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四百三十八章 卷土重来

明末大军阀 第四百三十八章 卷土重来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同月,就在山东各地大拓荒的同时,李自成率领流贼中营抵达潼关。

潼关北临黄河,南踞山腰,自东汉建安元年建成后,便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潼关城旧址。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

潼关乃是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险要。

潼关古为桃林塞,明洪武五年千户刘通筑城,明洪武九年,指挥金事增修城牌“依山势而曲折”筑城墙,后称明城。北临黄河,南跨凤凰、麒麟二山,东断东西大路临黄河南延上麒麟山;西断东西大道靠河南沿上象山。城门开六处,每处各有两洞,中有瓮城相连。

东门称金陡,先名“迎恩”,后改“平藩两陕”;西称“怀远”,后改“控制三秦”。南门有两个,东边的称作上南门,先名“凌云”,后改“麟游”,再改“览山”;西边的称下南门,先名“迎薰”,后改“凤□”。北门也有两个,靠西边的是大北门,先称“吸

洪”,后改“霸英”。南北水关门有两个,南边北门筑闸楼七间,里设天桥;北边门筑闸九间。六大城门,除南门无楼外,东西城各有两个。

潼水穿城而过,经潼津桥注入黄河。城内建有金陵寺、钟楼、望河楼、吕祖庙、阅书楼、象山祖师庙及牌坊、楼阁多不胜举,古称“金碧辉煌,映映川原”。

潼关城墙依山势曲折蜿蜒,东南包括了麒麟山、砚台(又称印台山)和笔架山,西南囊括凤凰山和蝎子山(又称象山),并将潼河入黄河段囊括进关城之内,使得由南向北流入黄河的潼河穿越潼关城而过。

经过扩建的潼关城城池南高北低,北临黄河,东、西、北三面城墙高五丈,而南边的城墙,最高处竟有十丈。整个城池周长十二里。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关内关外,山上山下,也修建了不少的名胜景致,这些景点逐渐流传,在当地负有盛名,成了民间盛赞的潼关八景:雄关虎踞、禁沟龙湫、谯楼晚照、道观神钟、中条雪案、秦岭云屏、风陵晓渡、黄河春涨。

只是此时潼关城内,却已经每人再有心思去欣赏这些胜景,因为李自成率领的数十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从东西两面将潼关团团围住,连一只山雀都飞不出去。

此时的流贼大军可谓是东山再起,兵力甚至更胜以往,光是流贼中营的兵力就已经达到二十多万,李自成的中军在潼

关东面十里外扎下营盘,权将军田见秀,制将军贺锦,前果毅将军任继荣率骁骑两万五千、甲兵两万、步兵和死兵五万围堵潼关东面。

而刘宗敏则率领后果毅将军吴汝义,副威武将军党守素,左威武将军李锦,统帅甲兵两万、步兵和死兵十万在潼关西面,从这边发动主攻。

如今李自成经过开封之败,被刘衍所部数万新军精锐打得人仰马翻,在李岩、李定国、宋献策等人的建议下,痛定思痛,开始对流贼各营进行新一轮的整顿,各营开始大规模操练兵马,即便是普通的死兵和步兵,每日也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操练。

同时,李自成还对各营的兵备进行调换,尽量做到统一装备,重新组建了火器营,从各处搜集精良的火铳和火炮,命李定国、艾能奇操练炮手和火铳手。

一番整顿下来,流贼不但兵力更胜以往,战力也开始飞速提升,迈出了从流寇向正规军转变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李自成在李岩、李定国的强烈建议下,不再攻下一处城池就立即铲城,而是每打下一处城池,便留下兵马驻守,派驻官吏进行管辖,开始从流寇转变为割据势力。

此时刘芳亮率领的左营经略陕西各地,袁宗第率领的右营在扫清山西各地,这两路基本上都是势如破竹,毕竟陕西、山西本就是流贼的“老区”所在,有群众基础在。

此时山西全境陷落在即,陕

西也只剩下潼关、西安等少数城池还在苦苦支撑。

李来亨率领的前营、李定国率领的火器营正在围困开封城,准备拔出这个河南最后一块钉子。

李过则率领后营会同老营的四十多万人马、家眷,在河南各处部署。李过本人更是率部进驻洛阳城,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而与李自成这边一路高歌猛进不同,大明这边的局面几乎快要崩盘。

孙传庭率领督标营一万多人,以及潼关守军四千多人,被李自成的二十多万人马困在城内,日日拒守,却等不来援兵。

随着杨国柱、王朴、李辅国三镇兵马南下,李自成也调集袁宗第的右营北上阻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王朴见状直接率部跑回了大同镇固守,这里已经是山西境内最后属于大明的重镇,王朴生怕有失。

随后李辅国也率部大踏步的后退,毕竟自己这个总官兵官实力太弱,根本挡不住流贼大军的冲击。

只有杨国柱率部继续南下,与袁宗第部在潼关以北的山西平阳府遭遇,双方展开激战后,杨国柱大获全胜,斩首两万余,收复了平阳府城。

但是杨国柱刚刚率部进驻城池,隔天便被袁宗第指挥大军围困在城内,宣府镇三万多精锐将士困守城中,城外却是流贼右营的十几万大军,以及多到数不清的流民人海。

至于唐通、马科两镇援兵,从接到兵部调令到现在,已经过去许久,二人的兵马却还在北直隶一带磨

蹭,完全就是敷衍了事。

只有东协镇总兵官曹变蛟率领麾下全部兵力三万五千人马杀向山西,准备与平阳府城的杨国柱部回合。

潼关东瓮城上,三边总督孙传庭满面愁容的望着远方,流贼大军在东面的营垒就在十里之外,此时还不断有流贼的骁骑、斥候在不远处驰骋着,肆无忌惮的窥探城防情况。

而在西面,今日上午已经持续了大半天的激烈战斗,城中守军死伤三百多人,虽然刘宗敏率领的流贼大军伤亡更大,可是以流贼的庞大兵力来讲,死伤个三两千人,基本上就是九牛一毛的事情。

孙传庭此时忧虑交加,感叹自己这些年来起起伏伏,却总是不能一展抱负,每当即将功成名就之时,便会遭到打击。

“时也命也!”

