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三十二章 悲愤

明末大军阀 第三十二章 悲愤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转眼到了六月底,大盘堡的堡墙修建还是如火如荼,随着人力的增加,刘衍明显感到堡墙以及内部各处的施工速度提升了一些,心中甚喜。

期间,赵民收到家里捎来的口信,他儿子似乎犯了病,便请假回家照料数日,几天后赵民回到了大盘堡,不过神情却是难看。

刘衍闻讯来到赵民的屋内,关切地问他儿子病情如何,赵民只是道儿子并无大碍,找了大夫看后想必几天就好,不过他的神情仍是抑郁。

当晚,赵民提了一壶酒找上刘衍喝酒,言道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

刘衍有些奇怪,这赵民平日严谨有礼,对待自己这个甲长也可以用“相敬如宾”来形容,并不怎么好酒,今日是怎么了?

此时刘衍住在官厅后的宅院内,这里是新修建的院子,有专门的厨房,不过刘衍家中并没有佣人和庖厨,于是刘衍便亲自炒几个下酒小菜,他与赵民在厅内随意而坐,边喝边谈。

赵民端起酒杯狠狠地喝了一口,砸了咂嘴,说道:“好酒,好菜,好惬意,似乎自小以后,便没有过这么舒心了。”

说着赵民又夹起一块肉片,放进嘴里大口大口地嚼着,眼神之中却蕴含着一丝悲凉。

刘衍看他今日似乎有些失态,象是受了什么打击似的,便微笑说道:“小时候?看赵先生的年岁,那时该是显皇帝当位时吧?”

赵民说道:“不错,正是显皇帝当位时。”

刘衍喝了一口酒,看向赵民,只见他眼中似在回忆:“那时真是一个太平的时节,安宁、富足、悠闲,食用之贱,是现在想象不到的。记得自小家父最喜在黄昏觅几知交好友,一起高谈阔论,每日都是欢笑。当然了,我们这些孩童便在一旁捡些吃的,也是一乐。”

说到此处赵民便笑了起来,一一谈起童年的记忆与趣事,语音中,似是对那个时代无限追忆。

刘衍也是感慨,万历年间算是大明的盛世年节,虽有三大征,但天下总体太平,特别是市民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对于老百姓来说,那确是个黄金的时代。而当时的万历天子,市民小说《警世通言》则尊称他为圣明之君。

明亡后,遗民所着的《樵史》也依然怀念那时的盛况:

“……传自万历,不要说别的好处,只说柴米油盐鸡鹅鱼肉诸般食用之类,哪一件不贱?假如数口之家,每日大鱼大肉,所费不过二三钱,这是极算丰富的了。还有那小户人家,肩挑步担的,每日赚得二三十文,就可过得一日了。到晚还要吃些酒,醉醺醺说笑话,唱吴歌,听说书,冬天烘火夏乘凉,百般玩耍。那时节大家小户好不快活,南北两京十三省皆然。至今父老说到那时节,好不感叹思慕。”

彼时小说是这样描写的,此时赵民也是这样感叹的,让刘衍也不禁唏嘘长久。

两人感慨叹息了一会儿,赵民的脸色转为难看,他叹道:“过去了,尽数过去了,自显皇帝后,这日子便是越过越差,眼下大明更是危矣!”

刘衍不禁眉头一挑,只见赵民沉重地拿出一份邸报,这是赵民返回王家庄的时候,从百户官厅抄录回来的。

赵民指着上面说道:“如今荥阳失陷了,泛水失陷了,固始失陷了,就连中都凤阳都失陷了,流寇贼众势大如此,我国朝三百年江山,难道就此沦亡不成?”

刘衍虽对明末历史较为了解,也知道历史上发生的这些事,不过邸报上白纸黑字,亲眼看来,仍有触目惊心之感。此时刘衍才知道赵民为何脸色如此难看,对他们这些文人来说,中都凤阳的失陷,对他们的打击是极大的。

而刘衍也突然意识到,虽然自己对明末历史较为了解,不过也应当随时收集当时的情报了,比如这邸报的收集,便可以随时了解天下的动态,以让自己作出最正确的反应。

刘衍呆呆地看着,赵民又指着刘衍手上的邸报说道:“贼势越众,官兵连败,只是苦了当地的百姓!”

赵民提高声音道:“杀人、劫掠、屠城,这些贼匪什么事做不出?”

他越说越激动:“贼攻舒城时,官军坚守,贼便掠裸妇人数千于城下,少沮,即磔之。”

赵民厉声喝道:“妇人何罪?裸之磔之?贼凶恶如此,可有人性天良?那李自成口口声声说是要为民请命,可是他的所作所为与建奴何异,全都是狼心狗肺之徒!”

