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四百一十九章 继任山东总督

明末大军阀 第四百一十九章 继任山东总督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北京城。

洪承畴身穿朝服进入皇宫,朝着乾清宫而去。

一连几天的朝议,文武百官都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山东总督的位置依然空缺。

今日早朝,洪承畴决心必须有一个结果,此事决不能再拖了,否则必出祸乱,弄不好会拖出一个山东李自成出来,那大明朝就真的永无宁日了!

乾清宫大殿上,朝议刚刚开始,满朝文武便开始争吵起来,一帮内阁大臣针锋相对,全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对方,但是对于山东战事,却拿不出一点“干货”,只是为了反驳而反驳,所说的话没有一点实际的东西。

崇祯帝听了许久,再也忍耐不住,当即拍着桌案,大声说道:“山东总督一职,暂由内阁首辅洪承畴出任,京北伯唐通所部归其统帅,十日之内发兵山东!”

群臣顿时安静下来,纷纷看向洪承畴。

对于山东战事,洪承畴根本不想前往,现在李自成正在河南大杀四方,自己这个内阁首辅绝不能轻易离开京城,必须坐镇,以免被陈新甲钻了空子。

于是洪承畴说道:“陛下此议不妥,臣以为当即朝廷的心腹大患,乃是卷土重来的李自成部,臣身为内阁首辅,理应居中协调,统筹各方予以围剿。”

“臣已经会同兵部尚书陈大人一道,命孙传庭继任为陕西总督,整顿陕甘兵马,尽快进击李自成部,故此臣暂时无法离开京师前往山东,请陛下三思

崇祯帝冷着脸,说道:“既然如此,那阁老以为,何人能够出任山东总督一职?难道阁老还要提名刘衍!”

洪承畴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拿出了颜继祖的求援信,呈给王承恩后,说道:“陛下,这是山东巡抚颜继祖今日刚刚送到的奏折,里面提及山东贼寇正在调集火炮,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济南府城,德王一家危在旦夕,如果朝廷还不能尽快确定山东总督人选,臣以为不防先让定虏伯刘衍暂领,等到战事结束,再让刘衍继续担任青莱镇总兵一职。”

众人顿时翁的一声议论了起来,崇祯帝的脸色也是越发难看。

用得着人家的时候,加官暂领,事情结束了,就让人家官复原职,即便崇祯帝再刻薄,也干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阁老这是在逼朕啊!”

“臣不敢。”

洪承畴面不改色的说道:“只是臣担心,济南府城岌岌可危,时间不等人,眼下朝廷既没有时间慢慢议论,也没有人才可选,再这么拖下去,只能坐视德王一家遇难,坐视济南府、东昌府全境陷于贼寇之手。”

“而且臣还有一个担心,一旦朝廷不能尽早歼灭山东贼寇,让其羽翼丰满,难保不会在山东出现一个李自成样的贼首,到时候两股贼寇一东一西,我大明将再无回旋余地!”

崇祯帝虽然执拗,但也绝不是昏聩之人,此时即便恼怒洪承畴的提议,可也知道,洪承畴所

说的都是实话,此事的确不宜再拖延了。

“陈爱卿,你的意思呢?”

陈新甲看了看洪承畴,知道洪承畴是铁了心要扶刘衍上位,自己再阻拦下去也没有意义,反而同时得罪洪承畴和刘衍。崇祯帝那边,自己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提供,只好拱手说道:“启奏陛下,洪阁老言之有理,臣附议!”

有了陈新甲开头,朝中大臣多半都站出来附议,户部尚书李待问更是说道:“从青莱镇调兵最好,朝廷可大大节省钱粮消耗,利国利民!”

这一番言论,顿时引来崇祯帝的怒视,李待问见状愣了一会儿,随即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急忙低下头不再说话。

崇祯帝见群臣基本上达成一致,心中再不愿意也无济于事,只好说道:“那就拟旨吧,升迁刘衍为山东总督,率领新军各部即刻北上围剿山东贼寇。”

“另外再拟一道旨意:裁撤青莱镇,青莱镇新军改编为督标营,其兵力缩减为现有兵力的三成!”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洪承畴急忙说道:“陛下三思,如今正是多事之秋,青莱镇新军乃是天下强军,决不可裁减自废武功!此举,也容易激起兵变啊!”

崇祯帝问道:“天下督抚那么多,哪一个督标营有数万人马?”

洪承畴万万想不到,崇祯帝竟然会借着这个机会打压刘衍,于是反驳道:“陛下,刘衍总督山东兵事,即便陛下下旨裁撤新军兵马

刘衍也完全可以将多出的兵力编为驻屯军,分兵驻守山东各地。如此刘衍的兵力根本不会少,而朝廷与陛下,却被刘衍嫉恨,也伤了新军将士之心,得不偿失啊!”

崇祯帝脸色阴晴变换着,许久之后才冷声说道:“既然阁老不同意,那裁军之事,就此作罢。”

“谢陛下,陛下圣明!”

