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三百五十九章 分兵南下

明末大军阀 第三百五十九章 分兵南下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八月初,锦州城外。

经过黄土岭大战之后,明军与清军之间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双方都在完善各自的防线,并且调集更多的辎重到前线上,至于兵力则没有太大的调动,只是互相对峙着,战场上似乎形成了僵局。

对于这样的局面,洪承畴忧心忡忡,朝廷没有多余的钱粮长久的耗下去,要维持二十多万大军在前线,每天都要消耗数量巨大的钱粮,长此以往,不用清军来攻,大军的钱粮就会慢慢供应不上。

“奴贼这是想拖延时间!”

中军大帐内,洪承畴召集各镇将领议事,就连守卫后路的曹变蛟、王廷臣二人也收到命令赶来。

黄土岭一战,二人并没有参加,此番赶到中军大帐内,听王朴、李辅明等人说起大战的种种过程,二人都是万分遗憾,如此大功,二人却没有分润到一点。

随后曹变蛟、王廷臣便纷纷向刘衍恭贺,对于眼前这个年仅二十多岁的总兵官,二人心中都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大明又一颗闪耀的将星升起了!

此时众人都已经落座,洪承畴看着众人继续说道:“现在我军的钱粮虽然供应充足,但是朝廷是支撑不了多久的,此番我军是否应该主动寻找战机,打奴贼一下,以便突破眼下的僵局,诸位还要商议一下。”

众人都看向了刘衍,此时刘衍的战功最大,兵力最强,话语权自然也是最大的。

刘衍也不跟众人客气

说道:“督臣,诸位总镇,我军是否需要出击,本镇还没想过,只是有些奇怪。”

“奇怪?”

洪承畴问道:“刘总兵详细说来,什么地方有异?”

“督臣,据末将所知,奴贼方面也不好过,辽东各地近几年也是旱灾不断,再加上奴贼在辽东各地横征暴敛、无恶不作,以至于奴贼的钱粮储备并没有多少。眼下奴贼大军也有二十余万,如此长时间僵持下去,我大明吃不消,奴贼更是吃不消,可他们为何还要耗下去?”

众人闻言都点头称是,大明再困难,也拥有万里江山、亿万人口,国力自然远在奴贼之上的,僵持下去,肯定是奴贼吃亏。

洪承畴微微皱眉,说道:“刘总兵的意思是,奴贼在谋划什么,所以在故意拖延时间?”

刘衍说道:“末将猜测,奴贼可能在想办法断我军后路,或者还有其他的奸计,反正僵持的局面,应该不会太久了。”

“所以,末将建议,我军还是按兵不动,同时加强后路各处的防备,以不变应万变!”

众人纷纷议论了起来,随后王朴、杨国柱、曹变蛟、李辅明、王廷臣等人纷纷赞同刘衍的意见,吴三桂、左光先、刘肇基也是一样赞同。

只有马科和唐通对视一眼,二人都没有说话。

洪承畴思索了一下,说道:“也好。只是明日一早,曹总兵、王总兵就要辛苦一下,尽快返回后方驻守。另外,本督再派

左总兵率部南下,也前往五道岭一带驻防。”

曹变蛟、王廷和、左光先先后抱拳领命。

随后洪承畴笑呵呵的对吴三桂说道:“昨日祖总兵来我营中商议军务,提到锦州城中兵力不足,所以本督想让吴总兵率部进驻锦州城,如何?”

早在崇祯元年,祖大寿镇守宁远城,率部取得了宁远大捷的胜利,因功升任前锋总兵官,随即便率部驻守锦州城,所以洪承畴才称呼祖大寿为吴总兵。

吴三桂自然愿意,当即领命。

刘衍见状暗道:“洪承畴加强了锦州城的防御兵力,以及后路的防御兵力,部署上没有问题,主力这边的兵力也是足够用的,再加上后路上各处囤积的钱粮、兵器暂时无缺,哪里都没有问题。可是我心中为何还有些不安呢,我到底还遗漏了哪里?”

洪承畴看着若有所思的刘衍,笑着问道:“本督如此安排,刘总兵以为如何?”

洪承畴的部署没有问题,刘衍正要抱拳说话,却见督标营的一名参将快步走入中军大帐,抱拳说道:“启禀督臣,兵部来人了,已到营内!”

众人顿时欢呼起来,一定是朝廷的封赏下来了,洪承畴也是笑呵呵的说道:“快将使者请进帐内。”

“是。”

但是刘衍心中的不安却更加强烈了,捷报才送出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以此时朝堂上办事效率,再加上往来于锦州、京师之间的路程,封赏这么快就下

来了?

片刻之后,兵部右侍郎赵光拚身穿官服笑呵呵的走进大帐,洪承畴见状起身相迎,一众将领也是纷纷起身行礼招呼。

刘衍打量着赵光拚,此人也算是一个正直之人,据说当初赵光拚有个好友,名叫曹钦程,那曹钦程为了升官任魏忠贤为干爹,赵光拚闻讯屡次劝阻好友,认为"富贵一时,名节千古,君不可不审",曹钦程因此与赵光拚交恶,屡次对赵光拚进行打压。

在当初魏忠贤权倾朝野的时候,赵光拚能够做到这个地步,也算是个人物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赵光拚与众人寒暄一阵后,便笑着说道:“督臣,不知哪一位是青莱镇总兵官刘衍?”

