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三百三十三章 战前争执

明末大军阀 第三百三十三章 战前争执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此番北上驰援锦州城,刘衍带上了十几个自造的千里镜,此时已经分别送给了洪承畴和各镇总兵官,就连马科、唐通,以及监军张若麒、监军马绍愉也都各自分到了一个。

众人看着手中做工精良的千里镜,都是爱不释手,纷纷向刘衍致谢。

马科也是尴尬的笑着说道:“呵呵,刘总兵真是豪爽,谢了,谢了!”

随后刘衍与众人纷纷手持千里镜向北眺望,看着乳峰山等地,众人的脸色都有些凝重。

其他人心中作何感想不知道,刘衍心中却是有些感叹,自从野猪皮努尔哈赤起家之后,清军行军打猎冬则立栅、夏则掘壕,对挖掘壕沟这种土工作业可以说极有心得。

此次的锦州之战,清军更是将他们的挖壕才能,发挥到了极致。

虽青莱镇新军夜不收有情报传来,不过亲眼所见清军挖的壕沟,刘衍还是叹服。

此时乳峰山上清军的壕沟非常复杂,虽然众人没有亲临其境的观看,但是在如此近的距离上,使用千里镜观望,也可以看得**不离十。

清军壕沟上都有桩子,桩上有绳,绳上有铃,铃边有犬,条条防线布置得十分严密,这便是典型的渔猎民族营地的警戒方式。

洪承畴望了一会儿,便对众人说道:“我军营垒四周,也要抓紧时间挖掘深壕、设立木栅,防止清军夜袭与骚扰。”

众人赞同。

当日双方之间便发生了斥候战,明军的夜不

收与清军的斥候不断互相试探、厮杀,双方互有伤亡,谁也没占到便宜。

松山堡与乳峰山一带战云密布,两处山上山下,都是旌旗遍布,充斥着浓浓的战场气氛。

随后夜幕降临,双方的军队都开始生火造饭,明军各大营地中,一处处篝火点燃了起来,各处营地内人叫马嘶,还有庞大的车队,连续不断的从杏山等地往松山大营运粮。

刘衍心中有些激荡,这种双方数十万人马的大会战,自己之前只是从史书中见过,此番还是头一次参与其中,说不激动那是假话。

亲卫营的营垒内,刘衍一边走着,一边看着营中将士热闹喧嚣,然后随着鸣金吹角,放炮打鼓,夜巡、夜号、灯火、明暗一一申定,亲卫营以及周边各营都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刁斗上梆鼓声不断传来。

到了最后,新军各营的悬灯一一亮起,不论明清双方的营寨中,都是星星点点的灯光。随着天色越暗,越觉灯火通明,从松山堡周边到乳峰山上,更形成一片灯海,非常的壮观。

刘衍顶盔披甲,静静的看着这一切,微微皱眉,心中在想着此战会如何发展,新军将士又将如何应战。

在刘衍的身后,王越、汪博、张义、沈拓、苗绍、许铭等几个都指挥使、游击将军,炮营指挥使钱樰、镇抚官荀景云、医部部长鲍学镇、情报司司丞吴国金,以及情报司探查曹主事王阳都站在刘衍

身后。

就在这时,中军一名参将策马而来,专门向刘衍传递军令,命刘衍立即前往中军大营参加军议。

“这么晚了,还要军议?”

刘衍微微皱眉,嘱咐众人各自回营督军,要加强戒备,自己则是带着一旗护卫前往中军大营。

刘衍的营地在松山堡北面三里外,大同镇总兵官王朴、宣府镇总兵杨国柱两部的营垒就在青莱镇新军的左右两翼,三支大军相距很近。

没过多久,刘衍便抵达了松山堡内,洪承畴的督标营就驻扎在这里,中军也设在堡内的官厅之内。

松山原本只是一个驿站,自从满清崛起之后,松山驿站便经过屡次扩建,形成了如今的堡垒规模。

此时松山守将有松山副将夏承德、松山游营参将刘正杰、松山参将樊成功、城池守备尚誉第、城守坐营游击葛朝忠、宁前道兵备张斗、锦右管粮通判朱廷题等人。

刘衍到达松山堡南门的时候,正好遇到了王朴、杨国柱、吴三桂几个大将,几人相见寒暄了一番,便一同进入松山堡内。

刘衍借助街巷两侧的火把,观察着堡内的情况。松山堡建于低洼地,此时夜晚还是比较凉爽的。松山堡内建有营房、粮仓、草料场、武库、马场等设施,城头上还部署了不少的火炮。

洪承畴的总督行辕就在原兵备府,靠近城池东面,众人策马很快就进入府邸内。

刘衍等人下马进入,只见行辕大厅宽阔,

一进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一阵凉意迎面而来,让众人精神一振。上首与下面两边都摆满椅子,后面还有几面屏风,洪承畴督标营的亲卫领着众人一一就座。