孙传庭有时候也在感叹,为何自己一手创建的秦军,无法与刘衍的新军一样,横行南北打下一番天地?

孙传庭自万历四十七年中了进士,初授永城知县,后于天启初年进入北京任职,为吏部验封主事,再升至稽勋郎中,正当步步高升之时,却在两年后因不满魏忠贤专政,弃官回乡。

转眼到了崇祯八年秋,孙传庭出任验封郎中,后越级升为顺天府府丞。崇祯九年=三月,孙传庭主动请缨任陕西巡抚,负责剿灭流贼大军。

就是在这一次,孙传庭在榆林建军,便是明末赫赫有名的秦军。孙传庭率秦军在子午谷的黑水

峪以逸待劳,激战四天后高迎祥溃败被俘,送往北京处死,这是孙传庭一生最为高光的时刻。

随后孙传庭率部接连打击了流贼大军圣世王、瓜背王、一翅飞、镇天王等部,使关中以南地区趋于平定。而后孙传庭率部又与洪承畴在潼关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闯王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仅以十八骑兵突围而走。

至此,陕西境内的流贼大军几被镇压下去。此时明军情势大好,但因清军在此时攻入长城,崇祯帝急调洪承畴与孙传庭回京防御,李自成便得到喘息。

这也是孙传庭一生的遗憾,此时站在潼关城头上,孙传庭依然是长吁短叹。

“人生短短数十年,而今回想起来,却恍如隔世!”

孙传庭此时非常想见一见刘衍,这个山东总督威名赫赫,北击清军、南败流贼,战无不胜,其麾下的新军号称大明第一强军,孙传庭一直想找机会与刘衍把酒言欢,一同畅想平定天下、拯救黎民的宏愿,可是如今看来,这个愿望恐怕要成为自己的遗愿了。

“报!”

“启禀督臣,流贼刘宗敏部正在集结,意欲攻打潼关西面!”

孙传庭心中叹息一声,流贼日夜围攻,根本不给守军喘息的机会,而东面这边,李自成亲率大军牵制守军兵力,孙传庭不得不在东面部署数千精锐防御,致使西面的防御兵力捉襟见肘,却又无可奈何。

“命督标营各部备战

城中所有军户百姓按照编组准备协防!”

“命令点燃狼烟!”

“是!”

一旁的一名督标营游击将军用一种几乎绝望的语调说道:“督臣,已经连续八天点燃狼烟了,还会有援兵来吗?”

另一个游击将军说道:“流贼同时从东西两面攻来,恐怕陕西全境只剩下咱们还在坚守了!”

孙传庭怒视二人,那两个游击将军顿时低下头,但是孙传庭却没有出言斥责二人。仗打到这个份上,即便是孙传庭,心中也是缺乏底气的,敌我双方的实力相差太大了。

“走!去西面。”

此时的西城墙上已经杀声震天,西面的怀远门、下南门同时遭到流贼大军的进攻,无边无尽的流贼步兵、死兵呐喊着冲上来,这些流贼军中的炮灰兵力扛着云梯、举着各种各样的木板作为盾牌,手中挥舞着各色刀具和农具,老少、妻小相携相扶的发起冲锋。

孙传庭望着城外的景象,心中并没有多少畏惧,反而充满了悲凉的感觉,那些都是大明的百姓,也许昨天还是勤劳安分的平民百姓,转过天来,就被流贼大军裹挟到了血肉横飞的战场上,携家带口的冲上死亡之地,直到全家死绝为止!

“开炮!”

可是孙传庭却依然毫不犹豫的下达攻击命令,因为潼关不能丢,丢了潼关,陕西就宣告全境失守,甚至天下时局都会为之一变,这个结果自己承担不了。

轰!

潼关作为关

中第一雄关,城头上部署的各式火炮多达七百多门,数量非常恐怖。光是三千斤以上的红衣大炮,各处城墙上就有四十多门,这样的火力,别说是装备还相对比较差的流贼大军,就算是换做刘衍率领的新军前来攻城,也要吃大亏的。

这也是孙传庭率领一万多人守城,顶住李自成几十万大军围攻半个多月的原因。

可是突然,孙传庭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此时刘宗敏所部阵前陆续推出了大量火炮,数量足有数百门,而且孙传庭通过千里镜观察到,正在操纵火炮的炮手,很多都是投降过去的明军炮手。

“集中炮火,给我打流贼的炮阵!”

此时,即便是孙传庭的语气也变得颤抖了起来,紧接着潼关城内外硝烟弥漫,明军与流贼大军上千门火炮,开始对射,一时间天地山川都颤抖了起来,日月也为之变色。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