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四百零六章 要你何用

明末大军阀 第四百零六章 要你何用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勤政殿内,陈新甲、洪承畴、马绍愉、张若麒四人叩拜在地上,全都不敢抬头。

大殿之内,崇祯帝沉重的呼吸声一张一翕的喘息着,四人从声音中就能听出浓浓的怒意。

“刘衍真的是这么说的?”

“是。”

四人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隐瞒,一五一十的将事情说了一遍,最后陈新甲壮着胆子说道:“陛下,臣已经说过,大军将士绝不可轻视,必须按照朝廷法度重赏之。可是如今各镇将士都被苛待,刘衍所部新军更是如此,那些骄兵悍将心中有怨,才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崇祯帝对马绍愉、张若麒问道:“你们二人说说,刘衍与各镇总兵如何,此番事端,他们是怨恨封赏不足,才怒而犯上,还是他们本就是狼心狗肺之徒,此番只是借题发挥,只为祸国!”

马绍愉和张若麒在来的路上已经想明白了,经过锦州之战,二人与各镇兵马已经是一体了,各镇要是被定性为逆党,他们二人也没有好果子吃。

于是马绍愉咬着牙说道:“陛下,各镇将士在锦州之战中浴血奋战,为了国朝,为了陛下甘愿身死,忠心绝没有问题。此番只是因为朝中有奸佞,苛待有功将士,才会有此番事端!”

张若麒也大声说道:“陛下,各镇将士本就困苦,如今没有赏赐,定会寒了他们的报国之心,还望陛下三思!”

崇祯帝眉头紧锁沉吟了一会儿,对王承恩

说道:“将周延儒、李待问找来。”

此时已经是入夜时分,王承恩愣了一下,问道:“现在?陛下,不如明日一早……”

“就现在!快去!”

王承恩顿时吓了一跳,急忙前去传旨。

没过太久,周延儒和李待问便被王承恩带来,二人吃惊的见到洪承畴、马绍愉、张若麒也在,有看到陈新甲正怒气冲冲的看着自己,心中都是一沉。

二人再看到崇祯帝也是怒气冲冲的看着自己,心中更是一寒。

“臣,拜见陛下!”

二人叩拜之后,却许久没有听到“平身”二字,顿时冷汗直冒。

“陈爱卿,你给阁老与李尚书通报一下。”

“是。”

陈新甲随即将城外的情况说了一遍,周延儒顿时傻眼,想不到城外的那些兵马竟然如此大胆,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作答。

李待问则眉头紧锁,低头思索着什么。

“周阁老,朕听从你的建议,苛待了有功将士。如今二十多万大军封堵了德胜门,此事如何收场,爱卿给个说法!”

“这、臣,老臣以为……”

周延儒此时只觉得脑海中一片空白,自己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刘衍直接翻脸了,更是没想到,刘衍在各镇之中的威信这么高,他振臂一呼,各镇总兵官就全都跟着闹将起来。

“刘衍!”

周延儒心中怒吼着,可是嘴上却一句整话也说不出来,急得大汗淋漓,崇祯帝见了对其失望透顶。

“李尚书,你有何办法!

李待问拱手说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在两天之内安抚住各镇大军,特别是青莱镇总兵官刘衍。就算所有的兵马都反了,只要刘衍不反,局势就崩坏不了!”

“那如何安抚各镇大军?”

李待问说道:“臣以为,陛下可以下诏,命京城内的所有官员和商贾立即纳捐,按照官职大小和家财多少,限定各自的纳捐数额,限期一天之内完成。”

“同时朝廷还要截留朝中百官的本月的俸禄,以及京城藩王本月的供养。”

“另外,臣以为陛下还要从内帑拿出银子作为贴补,如此从三处筹集钱财,先将各镇将士的封赏银子与抚恤银子给足,先将各镇大军安抚下来。”

“至于各镇总兵官的升迁事宜……”

李待问看向陈新甲和洪承畴,说道:“此事臣就不知道了。”

崇祯帝赞许的看向李待问,总算是有人说了一些靠谱的话,于是便以李待问为主,马绍愉、张若麒作为兵部的代表,作为李待问的副手,三人一同向百官与商贾纳捐,户部要立即截留百官俸禄与藩王供养,限期一天之内,必须筹集到足够的银子。

马绍愉、张若麒愤恨的瞪着李待问,一天之内筹集到几百万两银子,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做不到,李待问这是拉着二人一同送死啊!

就算此事办成了,三人也将成为文武百官及京城藩王的眼中钉、肉中刺,日后在朝中还有

容身之地吗?

二人恨不得将李待问生吞活剥了,可是却又无可奈何。

李待问却从容领命,随后说道:“还请陛下下诏,臣等奉皇命纳捐、截留,才能在一天之内筹到银子,否则就请陛下直接将臣等下诏狱处置为好。”

马绍愉、张若麒顿时眼前一亮,暗道:“你小子好算计,推着陛下来当恶人!”

