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二百五十九章 收容

明末大军阀 第二百五十九章 收容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十二月,即墨营管辖的各地普降大雪,气温在短短几天之内骤然降低,仿佛一夜之间进入了极寒之中。

此时已经有山东各地的流民途径灵山卫和鳌山卫各处,在新军各部将士的引导下,纷纷前往各处的安置点,经过登记造册后,灵山卫和鳌山卫便增加了一万六千多户、五万多口人。

同时,经历赵民带着一帮文吏梳理了灵山卫和鳌山卫的军户百姓人口,准备更新两卫的军户黄册。

不过紧随而来的便是巨大的压力,刘衍眼看着寒冬已至心中焦急,立即下令把提前囤积的钱粮调拨到位,从周边的州县尽可能多的购买御寒衣物,然后运到各处安置点就地分发,绝不能出现大规模冻死、饿死百姓的事情发生,否则刘衍必将严惩不贷。

灵山卫城北,中千户所下辖的逄猛镇巡检司外,指挥使陈勋亲自在这里,这是灵山卫规模最大的一处安置点,周围架设了十几口大锅,正在煮着热汤或是热粥,一哨新军将士正在努力维持着秩序,为近千流民分发食物和御寒衣物。

此时风雪稍小,但是却依然寒冷,等待赈济的百姓被这样的天气冻得瑟瑟发抖,一些体弱的妇孺更是脸色铁青,身体孱弱得摇摇欲坠。

指挥使陈勋在巡视的时候吓了一跳,急忙命人将这些体弱的妇孺集中起来,先行送进逄猛镇巡检司去安顿,生怕再拖下去会闹出人命来。

此时刘

衍已经派人给赵民传令,将陆续收容的流民分摊到灵山卫和鳌山卫各处安顿,也就是说,以后灵山卫这边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流民迁徙过来,这么多的新增人口,顿时给指挥使陈勋以下所有官吏带来了天大的压力。

再加上刘衍下达了死命令,给每一处安置点都规定了“死亡指标”,一旦在规定时间内死亡的百姓人数超标,那自指挥使陈勋以下所有人都要被罢官,死亡百姓如果再多些,说不定还会有人掉脑袋,所以指挥使陈勋等一众官吏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指挥使陈勋一面倾尽府衙所有,在灵山卫城和各处千户所、百户所周围搭设房屋,还在灵山卫各地的村落、火路墩、屯堡处修建房屋,尽可能的容纳新增的百姓,而且还号召灵山卫的商贾捐钱捐物,或是出力,大家一起渡过难关。

据说商会会首王靖也冒着严寒到了王家庄堡城外的安置点,带着一众商贾捐银子、捐物。

为此指挥使陈勋也是将众义商一一记录下来,然后上报刘衍。刘衍得知之后很是高兴,直接将这些义商的花费全部报销,赢得了内外一片赞誉。

此时在排队的人群中有父子二人,一个老汉名叫沈东,青州府人,家里的存粮都被当地官军抢走了,短短几天,家中久病卧床的发妻便冻饿而死。没办法,沈东便带着十九岁的儿子沈文逃了出来

一路乞讨、采集,甚至父子二人还昧着良心抢了一些食物,这才或者到了灵山卫这边。

“爹,前面人不多了,就快到咱们了!”

沈文看着前面的队伍,非常兴奋的说着,自己已经两天没吃东西,看着前方的赈济处,甚至都能闻到热粥的香味。

沈东点了点头,想起这段时间的经历,再看看前方就在眼前的赈济处,不禁老泪纵横:“老天终于开眼了,有刘游击在,我等小民终于有活路了!”

周围众多百姓纷纷附和着,甚至几个老者当即跪下,朝着即墨营城的方向不断磕头,一些妇人也是低声抽泣,不知道是想起了什么辛酸事,还是为即将获得的温饱喜极而泣。

沈文听着也看着,心中对游击将军刘衍异常的崇拜,认为在如今这个世道里,竟然还有如此一心为民的好官,简直不可思议!

一旁的陈勋也注意到这边,听着沈东等百姓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自豪:“大人果然是心系百姓,此番收容流民,即便花费了钱粮,但是却收获了人心。”

刘衍下令收容流民,同时也在各处张贴了告示,指引流民赶来灵山卫和鳌山卫,由此将自己的名号传了出去,算是刘衍为自己做的“广告”,借以提升声望。

“爹,你说刘游击会给咱们家分多少地?”

“这个……”

沈东看着一脸憧憬的儿子,笑着说道:“我听说刘游击是按照人头分地的,家中

人口多,分的地便多。咱们家只有两口人,应该不会太多,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至少咱们父子二人可以吃饱饭,不至于再去当隐户、做流民!”

“而且,刚才你没听说,想要留在这灵山卫,便要去掉民籍,改入军户籍贯,以后我儿便要当墩军,你能行吗?”

沈文想起劫掠了自家的那些墩军,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悲伤,以及更多的愤怒:“爹,你放心吧,儿子算是看明白了,想要不被人欺负,手中就要有刀枪,这墩军,我当定了!”