崇祯帝瞪着洪承畴许久,自从刘衍在德胜门外以自己较劲以来,始终想要整治刘衍一番,决不能让这样的狂妄军将目无纲常。

如果刘衍是孙传庭、卢象升那样文官出身的统军大臣,崇祯帝直接一道诏令就能办到,可是刘衍却偏偏是武人出身,而且是从卫所总旗官一步步升迁上来的,在山东根深蒂固。崇祯帝非常清楚,自己即便下诏免去刘衍官职,派了锦衣卫去拿人,这道诏令也没有多大的效果,锦衣卫甚至连新军大营都进不去!

所以这才是崇祯帝最恼火的地方,大明皇帝竟然无法拿捏区区总兵官,这在大明历朝都是不可想象的。

“难道大明真的日暮西山了吗?”

崇祯帝心中不由一痛,然后挥手说道:“乏了!”

王承恩急忙上前一步,尖声叫道:“退朝!”

洪承畴出了大殿,心中一颗石头终于落地,然后快步赶到内阁官署,亲眼看着诏令拟定、用印,然后洪承畴直接批红通过,交给等在这里的陈新甲。

“本兵快些,派人飞马送往青州府城,

让刘衍立即出兵,千万要保住济南府城和东昌府!”

从北京城到青州府城有九百多里的路程,按照正常快马的速度,至少也需要十三、四天的时间,可是陈新甲也是心急如焚,以八百里加急快马,将诏令送往青州府城,甚至连宣诏的太监都没跟着,就派了一队兵部塘马南下。

这队塘马日夜兼程,在穿过济南府地界的时候,甚至几次都差点被贼寇兵马拦下,最终用了不到九天,跑死了三匹快马,甚至有一个驿兵被活活累死的路上,才将这份诏令送到刘衍的手上。

“传令骑兵营、右营、中营,立即向北进发,本镇率领亲卫营随后跟进,直奔济南府城!”

截止到次日下午,骑兵营、右营、中营先后接到刘衍的命令,纷纷向北推进。

许铭率领骑兵营将士冲进东昌府境内,先后击破两股贼寇兵马,斩首三千余,俘虏八百五十二人,陆续收复了三处县城。

东昌府的贼寇纷纷汇聚在一起以求自保,一万多人盘踞在临清州,许铭随即率部兵临城下,向幕府兵部讨要攻城器械,准备围歼这股东昌府境内最后一支贼寇兵马。

同时,汪博率领右营一路北上,横扫了泰安州、肥城、章丘、邹平、新城等地,四战四捷,斩首五千九百余级,俘虏朝中两万,多是被裹挟的百姓。

刘衍接到战报后,命许铭围住东昌府的贼寇,不要让贼寇走脱,命汪博继

续扫荡济南府境内的贼寇,歼敌务尽!

而沈拓率领中营也逼近济南府城,驻扎在济南府城外面的数万贼寇顿时军心大动,再加上陆续有消息传来,数万青莱镇新军挥师北上,让这数万贼寇大军不敢迎战,直接拔营向北退却,退守到济阳城死守。

两天后,沈拓率部进驻济南府城,巡抚颜继祖和德王朱由栎欣喜若狂,二人都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此时也顾不上矜持,二人一同带着城中百官迎接新军入城。

“沈参将辛苦,逼退了贼寇大军,这可是拯救藩王的大功啊!本抚一定上书朝廷,为定虏伯,为新军将士请功!”

沈拓淡淡一笑,说道:“谢抚台大人,此乃末将本分之事。”

随后沈拓向颜继祖和德王朱由栎行礼,众人一同入城,来到巡抚衙门议事。

“呵呵,如今定虏伯升任山东总督,可喜可贺啊,我山东百姓这下有福了!”

颜继祖笑着开口,德王朱由栎也跟着说道:“定虏伯乃是朝廷擎天柱,有定虏伯在,本王无忧,山东百姓无忧!”

沈拓说道:“此番我家大人升迁山东总督一事,也算是侥幸,听闻朝廷中可是有不少议论,有不少人都发对此议。”

德王朱由栎当即怒声说道:“朝中有奸佞,竟然敢坐视藩王被困、坐视百姓受难,而只会夸夸其谈,当真该杀!本王今日就写成奏本,向陛下弹劾朝中反对之人!”

颜继祖自然

听得出来,德王朱由栎说的就是那些东林党人,其实颜继祖从出身上讲,也算是东林一党的,所以此时只好赔笑说道:“呵呵,殿下息怒,朝中的事情,咱们还是少掺和,只要定虏伯拿下总督之位,咱们就别无他求了。”

见颜继祖提过来一把梯子,德王朱由栎直接顺着滑了下来,说道:“哼!既然颜抚台发话了,这次也就算了,今后朝中那些混账再敢挑事,看本王如何惩处!”

“殿下深明大义,佩服!”

“颜抚台胸襟宽广,本王钦佩!”

二人互相吹捧了一会儿,颜继祖便对沈拓说道:“对了,不知定虏伯何时抵达济南府城,本抚也好提前准备一下,将总督府收拾出来。”

沈拓说道:“启禀抚台,末将在北上途中收到命令,定虏伯已经率领新军亲卫营北上,最多四天之后便可抵达济南府城。”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