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四百四十章 援军受阻

明末大军阀 第四百四十章 援军受阻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53:26 来源:书海阁

平阳府地处山西、陕西交接,治所便在临汾县,府城与县城同郭。

平阳府自三国魏始置平阳郡,“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到了大明初年,朝廷重建平阳府,领州六、县二十八。平阳府东连上党,西界黄河,南通汴、洛,北阻晋阳。宰孔所云景、霍以为城。景,太也,谓霍山;汾、河、涑、浍以为渊,而子犯所谓表里河山者也。

杜畿云:平阳枕山带河,天下要地,是也。

此时平阳府城外旌旗稠密,袁宗第率领的流贼右营大军四面结阵,将城池围困得水泄不通,一场攻城大战即将开打。

杨国柱面色疲惫的站在东城墙上,望着城外集结进攻的流贼大军,心中异常沉重。

三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进剿,可是流贼大军的强悍却让杨国柱、王朴、李辅明大为吃惊,那些几乎可以与清军铁骑相媲美的骁骑,那无边无际,好像根本死不完的死兵浪潮,让宣府镇、大同镇和山西镇将士苦不堪言,三镇将士一路下来伤亡很大,以至于王朴以“保全大同镇,便是保留朝廷在山西的门面”为由,率部撤了回去。

而山西镇总兵官李辅明因为兵力太少,只有七千人马,再刨去一路上的伤亡,只剩下五千多人,一时之间也萌生退意,不顾杨国柱的苦苦规劝,率部撤回了镇内,只留下杨国

柱一镇兵马继续南下,而后被流贼大军围困在平阳府城内。

此时杨国柱心中充满了悲怆,锦州之战中,自己与王朴、李辅明也算是生死之交,可是如今面对势如破竹的流贼大军,二人却先后退兵,让杨国柱心中非常不满,难道这就是当初刘衍所说的“军阀作风”?

“兵将只知自保实力,而不知国家安危,此乃军阀。我辈绝不可如此,即便我辈被时局推着不得已拥兵一方,也要当做外逐鞑虏、贼寇,内安天下百姓的大军阀,如此才不枉七尺男儿人间一趟!”

杨国柱忽然想起刘衍当初在辽东所说的话,心中感慨万千:“真怀念刘衍在身边并肩作战的日子,那才叫安心,才叫痛快啊!”

“呜~呜!”

忽然,城外号角声四起,紧接着流贼右营的十余万大军开始向前推进,从四面朝着平阳府城压过来。

如今流贼右营在之前与宣府镇大军激战的时候,折损了两万步卒与死兵,但是现在依然有一万五千骁骑、三万甲兵与六、七万步卒死兵,兵力上比困守城中的三万多宣府镇将士多三倍!

不过此时杨国柱的脸上依然满是坚毅,以宣府镇将士的兵力与战力,十余万流贼大军不可能攻入城内,只是一场大战下来,麾下将士肯定会伤亡不少。

“也罢!看我此战重创流贼于城下。”

杨国柱大吼道:“传令下去,各部死守城池,杀贼!”

一时间,

城头上的战鼓纷纷被敲响,紧接着城头上的火炮与火铳开始轰鸣,军中的弓箭手也开始齐射,各种滚木礌石不断砸下。

宣府镇将士在经历了辽东血战之后,已经脱胎换骨,从战力与心理上已经今非昔比,及时面对数倍于己的流贼大军时,也能够从容面对,可以奋力还击。

“放!”

城头上的炮火和火铳始终没有停顿,城外的流贼死兵、步兵也从未停止冲锋的步伐,那些甲兵之中,也有不少火铳手和弓箭手,如今流贼大军重新崛起,在装备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军中的远程兵器数量大大增加,已经可以与官军展开对射。

“啊!”

城头上不断有宣府镇将士被箭矢和铅弹击中,那些不知道如何躲避的协防青壮更是死伤甚多,鲜血已经染红了大片的城头地面。

在东面,杨国柱在一队盾牌兵的保护下,就在城楼上督战,甚至远处依稀可以望见袁宗第的大纛,眼神中顿时露出一丝杀意。

突然,在平阳府城的北面隐约传来战鼓声,随后杨国柱听到北城那边的宣府镇将士发出一声高过一声的“万胜”呼声。

杨国柱面露喜色的望向北面,惊呼道:“援兵到了!”

杨国柱在盾牌兵的保护下,急忙赶到了北城墙,只见东协镇总兵官曹变蛟率领的三万五千精锐已经到了城外,将近一万精锐骑兵在前面开路,后面的步卒大军结阵杀来,以三眼铳和鸟铳

弓箭不断杀伤正在攻城的流贼兵马,北面的数万流贼步兵、死兵顿时崩溃,如同潮水般向东、西两面退去。

“哈哈!”

杨国柱望着越来越近的曹变蛟的大纛,对左右部将笑着说道:“安东伯虎威!快开城门,派一千骑兵出城接应!”

“是!”