正说话间,沈东父子二人来到赈济处,一名新军旗长给父子二人一人两个黑面饼、一碗热粥,以及一件御寒的厚布长衣。沈东父子二人接过来之后,一边在新军将士的引导下向逄猛镇巡检司里面走去,一边风卷残云般吃掉了手中的黑面饼,喝掉了热粥,瞬间感到自己像是又活了过来,浑身上下有种说不出来的畅快。

而后父子二人将厚布衣服披在身上,感到了一丝温暖,随着人群进入巡检司内,在大门口的土地分发处开始登记。

“沈东,家男丁两口,按游击将军府法令,分得中等耕地二十亩,农具若干,与另九户邻里共用耕牛一头!”

“二十亩!”

“中等耕地!”

听到这个数字,沈东父子都愣在当场,仿佛置身于幻境之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爹!咱们家有二十亩地了,二十亩啊!”

东顿时失声痛哭起来,原本自己家中也只有不到十亩地而已,现在到了这边,竟然分到了二十亩,心中感叹着,要是自己能早些遇到刘游击,自己的老伴又何至于被活活饿死!

沈东激动的控制住自己颤抖的手,在新军将士的指示下,重重的按下手印,将属于自家的地契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生怕有所折损。

一旁的新军将士看到父子二人激动的样子摆了摆手,说道:“才分到二十亩地就激动成这个样子?你们去那边的募兵登记处看看,我保准你们会乐疯!”

沈文问道:“难道在游击将军府当兵比分地还好?”

“那是自然!”

新军将士说道:“刘游击此番不但为你们这些贫苦百姓分地,而且要将流民之中的青壮单独登记造册。你们虽然都会转籍为军户,但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合格参加新军的青壮,所以并不是每家每户都要出人当墩军。”

“凡是登记为新军后备兵员的,我家游击大人便给予极大的好处,每个人分地二十亩,另外每月有军饷四两银子,家中还会得到游击大人的特别照顾。遇到战事,如果战死或者伤残,游击大人会发放抚恤金,还会每月给家中发放供养!你说,这是不是比单单要那二十亩耕地要好?”

沈文闻言顿时动了心,自己已经十九岁了,但是尚未婚配,现在与父亲沈东没有半片瓦安身。即便如今分到了二

十亩地,但是父子二人每年也攒不下多少粮食,自己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娶妻生子?

想到这里,沈文当即对父亲沈东说道:“爹可听到这位军爷的话?儿子要去从军,爹在家中耕作,如此只要几年时间,咱们家定能过上好日子!”

沈东有些犹豫,毕竟如今天下动荡,在这灵山卫从军虽然待遇更好,但是谁能保证将来灵山卫不会燃起战火?

“我儿,咱们家中已经分到了二十亩良田,就不要再去惦记当兵的那二十亩了。只要咱们父子二人辛苦几年,也能过上好日子。”

“可是如此一年才能攒下多少?如果遇上灾年,或者家中有事,到时候多半又要破家,难道爹还想着典卖土地?爹没听那些军爷说吗,刘游击可是明令禁止土地买卖的,谁人敢买!”

沈文的话似乎勾起了沈东的痛苦回忆,此时只是不住的摇头叹息,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沈文又劝了几句,便不顾父亲的反对,直接报了名。

数日后,沈东父子二人分到的四十亩土地相距不远,就在逄猛镇巡检司外面,是管屯官张耒带着一些墩军紧急开垦出来的。在这边还有连片的耕地,都是分给新迁来的流民的,经历赵民也带着人在这边修建了一些房屋,形成了一个小村子。

沈东、沈文父子看到分给自家的屋子,都非常高兴。这处屋子虽然不大,只有两间正房,以及一个不大的小院

子,但也是父子二人落脚的地方,算是一个家了。

而沈文登记之后,作为新军的预备兵力,也被通知过完春节之后,便要在村子里进行日常训练。现在沈文就是军户,过完春节开春了,便要农忙时候耕种,农闲时候训练,一旦新军扩编,沈文和其余登记的青壮便要被整编到各营去。

另外刘衍考虑到将来灵山卫和鳌山卫的土地肯定是不够分配的,于是刘衍一面命管屯官张耒组织百姓开垦荒地补充土地缺口,一面草拟出一份“货币化方案”,如果有人选择要钱,刘衍可以将参军的二十亩土地的收益作价,折合成银子按月发放。

沈文选择的是前者,这几天指挥使陈勋已经派人张贴了告示,承诺灵山卫会在明年开春组织人手,帮着沈文等预备役青壮开垦荒地。

沈东父子二人花了几天时间将新家的房子修葺了一番,虽然依然破旧,但是好歹可以挡风御寒了。

这一夜,外面再次下起鹅毛大雪,沈东父子围坐在火盆旁边吃着配给的粮食,听着外面的风雪,二人心中既满足又幸福,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憧憬。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