崇祯帝也是脸色一僵,被李待问逼着只好当即命王承恩拟旨、用印,然后黑着脸交给了李待问三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明代百官的俸禄标准低得离谱,唐代时一品月俸八千,另有职田,一品为六十顷,又有世俸钱,一品为二百万(二千贯),宋代的俸禄比唐代则更高。

而明代的正一品月俸仅有八十七石,与唐宋相比较,简直连零头都不及。因此《明史》中说:“自古官俸制薄,未有若此者。”

因此,京城之内大大小小的文臣武将,虽然有三千七百多人,可是本月的俸禄折合成银子,也才只有三十多万多两银子。

至于藩王们,其实按照大明律,藩王不能居住在京城之内,可是到了明末时期,有不少藩王都在京城购置了宅院,长时间就居住在繁华的京城内,朝廷也不加禁止。

此时京城内的藩王、镇国将军等皇亲国戚也有数十家,每月朝廷都要支付钱粮,大约十几万两银子。

这两项加在一起,也只有五十多万两而已,根本不够用的。

至于崇祯帝的内帑,

此时也只能拿出十万两银子,王承恩带着李待问三人前去领取,剩下的都要从京城内的商贾身上要出来。

随后崇祯帝看向陈新甲,问道:“银子的事情暂时解决,各镇总兵官的升迁事宜如何处置!”

陈新甲在来的路上,已经有了打算,当即说道:“启奏陛下,臣以为首要一点,就是给刘衍加官进爵。其余各镇总兵官都已经挂了将军印、封了伯爵,虽然都是阁老临时添加的封号和伯爵,连杂号将军都不算,但好歹也能够算上一号了。所以,只要刘衍不再闹下去,其余各镇总兵官那里,臣都能安抚下去。”

崇祯帝点头赞同,却没想到周延儒说道:“陛下不可!那刘衍挟重兵威逼圣上,此乃大不敬之罪,朝廷不加责罚,反而为其加官进爵,日后人人都效法刘衍,则国将不国,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陈新甲反驳道:“刘衍本就有功,为何不能升迁?到底是谁造成如今的局面?是刘衍,还是阁老你!”

“大言不惭!”

周延儒此时也大声呵斥着,此时局势对自己非常不利,如果再让刘衍顺利升迁了,那自己在崇祯帝的心中就再无地位,这个首辅之位,也将移交他人了。

“刘衍骄狂无比,他今日所为,与汉之董卓、唐之朱温何异?必须予以严惩!”

二人随即争吵了起来,要不是王承恩喊来两名小太监拉着,估计陈新甲与周延儒已经掐

在一起了。

崇祯帝此时气愤难消,恨不得将陈新甲、周延儒拉出去杖毙,随即大声叫道:“这里是宫中,不是市井街巷,你们是朝中大臣,不是村中民妇,都给朕住嘴!”

陈新甲、周延儒随即停了下来,不过二人都是气呼呼的看着对方,今日谁也不会让步。

“洪爱卿,你有何见解?”

洪承畴始终没有说话,此时被崇祯帝询问,才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既然周阁老不同意给刘衍升迁官职,那也无妨,毕竟刘衍此番所作所为的确过分,再给其升迁官职,的确会让天下人群起效仿。”

陈新甲吃惊的瞪着洪承畴,周延儒则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刘衍在锦州之战、开封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朝廷如果没有表示,也一样会冷落天下将士的报国之心,一样得不偿失。”

崇祯帝有些不耐烦的说道:“那怎么办,洪爱卿快说,不要绕弯子!”

洪承畴说道:“臣以为,刘衍的官职暂不升迁,但是要增加他的权柄,青莱镇只有青州府、莱州府两府之地,陛下可以降旨,将登州府、兖州府也并入青莱镇之中,将青莱镇的辖区扩大一倍,以此来安抚刘衍,同时还要免去青莱镇四州之地五年的赋税,以及三饷摊派。如此,则刘衍必定心满意足。”

陈新甲顿时笑了起来,当即说道:“陛下,洪督此议甚妥,臣附议!”

周延儒再次反对,大声说道

“陛下,万万不可,刘衍只有两府之地,便操练出八万多精锐大军,就敢横行不法,要是有了四府之地,其势力还不知道要膨胀到何等地步,陛下定要……”

崇祯帝看着周延儒一副忠心为国的样子,只要是与其政见不同者,不管事情对错,都要站出来反对,而后又拿不出自己的应对之策,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崇祯帝便忍无可忍,当即一拍桌案站了起来:“既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周阁老有何应对之策。”

周延儒憋了许久,最后却拱手说道:“此时还需举行朝议,由朝中大臣共同商议之,老臣此时无策。”

“无策?那朕要你何用!”

崇祯帝怒斥之后,便命人将周延儒赶出大殿,周延儒此时面如死灰,失魂落魄的被两名大汉将军带了出去。

随即崇祯帝批准了洪承畴的方略,连夜命人拟旨,并命陈新甲、洪承畴拿着圣旨,连夜赶回德胜门外传旨。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