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三百零九章 编组

明末大军阀 第三百零九章 编组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转眼又是一年正月,到了崇祯十四年正月初八。

此时刘衍正在与赵民、田辉叙、苗绍、岳明等人商议幕府的最新构架,虽然已经整理出几套方案,可是刘衍却始终不满意,认为这几套方案还是太过保守了,完全就是按照此时朝廷的构架生搬硬套过来的,并不适合高速发展的青莱镇所需。

于是刘衍提出了几点要求,那便是要将商会、各项产业纳入幕府构架之中,另外像是医馆、火器督造处、兵甲督造处、军镇政务、城池管理等等,都要纳入幕府的架构之中。

赵民、田辉叙、苗绍、岳明等人算是众部下的代表,听了刘衍的要求后,都是眉头紧锁,不时小声探讨几声。

刘衍此时也有了一些想法,整体上还是采用此时六部的架构,然后再增加几个新的部门,其余的还会有一些调整。

不过这些想法刘衍并没有说出来,而是让赵民、田辉叙、苗绍、岳明等人自己去思考。现在青莱镇的发展很快,规模也越来越大,总不能事事都自己亲自干,还是要让众部下尽快成长起来,最好全部都能独当一面。

“总镇放心,我等回去之后再探讨一下,尽快拿出一套最新方略来。”

与此同时,李自成屯兵河南,也开始对流贼大军进行编组。

李自成率军进入河南后,处于败而复振的阶段,兵力不足,遂由淅川、内乡沿伏牛山北上,这里山岭起伏,道路

险阻,居民稀少,有着不少的无业流民寄居其中。

随后李自成的兵马不断壮大,连克鲁山、郏县、伊阳三县,到达宜阳的时候,又收纳了李定国、孙可望、艾能奇部数万残兵,声势大振。

李自成此时的兵马有四十八万,随军家眷等流民三十多万,合计八十余万,号称百万之众。

经过整顿,李自成重新划分前、后、左、右、中营兵马,李定国、孙可望、艾能奇三人的数万兵马精简为不到三万人,装备火器、火炮,作为火器营。

具体编组如下:

中营,旗纛为青色;权将军刘宗敏,权将军田见秀,制将军贺锦,前果毅将军任继荣;后果毅将军吴汝义,正威武将军张鼐,副威武将军党守素,左威武将军辛思忠,右威武将军李友。

左营,旗纛为白色;制将军刘芳亮,副制将军刘希尧,左果毅将军马世耀,右威武将军刘汝魁。

右营,旗纛为红色;制将军袁宗第,左果毅将军白鸣鹤,右果毅将军刘体纯。

前营,旗纛为黑色;制将军李来亨,左果毅将军谷可成、谢君友,右果毅将军田虎。

后营,旗纛为黄色;制将军李过,左果毅将军张能,右果毅将军马重僖、贺兰、路应标、高一功。

火器营,旗纛为红色;制将军李定国,左果毅将军孙可望,右果毅将军艾能奇。

其余李岩、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等人被封为前、后、左、右四大军师。

另外,李自成将三十多万随军家眷编入老营,将老营的骁骑等精锐编入中营,其余各部兵马也分兵各营。

一番整顿后,以中营实力最强,有骁骑两万,步卒十二万;前营、后营、左营、右营各有兵马八万,火器营有兵马将近三万。

整顿编组之后,李自成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对各营进行简单的操练,李岩也从各部缴获的官军兵备中,选出了部分火铳,甚至还有二十多门佛郎机炮,以及部分俘虏的官军炮手。

不过李定国、孙可望、艾能奇三人对于这次整编意见很大,三人带来的兵马足有六、七万,一番整编之后,就只剩下不到三万人,大军实力明摆着被削弱了。

俗话说形势比人强,三人面对如日中天的闯军,还是忍耐了下来,专心操练火器营,李自成见三人如此,也放下心来。

宜阳县东距洛阳七十里,位于洛河依山面水,北濒洛河,南紧靠锦屏山,形成一道扇形天然屏障。

李自成此时志得意满,以中营和老营继续驻守宜阳县,命火器营也一并留守,严加操练。命前营、后营、左营、右营四下出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流贼大军又连克偃师、灵宝、新安、宝丰等县,扫清了洛阳的外围,一时间天下震动。

流贼大军即将攻打洛阳城的消息不胫而走,各地快马飞速报往京师。

崇祯帝听闻洛阳城有危险,龙颜震怒,当即派锦衣卫

前往湖广,探查杨嗣昌的病情,准备督促杨嗣昌尽快集结兵马北上河南,将李自成所部阻挡在洛水沿岸。

古都洛阳乃是豫西重镇,是福王朱常洵的藩府所在地。福王朱常洵是明神宗第三子,生母是明神宗最宠爱的郑贵妃。俗话说子以母贵,朱常洵自小便受到明神宗的特别偏爱。

原本按照明神宗的意图是要立朱常洵为太子的,但是却引得朝中大臣的抗争,最终迫于朝臣的舆论压力,明神宗才勉强同意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于是明神宗为了报复文官实力,挺击案、移宫案与红丸案接踵继起,使朝臣卷入这种没完没了的宫廷纷争的漩涡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同时由于朱常洵的太子梦不能如愿,神宗便在经济上给常洵以补偿,不仅破例大行赏赐,对于福王庄田、食盐、商税等要求,无不一一应允,也无不朝报而夕可。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明神宗封朱常洵为福王,为他操办婚礼费用高达三十万金,在洛阳为他修建壮丽王府,超出一般王制十倍的花费。亿万钱财,皆入福王藩围,福王要求赐田四万顷,由于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供赐予,只好减半。福王来到洛阳就藩之后,派遣府中官役,到处圈占土地,千方百计搜刮民脂民膏,大肆聚集财富,号称福王金银富甲天下!