说到此处,赵民不禁放声大哭:“形势如此,高皇帝地下有知,必当痛哭流涕。”

刘衍默默地看着手中的邸报,听赵民说到伤心处,他也是心下沉重。

这年来,山东各地虽然相对平静,但此时外界己是闹翻天。两年前,流贼高迎祥、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等十三家七十二营大会于荥阳,声势浩大。

荥阳之会后,众人采纳李自成的“分兵定所向”之策,以革里眼、左金王击川、湖兵。横天王、混十万战陕兵。罗汝才、过天星扼河上。高迎祥、张献忠与李自成等略东方。老回回、九条龙往来策应。大明调西北边兵及南兵七万往河南会战,又命五省总督洪承畴出关统率,以山东巡抚朱大典协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不过在这两年中,流贼的战力己是发生了质的变化,洪承畴曾在这一年的奏疏中说道:“先时贼避兵逃窜,今则迎兵对敌,左右埋伏,更番迭承,则剿杀之难也。贼人人有精骑,或跨双马,官兵马三步七,则追逐之难也。”

在战斗力提高的同时,这些流贼仍不改手段的凶残。

流贼攻陷了泛水,屠城数日!

流贼攻陷了凤阳,杀死城中百姓数万,焚毁房屋二万多间,还剖开孕妇,取出婴孩挑于枪槊上戏乐。

流贼攻打舒城,掠来霍山、合肥的妇女数千,强迫她们赤身裸~体,置于城下,稍有反抗,便将她们凌迟分尸。

流贼连营数十里攻打滁州,由于攻打不利,便掠来村落妇女数百人,将她们集体淫辱后,又将她们的头全部砍断,将她们的尸体成排倒埋于地上,露出她们的私处对着城上的军民,以为这样便可以克制城上猛烈的炮火。

明末官军军纪败坏,杀良冒功是常有,但象这些明末流贼一样动不动就杀人屠城,还抓来妇女集体奸淫,稍有反抗,便将其在城下凌迟分尸,这真是骇人听闻。举目四顾,只有关外的建奴鞑子才可以与他们相提并论。

大明三百年江山到了现在,外有胡虏肆虐,内有流寇横行,令刘衍平添了许多对局势的担忧。他不敢想象将来自己家人遇到这种事情会怎么样。再想想清兵下一次即将入寇,山东各州又在其冲,心下更增添了许多紧迫感。

最后赵民喝得酩酊大醉踉跄而去,一路还放声悲歌,而刘衍则是呆坐了良久!

次日,火器作坊。

“大人,小的等这几个月来共打制鸟铳三十五门,腰刀十五把,长枪七十四根,请大人过目。”

虽说外面的堡墙修建如火如荼,不过刘衍还是让谭晓大领着那些铁匠在兵器坊内打制着兵器。眼前这些兵器就是他们这几个月来的劳动成果。

刘衍要求的兵器制造思路是朴实,大气,没有花巧,实用便好。一一看去,果然眼前无论是鸟铳还是长枪,都是坚固厚实,精良锐利。刘衍满意地点了点头,在自己的奖罚制度下,这些工匠还是卖力的,打制的兵器可说都是上品。

刘衍吩咐将这些兵器取回武库,立时又对这些工匠进行奖励,人人都很高兴。

此次刘衍来,是要求谭晓大打制一批盔甲的,第一批先打制十副。

谭晓大自然是没有问题,当年他在卫城,无论火铳,刀枪,还是盔甲,他都有打制过,而且水平一流。当然了,谭晓大最擅长的,自然还是火铳的打造。

不过谭晓大随后又有难色,无论是制做皮甲还是铁甲,都需要大量的皮革铁料,大盘堡内显然这两样库存都很少,需要向外购买,而且量还不少。

刘衍大至了解下谭晓大他们制作盔甲的方法,他们打制皮甲时,是先将牛皮或其它动物皮切成条状形,再将三四块条状革叠放一起,涂以树脂,最后用皮绳将其连结,这样便既坚固,又耐用。

制作铁甲时,则是先将铁料制成薄片,宽一指,长一掌。每一铁片钻数个小洞,然后分别将每两片铁片叠放在一起,再把这些铁片连结于三根皮带上,如此,便可制成铁甲,用同样的方法,还可制成马的护甲,或是人的胸甲。

这种制作盔甲的方法有些类似边地的蒙古人,简单,实用,不花巧,可以节省不少。

不过按谭晓大估计的,就算这样,一副铁甲需要的铁料也是众多。眼下大明普通的毛铁,一斤价格约是在三分银左右,不过经过反复煅打的好铁,一斤至少要银一钱六分。

一副铁甲,最少需要几十斤这样的好铁,十副铁甲,光原料钱,这就不是笔小数目。

不过刘衍己是决心要打制出十副盔甲来。这几个月中,他己是向王家庄与夏河寨前千户所购买了几批的铁料。此次众多的皮革铁料,显然王家庄内不具备,看来自己必须到夏河寨前千户所去一趟了。

临行时,刘衍忽然听到一个消息,夏河寨前千户所防守官章海林似乎病体严重。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