很快,平阳府城的北城门大开,一千宣府镇的精锐铁骑冲杀出去,将城门附近的残留贼兵冲散,东协镇将士有序进入城内。

城外,袁宗第听闻官军援兵到了,当即怒不可遏,眼下官军兵力增加,自己更拿不下平阳府城了。右果毅将军刘体纯急忙策马赶来,当即拦住了暴怒的袁宗第:“制将军不可怒而兴兵,如今官军士气大振、兵力增加,我军已经不具备攻下平阳府城的实力,先要让各部将士撤下来。”

袁宗第压下心中怒火,说道:“传令各部立即后撤,汇集到平阳府城西南十里外安营扎寨!”

“是。”

刘体纯松了一口气,说道:“我看那曹变蛟部也是远道而来,他与杨国柱都是要驰援潼关的,咱们还有机会击败他们,不必急于一时。”

袁宗第点头说道:“没错,依我看,不如就让他们两镇官军前往潼关,咱们一路追击,即便拦不住,也可以疲敝敌军。”

刘体纯笑着说道:“制将军好计谋!”

很快十余万流贼大军全部撤退,前往平阳府城西南方向扎营。同时曹变蛟所部全部进入城内

然后便带着一众部将来到杨国柱的中军所在。

“感谢安东伯率部来援!”

杨国柱大笑着,由衷的发出了感谢。

曹变蛟笑着说道:“我与定胡伯乃是生死之交,又有国事在肩,岂能见之不救?”

随后曹变蛟看了看屋内,说道:“诶?我在路上听闻大同镇、山西镇与定胡伯一同南下了,为何不见平胡伯、平晋伯?”

杨国柱脸上的笑容顿时消散,说道:“平胡伯担心大同镇有失,便率部撤回去了。平晋伯兵微将寡,也率部随后撤走了。”

“什么!”

曹变蛟怒声说道:“此战虽然是平乱,可李闯声势浩大,已经等同于国战一般,他们二人怎可如此荒唐,平白废了我等辽东血战的情谊!”

杨国柱惨然说道:“还有什么情谊,恐怕他们二人心中在乎的,只有手中的兵马,以及享受的荣华而已!”

“唉!”

曹变蛟也是一声长叹,这样的体会,自己在叔叔曹文昭战死的时候,也曾体会过,现在看到杨国柱这般样子,心中也很不好受。

“定胡伯,咱们下一步怎么办,是继续在这里等候朝廷增派援兵,还是一同进军潼关,汇合孙督臣?”

杨国柱苦笑着说道:“几天前流贼大军还没有彻底围城的时候,我接到兵部的消息,说是唐通与马科两镇兵马竟然还在北直隶徘徊,根本就没有前来支援的打算。”

“至于其余的兵马,估计除了定虏伯的山

东新军之外,朝廷已经无兵可调了。可是,如今定虏伯已经功高震主了,朝廷还会征调山东新军前来增援吗?”

曹变蛟摇头叹息,看来如今也只有自己与宣府镇兵马而已,身后再没有援兵了:“既然如此,咱们就继续进兵,咱们两镇精锐有六万左右,城外的流贼兵马也就是十万上下,奈何不了咱们!”

杨国柱点头说道:“好,明日一早,咱们就出城进发。”

次日一早,杨国柱、曹变蛟合兵一处,从平阳府城西城门出城,在城外集结大军、整顿钱粮后,两支大军一前一后结阵向西南方向进发,赶往潼关方向。

到了下午的时候,流贼右营的斥候与骁骑开始出现,不断在两镇大军的周边游荡,时而聚集,时而散开,只要两镇将士稍有松懈,那些流贼骑兵便会冲上来,或是放冷箭,或是投掷标枪、飞斧、铁骨碌等。

两镇之中的夜不收与骑兵虽然奋力驱赶,但是依然防不胜防,毕竟大军行进途中,数万将士前后拉开的距离太长了,足有十几里的距离,流贼骑兵可以从各个地方出击骚扰,防不胜防。

数日之后,两镇将士抵达临晋,这几天的行军下来,两镇各有数百名将士伤亡,大军士气也下降许多,各部将士都显露出疲态。

此处距离潼关只有一百四十多里的距离,大军再行进两、三天,便可以抵达潼关。

可是此时杨国柱与曹变蛟却

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两镇将士进入临晋城内据守。

让两镇将士无法继续前进的原因,便是流贼大军增兵了。

就在两镇将士抵达临晋的同一天,李定国奉李自成命令,率领火器营增援赶到,与流贼右营十余万兵马一起,在临晋南面六里外扎营。

根据两镇夜不收提供的情报,杨国柱和曹变蛟知道来援的流贼兵马,乃是重新组建的火器营,还携带了大量的火炮,这个消息让二人如临大敌。

此时宣府镇与东协镇军中虽然也有数十门火炮,但都是小佛郎机之类的小炮,与流贼军中那两百门重炮根本无法对抗。

“还是暂时驻扎城内,想办法打一场,然后再进军为好。”

曹变蛟听了杨国柱的话,也是点头赞同,眼下的情况,不打一场挫一挫流贼的锐气,大军是不可能顺利抵达潼关的。

“只是,流贼火器营实力不俗,此战怎么打?”

喜欢明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明末大军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