由此,福王朱常洵过着纸醉金迷、穷奢极欲的生活,宁可让粮食糜烂

在粮仓中,宁可眼睁睁地看着成千上万的饥民活活饿死,也不肯拿出一粒赈济贫苦百姓。因而,激起民众的强烈愤慨。

可以说,洛阳城周边的百姓对福王朱常洵非常愤恨,特别是那些被福王府抢占了土地的流民,更是恨不得活剥了朱常洵。

于是李自成在指挥各营扫除洛阳外围的障碍之后,便在李岩、顾君恩的献策下,作出了攻打洛阳的决策。

随后大队的流贼斥候开始向洛阳方向挺进,从最开始的小心探查,到后来的极度嚣张,甚至三、五个流贼斥候,就敢在洛阳城近郊招摇过市,根本不把城中守军放在眼里。

但是即便如此,福王朱常洵依然对如此危局视而不见,每日饮酒作乐,与美女淫~乱取乐,完全就是一副准备醉死温柔乡的架势。

此时的洛阳形势已经危如累卵,除了福王朱常洵之外,许多人都看在眼里。

当时在洛阳城内公干的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就是其中一人,吕维祺深感形势之严峻,于是在几次登门,却见不到福王朱常洵的情况下,写了一封亲笔信,托人送入了福王府。

在信中吕维祺写道:“三载奇荒,亘古未闻。村镇之饿死一空,城市皆杀人而食。处处土贼盘踞,加以流贼数十万阴相结合,连破鲁山、郏县、伊阳三县,又六日之内,连破宜阳、永宁二县。贼势汹涌,窥洛甚急。无坚不破,无攻不克。且饥民之

思乱可虞,人心之瓦解堪虑。况抚台大兵无一至,虽有操、义二兵,亦无粮饷,及城头垛夫又皆鬼形鸠面而垂毙者。城中一无可恃,有累卵朝露之危!”

吕维祺希望福王朱常洵能够敦促河南巡抚李仙风,命其急派兵马来洛阳加强城防;并且建议福王朱常洵为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拿出钱粮来解决城内守军的粮饷。

吕维祺以宜阳、永宁二城失陷为借鉴,说两座城里的宗室官绅,悠悠忽忽,靠天度日,一筹不划,一钱不舍,一言不听,今虽噬脐,悔之何益?希望朱常洵不要充当眼光短浅的守财奴,最后落到噬脐无及的地步。

可是,要钱不要命的朱常洵却根本听不进去,看完了吕维祺的亲笔信,便直接撕掉,当众一众下人的面,大骂吕维祺危言耸听、哗众取宠。

“洛阳城是什么地方?是古之神都!区区李自成也许可以打下些许县城,可他要想打下洛阳城,还差得远!”

朱常洵身体肥胖,大声怒吼了一阵便觉得气不够用,呼哧带喘的坐了下来,两旁的美女急忙过来,又是顺气又是擦汗的,朱常洵这才平复下来。

“派人告诉那个吕维祺,让他办完事,早点滚回南京去,不要在洛阳碍本王的眼!”

“是。”

吕维祺收到福王朱常洵的回话之后也傻了眼,自己明明的一片忠心,到最后却被臭骂了一顿。

最后吕维祺洒泪离开了洛阳城,在

返回南京的路上遇到流贼斥候,吕维祺与随行十几个仆人全部被杀,尸体被流贼斥候用绳子拖拽着,一路数里下来,全都被拖拽得不成样子,白骨森森不成人样。

此时李自成率领流贼数十万大军向洛阳聚集,一时间整个河南风声鹤唳,洛阳城周边的百姓纷纷出逃,许多百姓都被四面八方合围上来的流贼兵马拦住,随即便被裹挟为流民,全部送进老营中。

数日之后,河南府总兵王绍禹率刘见义、罗泰二副将赴援,三人率明军八千人日夜兼程抵达洛阳城外。

随后总兵官王绍禹派人送入公文,要求率部入城协助守御,但是福王朱常洵闻讯却派人通知洛阳知府,不许援兵入城,理由是城中钱粮不足,无法供应这八千援兵。

总兵官王绍禹收到回复大怒,随即率部强行入城,却被福王府的监守太监当众斥责。

不得已,总兵官王绍禹只好退而求其次,在贿赂了监守太监之后,只率领自己的本部兵马三千人入城,而刘见义、罗泰二副将则被留在洛阳城外,率五千兵马驻扎在东关。

两天之后,李自成率领流贼主力杀到,数十万流贼大军合围洛阳城,偌大的洛阳城随即与外界断绝了联系。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