除了刘衍几人之外,蓟镇总兵白广恩、山西镇总兵官李辅明、援剿总兵左光先、山海关总兵马科、密云总兵唐通等人也先后到达,一众总兵相见,又是一阵寒暄谈笑。

大堂上,刘衍仍坐右首第一位,随后杨国柱、白广恩、李辅明等人一一就座。洪承畴也已经坐在上首,监军马绍愉、监军张若麒坐在两侧,众人都已经坐好。此外辽东巡抚邱民仰,还有诸多兵备、通判、同知等文官,也纷纷坐好,不过众人都在坐在众总兵官的身后,毕竟此番军议还是以众总兵为主。

此时刘衍看着洪承畴的精神很好,儒雅的脸上满是笑容,而且还不时向众将问好,命左右给众总兵、文官分发蒲扇,并且端出冰镇瓜果。

刘衍也拿起一片凉瓜吃了起来,心中暗道:“看来战事顺利,洪承畴的心情不错啊,就不知道接下来,洪承畴准备如何进军了。”

刘衍吃的还算矜持,再看其余几个总兵官,此时已经吃得满脸都是汁水,白广恩、李辅明、左光先几人更连皮都吃个干净,让刘衍错愕不已,你们几个好歹也是总兵官吧,怎么像是没吃过东西一般?

众人吃了一阵之后,便心满意足的擦了擦手,洪承畴

的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这是准备开始议事了。

“今日诸位也都看到乳峰山的情况了,奴在有样学样,在乳峰山上修筑了大量的工事,就是想借此来消耗我军的兵力,本督决定不能被奴贼牵着鼻子走。”

此时明军各部的夜不收拼着伤亡,不断对清军在乳峰山各处的布置工事进行探查。虽说清军哨骑阻拦得非常得力,不过青莱镇新军各营的夜不收大都装备了千里镜,可以在近处观察山上的情况。

刘衍也命各营夜不收向自己禀报的同时,也抄送给洪承畴知晓。

此时洪承畴已经命幕僚将这些情况整理出来,就在军议中向众总兵官等人通报起来。

按照青莱镇新军夜不收的详细查探,清军的土墙壕沟布置主要集中在乳峰山、黄土岭两处,大多是那种两沟三墙式,依着各山岭层层布置。

清军挖掘的壕沟与刘衍设计的防线非常相似,内都有陷井尖刺,可见清军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

不过清军修筑的土墙或是石墙也有所不同,并不是刘衍设计防线的那种矮墙,而是一种类似寨墙的小型城墙,高约一丈左右。各处山岭平缓处,寨墙高,如城墙那般,人可登上寨墙作战,并设有多道寨门。险要处寨墙略矮,到人胸口处,以守军巡弋为主。

这种寨墙算是主墙,主墙前面,挖有一道深深壕沟,使得寨墙事实上高约一丈多到两丈多。

在这种寨墙

壕沟前面,每隔一段距离,又挖掘有两道小壕沟。这两道壕沟略浅些,约有八尺深,壕沟后或设矮墙,或在边上布置拒马,打上木桩。木桩之上,则绑有绳索,绳上挂着铃铛,铃铛旁布置大犬,这是防止夜间有人偷营袭壕。

乳峰山与黄土岭都由大小众多山岭构成,沿着每道山岭,清军都修筑了土墙壕沟。如此清军依托防线层层设防,就是攻下一道山岭,还要面对另一道山岭,明军各部要逼近到主峰之上,不知要如何苦战,不知道要折损多少将士。

这还只是乳峰山、黄土岭的情况,根据青莱镇新军与其余各部明军夜不收的探查,清军还在多地布置了类似的防线,比如松山岭、毛家岭等地方,几乎将明军通往锦州各处的道路全部封锁住了。

此时众人都是眉头紧锁,局势如此,看来想要解锦州之围,就一定要攻山,现在的问题是,是先攻乳峰山还是黄土岭?

这里面的观点分歧,分别以青莱镇总兵官刘衍、宁远总兵吴三桂为代表。

吴三桂认为,现在锦州危急,大军自然要优先攻打乳峰山,尽快打开进入锦州要道,以免夜长梦多。

随后蓟镇总兵白广恩、山海关镇官总兵马科、密云镇总兵官唐通,以及祖大乐、松山副将夏承德、游营参将刘正杰等辽东一派将领的支持,毕竟众人或多或少都与吴家、祖家有关联,自然希望先行解救锦

州城。

对此刘衍当即表示反对,刘衍认为清军在乳峰山布置森严,刘衍认为清军就是想效法自己在巨鹿、济南的作为,借助山势防线消耗明军的兵力,明军绝不能让清军的奸计得逞。

刘衍认为,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清军在短时间内攻下锦州不大可能,明军就算解围,也不用急于一时。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扫清松山外围的威胁,如东面的黄土岭,东南的松山岭。只要明军扫除了这二处的清军兵马,进可解松山之忧,远还可以逼向小凌河,占领小凌河堡,顺着河道,攻击锦州东面。

洪承畴看着争论的二人,也是微微皱眉,一时之间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