了。”

“嗯?那些商贾有什么异动吗?”

宋功明顿时来了精神,以为宋灌听到了什么风声,问道:“是不是有人隐瞒财产?”

“不、不,叔叔太过警惕了。”

宋灌说道:“游击大人虽然一心为民,可是发起怒来,也是雷霆手段。先有夏河寨前千户所城外的数百头颅,之后又在即墨营城力压参将张友勋,这样的人物,谁敢忤逆?”

宋灌说道:“只是小侄有些担忧,商税推行之后,那些商贾虽然不敢不交,但是对那些商贾经商的积极性打击很大,我担心商税的推行会让灵山卫、鳌山卫的商贾大量出走。”

“不会的。”

宋功明不以为意的说道:“有烧锅酒、海盐、玻璃、肥皂这四种货物在,那些商贾不会出走的,谁会跟银子过不去?”

宋灌拍手说道:“关键就在这里了!”

“嗯?”

“叔叔想想看,烧锅酒、海盐、玻璃、肥皂虽然几番增产,但是依然是供不应求。灵山卫、鳌山卫有多少商贾能经手赚钱?能够经销这四种货物的商贾,毕竟还是少数的。”

宋功明抿了一口酒,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既要征收商税,又不让商贾被迫出走,就要让他们有利可图,那些能大赚特赚的货物,就要让尽可能多的商贾经手销售?”

“叔叔高见,

正是如此!”

“这怕是困难。”

宋功明摇了摇头,说道:“烧锅酒、海盐、玻璃、肥皂的产量毕竟有限,即便烧锅酒、肥皂都已经在夏河寨前千户所各处兴建了不少的工坊,以便增加产量,就连你主持的玻璃工坊也开始在夏河寨前千户所城兴建新的工坊,可是产出依然供不应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宋灌说道:“难道游击大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什么意思?”

“游击大人是何等人也?小侄以为,这个问题游击大人肯定已经想到这个问题了,只是小侄想不明白,这看似死局的问题,游击大人又会如何破局?”

宋功明思索再三,说道:“要我说,不管游击大人想没想到这个问题,既然咱们叔侄想到了,就必须提醒游击大人,这是职责所在!”

两天之后,宋功明赶到了即墨营城,二人在游击将军府邸见到了刘衍。

“哈哈,看来本官没有选错人,将玻璃工坊和商事交给你们叔侄,本官很放心!”

宋功明得了刘衍的夸赞,心中欢喜。

“既然大人想到商贾会被商税逼走的情况,那准备如何解决此问题?”

刘衍说道:“商贾逐利,只要有足够多的银子让他们赚,别说本官征收百分之六的商税,就算是百分之十六,那些商贾都不会走。”

“可是肥皂、海盐、烧锅酒和玻璃的产量供应不上的,现在的经销商已经足够多了,再增加

经销商的话,大家的盈利就都会被摊薄,大家就都没赚头了。”

“当然不是肥皂、海盐、烧锅酒和玻璃,本官准备再兴建两个新的工坊,生产新的货物,与肥皂、海盐、烧锅酒、玻璃同样赚钱的新货物!”

宋功明闻言心中一阵狂喜,敏锐的感觉到,刘衍正在下一盘大棋,这盘大棋下活之后,灵山卫和鳌山卫将会掀起一场商人的狂欢。

于是宋功明笑呵呵的说道:“大人,属下斗胆问下,不知这新货物的什么东西?”

刘衍笑着说道:“看来宋千户是有意参一股了?”

宋功明说道:“呵呵,属下只是问一问,想着给我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还有这个侄子攒下一些传家的银子。”

刘衍并不忌讳部下贪财,没有任何喜好和缺点的部下,是不好驾驭的。但是部下贪财可以,却要取之有道,搜刮民脂民膏、贪赃枉法是绝对不行的,但是通过合法经营等方式敛财,刘衍则不会干涉,毕竟取财有道发家致富,这是本事,自己也干预不了。

刘衍说道:“既然如此,那宋千户便先回去,现在灵山卫城寻找两处修建新工坊的空地,过几天,本官会派人送去工坊的设计图纸,宋千户尽快招募民夫和工匠修建起来。待到这两处新工坊投产之后,便由宋千户主持经营吧。”

“当然,宋千户想要参一股的话,就要投入一份本钱。修建工坊的钱粮,就由宋

千户出好了。将来工坊的收入扣除成本,本官与宋千户八二开,本官占八成,宋千户占二成,如何?”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