洪承畴急忙引荐刘衍到前面,说道:“这位便是了。”

刘衍再次抱拳行礼,赵光拚赞叹道:“刘总兵如此年轻,就立下大功,据说那一万三千五百余级的斩获中,九千多级都是刘总兵的战果?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不敢,此战乃是督臣运筹帷幄在前,众将士用命血战在后,刘衍不敢独揽功劳!”

虽然赵光拚这个兵部右侍郎是正三品,身为总兵官的刘衍虽然在经制上,并不算是下级,可是赵光拚却是兵部尚书陈新甲的左右手,又是文官,此时刘衍只能与一众总兵官一样,以下属的姿态答话。

“嗯,刘总兵居功而不自傲,实属难得!”

赵光拚笑了笑,继续说道:“刘总兵有如此心胸,想必此番分兵

南下,也照样能再立新功!”

“分兵南下?”

此话一出,不论是洪承畴,还是杨国柱、王朴、曹变蛟、吴三桂等各镇总兵,都彻底傻了眼。

刘衍也是目瞪口呆:朝中谁想出了这个混账主意!

赵光拚看着众人的反应,示意众人稍安勿躁,洪承畴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便招呼众人落座。

然后赵光拚拿出一份兵部的调令给洪承畴,说道:“事情是这样的,就在差不多一个月之前,总督河南、山西、陕西军务的卢象升率部驰援洛阳,但是在本路上的大周山一带,被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埋伏合围,双方激战过后,官军大败。”

“参将许桐珲所部抚标营全军覆没,许桐珲力战殉国。卢象升的督标营也伤亡过半,只剩三、四千人败退回到了开封城据守。而河南各处的兵马,也是一战尽没!”

此时,所有人的脸色都非常的难看。

洪承畴眉头紧锁,脸色铁青,辽东战局刚刚有所起色,明军也稍稍占据上风,朝廷就要将战力最强的刘衍部调走,那之后的战事怎么打,剩下各镇能与清军继续对战吗?

杨国柱、王朴、曹变蛟、吴三桂等一众总兵官也是愁眉不展,刘衍所部可以说是众人的胆气所在,只要有刘衍的数万新军在,辽东战局就不会崩坏,至少有刘衍在后面兜底。

可是刘衍一旦率部南下,众人之中,谁有底气敢说能稳住战局?

唐通与马

科对视一眼,二人虽然对刘衍羡慕嫉妒恨,可是刘衍猛地要走,二人也是不愿意的,对于接下来的战局,充满了悲观。

而刘衍此时则是异常的愤怒,大明总是在大战略上摇摆不定、朝令夕改,朝廷上的那些混账东西为了一己之私,总是在左右国家的战略,一会儿要集中兵力打清军,一会儿又要调兵打去流贼,历史上的明军精锐就是如此,在朝中一众混账的瞎指挥下,被满清与流贼两方轮流牵着走,最后大明的精锐都是在辽东与内地之间疲于奔命,在不断的拉扯下,就算是天兵天将也要拉跨,最后在一次次奔袭作战中折损殆尽!

刘衍此时心中非常烦躁,自己率部南下,辽东之战势必要重回历史上的结局,明军多半还是要败。

抗命不走!那卢象升怎么办?一旦卢象升所部败亡,整个中原就是李自成的天下了,也许历史的进程会就此改变,流贼大军说不定会直接北上进攻京师!

此时刘衍可谓心乱如麻,只恨自己分身乏术,手中八万八千新军看似很多,但是面对如今四处烽烟的天下,这数万新军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赵光拚见众人都不说话,自然也知道众人的担心,说道:“兵部的意思,并不是要将刘总兵的新军全部调走,而是视情况留下一到两个营,继续划归洪督臣指挥。刘总兵率领新军主力南下,支援卢督臣。新军兵力雄

厚、战力强悍,分兵之后,也可以两地作战嘛。”

刘衍闻言心中愤怒,分兵?只要自己不在这边,那以洪承畴的果断,以各镇总兵的腹黑,留下来的新军将士肯定要被推上第一线,作为炮灰使用,与清军拼命!

赵光拚看着刘衍始终一言不发,脸上也是怒气萦绕,便尴尬的看向洪承畴,希望洪承畴替自己说几句话。

洪承畴听到要留下刘衍一部分兵力,心中的担心稍稍消散了一些。刘衍的新军一个营有一万多人,足以与一个军镇相媲美了。

“呵呵,这也是朝廷的意思,毕竟朝廷要权衡整个天下的战局,刘总兵要体谅朝廷与陛下的难处,不要纠结于一隅之地。”

刘衍看着洪承畴,眼神犀利,说道:“既然如此,那末将不同意也是不行了?”

“呵呵,刘总兵自然是顾全大局的。”

刘衍缓缓站了起来,冷声说道:“好,那我就顾全大局!末将将驻守弘螺山的前营留下,继续为大军驻守后路,督臣以为如何?”

「感谢书友mastdwn投的月票,东仙会继续努力,写出好看的故事」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